想辦補習班嗎?這本書必須看!正在從事補教事業嗎?這本書值得讀!
◎長達30年的著名補習班班主任經驗,字字句句都是過來人的血汗。
◎南陽街是全國最知名的補習街,在這裡生存就是一部艱辛奮鬥史。
◎一生的教學與管理經驗傳承,是補習界業者的寶典。
民國一百年,台北市的升大學重考生人口
從最高點的將近六萬人減少到剩下四千人,目前僅約兩千餘人,
重考班的家數也從四十餘家降為目前的三家。
作者能夠躬逢其盛,有甜美也有苦痛,最後安全下莊,完美結束。
本書紀錄了「大學重考班時代」的興起與沒落。
雖然大學重考班已經沒落,可是坊間的各類科補習班依然方興未艾,
而且小班林立,也是許多人才的職業出路。
如果你有志成為補教天王,或有興趣一探補習班的究竟,
本書絕對值得一讀,並從中習藝。
本書內容包括:師資、學生、管理、及經營等四個層次,
以及學生、老師、招生、訓導、講義五大面向,
讓你第一次開班就上手!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297.pdf
作者簡介:
劉廣衡
任職補教老師38年,曾任教於私立高中及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各大補習班。
曾任職中華日報(南部版)外電編譯。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南陽街30年 緣起不滅
我接下這個班主任的位子純屬意外。
當年的生涯規劃很單純,只要求能夠在台北上幾天課,再到外縣市也接一些課程,趁年輕多賺些錢,同時在台北市這家名聲不錯的補習班當個股東,每年分一些紅利,老來有些積蓄,能夠安渡晚年,於願足矣。
我當時的上課方式就是在自己的補習班上兩天課,周二晚上坐飛機南下高雄,再依序到台南、嘉義、台中連續上四天的課,週六晚上回家。如此周而復始,除了暑假和過年能休息,其他就是上課。由於時間有限,雖然還有一些補習班陸續來邀約,也只好作罷。
一九七○年代大學聯考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十上下,加上戰後嬰兒潮,大學稀少,估計每年落榜的人數在十萬人左右。這些人幾乎都會選擇到補習班重考一年,因此造就了當年「重考班」(也被戲稱為高四班)的盛況。不但中南部的學生大舉北上補習,各大都會區也都形成了補習班雲集的特色:例如台北市的南陽街,高雄七賢路一帶,台南火車站前面,台中有一棟大樓就曾經同時有六家補習班進駐的奇景。而「台北名師親自授課」也成為南部補習班的廣告焦點,各家競爭之下,鐘點費年年高漲。
拜交通便利之賜,台北火車站前的南陽街與館前路就成為眾家補習班必爭之地。一來容易接納中南部和東部上來的學生,二來北區的學生往來交通也方便許多。三十幾年前,在台北市重考的學生約有五到六萬人,大大小小的補習班有四十多家,大型補習班可達六、七千人之眾。教室分布在前站與後站的許多大樓之中,整個中正區的外地住宿學生也造就了許多專門出租給學生的宿舍。當然,愈接近南陽街的宿舍價錢愈高。這些學生宿舍都小如鴿子籠,上下舖,七八人一間,沒有空調,公共浴室,夏天一到,簡直燠熱難當。
剛來台北讀大學的時候,我也曾經到館前路探望因為仰慕北部補習班師資而來的南部同學。他們當時選擇的是一家重考班的始祖,那家補習班規模極大,後來還自建了一棟傲視台北同業的補習班專用大樓,教室非常方正,最大的教室可容納三百人。
那時候的這家補習班還自備宿舍,就在館前路路頭,回字型建築。每間宿舍四張上下舖,左右各二,中間是走道,放置約板凳寬的長凳兩張,八個人分別坐在下舖唸書,燈光昏暗,即使在冬天也揮汗如雨,裡面的人要上廁所,全體都得起立讓路。浴室就是與軍中相同的大水槽,大家脫光光用水瓢從頭上往下淋。一日三餐都在路邊的小吃攤解決,當年大家的生活條件還都很差,即使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苦讀一年,仍然苦中作樂,也沒聽說誰的精神異常。還有人因為同甘共苦一年,建立了穩固的友誼,日後成為終生的好友。記得有一扇門上還貼了打油詩:「汗水與淚水共舞,清湯與辣椒活命」。
這家補習班培養出不少名師,這些名師又互相結合紛紛自立門戶,於是開枝散葉,山頭林立,甚至繁衍綿綿。這些後來的競爭者都抱著同一個夢想,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成就與這家開山始祖相同的霸業。但是時不我予,在惡性競爭的循環下,沒有任何人堪與匹敵,甚至有不少人虧損累累,一敗塗地,身敗名裂,下場十分悽慘。
在民國七十七年之前,補習班是「特許行業」,新牌照是不准設立的,舊牌照的持有者簡直是「奇貨可居」。每年出租牌照的收入就十分可觀,大約可以在士林地區買一棟房子。我們租用現在這個牌照的老闆坐擁牌照出租之利,但是有事沒事還放話說他年事已高,想把牌照給註銷算了,以免發生甚麼他要負責任的事。此話一出,股東們就嚇得雙腿發軟,馬上提著大把現金去他家裡孝敬孝敬。
後來牌照雖然開放,我們的名氣已經建立,最後還是給他一筆大錢,直接沿用這個已經擦亮的金字招牌。
我的補習班是由一群老師從另一家補習班脫離而成,股東成員包含各科老師,唯一沒有的是三民主義老師,因為三民主義雖然同樣占一百分,但是只要學生勤於背誦,分數差距不會太大。數理科目則相對需要老師的解說功力,這些老師在重考班闖出名號之後,就會同時轉入另一個更賺錢的項目,那就是「家教班」。
家教班是一個完全以老師個人魅力為號召的行業,雖說是家教班,實際上並非一般所認為的一對一的授課方式,而是大班或極大班。如果是紅牌老師一個晚上可能有三四百個學生擠在同一間教室,教室大到在中後段座位還要架設電視輔助,否則看不到老師寫的字。為了上課順暢,家教班的老師需要聘請一位工讀生專門擦黑板,可以節省許多時間,這位工讀生被稱為「板哥」。當學生變得更多的時候,甚至需要設立同步教室,也就是學生在另一間教室看到的是同步投影的實況轉播,真是當代奇觀。
最初這些老師和重考班是相互共生,白天重考班使用教室,晚上家教班使用教室,在寸土寸金的台北車站地區,可以達到最大的使用效率,在同業相互嚴重殺價的情形下獲得些許利潤。
重考班的學生很多是來自這些老師的家教班,而這些老師也靠重考班獲得知名度。後來,這些家教班紛紛獨立,因為他們竟然大到在白天可以放任教室空著,只靠晚上及假日的學生就足以賺到可觀的獲利。
以上內容節錄自《南陽街30年》劉廣衡◎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297.pdf
第一章 南陽街30年 緣起不滅
我接下這個班主任的位子純屬意外。
當年的生涯規劃很單純,只要求能夠在台北上幾天課,再到外縣市也接一些課程,趁年輕多賺些錢,同時在台北市這家名聲不錯的補習班當個股東,每年分一些紅利,老來有些積蓄,能夠安渡晚年,於願足矣。
我當時的上課方式就是在自己的補習班上兩天課,周二晚上坐飛機南下高雄,再依序到台南、嘉義、台中連續上四天的課,週六晚上回家。如此周而復始,除了暑假和過年能休息,其他就是上課。由於時間有限,雖然還有一些補習班陸續來邀約,也只好作罷。
一...
作者序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軾
「升大學重考班」是補習班當中,學生在班時間最長、最密集、學費最高、也是耗費最大的補習班。其他各類補習班都沒有這樣的特性,他們多半是只有夜間、或假日、或每周一次兩次。
重考班學生留班時間最長可達十個月,每天早晨七點半到晚上九點半,每週至少五天。一個班需要十個以上的任課老師,另外專屬這個班的日間導師、夜間導師、輔導老師,每天至少三人次。每一個社會組學生一年所需的講義及考卷多達五千頁,自然組則多達七千頁。
要支援五個班的工作人員需要二十個熟練的人手,其中包含清潔、教務、訓導、企劃、會計、招生等等。再加上設備、水電、廣告、與房租的開銷,說是耗費最大並不為過。如果能夠開更多的班,就需要更多教室與人手。這是個勞力密集的行業。
重考班的黃金時代在民國五十年到七十五年之間,隨後開始逐年減少,到了開始廣設大學以及生育率降低的民國八十五年以後,這個行業就進入沒落期。到了民國一百年,台北市的重考生人口已經從最高點的將近六萬人減少到四千人,目前僅約兩千餘人。重考班的家數從四十餘家降為目前的三家。
能夠躬逢其盛,有甜美也有苦痛,能安全下莊,幸甚幸甚!
重考班的成敗因素有三個:師資、學生與管理,這三者互為因果。
師資優秀,受到歡迎,學生才會報名。所以補習班沒有人情老師,也沒有只能在前兩節課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然後就黔驢技窮、江郎才盡的老師。
學生的來源也是重要因素,如果沒有程度優秀的學生進班,就無法建立歷久不衰的口碑,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如果招進來的都是程度不佳的學生,必然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若是僅具備師資與學生兩者,並不能成就大業,整個班務的運作與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這一路走來,看到有不少具備前面兩者的優良業者都逐漸淘汰,其原因就在缺乏管理系統。
我的補習班生涯紀錄了「重考班」時代的興起與沒落,我已經退休九年,必須趕緊抓住記憶的尾巴,留下雪泥鴻爪。
一個重考班所面臨的問題非常複雜,我在這本書裡分類成學生、老師、招生、訓導、講義等等,每個類別都有不同的經驗。
這本書記載了我在重考班前後長達三十八年的教書與管理的經驗。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軾
「升大學重考班」是補習班當中,學生在班時間最長、最密集、學費最高、也是耗費最大的補習班。其他各類補習班都沒有這樣的特性,他們多半是只有夜間、或假日、或每周一次兩次。
重考班學生留班時間最長可達十個月,每天早晨七點半到晚上九點半,每週至少五天。一個班需要十個以上的任課老師,另外專屬這個班的日間導師、夜間導師、輔導老...
目錄
序
第一章 南陽街30年 緣起不滅
第二章 南陽街30年 學生與我
第三章 南陽街30年 老師與我
第四章 南陽街30年 招生與我
第五章 南陽街30年 訓導與我
第六章 南陽街30年 講義與我
第七章 南陽街30年 補教協會與我
第八章 南陽街30年 我要辦一場「結束營業餐會」
附錄:老來思母
序
第一章 南陽街30年 緣起不滅
第二章 南陽街30年 學生與我
第三章 南陽街30年 老師與我
第四章 南陽街30年 招生與我
第五章 南陽街30年 訓導與我
第六章 南陽街30年 講義與我
第七章 南陽街30年 補教協會與我
第八章 南陽街30年 我要辦一場「結束營業餐會」
附錄:老來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