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米其林指南是美食的象徵,不過一般人所想像的米其林餐廳多是「米其林星級(Michelin Star)」餐廳,例如三星的頤宮、二星的RAW與一星的明福台菜海產等,價格自然也跟星星一樣,看起來很近,其實很遙遠。除了星級餐廳外,米其林指南還包含「米其林入選餐廳(MICHELIN Guide Selected)」與「必比登推介(Bib Gournand)」。
如果說,星級餐廳是鼓勵廚師盡量不需考慮食材費用,盡力追求絕對美味。必比登推介就是希望廚師在一定的預算範圍下,追求相對美味。畢竟,能負擔星級餐廳價位的人還是不多,身為全球最權威的美食指南,豈能不顧及普羅大眾的心情呢!
自1955年起,「必比登推介」以米其林寶寶舔嘴唇為標誌,推薦高性價比的餐廳,在一個固定價格內,例如歐洲城市是36歐元、美國城市是40美金、香港是400港幣、東京是5,000日圓、台北是1,000台幣,能夠吃到不含飲料的三道美味料理。
「米其林餐盤(Michelin the Plate)」,首見於2016年的《法國米其林指南》,代表雖然還不是星級餐廳,但食材新鮮且用心準備的優質餐廳,值得推薦。後來米其林餐盤於2022年被取消,這些還沒有好吃到可以摘星,也沒有符合必比登推介標準的餐廳,就被歸類為「米其林入選餐廳」。因此,偶而會出現入選餐廳的價位比星級餐廳還貴,或者是比必比登推介還便宜的情況。
食物的美味與否非常主觀,即使星級餐廳要價不菲,仍有不少人認為不夠可口,更遑論必比登推介在價格的限制下,對於獲獎的餐廳是否實至名歸更是眾說紛紜。此外,米其林指南終究是西方的產物,必比登推介套用在台灣,也因地制宜了作了些調整。許多夜市小吃像臭豆腐與滷味就占了不少家,牛肉麵更是大宗,這些就比較難用1,000元三道菜來評比,偶而會有像HUGH dessert dining這種套餐要價1,500元的餐廳,但卻放在必比登推介裡。
看到必比登推介的標誌,就可以安心消費,不會像星級餐廳一樣,一頓餐費就讓人痛徹心扉,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一張小朋友就能解決。至於料理是否真的令人垂涎欲滴,在米其林指南的威名下,九成不會踩雷,但也不要有過多的期待,終究一分錢一分貨。
台灣有數十萬餐飲相關店家,能夠登上米其林指南的不過數百家,說是千中選一甚至萬中選一都不為過。米其林指南上的店家,幾乎都是揚名數十年的在地老店,口味早已經過多方認證,米其林指南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讓其名聲登上國際舞台而已。盛名之下無虛士,美食愛好者或是精打細算的吃貨,絕對不能錯過這些餐廳。
銅板價也能吃到米其林,這件事本身就夠物超所值,每一家必比登推介的餐廳,不管評價好壞,只要時間允許,都值得去品嘗一次。本書盡量不作味道上的主觀評論,只作綜合的評分與簡短心得分享,收錄台北市曾經得過必比登推介的店家,並分享幾道經典菜色,讓大家在不知道要吃什麼時,可以不用再去查網路,而是隨手一翻,看到順眼的料理或餐廳,就照上面的地址前往,省掉燒腦與爭吵的時間,輕鬆解決一餐。當然還是建議先打通電話,確定當日有沒有營業,才不會白跑一趟。
台灣料理種料繁多,必比登推介更是包含了許多街頭小吃,本書簡單分為牛肉麵、台式餐廳、點心類、素食、異國料理、特色料理與夜市小吃,方便讀者按圖索驥。即使是必比登推介的餐廳,也有熄燈的可能,像我家小廚房、想想廚房、湘帝御膳食堂等……,已經沒有機會品嘗到主廚的手藝。為了避免憾事再次發生,拿起本書,今天的午餐或晚餐,就先用幾個銅板來吃頓米其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