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倫理學是什麼?倫理學(英語:ethics)也稱為道德哲學或道德學,是針對人類道德生活,進行系統性思考和研究的學科;在此,「道德」也被定義為一群人,或是一種文化,所認可的所有行為準則。倫理學試圖從理論層面,建構一種指導行為的法則體系,並且對其進行嚴格的評判。因此,在西方批判哲學中,倫理學也是哲學的一種主要分支學科,涉及到思辨。也就是需要分辨正確行為與錯誤行為。因此,傳統以來人類社會在威權的指導概念和督導之下,人類應該怎樣過正常的生活,這是倫理學在探討的。因此,「倫理」對應的英文用詞「ethics」,來自於希臘文「ethos」,這也可以翻譯為「習俗」或「道德」,或是可以翻譯為「信念」。
那麼,什麼是正確或是錯誤的呢?什麼是聰明或是愚蠢的呢?研究這些問題的學問,在西方統稱為「ethica」。因此,在哲學中,探討價值的學問,都稱為價值論,主要是要探討的是倫理學的價值,以及美學的價值。因此,本書中的《環境倫理—古今環境思想與自然之道》,開宗明義需要探討的是倫理學的四種研究領域,包括了:
1. 後設倫理學研究倫理概念的理論意義與本質。
2. 規範倫理學評判各種不同的道德觀,並且對於正確或錯誤行為給予道德準則建議。
3. 應用倫理學將倫理理論應用於特定案例,當我們遇到道德問題時,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4. 描述倫理學研討社會族群所持有的倫理觀,這包括風氣、習俗、禮儀、法規、對於善與惡的見解、對於各種實際行為的響應等。
所以,面對了環境所發生的問題,如何以倫理學系統性地思考和研究,關於道德觀念方面的問題,像是善與惡、對與錯(right and wrong)、美德與惡行(vice),以及「正義與罪行」一類的概念,都是本書所要探討的內涵。
《環境倫理—古今環境思想與自然之道》這一本書,是筆者多年來,在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擔任教席,經過了地理學和地質學洗禮之後的環境教育論述作品。筆者在英國劍橋大學地理學系進行訪問之後,不斷地思考如何融合東西方學理,並且進行自然保育,以及國家公園與世界遺產保護的思惟、行動,以及國際合作的探討的過程。當筆者在五十歲壯年之後,擔任了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執行祕書,推動了全國環境教育,筆者更深入了探討景觀研究、生態旅遊,以及環境保護等價值層面和應用層面的問題。當然,在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科學研究所,以及南京大學大地及海洋地質學系訪學之時,也透過了大陸學者更深入分析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退休之後,筆者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擔任「環境倫理學」兼任教席多年,從2012年(一○一學年度)開始教授「環境倫理學」,直到2022年(一一二學年度),教授了十年,共計二十個學期,後來因為身體的關係,筆者在2022年7月辭掉了教職,認真思考開始整理,並且想要出版筆者多年來的教學心得。
在此感謝歷任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楊冠政、汪靜明、蔡慧敏、周儒、王順美、張子超、葉欣誠、方偉達等教授的支持。尤其方偉達教授協助推動和連繫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進行全書《環境倫理—古今環境思想與自然之道》原稿出版,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董事長楊榮川先生的厚愛、黃惠娟副總編輯,以及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精心之編纂、整理,經過多人努力,由衷地感謝。
此外,本書承蒙各級中央部會的長官,以及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中國地理學會,以及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保護區委員會諸位先進的鼓勵與愛護。在寫作過程當中,也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臺北市立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科學教育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地學研究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等諸位教授和師生的指正,終能成書,在此申謝。
本書《環境倫理—古今環境思想與自然之道》是筆者大量閱讀的心得彙整,集中呈現了許多前人的智慧,包括了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前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楊冠政先生的《環境倫理概論》(上、下冊)的閱讀心得的回饋(楊冠政,2011)。本書傳述的目的,是希望與熱愛自然、有心致力自然保育的朋友,一道取經於古今中外先賢,並共享中華傳統思想的閃爍光芒。本書中引用資料頗多,為求說明體系完整,未加以簡化,雖然盡可能說明出處,但是由於原典系出多門。因此,雖然筆者盡量引用,難免還是有時在原典出處交代不清,誠懇請求學者專家的諒解。
自然保育的思惟和環境行為,以及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一直是保育學者關懷的重要課題。中華歷史發展的史地與環境背景塑造了傳統文化;此外,從東西方文化相互衝擊和影響,也是筆者進行學習,認為將是未來的世代,所需要面對的挑戰。環境,是我們出生、成長,以及凋零期間,所形成的和傳承的場域因子,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是這一本書寫作的初衷。
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到環境和血緣的影響。我們的長相、話語,以及文字,都是承載中華文化的種子,不論是好的,或是不好的,都是一種文化的繼承和創造。因此,從東西方文化的角度來看,哪些是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哪些是我們應當珍惜的文化?哪些是有前瞻性的構想?這些都要靠我們親身來品嘗和選擇。1984年9月24日,作家柏楊(1920-2008)在美國愛荷華大學演講〈醜陋的中國人〉,強烈批判中國人的「髒、亂、吵」、「窩裡鬥」,以及「不能團結」等,歸結到「中國傳統文化醜陋」,是來自於中國人不知上進的時代,不是今天的你和我。《醜陋的中國人》是作家柏楊的著作,以在各種公開場合演講的講稿集,結集而成(柏楊,1985);年輕世代可能已經不知道這一本書。我們需要清楚的知道這個時代,大家必須從認識自己的來龍去脈,發掘自己的思惟和行為準則,才能擁有自己的存在價值和特色。
推動自然保育的工作,在層次上來說,也必須著眼建構今人的自然環境哲學,也就是自然保育的思惟和行為準則。本書《環境倫理—古今環境思想與自然之道》,是筆者四十多年來辦理自然保育研究,整理大量先賢文獻作品,再詮釋成書,書中涵括了筆者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的講義整理,以及過去和長子王曉鴻教授、助理許玲玉博士共同發表的作品整理增刪結集。全書以七章依據符號學和詮釋學,以及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的「場域學說」與「慣習理論」,進行分析,包括了第一章〈緒論〉,探討了東西方的系統觀的論述取向,論述了「自然之道」的西方科學理論架構(Bourdieu & Wacquant, 2019)。在第二章〈哲學與道德思惟〉之中,依據環境教育研究所的文本,探討了東方(主要是中國)環境思想,佐以西方環境思想,簡要分析了道德與價值,以及環境道德的演進。當然,這一本書是希望藉由自然之道,說明了古代學說的精華,因此,第三章〈傳統的自然之道〉,從中華環境倫理溯源、論述了傳統中國的宇宙觀、古代的天人觀,並且簡要說明筆者近年來「形象思惟」、「意境說」,以及「氣的研究」研究的心得。當然,傳統中國文化的自然文學、古代的自然繪畫,以及園林環境的自然思惟,也是全書的重點;筆者放在第四章〈傳統的文藝和園林〉這一章中。第五章筆者用很大的篇幅,回過頭來思索〈思惟的科學取徑〉。包括了筆者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的內容,這一部分結合了近年來大腦科學、生命科學等自然科學內涵,筆者又論述了史學、地理學與社會學的分析取徑,也就是希望從不同的觀點,說明了環境思惟和意識的成因,以及環境素養和行為的內涵,這一部分可以參照第六章〈傳播和美學的人文脈絡〉進行說明。
筆者以環境傳播、環境美學、環境地景,以及環境哲學,涵構在環境倫理的豐富內容之中。第七章〈邁向永續發展的倫理觀〉,是針對未來學生的展望。筆者希望以環境倫理的未來觀、環境教學的思惟,生態旅遊與環境倫理之間的論理,進行演繹;當然,面對了永續發展的世紀,筆者希望炎黃世系後代子孫更為美好,以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新紀元。
王鑫謹識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