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論證
2.5 常被誤認為論證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儘管有一組語句集合,其中每個陳述句或命題都具有真假值,但是這樣的一組述句或命題,不見得可以形成論證。事實上,有些語句集合並不是論證,卻經常被誤認為是論證,例如以下幾類。
一、解釋或說明(Explanation)不是一種論證
假設我們說當下國際油價上漲五成,是因為美國攻打伊拉克所導致,或說,車子開不動,是因為沒有油了。上述這兩句解釋說明的陳述句,經常被誤解為是論證,主要是因為我們在進行解釋或說明時,經常會含有指示詞「因為」,並且也斷言待解釋的事項或解說項為真,但是「解釋」或「說明」不是一種論證。
在這兩個解釋或說明的例子當中,「因為⋯⋯ 」這個前置詞以後的內容,是要說明或顯示油價為何上漲,或車子為何不動的原因,並不是要論證油價上漲五成這個事實,或者論證車子發不動這個事實。如果我們將上述油價上漲五成的說法稍微修正,就可以使其變成為一種論證:美國攻打伊拉克之前,一公升九五無鉛汽油是30 元,現今一公升九五無鉛汽油為45 元,由此可見,國際油價現今已經上漲了五成。又如:如果汽車可以開動,則表示汽車還有汽油。汽車已經沒有汽油,那麼,汽車就無法開動了。
二、單一條件句並不是論證
條件句的形式為「如果 ,則 」,缺空處可以放入任何語句,例如:「如果P,則Q」,「P」稱之為條件句的「前件」(antecedent),「Q」則是條件句的「後件」(consequent)。倘若我用日常語句來替換,將P 代入「天下雨」,Q 代入「地上會溼」,那麼上述的條件語句形式就可以變成一句日常語句:「如果天下雨,則地上會溼」。
當我們說:「如果天下雨,則地上會溼」時,這條件句僅表述前件與後件的因果關係,但是,前件與後件並沒有被斷言或保證為真,因此單一的條件句並不是論證。雖然單一的條件句不是論證,但是它在邏輯上相當重要,因為條件句經常是一個論證的前提。
既然如此,我們更應該詳細分析一下條件句的前件(P)與後件(Q)之間所具有的因果關係:單一條件句的前件(P)是後件(Q)的充分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這意謂著,當P 滿足了,則Q 就會發生,精確地說:每當P 成立或出現時,Q 就成立或出現;每當P 真時,Q 也一定是真的。
單一條件句的後件(Q)是前件(P)的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這意指當少了Q,則P 就一定不會發生,準確地說:每當Q不成立或沒有Q 時,P 就不成立或不出現,也就是每當Q 為假時,P 一定為假。
以「如果天下雨,則地上會溼」為例:「天下雨」(P)是「地上會溼」(Q)的充分條件,這意謂著如果天真的下雨了,那麼,地上就一定會溼。另一方面,「地上會溼」(Q)是「天下雨」(P)的必要條件,這意思是說,沒有Q,P 就不會發生。必要條件就是指:沒有它不行,就像生物生長,若缺乏空氣、水或養分的其中之一都不行,因此這三者都是生物生長的必要條件。所以,當我們說「地上會溼」是「天下雨」的必要條件,便意指:若地上沒溼,就可以確定天一定沒有下雨。
三、勸告、警告、歷史陳述、個人主觀心路歷程或經歷的敘述等也都不是論證
論證中的述句或命題彼此之間應該具有邏輯關係,也就是說,前提必須支持結論。那麼,諸如勸告、警示語、獨斷的陳述、以傳記歷史方式敘述個人生命經驗、主觀心路歷程,或任何訴諸作者或說話者的權威所形成的語句,都不可能是論證,因為它們無法提供客觀事實加以檢證,或斷定這些述句的真假值,我們也就無從判斷,前提與結論之間的邏輯關係,無法推知前提是否支持著結論。例如:
1.背信的商人絕不會生意興隆,因為沒有人會跟背信的人合作。(勸告/警告)
2.作弊不好,因為你會沒有學習上的成就感。(勸告)
3.我相信上帝,因為我深受上帝的恩寵。(個人生平的敘述)
4.我不喜歡游泳,不喜歡打球,不喜歡跑步,由此可見,我不喜歡運動。(個人生命經驗的描述)
5. 我相信有外星人,因為我昨天親眼看到的。(訴諸作者主觀權威)
總之,斷定一組語句集合是否為論證的原則:首先,找出構成論證的前提與結論,不過構成論證的語句,必須是具有真假值的命題或述句。然後,檢視前提是否支持結論,換言之,判斷前提與結論是否具有內在邏輯推演的關係。如果都符合上述的要求,那麼,這樣的一組語句集合就是論證。
2.6 論證形式
當我們清楚掌握到何謂論證,怎樣的概念容易被誤解為論證,以及演繹與歸納這兩種主要的論證邏輯推理或推論的方法之後,在此必須提醒大家:邏輯學首要關注的對象其實是「論證形式」(argument form),其次,才是「論證」。換言之,邏輯學最主要不是去關心語句或命題內容的真假,而是論證形式的有效與無效,或者強與弱。換句話說,決定一個論證的有效或無效、強或弱,是因為該論證的形式,並不是該論證的內容。那麼,什麼是「論證形式」呢?以「演繹論證」為例,如以下論證:
1.要嘛下雨,要嘛晴天。
2.並非下雨。
3.所以,晴天。
這是一個有效論證,可以進一步將上述論證邏輯的結構形式化,也就是:
1.要嘛 ,要嘛 。
2.並非 (也可以寫成「不是 」或者「 」不成立)。
3.∴所以 。
任何論證,只要符合上述這樣一個有效的演繹論證結構或形式,且不管命題或語句內容為何,這個論證都是有效的。換言之,其論證形式不可能產生前提為真,結論為假的情況,所以,透過此論證形式,可以建構出不同的有效論證,例如:
1.要嘛川普當選,要嘛拜登當選。
2.並非川普當選。
3.所以,拜登當選。
有效的論證形式所建構出的論證,都會是有效的論證。當然,一個論證可以擁有不同的結構或形式,只是一個有效的論證,至少會對應到一組有效的演繹論證形式;同樣地,有效的演繹論證形式也不是僅有一種,那麼,邏輯學者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找出一套方法,能夠精準地判斷哪些是有效的論證形式,哪些是無效的論證形式。由此可知,邏輯學者首要關注與研究的對象是「論證形式」而不是「論證」。
實際上,演繹邏輯最主要的工作,是協助我們判定哪些論證形式是有效的
論證形式,哪些是無效的論證形式。我們先前已經定義過:一個論證是有效
的,若且唯若,不可能出現前提全部為真,但結論卻為假的情況。所以,我們為了決定一個論證是否有效,我們要察看該論證是否有任何可能性條件,使得論證的前提全部為真,但是結論卻為假的情況出現。如果有可能出現使前提全部為真,但結論卻為假的情況,那麼,這個論證就是無效的,因為所有有效的論證形式,不會出現使前提為真,但是結論為假的情況。
不過,強調一個論證的有效性,就足以表示該論證是一個能提供合理的或好理由的論證嗎?當然不是。一個論證若有一個或很多個假前提,它一樣可以是有效的論證,就像一個人編織了一連串很嚴謹的謊言,儘管,這是一連串鬼話連篇的謊話,但是這些命題或述句非常合乎邏輯地彼此連結,且相互支持,因此,它依舊可以是一個有效的論證。然而,合乎邏輯的謊言依舊是謊言,充滿假前提的有效論證,依舊是壞的、不妥當與不健全的論證。如此一來,我們會產生新的疑問,該如何透過「前提的真假」或「結論的真假」來斷定一個「論證是有效或無效」?也就是說,「論證的有效或無效」、「前提的真假」以及「結論的真假」這三者的關係究竟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