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李家同 教授
自從美國一家大公司推出「元宇宙」以後,我常常看到「探索未來」的文辭,這使我想起了威爾斯(H. G. Wells)所寫的《The Time Machine》。感謝五南圖書肯找人翻譯這本書,至少讓想探索未來的人知道在1895年就有作家寫出了走入未來的的科幻小說。
《時光機器》的主角是一位英國科學家,他有一個綽號「時光旅人」(Time Traveler)。時光旅人自己製造了一架機器,使他可以旅行到未來。
他第一次到的時間是公元802701年,當然,八十萬年後的人類和地球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很好奇,威爾斯筆下八十萬年以後的人類是什麼樣子的。
在書中,威爾斯描寫的人類有兩種特徵,體型變小、智力退步而且成天跳舞唱歌。威爾斯的解釋是,在八十萬年以後,人類已進入了一種烏托邦的情境,無須競爭力,因此體型變小而且智力退步了。
假如我國的大學入學制度是「抽籤入學」,而且人人都可進大學,各位一定可以想見國人的智力會退步的。威爾斯並不真正知道八十萬年後的人類是什麼樣子的,他的整本小說都是根據他對當時世界的觀察而寫出來的。
在威爾斯的時代,英國已有貧富不均的現象,而且他認為富人有排外的情結,他們不喜歡和窮人住在一起。在《時光機器》這本書中,人類其實有兩種,一種是由富人演化而成的,另一種人是由窮人演化而成的。前面所講的那些體型變小、智力退步而且成天跳舞唱歌的人,就是富人所演化成的人類。
威爾斯暗示,窮人所演化成的人類可能在很多方面超過富人所演化成的人。這本書出版時,大英帝國是日不落國,印度是他的殖民地,中國當時非常落後。可是現在,這兩個國家都可以在國際舞台上呼風喚雨。我們必須佩服威爾斯的預測能力。
公元八十萬年的時候,地球上的牛羊貓狗都不見了,只有人類仍然存在。威爾斯如此形容,似乎在說,人類無非是動物中的一種。可是威爾斯卻在書中說明,人類最特別的特徵是能夠互相相愛,至少在公元八十萬年,愛情仍然存在於人類之中。
時光旅人繼續旅行,到達數千萬年,大家一定好奇,幾千萬年以後,地球上的情境是什麼模樣。威爾斯用很長的篇幅講解了他所看到的經歷,我們可以用「淒涼」二字形容數千萬年後的地球。在1895年,地球暖化和資源消耗殆盡都不是大家所關心的議題,看了這本書以後,我們真要佩服威爾斯對世界的敏銳觀察。
很多人對威爾斯敬佩之至,他一共寫了四部科幻小說:(1) 《時光機器》(The Time Machine)、(2)《莫洛博士島》(The Island of Dr. Moreau)、(3)《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4)《星際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s)。每一部小說都被改編成很多電影,難怪有人稱威爾斯為「科幻小說之父」。
其實在他以前,就有好幾本科幻小說,如《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和《化身博士》(Dr. Jackal and Mr. Hyde)。這些科幻小說都是英國作家寫的,《科學怪人》出自一位女作家Mary Shelly(雪萊的太太)。大家一定好奇,為何英國人如此會寫小說?原因很簡單,英國是一個相當有思想自由的國家。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不能胡思亂想,當然也不可能有什麼有名的作家。
威爾斯的父母並不是富人,可是威爾斯從小就有機會大量閱讀。他後來的老師也是著名的科學家赫胥黎(Huxley),我相信大量閱讀對威爾斯是相當重要的。
好的科幻小說仍然應該有其深沉的哲學意義,如果我們看威爾斯所寫的這四本科幻小說,一定會發現威爾斯在利用小說訴說一些他的想法。當然,我們無法知道他的想法,有趣的是,不同的讀者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詮釋。作者是無法禁止讀者如何詮釋的,所以西方人有一種說法叫做「作者已死」(The author is dead)。科幻小說往往有一種奇特的功能,它會使讀者看完以後陷入沉思。
我很好奇,從事元宇宙研發的工程師們有沒有看過《時光機器》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