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精準偵查 優質司法
刑事程序「無罪推定」之機制目的,確認犯嫌或被告並非待罪之身的「人格主體」,並且確保偵審辦案細緻以及人權尊重。東瀛日本司法實務追緝犯罪,若發生錯辦人犯、證據不足無罪定讞,承辦檢警甚須調離現職日後或難升遷。蓋錯假冤案之司法誤謬,造就無辜、暗夜哭泣,縱放真兇、逍遙法外。亦即,現今民主法治社會,「人權尊重」、「程序正義」乃犯罪偵辦的前提、司法公信的基石,期盼台灣實務亦多重視偵查蒐證與審判定罪的評價連動。日本司法有罪定罪率可達99.9%,台灣諺語「輸人毋輸陣」、「有為者亦若是」,基於同樣旨趣,本書「犯罪偵查與刑事證據案例研習」應運而生。
刑事程序法制不僅作為國家追訴犯罪的職權依據,也是反映各該時代人權保障的基本課題。例如,台灣早期檢警若能落實拘捕告知理由、關押期限,或者偵訊過程維護供述的任意性等等,應可泯除社會白色恐怖、惶惶不安的氛圍。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總結會議,強調司法改革核心在於「人民的司法」,並以推動「人民參與審判」列為首要政策目標。同時,會議決議配套調整刑事程序,改採「起訴狀一本」、落實「審判中心」,以及「事後審」之上訴救濟。換言之,近年司法改革建置人民參審,規劃嶄新刑事程序「第二軌」,用以維護國民主權、落實司法民主。再者,人民參審結合刑事司改的政策意義,意味著司法部門開誠布公,願將審、檢、辯、警辦案專業、倫理,攤在陽光下接受民眾檢驗。
對照法治先進國家相關法律教學、研究與課程修習,在在強調案例式、單元式乃至體系式的學習體驗。本書關注的議題因應時勢變遷,涵蓋近年司改變革、大法官憲判、判決動向,面對測謊、鑑定、科偵等等各種新興爭議,迄今見解未曾改變但仍足資實務參考。另為便於讀者掌握刑事司法關鍵機制,文章藉由「案例研習」畫龍點睛釐清爭點、說明評析,並且比較參考國外學說論理、司法實務,重新歸納彙整如下六大編章、單元:
一、偵查開端:談警察臨檢盤查、誘捕偵查、檢察組織職權、檢警關係。
二、物證保全:談搜索扣押、驗尿抽血、通訊監察、測謊鑑識、GPS偵查蒐證、電磁紀錄保全。
三、供述保全:談權利告知、緘默保障、辯護人陪偵等。
四、人身保全:談提審制度、羈押閱卷、跟騷防制政策評估等。
五、審判程序:談審判標的對象、證人詰問、被害人保護、訴訟參與、被告在庭權益。
六、證據與上訴:談傳聞意義、傳聞例外、證人保護、證物保管,以及上訴制度等。
司改要成、警改要好;精準偵查,優質司法。為能深化對於本書議題、內容說明的理解,建議讀者亦可參看「國民法官政策論理與案例研習」一書。台灣司改若要成功、提升人民信賴,審、檢、辯、學同一陣線攜手合作,藉由國民法官人民參審的司改平台,協助有心關注公平正義的民眾,對於司法願意親近、多些理解與支持。蓋刑事司法人權保障的底蘊,無非回歸人的立場判斷思維,並能展現世間人情世故的美麗景緻。最後,本書寫作起心動念乃至交稿完成,感謝 元照出版公司的支持與編輯團隊專業的協助,另本校學棣家維、姿君、冠瑋費心看稿校對,謝謝您們。
林裕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