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國際上對於專利審查之相關法規及實務,近年來積極尋求調和化與一致化,相較之下,對於專利侵權的判斷原則及方式,雖然陸續成立專責法院以收集中審理、統一見解之效,然而相關規範及司法實務卻仍相當分歧,其結果是容易造成法律上的不確定性,引起爭議,凡此不但影響發明創新之意願,亦增加了法律訴訟的複雜性。
為了協助相關單位及業者充分瞭解專利侵權判斷實務,尤其是法院於審理專利侵權案件時有明確且一致的基準或參考依據,台灣於1996年首次訂定「專利侵害鑑定基準」,其後配合專利法之修正及產業技術的創新,乃參考國際相關專利侵權審判實務及案例的見解,主要包括美國法院的侵權實務以及中國大陸法院的司法規範,另徵詢多方意見,凝聚各界共識,先後進行兩次修正,完成2004年版「專利侵害鑑定要點」及2016年版「專利侵權判斷要點」,使該規範能夠合乎國際趨勢,藉以強化台灣的專利保護,讓專利權人能夠擁有適當合理之權利範圍,並與社會公眾的利益達到平衡。
本書乃針對發明及新型專利侵權之理論及實務的介紹,共分為九篇,首先說明台灣相關規範之修訂歷程及侵權判斷流程,其次依據專利侵權判斷的主要步驟,分別說明解釋請求項、文義侵權、均等侵權、均等論之限制事項等,最後說明特殊態樣請求項之侵權判斷及專利侵害的抗辯方式。
在每個主要議題中,除了介紹國際專利侵權判斷之相關規範及實務,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大陸、歐洲專利公約(EPC)、實質專利法條約(SPLT)草案等,另外比較其間之異同點,探討相關理論及實務問題。針對重要規範或結論,儘量引述出處,主要為美國法院的相關判決,以利參考。
筆者多年來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擔任專利侵權判斷規範訂定小組之召集人,有幸負責相關基準及要點的規劃及訂定事項,工作期間收集研究國內外相關資料、與專家學者及法院不斷進行討論、溝通,對於專利侵權判斷之理論及實務,累積不少經驗及心得,雖然針對特定議題陸續發表過一些專文論述,但都較為局部而零散,欠缺全面及完整,亟思有機會予以系統性地條列彙整,迄自公職退休後始有餘暇著手進行,乃針對侵權判斷的完整架構,將蒐集的眾多資料分門別類,配合歷年累積之經驗及心得,予以綜合彙整,終能集結成冊。
為簡化說明,本書對於台灣1996年版「專利侵害鑑定基準」、2004年版「專利侵害鑑定要點」及2016年版「專利侵權判斷要點」分別簡稱「1996年版『鑑定基準』」、「2004年版『要點』」及「2016年版『要點』」。對於參考之中國大陸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解釋』」,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簡稱「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規定』」,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簡稱「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解釋(二)』」,2017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利侵權判定指南」簡稱「北京高院2017年『判定指南』」。
由於專利侵權判斷之理論及實務繁雜而分歧,涵蓋範圍廣泛,欲將其系統性地加以條理歸納,實非易事,筆者才疏學淺,雖殫精竭慮,仍覺力有未逮,本書內容及見解疏漏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各界專家先進不吝賜教指正。
張仁平謹識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