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科技、自由民主與秩序安全的對話:一個跨域科技與全球在地化(Glocal)思維的架構
在當前全球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台灣以其卓越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獨特的民主經驗,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重要焦點。《科技民主國家的秩序與安全》一書,旨在探討台灣如何在科技發展與民主自由的價值之間尋求平衡,並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維持其國家秩序與安全。現代科技的快速進步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還深刻地衝擊了傳統的民主運作模式和既有的法制基礎。社交媒體的興起、數位化、人工智慧的普及以及大數據的應用,使得資訊的傳播和公共參與的方式發生極大的變化,雖然這些變化帶來了許多新的機會,卻也同時對於民主自由的既有的防衛機制產生了全新的挑戰。尤其是作為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台灣既有的國家安全法制系統一方面仍需加強所謂的民主與基本人權要素,另一方面卻也同時極度缺乏現代新興科技、新媒體以及新經濟型態下的安全風險意識與因應之道。
因此,台灣如何在這樣一個充滿變數的時代背景下,面對新興科技或經濟型態的挑戰,降低國家與民主體制所面臨的安全風險,藉由對於台灣目前既有體制的反思與國際重要民主國家經驗的參照,提出一個適合台灣作為一個新興科技民主國家的秩序與安全法制基礎。本書研究發想的主軸就在於對於台灣的民主自由的安全防衛尋找一條出路。
在這個主軸下,本書從三個面向來討論現代科技民主國家的秩序與安全議題。
台灣的民主發展從1990年代國會全面改選改革,到1996年總統第一次直選至今,歷經三次的政黨輪替,民主與自由儼然已成為台灣社會以及多數公民的價值共識。觀看眾多民主國家發展的歷史,先撇開經濟上的分配與平等的議題,國家機器的力量在維持國家安全與秩序目標的同時,如何設定一個基本的界線,不忘民主國家的「初衷」,保障個人隱私、自由以及其他基本人權的價值,一直是一個民主國家發展內部辯證的核心議題。換句話說,國家的權力可以深入私人領域的程度和界線,在一個現代民主國家是一個不能被忽略的課題。尤其是台灣一方面作為一個新興的民主自由國家,又同時面對外部勢力對國家主權威脅的情況下,個人的自由權利如何和所謂公共利益與國家安全的疆界達到一個平衡,一直是台灣政治與社會上不同立場的學者不斷辯論的議題。
對於這個根本議題的探討是本書研究的第一個面向,也是一個在基礎理論上需要解開的困難糾結。對此,作者黃丞儀教授從美國關鍵科技管制與總統行政的制度關聯,討論國家安全、市場經濟秩序與自由民主之間的緊張與調和,並且以「政治自覺」作為一個民主憲政的基礎,降低國家機器危害民主自由的風險並防止總統濫權等問題。對於這個困難的議題,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二個面向則是在新的國際地緣政治情勢下對既有體制的國安缺口反思。邱文聰教授檢視既有體制下,中資與僑外資「正常金流」入台的問題,並反思基於新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學典範的思維下既有管制母法的缺口可能帶來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的風險。
第三個面向則是面對新興科技與新型態經濟的跨域科技問題和可能的解方。基於前面兩個面向的分析。相對於傳統安全與秩序的議題,這個面向的內容涵蓋大量跨領域以及新興科技的討論。特別是因為新興科技的快速發展,不僅從安全的角度,在經濟發展的面向,既有的基礎法制與社會的基本思維都顯得不足以因應。林鈺雄教授、黃居正 教授、劉靜怡教授以及林建中教授,分別從木馬程式監控、網路攻擊與資訊戰、新興元宇宙以及不同的經濟型態私募基金等等為例做進一步的探討。其中也具體對於如何兼顧民主自由、隱私保障以及國家安全或公共利益提出一定的制度設計建議。
三個面向的討論貫穿傳統與新興國家安全與秩序的範疇,對於新興科技帶來的複雜也具體提出已知或未知的風險。藉由三條面向線索的互相對話,本書對於科技民主國家的秩序與安全這個複雜具挑戰性的議題,形成一個跨域討論科技、民主與安全秩序的理論架構。這個跨域的理論架構,不僅對於實際問題與挑戰提出具體的解方,也應該是一個具有創造性的跨域學術研究模式。透過林明昕教授貫穿不同章節的導讀,涵蓋了書中科技、國家安全、市場經濟與民主等不同面向的論述和辯證,也清楚地連結了具體實務以及系統性的法規架構和制度的重要性。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參與研究與書寫的學者、專家。在歷時三年的密集討論與研究中,作者群踏出他們原有的專業領域,勇敢面對跨域新問題的挑戰,開放胸襟、積極尋求具體的解方和未來的路徑。如前所述,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一個新的跨科際的研究文化和團隊。在此,希望本書能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洞見,並激發更多關於科技民主國家秩序與安全的討論和研究。台灣正站在科技與民主的交匯點,未來的路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我真誠期待,本書能夠成為理解和探討這一重要議題的重要資源,為台灣乃至全球的科技與民主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委
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
林敏聰
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