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自本書首次出版以來,轉眼間已經過將近十年。在這段期間當中,我有幸處理了更多複雜且具挑戰性的著作權案件。然而,即便如此,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的判決持續不斷地推陳出新,讓我深感「學海無涯」,也理解到自己仍有更多需要努力及進步的地方。
近年來,AI科技的快速進展,特別是生成式AI技術的崛起,更使得著作權的存在及邊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科技的進展促使我們不斷地重新審視著作權的內涵,並思考著作權的未來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書的改版應運而生。此次改版,不僅延續了初版對於著作權訴訟策略的分析,保留了具代表性的經典案例,也加入最新的案例與法律發展,以期能反映台灣著作權法的發展及現況。我希望,無論是剛接觸著作權法的初學者,或是已經累積豐富實務經驗的專業人士,或是任何對著作權法有濃厚興趣的人士,都能從本書獲得啟發與幫助,理解如何有效地保護自己的著作權,並掌握處理相關著作權爭議的最佳策略。
此外,娛樂產業中也存在許多有趣且特別的著作權議題。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我撰寫的《娛樂法──影視音樂IP與合約爭議》(林佳瑩律師、張志朋律師合著)及《日本娛樂產業與法律──兼論台灣娛樂法》(安藤和宏著,林佳瑩釋譯)二本書。若對影視音產業的著作權議題有進一步瞭解的需求,則可以再閱讀我所撰寫的文章〈從影視音產業的角度談著作權法修正草案〉及〈論著作權法修正草案第29條之2規定(錄音著作被重製到視聽著作後喪失部分權利)之妥適性〉。
本次改版能夠順利完成,我要特別感謝賴冠妤律師、王虹雅律師與涂景亮律師協助蒐集最新案例並撰寫判決分析,同時也要感謝賴昱如協助校對。
最後,元照出版公司的編輯同仁長年以來的大力支持與協助,是本書得以順利發行及再版的關鍵,我也要再次表達我誠摯的感謝之意。
林佳瑩律師
2024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