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在晦暗不透明,深深的/戀慕裏:心是宇宙的倒影/我們尋找隱喻……
臺灣新生代學者詩人作家,深入論述與解讀楊牧作品的廣袤與精深,就詩學與詩藝的視角與楊牧對話,展現新一代學院詩人的繼承與開拓
國內學者作家教師一致抒情推薦
田威寧(北一女國文科教師、作家)
宋尚緯(詩人)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李薇薇(吉光國文作文教室創辦人暨課程總策劃)
林佳樺(萬芳高中國文科教師、作家)
凌性傑(作家)
唐捐(臺大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詩人)
奚密(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東亞語文系及比較文學系特聘教授)
曹馭博(詩人)
陳育虹(詩人)
陳義芝(臺師大兼任教授、詩人)
須文蔚(臺師大國文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作家)
黃庭鈺(新竹女中國文科教師、作家)
楊佩螢(師大附中國文科教師)
楊佳嫻(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作家)
詹佳鑫(新竹高中國文科教師、詩人)
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同名粉絲專業經營者)
蔡淇華(臺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姓名排列按筆畫順序)
楊牧(1940-2020)是國際著名的現代漢語詩人,也是一位長年在北美課堂講授《詩經》、《楚辭》與唐詩的漢學教授。在研究與創作之間,以及在古典文學與新詩文之間,楊牧以豐美的學養與才情,從容兩端且成果斐然。本書透過深入的議題論述與具體的詩作賞析,呈現楊牧作品的廣袤與精深;作者群同時具有詩人與研究者的雙重身分,在詩學與詩藝的視角轉換之下與楊牧的作品對話,也顯露了新一代學院詩人的繼承與開拓。
本書第一部分,藉由長篇專文和一篇代序,採用不同的視角觀點,立定議題,多方面、多層次的剖析楊牧作品,討論楊牧的創作歷程、古典元素、體制承轉、內在結構、歷史情結與生命關懷。本書第二部分,則對楊牧作品進行大規模的單篇賞析,透過「情詩」、「生命思索」、「人文歷史」、「社會關懷」這四個範疇,展現楊牧的詩思與詩藝,引領讀者進入楊牧詩作深邃而迷人的世界。
鄭毓瑜代序〈楊牧的古典維新──技術作為發現的核心〉一文,從楊牧的古典研究追源,其實也呼應了楊牧詩歌創作的各個面向,與本書的許多章節形成有機對話:楊牧從《詩經》乃至漢魏詩歌重複套語的研究,提示了有機節奏在詩歌如何交織意義,正可以與曾琮琇對其十四行詩體的分析合觀;對於中國詩歌中敘事成分的分析探索,讓詩歌可以跳脫抒情/敘事的二元論分別,與李蘋芬探討楊牧的頓呼格、戲劇獨白體如何交織敘事、橫跨文類也能呼應。而「抵抗:詩的不安」一節,說明了楊牧如何以自己的意志丈量、重述典實,這正可與利文祺探討楊牧創作《五妃記》的心境動機對話。各種典故不僅承載了歷史縱深,往往更是「反向的揭露了自我」,形成創作與閱讀這共生的結構,這不只串聯了楊牧的古典研究與現代創作,也為所有後來的評論尋繹詩意的根源。
本書第一部分的廖啟余〈《水之湄》之湄──王萍時期初探〉一文,透過細密的考察楊牧在王萍時期的詩作風格,鋪敘出少年楊牧的詩風轉變,「強連結」與「弱連結」兩關鍵詞的提出,不僅有效析繹早期詩作的不同面向,更能與當時的文壇論戰對話,觀察創作與文學場域之間的相互生成。曾琮琇〈現代主義的抒情形構──論楊牧的十四行詩〉聚焦在「十四行詩」此特定的詩體,以小見大,從平仄韻腳、複沓變奏以及典故使用上,具體說明楊牧如何實踐詩作中的有機格律(organic form),從而使現代漢詩擁有自己的限制與自由。李蘋芬〈雙人舞的內在對話──楊牧詩的傾訴結構〉以頓呼格入手,分析楊牧詩文中的人稱指涉,「不在場的你」往往成為意念綿延的關鍵,「一分為二的我」則是成為內省叩問的憑藉,進而擴散到戲劇獨白體的討論,從散文作品對照印證,指出楊牧作品中傾訴體與戲劇獨白體的跨文類性質。利文祺〈逆寫歷史──論楊牧的《五妃記》〉,從《五妃記》中探討楊牧如何建構歷史的不同聲音,三段分別透過秀姐、沈光文與寧靖王的發聲,將歷史中邊緣與扁平人物立體化,以臺灣本位抵抗、改寫流亡政權的大中國史論。郭哲佑的〈楊牧晚期詩作中的生死關懷──以〈形影神〉三首為核心〉則是從〈形影神〉三首探討楊牧晚期詩作中的生命議題,舉出思索、感受與人情三個面向,說明楊牧面對死亡時湧現的不同姿態,這些姿態又與創作本身如何對話。
作者簡介:
鄭毓瑜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
廖啟余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
曾琮琇
臺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李蘋芬
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
利文祺
牛津大學訪問學者
郭哲佑
臺大中文所碩士畢業,現為博士生。
許嘉瑋
臺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林餘佐
東海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姓氏排列依本書目次次序)
編者簡介
鄭毓瑜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擅長結合中西人文思潮,為古典文學開拓具有前瞻性與跨領域的視野,其中關於「空間」、「身體」與「抒情傳統」的論述尤為海內外注目,近年來也致力於探討近現代知識經驗、跨文化交織與文學表述的新關係。著有《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等專書,關於楊牧研究則有〈仰首看永恆──《奇萊前(後)書》中的追憶與抵抗〉、“A Ceaseless Generative Structure: Yang Mu’s Views on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以及〈二十世紀的悲傷:陳世驤與楊牧的「時代」〉等論文。
郭哲佑
1987年生,新北人。臺大中文所碩士畢業,現為博士生。建中紅樓詩社出身,著有詩集《間奏》、《寫生》,《寫生》一書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作品可見《臺灣七年級新詩金典》、《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新世紀新世代詩選》等選輯。
章節試閱
雙人舞的內在對話──楊牧詩的傾訴結構/李蘋芬
智識與美的追索,詩人面對社會、自然,乃至真實為何物的自我詰問,在楊牧的詩中,經常透過頓呼格(apostrophe)的方式來完成。所謂頓呼格,在抒情詩的情況下,是設置一個不在場的、第二人稱的「你」,藉由「我對你說」的句法來推動詩意的行進和演變。頓呼格中的傾訴對象,不只限於他人,更能包括對於物或是抽象的對象。本文以「傾訴結構」來指涉這樣的詩意模式,它不只能佈置出詩的整體氛圍,也應當被視為建構一首詩的骨架與主要概念。
在詩的傾訴結構中,「我」和「你」兩種人稱,構成了一首詩的對話基礎。對話,無非是人和人之間情感交換、傳遞的關鍵,詩就將如此一來一往的交涉、對抗、讓步,以及質疑與理解,完整的呈現。但是我們不能遺忘的是,詩的發生,最初起源於詩人面向內在自我的獨白。就如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著名的「詩的三種聲音」,第一種是詩人面對自我的聲音,對象也可能是無人(nobody),第二種則是詩人對預設的聽眾說話,第三種則是詩劇(poetic drama),在詩人創造戲劇角色時產生的韻文(verse)。由此而論,楊牧詩中的人稱就有了多樣的可能性。其中,情詩所展示的可能性十分豐繁。彷彿對著內在自我悠緩傾訴的態度,讓情詩之「情」不顯出唐突、躁進,取而代之的是因為種種不確定的感受,與隨之而來的猶疑和徘徊狀態。本文透過檢視楊牧詩中的傾訴結構,分別從「不在場的對象」、「一分為二的『我』」和「文體的互通」探討其效用與詩學意義。
不在場的對象:隱密的說話
在楊牧的情詩中,傾訴結構是最基本的模式。創作於一九七七年〈蘆葦地帶〉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本詩開頭的第一節,詩人設置了「一個寒冷的上午」的時間:一個冬日,接續而至的是空間和人的情狀:「在離開城市不遠的/蘆葦地帶,我站在風中/想像你正穿過人羣」。藉此揭示出抒情主體「我」獨處的場景,而「想像」是這首詩的關鍵,正是因為這起手式的「想像」,預言了「我」和「你」之間難以平衡又不斷頡頏的關係,也暗示「我」對於「你」的強烈依戀,足以延續這份虛構的想像。
詩中「我」在這靜默等待與想像的情境裏,極為虔誠的「數著」並「揣測」周遭盆景、榕樹的身世,從「陽臺裏外」的線索,可以推測出「我」原來是置身室內的空間,而詩題所謂「蘆葦地帶」,或許是敘述者遙想兩人回憶的、存在於過去的地點,也可能是由此設想傾訴對象。這數行看似無足輕重的描述,事實上隱然傳達了「我」如何耐心的獨自度過某段時間。接著,我們發現這首詩最重要的傾訴對象「你」仍然不在場,第二節這麼寫道:「那時你正在穿過人羣/空氣中擁擠著/發光的焦慮/我想阻止你或是/催促你,但我看不見你」。一切都是從想像出發,那發光的焦慮其實並非來自「你」,而是在冬日的室內獨身等候(甚至不明白在等候甚麼)的「我」。
論者曾指出自《傳說》之後,楊牧的情詩隱去細節,因而使讀者難以索解,《北斗行》也是如此。這其中隱含了為作品索隱的意圖,但是正因為抒情詩以精心布局的象徵、暗示與隱喻來構成,事件也經過裁剪和重組,凝聚出某一個經驗的片段。甚至,它的創造過程「是修辭的聯想過程,其大部分隱伏在意識的表層之下,是由一系列雙關語、音響環鏈、含糊其辭及頗似夢幻的依稀回憶構成之物」,抒情詩即誕生於這「聲音與意義」的結合。若要憑藉詩來聯繫作者的生平紀事,難免猜臆的成分。儘管〈蘆葦地帶〉藏有許多「類似夢幻」的構成物,但它並非楊牧的晦澀之作,作為一首表達懸而未決之情的情詩,尚有許多值得詳讀的細節,也有像是「針頭扎疼了纏著線團的/食指:是的你也和我一樣/強自鎮定的,難免還是/難免分心」這樣明白淺顯的句子。「針頭扎疼食指」的動作描繪中,表現出戀人之間秘而不宣的心靈相契。而同一節內出現的「針黹」、「毛線」、「線團」等縫紉相關的意象叢,似在述說「我」希望補綴兩人之間的裂隙,更重要的是,預感事物即將在某個時刻改變,也為詩最後兩節的作鋪墊。
第二段的末兩節,是為全詩的收束之處。承繼著此前重複了兩次的「決心讓你表達你自己」一句,平靜的和諧狀態漸次的裂出不規則的紋理,而後終於崩坍:「直到我在你的哭聲中/聽到你如何表達了你自己/我知道這不是最後的/等待,因為我愛你」。全詩採取「我─你」的傾訴結構,仔細慎微地選用物象來形塑抒情對象的樣態,又持護著一種時隱時顯的詩意,尤其結尾的「因為我愛你」,將此前的等待、悲哀,以及對不在場的你的諸般想像,凝鑄於這一行沒有回音的傾訴。對於結尾那看似熱烈而坦率的告白,楊佳嫻嘗就全詩的結構而言,提出精確的解釋:「全詩從故作趑趄冷淡,到情感表現漸強,一點一點揭示脆弱,以承認假裝來帶出不再假裝,結尾的『我愛你』才能水到渠成,不顯庸俗。」我們或可想像,寫下〈蘆葦地帶〉時,未屆不惑之年的詩人,雖然早已告別了葉珊時期的少年習氣,但在文學上執意追求理想的心意不變,譬如「對於詩的設想與憧憬」。他在情熱與冷靜之間拿捏表白的節度,完成一首具有故事性的佳構。倘若就題目來說,詩人其實已經給出這首詩背後的端倪:離別的預感。蘆葦性喜潮濕,在古典文學傳統中多和寒夜、雨露、夜風等象徵季節與時刻的詞組一起出現,情感則多親友離別愁苦、孤獨自省的況味,例如賈島〈送耿處士〉:「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而蘆葦亦名蒹葭,這當然讓讀者聯想「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感隱喻,以及葉珊〈水之湄〉括號內的「寂寞裏──」。上述的背景,使〈蘆葦地帶〉一詩更加清晰可辨,這首詩始終盤繞著不安的情緒,楊牧以弛張有度的詩行,使得意義在明白和艱深之間求取平衡。而傾訴對象「你」的可解與不可解,也能同時彰顯。
雙人舞的內在對話──楊牧詩的傾訴結構/李蘋芬
智識與美的追索,詩人面對社會、自然,乃至真實為何物的自我詰問,在楊牧的詩中,經常透過頓呼格(apostrophe)的方式來完成。所謂頓呼格,在抒情詩的情況下,是設置一個不在場的、第二人稱的「你」,藉由「我對你說」的句法來推動詩意的行進和演變。頓呼格中的傾訴對象,不只限於他人,更能包括對於物或是抽象的對象。本文以「傾訴結構」來指涉這樣的詩意模式,它不只能佈置出詩的整體氛圍,也應當被視為建構一首詩的骨架與主要概念。
在詩的傾訴結構中,「我」和「你」兩種人稱,構成了...
推薦序
代序/楊牧的古典維新──技術作為發現的核心/鄭毓瑜
楊牧(一九四○─二○二○)是國際著名的現代漢語詩人,自十五歲開始寫新詩,出版過十五本新詩集,曾獲得馬來西亞「花踪世界華文文學獎」(二○○七)、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二○一二)、瑞典「蟬獎」(Cikada Prize)(二○一六)等獎項,作品翻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義大利文、捷克文、荷蘭文等,是當前世界文壇最具有長遠影響力的現代漢語詩人。
楊牧同時也是一位長年在北美課堂講授《詩經》、《楚辭》與唐詩的漢學教授。他受業於自一九四五年即任教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的陳世驤教授,於一九七一年以《詩經:套語及其創作模式》(Shih Ching: Formulaic Language and mode of Creation)獲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 並獲聘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期間曾兩度回臺大客座講學(一九七五、一九八三),於一九九六年返國擔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二○○二年出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後於二○○七年擔任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二○一三年、二○一四年擔任東華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在研究與創作之間,以及在古典文學與新詩文之間,楊牧以豐美的學養與才情,從容兩端且成果斐然。
楊牧將「新詩」當作一個廣義的名詞,認為一部漢文學史,是「不斷呈現新詩的文學史」,如司馬相如、楊雄之於漢賦,張若虛、陳子昂之於初唐詩,「新」詩因此不必要「反傳統」。民國以來,在白話新詩「現代化」的過程中,其實一直保有一個正確的「傳統取向」,就在於掌握並轉化傳統資源,而進行無止盡的創新。
換言之,「創新」並不分古今、新舊,而「創造」或「創作」,其實與「傳統」或「古典」在時間長河中有如波濤翻攪,相互銜接與匯流。這樣的「新詩」觀念,可以突破一般基於年代、朝代而分期分體的文學史觀,而是透過細讀、比對、聯想、新變來體驗文學文本自身的宛曲隱微,同時也透過新文學創作,補充古典成說,甚至表達抗拒,不但更新了古典面目,也讓新文學的孳長刻劃出時代的變動意義。
追源:詩的萌生
一九五八年,楊牧高中畢業,暫居臺北。當時許多成名的詩人,欣賞這位少年詩人,招呼他一起參加在中山北路覃子豪(一九一二─一九六三)家舉行的週日聚會。沙龍主人覃子豪喜愛法國象徵派,書櫃裏盡是波特萊爾、馬拉爾美、魏爾崙、藍波、梵樂希等法國象徵派代表人物的書冊,尤其高懸「音樂乃是至高無上」的信仰,「音樂在一切事務之先」,彷彿是創作者所掌握到的一種神秘的金鑰。在事後追憶裏,詩學家楊牧,則並列這樣兩段關於詩與樂的評述:
詩是舞蹈,給出一種最可靠的表達方式,一種或者多種或甚至無窮變化的方式。……有時竟是大家攜手迎合天然的節奏,通過身心交感,彼此示意,提醒,當群體已分別領會那和諧,以及當偶發,劇烈的衝突轉而一起埋沒於激揚,悠遠的旋律,更證明是情感充沛,真摯,可以期待之於恆常的,……。
(音樂)也可能還有另外層次的指涉。通過筆下對若干屬性相近的有機客體之操縱,以發現高度自覺的內在結構,⋯⋯ 目的在維持一最接近自然的,完整的修辭生態,圓融渾成的小宇宙,在隸屬於各種活潑諸原子之間,允許一持續的生滅活動,乃其中金剛不壞的成份勢必脫穎而出,決定了詩的聲籟格局,亦即是為我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音樂下定義。
後一段引文提及「客體」、「原子」,強調自覺的操控與修辭術,以人為的語言文字,透過精準的製作技術,進而在詩中浮現「一個宇宙的覺識」(perception of a universe),也許呼應覃子豪醉心的象徵主義詩學。
但是前一段引文,熟悉〈詩大序〉的人,馬上可以看出這是結合詩歌舞樂,談身心交感、彼我和諧的天然節奏,是屬於「嗟嘆,詠歌,手舞足蹈」的中國詩學的起源論。這無疑是融入楊牧後來從事中國早期文學研究的體驗,並且藉著象徵主義的語言精鍊術,反過來自我探問,詩究竟是自然的流露或自覺的追尋,究竟是集體記憶的重複,或出自技藝的刻意打造? 尤其面對遠古的文本,又該如何解釋群體共感與個人獨創之間的調協或變化?
一九六六年,楊牧進入柏克萊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陳世驤教授,開始研究《詩經》。陳世驤的詩學觀念以及對於新文學的看法,勢必深深影響楊牧,而楊牧在這段時期乃至往後陸續發酵的學思體驗,也必然與陳世驤之間形成潛在的呼應與對話。陳世驤是一位兼具民國新文學經驗的漢學家,在一九四一年出國前,即與英國詩人艾克敦(Harold Acton, 1904-1994) 合作, 共同翻譯且出版了最早的中國現代詩(選) 英譯本Modern Chinese Poetry。
他認為自己的研究固然從古代開始,但是一九三○年代文壇變化的經歷,讓他相信中國文學的命脈正在於不斷創新的新文學與新觀念。而對於楊牧的愛重也往往溢於言表,如引用京都大學漢學名家小川環樹(一九一○─一九九三)的讚賞,認為楊牧新詩集正是「五四」以來所發展而必然出現的好作品。
代序/楊牧的古典維新──技術作為發現的核心/鄭毓瑜
楊牧(一九四○─二○二○)是國際著名的現代漢語詩人,自十五歲開始寫新詩,出版過十五本新詩集,曾獲得馬來西亞「花踪世界華文文學獎」(二○○七)、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二○一二)、瑞典「蟬獎」(Cikada Prize)(二○一六)等獎項,作品翻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義大利文、捷克文、荷蘭文等,是當前世界文壇最具有長遠影響力的現代漢語詩人。
楊牧同時也是一位長年在北美課堂講授《詩經》、《楚辭》與唐詩的漢學教...
目錄
代序:楊牧的古典維新──技術作為發現的核心/鄭毓瑜
一、評論:同情與智慧
《水之湄》之湄──王萍時期初探/廖啟余
現代主義的抒情形構──論楊牧的十四行詩/曾琮琇
雙人舞的內在對話──楊牧詩的傾訴結構/李蘋芬
逆寫歷史──論楊牧的《五妃記》/利文祺
楊牧晚期詩作中的生死關懷──以〈形影神〉三首為核心/郭哲佑
二、賞析:理解與對話
(一)情詩
情詩
水田地帶
代牋
會話
從沙灘上回來
心動
(二)生命思索
客心變奏
抒情詩
心之鷹
論孤獨
單人舞曲
臺南古榕
(三)人文歷史
南陔
卻坐
易十四行
近端午讀Eisenstein
懷念柏克萊
向遠古
(四)社會關懷
霰歌
出發
挽歌詩
悲歌為林義雄作
失落的指環
《暴風雨》節選(莎士比亞原著)
後記:詩的自由/郭哲佑
本書作者簡介
代序:楊牧的古典維新──技術作為發現的核心/鄭毓瑜
一、評論:同情與智慧
《水之湄》之湄──王萍時期初探/廖啟余
現代主義的抒情形構──論楊牧的十四行詩/曾琮琇
雙人舞的內在對話──楊牧詩的傾訴結構/李蘋芬
逆寫歷史──論楊牧的《五妃記》/利文祺
楊牧晚期詩作中的生死關懷──以〈形影神〉三首為核心/郭哲佑
二、賞析:理解與對話
(一)情詩
情詩
水田地帶
代牋
會話
從沙灘上回來
心動
(二)生命思索
客心變奏
抒情詩
心之鷹
論孤獨
單人舞曲
臺南古榕
(三)人文歷史
南陔
卻坐
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