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01
寧問蒼生,不問鬼神
莊勝鴻(前《蘋果日報》執行總編輯)
每個凶案都是社會問題的縮影,是社會感染疾病後顯現的病灶,這社會還有很多人在絕望邊緣掙扎求救,你聽到了嗎?
–
去年初行經一處鄉野小徑,同行的安九說這小鎮曾發生一起同僚霸凌虐殺的凶案,「不知現在變成怎樣?」為了一探究竟,我們驅車進入小鎮,十多年前那個人口稀疏的街道變得喧囂繁華,放眼田園盡是搶建的別墅。
「應該是這條路。」安九指著一條縣道,用手機秀了一張照片,那是一張住宅外觀的局部照,看起來是個普通的公寓騎樓,晦暗的門口有著鄉間透天常看到的綠色鐵柵門,外牆的淺綠色二丁掛看不出絲毫特徵。我們憑一張照片去找案發地,從縣道起點行駛到路底,兩側數不盡的住宅加上沿途的岔路巷弄,感覺像在大海撈針。
「這路房子那麼多,應該找不到。」正準備放棄離開時,安九指著一旁的岔路:「去那邊看看。」我停了車延著岔路走去,看到遠方有排公寓,但跟安九出示的照片似乎不太一樣,我走到那排房子前隨手拍了一張照片,心想「就用這張照片打發她離開。」
回到車上安九比對照片後,喃喃自語:「這綠色的鐵門、綠色的磁磚,還有旁邊的窗戶……就是這裡……」
記者在現場除了帶回採訪內容外,也會帶回各種非科學的鄉野傳聞,我聽到記者談論這些時總覺是無稽之談,然隨手拍的一張照片就是案發地,讓我無法置信,但我也只能說服自己完全是巧合。
20年前,台灣故意殺人案件進入高原期,並在2002年達到高峰,那年的案件數就高達1,156件,被害人數也多達1,485人;2003年《蘋果日報》創報,故意殺人案件雖略低前一年,但也有1,057件、1,409人被害。直到2010年,每年被害人才降至千人以內,往後幾年則緩步下降,到2015年每年受害人終降至600人內,而2020年之後則降到300人左右。
那些年各種凶殘、讓人想像不到的兇殺案不斷發生,這些案件可能因財務及感情糾紛、或者各種因素產生的怨恨引起,而發生地點則以住宅中居多。
每個悲劇的社會成因都混合著複雜因素,什麼原因讓他們走到了這一步?很少人探究。每隔一段時間總有媒體偽善地用斗大標題寫著「這社會怎麼了?」但實際上很少有人真的想知道,因為吸引眼球目光的往往是各種熱門關鍵字,唯有案件發生後,被害者以悲劇的型態展示在世人面前時,人們才願意稍微將注意力轉移到社會結構的探究上。
作者安九夫人關注這些案件時,總會想探尋這些案件背後那些讓人感到沉重的故事,加害者與被害者在不同社會情境及情緒控制等因素,產生了相同的結果,她更意識到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命變成社會安全網的警報器,非得用人命才能喚醒一絲的注意。
每個凶案都是社會問題的縮影,是社會感染疾病後顯現的病灶,這社會還有很多人在絕望邊緣掙扎求救,你聽到了嗎?
推薦序02
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集錦
杜聖聰(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
安九夫人筆力深厚,對於凶宅靈異事件刻畫入微,建議不要在深夜裡獨自閱讀。但我們要問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社會案件?
–
有幸閱讀到安九夫人的《全台凶宅打卡》,直接浮現的是兩種感覺。其一,這是非常深刻的社會寫實新聞,背後故事發人深省;其二,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集錦,建議不要在深夜裡獨自閱讀。
書中三個案例,令人觸目驚心。
2008年新竹芎林午夜溶屍案,恃強凌弱的潘姓工人等人將被害者霸凌致使,後用工業鹽酸毀屍滅跡,事後凶宅客廳不時傳來斷斷續續的拍打聲、尖叫聲,「往生者心有未甘,仍要用最後一絲微弱力氣,努力地向外界求援。」同年,是花蓮吉安鄉發生的恩將仇報事件。女尼好心收養孤女多年,卻被她夥同男友殺害。恩將仇報事件發聲後,附近午夜傳出陣陣木魚敲經聲;2013年彰化「日月明功」教主夥同教眾對被害者公審毆打18天致死,事後附近莊園深夜時有吹狗螺斗異狀,甚至出現大量詛咒冥紙,疑似是想為往生者申冤。
作者安九夫人筆力深厚,對於凶宅靈異事件刻畫入微。但我們要問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社會案件。從風水角度來說,所謂的凶宅應該是指,絕命位、五鬼位、六煞位和禍害位。其中,絕命位氣場凶惡乖戾;五鬼位氣場凶暴狂亂;六煞位氣埸淫盪邪惡;禍害位氣場腐蝕人心。一旦先天結構不良,加上後天人謀不臧,靈異事件頻傳也就在情理之中。
個人以為,這些凶宅特徵在案發現場應該可以逐一檢視。更重要的是,人。
從佛家「貪、嗔、癡」三毒來看,加害者都有物欲貪婪,求名求利的念想讓他們妄動無名、憤怒異常;至於「癡」者,究其根源在於「不明白事物道理」,讓加害者做出各種乖張行為。人們在世間都有慾望,飽受三毒煎熬而不斷輪迴,偏偏又身處凶宅的風水絕地,於是就出現書中各種憾事。
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是,人們如果不能求得大自在,制伏貪嗔癡三毒,就只能在命運既定的軌道飽受輪迴之苦。另外,還是要花些心神留意風水絕地的刑剋。或許,有些人高舉「福地福人居」的信念,但眾人皆苦於貪嗔癡三毒未盡,有福之人既要修心廣植福田,也要兼具風水常識,才不會害人害己。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
◎《寧問蒼生,不問鬼神》
「每個凶案都是社會問題的縮影,是社會感染疾病後顯現的病灶,這社會還有很多人在絕望邊緣掙扎求救,你聽到了嗎?」——莊勝鴻(前《蘋果日報》執行總編輯)
◎《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集錦》
「安九夫人筆力深厚,對於凶宅靈異事件刻畫入微,建議不要在深夜裡獨自閱讀。但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社會案件?」——杜聖聰(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
杜聖聰(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周成功(知名生命科學學者)|怪奇閣(恐怖漫畫收藏家)|洪偉誌(Toxic Veins毒脈版主)|施旖婕(女神41J)|莊勝鴻(前《蘋果日報》執行總編輯)|陳立(補教名師)|陳慧玲(作家)|葉一堅(前《蘋果日報》CEO)|黃寶儀Revati(靈學星象專家)|蔡瑞麟(律師)|楊立傑(定傳媒社長)|疑案辦(懸疑犯罪類網路媒體).....................................................................怕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