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為「渡阡陌」作序──近代中國的時代悲劇
馮世寬(退輔會主任委員、前國防部部長)
我五歲隨母自香港來台,後與父親、兄姐們會合,輾轉落腳在台北市南機場的雙和街,左右皆是國防部及聯勤的大眷村,不遠處是空軍眷村,同齡的孩子們皆在東園國小讀書,平時嬉戲亦在一起,童年甚感愉快。
我父親不是軍人,我在那個環境下、那個時代裡「反共抗俄」、「殺朱拔毛」及「反攻大陸」等口號下,我自幼就想當軍人「以天下興亡為已任」了,後成為空軍戰鬥機團隊的一份子。
我讀過不少傳記,最引起我興趣的,是抗戰、剿匪的英雄烈士故事,讀後感到無比勵志,時有不畏犧牲、報效國家之氣概。我於民國七十年曾派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當副武官,協助「大漠案」順利遂行,亦於五年後派駐美國軍協組任空軍武官,眼見沙國以油產富國,美國以軍、經建設成為世界領袖,不由得對八年抗戰後百廢待舉時,發生「國共內戰」而思。為何昔時竟致民生於不顧,國家建設於廢弛?我們的軍事教育當然是仇匪而「國家至上」,沒有其他想法。
在卸任國防部長後,奉令籌建「國防安全研究院」智庫之設立,自己也有較多時間接觸更多戰史、傳記及國際情勢,方知「國共內戰」充滿了外來勢力在華的鬥爭。
從清末衰敗至迄今的中國現代史,就是部外國人侵華史,以大陸之地大物博但國力孱弱,竟成了國際的俎上肉,內心實有悲痛!幸我中華兒女不畏犧牲,留許多可歌可泣,護國衛民之史實,讀來奪人眼淚!
今日我們以對先賢先烈虔敬的心,傳承了我們在台灣仍保保衛著中華民國,向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禮敬,今為《渡阡陌》一書作序時,特以心中的感慨,至情至性的回顧起以往的戰火漫延、人民顛沛流離,留下不可抹滅的世紀悲劇。今願戰火永熄兩岸和平、人民安康樂利、自立自強、生生不息!
流水往事,舊如新,新如舊
石靜文(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盡己之力搶救遷台歷史,以紀錄片與出版品相互輝映,期許為「我家的兩岸故事」書寫再添一筆些可觀的文史財富。
「能多讓一個人看到,就是多播下一顆新希望的種子。」以同理心關照當下所思所想,即使被訪問者的場景充滿傷痛,但若能夠藉由敘事將之轉化,也未嘗不是對生命饋贈的另一禮物。
兩岸人物瞬息的遺懷與永恆的鄉情追憶,是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多年來長期的關注,二○二三年初,我接下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職務以來,透過詳盡的口述歷史與許多長輩接觸與認識,在面對彌平世代對文化認知的差異下,覺得更有必要藉此機會多些相互的理解與相容。
「不為公益之事,何所有涯人生?」文教推廣工作深植於心底的使命感,日積月累轉化的深耕砌痕,豐藏著遷台記憶的驅動力。緣於此,一方面如實治理自己,也和團隊伙伴們共同逐步連結著如閃星般的善念。
我相信,文字最能帶出難以測量的時空。「我家的兩岸故事」系列第二冊《渡阡陌》,仍延續「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以人物故事串穿大時代的主軸,在靜心翻頁的當下,也希望這個長耕深耘的計劃在紙本的溫潤提味下,定錨直面初心。
面對面的聆聽與書寫的每一個當下,是起點,是回望受訪者「敘事」的開端,也無異重構著彼此的生命經驗!「這些故事不寫下來,很快的,就可能永遠在塵世消失,連知道的人都沒有了。」填補時間巨輪輾過的遺憾也是基金會留下那個時代忠和義的一種必須。
《渡阡陌》廣博透視浩如煙海的遷台文史,亦銜接極盡真實的人本堂奧。書中各人物莫不是歷經滄桑,充滿著曾經的青春懷想與喟嘆,在無數少年老成卻無奈奇特的世故中,有思鄉,更有遺懷。
漫長而艱辛的歲月,在勇氣和毅力間擺渡,受訪者縱使經歷千苦萬難,卻沒有失去對人世間的體諒與盼望,並在愛的視野中和解,放下心中牽絆。
書中提及的空軍三重一村,建構著史蹟保存的眷村美學,防砲司令的家曾在此度過遷台後的克難時期,同時也匯聚了數十年抹不去的家與四代家人成長的記憶。而眷村早已從心靈交會的原鄉,取代了原有的他鄉概念,這裡的眷村媽媽們,無論曾否經歷過戰爭、別離或不同的家鄉與背景,大家共同在此落地生根,繁衍子孫,在竹籬笆內築起茁壯的根苗。而我們,被賦予的是將其整理後變成另一個說故事的場域。
黃埔軍校建校即將一百年,鏡頭下的黃埔老將領背誦著他們的校訓,揮揚著劍柄一邊刻著「成功」、一邊刻著「成仁」的中正劍,那是軍人最重要的榮譽,亦是最輝煌的驕傲。飛行教官兩度失事墜機,口中說的雖是順從命運,但其實傳遞的訊息卻滿是不畏命運。而他們用生命書寫的故事,也不過在告知戰爭的可怖,以及他們曾在迎接大時代奮戰時的無懼!
將相似卻各有不同的記憶付梓成書,或許也是增進相互理解,凝聚歷史認同的一種方式。當白髮蒼蒼的老兵在兒女陪同下敘說著他們的往事與曾經時,那些曾對一九四九歷史原本漠然的世代,竟意外圈出一個彼此體諒的群組,而採訪團隊浸潤其中,不由感動,也深受啟發。
戰爭帶來慘絕人寰的不堪回憶,荒島求生的部隊,當淚見那原本純潔美麗的野百合,為果腹而不得不將其變成光禿哭泣的枯島時,所謂的靜好歲月,不過也只能是簡單的求生。
在眾聲喧嘩的時代裡,《渡阡陌》譜寫的是時代的悲歌與讚嘆。讀者或可感受,很多經驗看似孤立,卻又是集體而相似,那共同的傷痛和喜悅分享,是歸屬,也是撫慰。命運並無定數,僅以本書緬懷苦難的年代,祈願流水往事,舊如新,新如舊!也祈盼「躬耕農田,出入阡陌」的桃花源盛世。
搶救遷台歷史的在地性與國際性
范姜泰基(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局長)
一九四九年因國共戰火從大陸遷到台灣的時代悲劇,無疑是中華民族歷史中一頁獨特的篇章,而這個議題也極具國際性,值得全球更多關注。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的《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畫自二○一八年正式啟動以降,始終在逆風的大環境中奮力前進,五年來在庶民、斷代歷史保存方面已經卓有所成,過程中也屢屢有「吾道不孤」的溫暖感受。
任何一個歷史事件,都絕非在真空環境中存在,從時間的縱軸來看,它有遠因形塑結構的限制,同時也有近因觸動事件的發生;除此之外它也受到社會環境、國際現勢等橫切面因素掣肘。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每一位遷台長者的影音訪問,絕非僅是單純的口述拍攝,背後都有基金會同仁仔細耙梳、力求真實的孜矻努力。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理事長趙怡曾評析,一九四九年,兩百萬軍民渡海來台,是中華民族歷史中一次最大規模的遷徙。從這個角度來看,遷台歷史保存有絕對的在地價值,「在地」並非僅有現行社會主流「台灣化」的單一面向,無論個人政治傾向為何,斷然無法否認這一段遷台史存在,更無法抹煞大陸菁英遷台是台灣早年穩定發展的人力基礎。
這樣的流離遷徙,無疑也是一個全球性議題。論及民族的隔離,東西德、南北韓均是前例,前者已經重新整合逾三十年,後者兵兇戰危的情勢無日無之。另從全球人民離散的角度觀之,根據統計,截至 二○二三年六月底全球有一點一億人流離失所,而聯合國預計到 二○二四年將有超過一點三億人。或許流離的原因未必全因戰禍,然而非自願性、僅有極少(甚至全無)資源遠離家園,又有與一九四九年遷台潮頗有若合符節之處。
流離的下一階段勢必迎來融合。基金會刻正進行另一部紀錄片製作,旨在描述客家族群與泰緬返台孤軍的融合發展。未來還有陸籍融合、新移民融合等議題有待開發,期許基金會任重而道遠。
在基金會任職兩年有餘,由衷佩服沈慶京董事長願意以一己之力,投入吃力未必討好的歷史保存工作;石靜文秘書長以媒體人、文化人的身分帶領團隊前進,一年以來成果豐碩且有目共睹。
《渡阡陌》是此「我家的兩岸故事」系列在《疾行船》之後的第二本書,也樹立一個歷史研究新的里程碑,見證搶救遷台歷史不僅是在地議題,更是一個國際議題。
記憶的慈顏,隔海相見
李碧華(主編)
溯江有來處,離海有歸程,時光流動太快,許多舊事都來不及記錄,瞬間就消逝,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因此架起「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拍攝數百部磅礡記錄片,再也以細緻紙本補遺。
系列出版的書籍物無異是豐藏與驅動的印證。書籍是世間少數不會消失的事,生命多數的發生如流光,也如浮雲,但印成白紙黑字後裝訂成一本書,它就真實存在。也因此,「遷台歷史記憶庫」記錄片與出版書籍雙線進行,影像與文字相融在記憶庫,深化了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人世紀大遷移。
歲月賜予年齡的外顯,口述歷史的老人多半重聽,由孝順兒女協助對話,存留幸福影像。取「渡阡陌」為書名,望向的是南北交錯的田埂,看來四通八達,卻又前途茫茫。時代兒女渡海來台,要渡到那裡去呢?腳踏泥土,竟是這樣的迷惘。
「渡阡陌」編撰團隊感性敘事,呈現更多時代感,以往昔為借鏡,以筆墨入軍魂,吐露歲月迴聲。每個曾經發生過的尋常,如今回憶,點點滴滴都帶著淚痕。 團隊的力量足夠做這個世紀文化工程,提煉、搜尋與翻轉,給予兩岸紀實正面省思,連結百合與黃菊的懷想。
走過時代動亂,台海世紀大遷徙後的歲月逐步安逸,渡海前輩更體認「島嶼無戰事」的不易。講的人,講一次痛一次;聽的人,聽一回嘆一回。離鄉在碼頭、道別於機場淚水撲向錐心時刻,「鐵幕」的顫慄終因停火而各自築起新地貌,新世代……為追尋至親故事,相關文物的典藏是個含淚的線索。
遷台老人面臨什麼困頓?朝思暮想的親人歷經什麼傷痛?兩岸來往後,什麼是深厚的激勵,又怎樣溫情連結?「離家書」編撰過程悲喜交集,既聽見受訪者提到流離失所的砲聲,也說到天倫團聚的炮聲。訪談間 流動真實與悲憫,聽聞著同文同種同血脈,一九四九就是分合密碼,隨時隨地都是起點。
坦然面對,才能加速癒合,自「疾行船,我家的兩岸故事(一)」成為動亂紀實後,開拓了世代理解之路,一生唯一經歷不變的愛.是國,是家,是父母親。「山川異域,日月同天」,本書第一單元懷抱著保家衛國的黃埔軍魂, 「鐵騎突出刀槍鳴,四弦一聲如裂帛。」為國抗寇忘命拼死;大將軍蕭知三、張體安、黃世忠與胡宗南隨軍退守台澎金馬浴血砲戰,孤膽懸命立錐台海,太平悠悠七十載年。
第二單元,曾經燦爛,黃昏卻臨,探索人生的勇氣與善良,標註在楊樟富、陳錫煌、金光、萬永順與杜成山身上,他們被戰爭改變了命運,穿越時代征戰,觀照史實後,擁有富國強民的能力。老兵成功創業,劉哲基的蘋果麵包必然好好記上一筆。「文將」梁爾玉因戰亂被迫從軍,風骨裡深藏文人基因,絕不放棄任何讀書機會,五十五歲考上台大外文系,為文人報國樹立典範。被抓兵回不了家,卜占才投身韓戰後來到台灣,背上刺有「反共義士」四個大字來表明反共決心,雖然上岸時坐卡車遊行,受到民眾夾道歡呼。中醫先行者馬肇選以「打倒蔣校長,擁護蔣總裁」口號協助省長平息江西學運,接近黨政軍權力核心,卻選擇作育英才。
戰後女性這一代終究已難規避歷史答卷,陳鳳馨、傅依萍與李花崗,她們是媒體界菁英,當年雙親鞋底帶著家鄉的泥土,離岸遠漂,兩岸互通後,由下一代僕僕風塵奔於回鄉望祖。
沒受過正規教育,連簽名都有困難的眷村媽媽盧雪芳親筆寫下三十萬字的回憶錄,寫下八年抗戰逃難的悲歡離合,文字娟秀,文筆優雅。千金小姐豆蔻年華時節因戰爭而落難,以書寫療癒,攔截如夢的記憶。
「京華煙雲」的老夫人趙莎,少女時代活潑好動加入康樂隊,從山東遷到台灣後,帶著兒女北漂走進電視台演戲,既圓了夢,也養了家,在世間瀟灑走一回,無不寫下傳奇女力,留下屐痕。
故鄉他鄉,迢迢千里,番薯與芋頭結下百年好合,紅塵逆旅,今生總有相與的人。為老兵的族群和諧喝采,姚雲龍娶山地之花為妻,豪邁的萬永順和湖南臘肉王彭中與客家妹結親,他們聞達堅韌,把生命高舉在塵俗之上。
壓軸的篇章是舊物絮語,遷台第一代的絕版典藏品在「渡阡陌」中盡收眼底。有戰爭砲彈遺物,泛黃的機密文件,無科技的手作,來往通商的錢幣,還有故鄉攜來的傳家寶。後輩是捐贈,也是保存,更是典藏,往後世代子孫來到沈春池基金會文物館,睹物思親,與時代同嘆的講述家族故事,總是數度哽咽而講不下去 ,發生的事都情非得已,卻仍忍不住要呼喊,「為什麼是我?」
受訪者一生橫跨近百年,有幸躲過隆隆炮火而得以避居島嶼,享有七十餘年和平安定,這轉折如此壯闊詭譎,短短幾千字怎描述得萬一?只能濃縮其菁華而自遣遺珠之憾。一弦一柱思華年,名將老兵書寫浩瀚歷史,往事難如煙、舊夢不如塵,年歲越大回味越深。從年少時的壯志到人生黃昏裡的智慧,這是一本橫跨時空,遼闊深遠的類歷史課本,情懷如夢,行文也如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