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鬼才」芥川龍之介(摘錄)
「羅生門」下的人影
「某日黃昏,一個下人在羅生門下避雨。」
這是短篇小說〈羅生門〉的開篇。一九一五年,東京帝國大學三年級學生芥川龍之介把〈羅生門〉發表在《帝國文學》雜誌上。然而,沒有迴響。
百年後的今天,這篇作品已經收入日本所有中學的語文課本。「就是說受過中等教育的國民,無一例外地知道〈羅生門〉……所以將〈羅生門〉稱作日本國民耳濡目染的國民性作品之一,絕無言過其實之虞。」
中國讀者對這個名字也不陌生。日本電影《羅生門》(電影結合了作者另一篇小說〈竹林中〉的情節),成為首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亞洲電影,「羅生門」的典故幾乎眾人皆知。
小說的故事梗概如下:陰鬱的傍晚時分,一個被逐出家門的下人來到近於荒廢的城門樓上避雨。他擔心著自己的生存問題,同時察覺到城門樓上有動靜:原來是一名老嫗在偷拔死人的頭髮以圖利。下人上前制止,痛斥其行為。但下人轉念一想,認同了對方的觀念:失節事小,餓死事大。他剝去老嫗的衣物逃走。
時至今日,這篇小說已成經典。
據說作者喜歡修改作品,〈羅生門〉最初發表時,結尾是「下人正冒雨趕往京都行盜」;三年後收入小說集時,已經改為「誰也不知道那下人的行蹤」。
「地獄變」中的人性
一九一八年,芥川在《大阪每日新聞》上連載小說〈地獄變〉。小說描寫了一位傲岸不遜的畫師良秀,他性格狷介,受命完成一幅震撼人心的「地獄變」屏風畫。他冒昧提出:為了見識地獄之火的凌厲,請求焚燒主公的豪華座駕。
到了焚車那一天,守衛密布。大火燃起之時,風助火勢刮起簾子,車座內驚現一人,她被捆綁著,在狂暴的烈火之中痛苦掙扎。「地獄之火」前的畫師明白了:陰毒主公要懲罰他的狂妄要求,並報復他不肯順從的唯一愛女!
凜然面對烈火的藝術家威嚴有如獅子王,此刻的他作為藝術家和作為普通人都達到了極致。他殫精竭慮地將愛女的魂魄灌注到畫作的關鍵之處,獨步於自己魂牽夢繞的藝術頂點。
權威評論家正宗白鳥認為,這部獨特的藝術至上主義傑作讓人感受到作者「對藝術的激情」。
浪漫時代的作家
一九一二年,讀高三的芥川經歷了日本的改朝換代—日本由明治進入大正。
大正時代雖然只有十五年,卻被稱為日本的「黃金時代」。在當時,明治末期的專制氣息已消散,大正天皇缺少父親明治天皇的野心,社會卻顯得祥和。「一戰」遠在歐洲,使日本得以遠離戰爭漩渦。大正時代,日本經濟富裕,民眾政治意識高漲,現代學校制度建立,出版事業興旺,文化活動百花齊放。
這一時期,年輕作家輩出,創辦了大量文藝刊物。芥川龍之介和大學的文學同好創辦了第三次、第四次《新思潮》同人雜誌。在第四次《新思潮》創刊號上,他的小說〈鼻子〉受到文壇領袖夏目漱石的激賞,再次刊登於《新小說》雜誌。他因而登上文壇,後成為「新思潮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大學畢業後,芥川在海軍機關學校擔任特約英文教官,同時在備受矚目的《中央公論》雜誌上接連發表小說。兩年之後他打算專心寫作,辭去收入不錯的教職。他與大阪每日新聞社簽約,成為取酬不上班的社員,以按約提供作品為條件,專職寫作。
學者秦剛指出,在日本,作家通過寫作能獲得穩定的收入,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出版媒體的發展,文藝創作機制的成熟,文學讀者群體的形成,為優秀作家的出現提供了充足的外部條件。」
評論家認為,芥川龍之介的個人情趣和修養,是瞭解芥川文學世界的鑰匙。
芥川龍之介成長於東京工商業者居住區,繼承了該區自江戶時代以來的文人情趣。評論家加藤周一說:「作者方面的這種『遊戲』的用心,可以說是原封不動地繼承了江戶以來的文人文化的傳統吧。」 作品的題材和思想,都顯示了作者的這一氣質和處世態度。
〈枯野抄〉描寫俳句大師松尾芭蕉臨終時刻,送別的眾弟子各懷心思。研究者認為是反映了當時文壇領袖夏目漱石之死。
〈大石內藏助的一天〉描寫著名的「四十七浪人」為主人報仇後樂觀放鬆,主事者大石內藏助卻洞悉世事、憂心忡忡。加藤周一認為,作品是取自歌舞伎表演節目中的「四十七義士」。
〈舞會〉描寫明治維新時期在鹿鳴館的一場舞會,法國海軍軍官羅逖邂逅一名日本少女舞伴。法國人後來成了著名作家,寫了〈菊夫人〉一文。故事結構堪稱完美,內容據說取自明治初期對外開放的小故事。
秦剛認為:「即便是這類『歷史小說』,其本質是關於歷史的一種文學方式的話語敘述,這些文學話語是在大正時期的文化語境中生成出來的,它們所參與建構的其實仍然是大正時期的歷史文化。」
關於芥川小說成功的奧祕,同樣是小說家的村上春樹指出:「在我看來,芥川文學的魅力首先是文筆好,行文考究。至少就作為經典留下來的第一流作品來說,其行文之美,令人百讀不厭,文氣再好不過。行文圓融無礙,如生命體一般進退自如。遣詞造句自然優美,水到渠成。若援引外國作家為例,他和史考特·費茲傑羅相似。」
評論家加藤周一從文體的角度談道:「他的文章有的順隨天主教文獻的文體,有的使用文言書信文體,有的運用江戶腔調口齒鋒利罵得淋漓盡致的筆鋒,有的則駕馭現代口語式的散文,是簡潔而明快的。除了芥川之外,能夠運用如此眾多的不同文體來書寫的作家是為數不多的。」
……
林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