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是「糖衣毒藥」?還是台灣社會自我保護的兩岸和平象徵?
看史上在任最久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
如何在驚濤駭浪中,與各方談判對手過招,
如何推動港澳辦事處正名,以及陸配權益改革,
又是如何兼顧在衝撞對岸的前提下,同時為兩岸和平互動儲備能量?
那是關鍵時代的關鍵工程,而她,剛好成為關鍵的人。
2008年,賴幸媛出任馬政府陸委會主委,跌破了一堆人的眼鏡。但在一片質疑聲中,她沉著部署,抓緊「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政策綱領,努力溝通和協商,讓兩岸關係穩健良性發展,台灣主體性及中華民國主權也受到了堅強捍衛。
儘管陸委會的工作推動,要面對各種嚴峻挑戰,還因政客的操弄,台灣社會難理性客觀地看待兩岸關係。化解對立、極端的意識型態,也就成為團隊的優先使命。賴幸媛與夥伴們深入草根,傾聽民眾心聲、降低疑慮,終於過關斬將,讓政策順利推行。
本書首度揭露賴幸媛在李、扁、馬之間的交流互動;側寫她如何在談判場內外縱橫捭闔,為台灣力爭權益;並直擊在推動諸如改善陸配權益、兩岸共打協議、早收清單談判、ECFA和後續的兩岸投保協議等相關政策過程中,她所遭逢的種種不為人知的秘辛。
欲知賴幸媛與其團隊的艱辛打拚歷程與內幕,不妨翻開本書,身臨其境地體驗他們當年緊張又刺激的精彩實況。
經營兩岸關係,走向「鑄劍為犁」,賴幸媛當年已為彼此搭好了橄欖枝。如何維繫既有成果,導正近年遭遇的逆風逆流,端看兩岸未來如何有智慧地面對和處理。
作者簡介:
口述 賴幸媛
台中人,英國薩塞克斯大學(Sussex)發展研究院(IDS)碩士、博士,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LSE)國際關係暨比較政治Diploma。先後擔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處長、國安會諮詢委員、立法委員、陸委會主委、我國常駐WTO代表團大使。曾任淡江大學、暨南大學、世新大學兼任副教授。
曾任國際勞工組織專案研究員、聯合國貿易暨發展委員會專案研究員、中華台北亞太經濟合作(APEC)研究中心創辦人兼專案負責人、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PBEC)中華民國委員會秘書長、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中華民國委員會副秘書長、國際商會(ICC)中華民國總會秘書長、亞太商工總會(CACCI)國際秘書長。
曾執行2001年WTO入會政治談判、台美稻米談判,運用WTO機制挽救雲林毛巾業。
採訪撰文 林庭瑤
現任《風傳媒》副總主筆,1973年生於台南府城,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進入新聞圈二十多年,跑過《中國時報》黨政線、《聯合報》兩岸線,曾駐點重慶、北京多年,長期觀察中國和兩岸政經社會,曾以「迷宮中的兩岸」入圍卓越新聞評論獎,多次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譯作有《全球化、政治與權力》、《社會學理論的觀點》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Wy Me?
李登輝與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主張,台聯與國民黨的統獨政治光譜,內定陸委會主委的賴幸媛如何相互調和?她進入馬英九政府之後又要扮演什麼角色?中外媒體對賴幸媛將如何達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無不投以關注……
貪腐弊案把陳水扁打得滿頭包,經過兩顆子彈、紅衫軍之亂、海角七億、國務機要費弊案,台灣人民「討厭民進黨」到了極點,望治心切。二○○八年三月二十二日,馬英九以七五六萬高票勝選總統,掀起「小馬哥旋風」,成了如日中天的藍營共主。反觀民進黨,在立法院掉到二十七席,潰不成軍。
新局開始
國民黨未來的主戰場,一定是在「兩岸政策」。藍營中人,無不覬覦陸委會主委的這個位子。當時報派的陸委會主委人選很多,各媒體瘋狂大猜謎,包括陸委會前副主委高孔廉、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前駐港代表張良任、鄭安國……等。可是,任誰也聯想不到會是賴幸媛。
四月十四日
暮春時節,馬英九為五二○就職緊鑼密鼓籌組政府團隊。就在四月十四日這天,馬競辦操盤手、外號「金小刀」的金溥聰,約了賴幸媛在榮星花園旁一家咖啡廳見面,開門見山說:「馬總統希望你到新政府團隊!」金溥聰進一步說:「當時我聽到這個人選時,就說太好了。」這個位子就是藍營內部覬覦、萬眾矚目的「陸委會主委」。
這個意外的人事安排,著實讓賴幸媛嚇了一跳。「Why Me?」賴幸媛形容,當時自己一聽,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乍聽之下,她感到不可思議,受寵若驚之餘,也抱持高度疑慮:「這個位子,真的要找我嗎?你們有沒有想清楚?如果對馬總統和新政府團隊會扣分的話,千萬不要考慮我。」
「Check and Balance!」金溥聰斬釘截鐵地回答:「馬總統沒有第二人選,指定的就是你。」金溥聰希望賴幸媛盡快回覆,因為時間非常急迫。
這個人事安排帶給了賴幸媛巨大的震驚,也完全打亂了她之後的生涯規劃與生活節奏。那時,賴幸媛的態度是游移不定的,甚至傾向於婉拒馬英九的盛情邀約。
首先,身為台聯黨背景、剛卸任的不分區立委,賴幸媛一直協助台聯黨跳脫統獨光譜,轉型成為中間偏左翼、關懷社會弱勢的進步政黨。這個想法獲得了台聯精神領袖李登輝的大力支持,在黃昆輝主席的領導下也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時間。一旦接任陸委會主委,就打亂了原有計畫。其次,賴幸媛憂心這個人事案不利於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布局,畢竟賴幸媛並非出身於藍營,缺少國民黨的奧援,這令賴幸媛預判,這項新人事布局必會引爆藍綠紅三方勢力排山倒海的反對浪潮。
**********
金溥聰給了賴幸媛五天的考慮時間。賴幸媛離開咖啡廳後,立刻飛奔到新北市輔仁大學,徵詢她過去在國安會工作時的「袍澤」──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張榮豐。
張榮豐是追隨李登輝前總統已經十二年的核心幕僚,曾擔任兩岸密使,負責國安幕僚工作,擅長謀略策劃。他曾歷經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戒急用忍政策、辜汪會談等兩岸事件,並在二○○○年首次政黨輪替後,被陳水扁借重到國安會擔任副秘書長,與賴幸媛成為同事。賴幸媛以國際經貿談判長才,被陳水扁邀請進入國安會擔任諮詢委員,曾執行二○○一年WTO入會政治談判、台美稻米談判、時任WTO秘書長蘇帕猜協助中共企圖矮化台灣案、促成阿富汗新總統和內閣成員到東京開聯合國的阿富汗重建會議……等任務,這段資歷與鍛鍊,讓她迅速成長茁壯,不但熟悉了整套的國安體系運作模式,更結識了她敬重的工作夥伴──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國安會秘書處長劉湘濱等人。
賴幸媛於二○○四年五月離開國安會,隔年二○○五年二月進入立法院擔任台聯不分區立委。對此職務原本高度排斥的她,把自己定位為專業幕僚,自認並不適合站在第一線,擔任當時被自己「瞧不起」的立委工作。但在丁渝洲、張榮豐、劉湘濱、王章清和社運界朋友的鼓勵和期許下,賴幸媛硬著頭皮在二○○四年九月同意接下了台聯不分區立委的提名。進入立法院後,賴幸媛成為弱勢團體發聲的左派立委,例如:運用WTO機制挽救雲林毛巾業,更成為她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
賴幸媛之所以稱張榮豐為「袍澤」,因為兩人在國安會共事期間,在執行諸多專案任務時,培養出高度信任的袍澤情誼。如同張榮豐所說,袍澤精神有美國西點軍校的淵源,在國安會執行任務風險高、難度大,需要高度信任,他說:「袍澤間同生共死,即便戰死沙場,也要把同袍的屍首帶回來。」
在張榮豐眼中,賴幸媛專業能力強,有擔當、有正義感,個性是非分明,講話直率,執行任務能力很強,是一個鍥而不捨、面對挑戰不會輕易放棄的人。張榮豐相信賴幸媛的能耐,一開始就支持她接受這個職務,但也提醒她:「這不只是當官,要去做事。」由於和馬團隊還須進一步溝通,張榮豐應允,陪同賴幸媛會見金溥聰。金溥聰也很爽快回覆:「歡迎!」
戒慎恐懼
To be or Not to be?此刻的賴幸媛,彷彿徘徊在盧比孔河畔的凱撒,反覆思索:要不要跨出河界,前赴戰場──選擇承擔,迎接挑戰,為國家人民做事?或者選擇拒絕,避免受到傷害?對任何重大事情,賴幸媛都會周延思考後再做判斷決定,對陸委會主委這個職位尤其戒慎恐懼。同時,她開始認真詳讀馬蕭的兩岸政策競選政見和白皮書,她要先熟悉馬英九的大陸政策理念。
四月十八日
經過幾天反覆推敲研判,賴幸媛思考能否禁得起挑戰,並擬出自己會面臨的種種困難和障礙,又要具備哪些條件。四月十八日,賴幸媛在張榮豐的陪同下,與金溥聰相約在新台灣人文化基金會,對雙方看法再進行深入溝通,近三個小時的談話,中餐還一起吃水餃。賴幸媛準備許多提問,雙方交淺言深,坦率誠懇交換意見,她發現,與金在許多理念上契合,也感到金的個性正派有擔當。她在日記上寫道:「雙方頻率接近,對我接受挑戰是很大的推力。」
賴幸媛對金溥聰說,馬政府的兩岸政策配套一定要做好,兩岸交流的果實應由全民共享。金溥聰表示,最反對特權者去對岸「喬」利益,並笑說:「大喬小喬遊江南,是讓人瞧不起的。」金溥聰說,在政府裡,正面的人愈多,力量會愈大,存在就是力量,要保存實力,才能創造改變。他相信,「未來的馬總統會尊重你所說的dignity(尊嚴)和integrity(誠信)。」
不過,張榮豐憂心賴幸媛會被人出賣,向金溥聰提出兩個建言:一是希望用人的長官要有「指揮道德」,要避免讓部屬陷於危疑境地,否則部屬不會把生命和職涯交給你;二是國安團隊很重視「袍澤精神」,對賴幸媛應高度信任、不能出賣。金溥聰拿出紙筆做紀錄,展現高度誠意,並表示會向馬如實秉告。
賴幸媛則向金溥聰坦言:「感到honored(榮幸),很有吸引力。」但這麼重大的挑戰,還需要跟馬英九當面溝通。她對金溥聰說:「不能立即答應,需要幾天,我有台聯黨員身分,在道義上和政治上,都需要向李登輝前總統和黃昆輝主席做報告,並得到他們的支持。」
四月十九日
四月十九日,同樣在新台灣人文化基金會,賴幸媛與馬英九兩人初次見面,談了一個多小時。賴幸媛直問:「Why Me?」馬英九說:「我在陸委會有很多老朋友,我原本可以找他們,但是『他們都太老氣了』。找你,是正確又有創意的最佳人選。」
沒有意識型態包袱
馬英九主動說明邀賴幸媛入閣的三個理由。首先,因為賴幸媛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歷練,熟悉包括WTO在內的國際談判事務,也熟悉國安事務與工作,又熟悉立法院的生態和人脈,在立法院問政專業而理性,比如運用WTO機制捍衛了雲林毛巾業案,令他印象深刻。
其次,賴幸媛沒有意識型態的包袱,因為台聯已從主張台獨轉向中間偏左、照顧弱勢的政黨,跳脫統獨的意識型態,有助於統合台灣的內部意見。
第三,馬英九要當不分黨派的全民總統,要組成全民政府。馬英九說:「兩岸發展要步步為營,找賴幸媛接掌陸委會。就不會讓國民黨『衝過頭』,也會讓沒投給馬英九的五百四十萬人相信我『不會賣台』,讓他們能夠安心。」
馬侃侃而談,盛情邀請賴幸媛「不只是要當剎車皮」,希望推動兩岸政策「不是一言堂」,也是為了凝聚社會共識。馬希望賴幸媛未來下鄉多溝通,與綠營支持者深入溝通,協助推動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擴大兩岸關係的社會基礎。
馬有感而發地說:「在我有生之年,不可能解決統獨問題,統獨問題要留給下一代解決,只要維持現狀就可以相安無事。」至於兩岸如何維持現狀,如何相安無事,有些需要語言去「包裝」,語言上要讓雙方下得了台,也就是所謂的「創造性的模糊」。
馬英九自稱堅決反共立場,但也絕不搞法理台獨,兩岸關係不同於兩德關係,兩岸目前不可能互相承認,只要互不否認,能做到實質對等就很好了。馬還提到「要繁榮,要和平,要尊嚴」,並且推動「活路外交」政策,要在「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下推動兩岸關係的改善。
賴幸媛與馬英九的初步接觸,充滿善意,但互信仍需培養。個性率直的賴幸媛在這樣愉快的場合,提出了掃興的話──她主動向馬開出五項條件:
首先,她強調不加入國民黨,也不幫國民黨選舉站台。這獲得了馬的正面回應。
由於預見未來接任陸委會主委將荊棘滿佈,賴提出第二個條件,未來遇到困難必須直接找馬談,而非第三人轉話。馬回說:「完全同意,有任何困難可以直接找我。」
賴幸媛再提第三個條件:如果將來必須要離開時,我一定要有尊嚴地離開,您不能讓我在報紙上看到被免職!」這就是「指揮道德」。馬聞之大笑並承諾說:「沒問題,我不像陳水扁那種人。」
我就是你的盟友
第四是賴幸媛要求,要有陸委會副主委的建議權。馬說:「絕對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共同商量。」之後,賴幸媛得以重用陸委會兩位老臣劉德勳和傅棟成。
賴幸媛的第五條件,是需要盟友。由於國民黨重視論資排輩的大老文化,賴幸媛從台聯黨員身分進入國民黨政府,更顯形單影隻,她直言:「馬總統,我需要盟友。」馬回應:「Count me in(把我算在內)!我就是你的盟友。我不是用黨領導兩岸工作,我是用總統和行政院領導兩岸團隊。」
賴馬互動獲得初步共識,熟悉國安體制的賴幸媛向馬獻策,提出重建國安決策機制。馬聽了很感興趣,請賴提出一份「建立國安機制之芻議」計畫書,後來形成很有馬英九風格的兩岸小組(又稱六人小組)會議,包括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國安會秘書長、陸委會主委、海基會董事長是當然成員,每周一下午開會,由陸委會負責統籌協調大陸政策的總體幕僚作業,整合各部會意見,提出檢討報告與建議方案,五二○後隨即上路。
馬英九滿懷誠意求才,讓賴幸媛怦然心動,但她心裡明白,政治上還需要李登輝的祝福,以及黃昆輝的諒解,才能減少預期中的障礙。馬英九允諾,若賴幸媛同意接任,他會親自去拜會李登輝和黃昆輝,讓賴無後顧之憂。
賴幸媛在日記中寫下:「Check and Balance,我在穩步推進,相信會走出一條路。」
四月二十日
「你一定要入閣,我一周後將會宣布最後一波人事案。」準行政院長劉兆玄四月二十日傍晚在新店約見賴幸媛送暖,態度十分誠懇地談了五十分鐘,好似擔心賴幸媛不肯入閣,劉不斷鼓舞她。賴幸媛又問:「Why Me?」劉兆玄說:「It’s you, nobody else, but you.」
進入馬政府的賴幸媛,需要盟友,馬已同意願當賴的後盾。劉兆玄也說:「請算我一份!」劉兆玄強調,賴不會寂寞,對於國民黨內部的雜音,自然有管道可以擺平,劉兆玄甚至說:「我會為你擋子彈,至少降到最低的程度。」
此時的賴幸媛,因受到器重感到榮幸,但又戒慎恐懼,如履薄冰。還在憂心,自己可能變成劉內閣推動政策的絆腳石。賴幸媛說:「接任陸委會主委,我完全沒有私人目的(Personal Agenda),我相信您接院長也不會有。我們有共識,重視台灣主體性,重視台灣人民的利益,而不是達官貴人的利益。」
劉兆玄表示,賴幸媛如果同意入閣,一周後就會公布人事,「馬總統不是教條主義者,願意在各種地方調整,有任何意見可以告知,我們會在國民黨內部幫你。」劉兆玄並提及,可以共同研讀政策白皮書,形成共同方案,產生共同目標。
四月二十一日
與馬、金、劉初步溝通達成共識後,緊接著是細膩的政治工作。賴幸媛再度邀張榮豐同行,四月二十一日親自去翠山莊拜訪李登輝。賴幸媛形容,當時李登輝笑容滿面,煥發光采,還特別準備了一瓶德國白酒:「恭喜!恭喜!這瓶是要送給你。」
李登輝問:「來來來,什麼位子?」愛護子弟兵的心情溢於言表。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漾起笑容說道。
李登輝頓時瞪大眼睛,身體從椅背往前傾說:「太讚ㄟ,你一定要去接。」李登輝肯定賴幸媛的智識、思考、膽識、專業與協調能力,認為賴接下這個位置對台灣未來有正面意義。
不過,賴幸媛憂心地說:「我還沒有答應哦,去接那個位子,一定會被罵到臭頭。」
李登輝砥礪說:「不要怕被罵,罵也不會痛,鑽石要磨,才會發光。」又說:「你嘸免驚,你要去接,你心內要想,我在你的後面支持你。」
李登輝的鼓勵
縱橫政壇多年的李登輝深謀遠慮,曾在一九九○年代主流/非主流鬥爭時,把參謀總長郝柏村借重到行政院長,當時還說「肝膽相照」,被視為一大高招;這招也被陳水扁東施效顰,邀請國防部長唐飛接任行政院長,但唐飛從上任到下台僅短暫的一百四十天,引來各界嘩然。
事隔多年,李登輝竟然反覆琢磨了「政壇模範生」馬英九竟然會出這招棋,私下用台語嘀咕說:「馬仔怎麼會想到要用幸媛?真有意思,真有意思。」
李登輝還跟賴幸媛大談「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在李登輝眼中,「九二共識」就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兩岸在一九九二年根本不存在「九二共識」。至於「一中各表」,李登輝認為,這來自於美國前白宮國安顧問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季辛吉和中國總理周恩來一九七二年在《上海公報》談出來的,這是一種政治妥協。這也是後來美中雙方不同認知,美國稱為「一中政策」,而中國稱為「一中原則」。李登輝說,他所認知的「一中各表」就是「中華民國在台灣」,中國大陸方面要怎麼講是他們的事。
那時李登輝對馬英九的印象不錯,李提醒賴幸媛:「你不必煩惱國民黨,馬總統需要你去處理大陸政策。你一定要組一個好的幕僚團,做的時候要注意細節。」李登輝還給了賴幸媛一個重大建議:「半年內要把海基會取消掉,海基會的功能在辜振甫時代就結束了,讓陸委會與國台辦直接對談,你要把這個當作重要目標。」
賴幸媛沒想到李登輝竟是即刻百分之百支持。但在那個當下,賴幸媛還沒下最後接任的決定。
四月二十二日
到了四月二十二日,賴幸媛猶豫加深,內心兩股力量在拉扯,深入思考後,傾向婉拒,她覺得這個挑戰實在太大、太困難了。她在日記裡寫下:「難以做決定,傾向婉拒。」不過,賴幸媛心裡卻也有一股很強的聲音:「如果沒有膽識接受這個挑戰,我一定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的。」而這個聲音愈來愈大,蓋過了另一個聲音。
第一章 Wy Me?
李登輝與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主張,台聯與國民黨的統獨政治光譜,內定陸委會主委的賴幸媛如何相互調和?她進入馬英九政府之後又要扮演什麼角色?中外媒體對賴幸媛將如何達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無不投以關注……
貪腐弊案把陳水扁打得滿頭包,經過兩顆子彈、紅衫軍之亂、海角七億、國務機要費弊案,台灣人民「討厭民進黨」到了極點,望治心切。二○○八年三月二十二日,馬英九以七五六萬高票勝選總統,掀起「小馬哥旋風」,成了如日中天的藍營共主。反觀民進黨,在立法院掉到二十七席,潰不成軍。
新局開始
...
作者序
作者序 鑄劍為犁
那是關鍵時代的關鍵工程,而我,剛好成為關鍵的人。
因緣際會,二○○八年五月二十日上任的馬英九總統,邀請我擔任陸委會主委。幾經反轉思慮,我決定接受挑戰,勇敢承擔,義無反顧。這是我人生中有智慧、有擔當的重大決定,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選擇逃避。
在加入陸委會前,我與陸委會所有文官素昧平生,但迅速地,我和可愛、可敬、專業素質優秀的陸委會工作夥伴們,形成緊密堅強互信的工作團隊。在陸委會近四年五個月的時光中,在困難重重、極端複雜的兩岸及台灣內部政治形勢下,大家全力以赴,一起完成許多有意義的成就,穩健的推動兩岸關係良性的發展。豐碩的成果,當時台灣社會有目共睹,歐美國際社會也給予高度正面評價,因為有助於台海和亞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陸委會團隊,抓緊「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大陸政策綱領,積極穩健開步向前走。很快地,兩岸雙方建立了「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官方對官方,透過充分的溝通與協商,解決民眾迫切的問題,並且擴大和深化兩岸的交流。
我主掌下的陸委會,非常強調「門打開、阮顧厝」的精髓,以及「既推動、又把關」的方法。我們堅守台灣主體性,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堅持兩岸文流的果實要為人民所共享,必須照顧弱勢者的權益,不能獨厚財團。在策略上,馬政府上任一開始,陸委會就強力界定、主導推動兩岸關係的步驟:必須循序漸進,掌握節奏,鬆緊有度。這個策略,透過陸委會聰明的落實,長期得到各方穩健支持,才沒有被當時某些政治躁進勢力給傷害或破壞掉。
陸委會非常重視兩岸交流秩序的維護,經過不斷溝通和實際效果之印證,終能得到對岸的理解與正面回應,因此,兩岸雙方也能一步一步逐漸共同合作,管理兩岸交流的秩序,儘量避免失序,或者糾正已發生的失序狀況。
在兩岸協商議題優先順序的設定上,當時陸委會主張應該要與眾多民眾利益相關的民生與經濟議題為主,並且要以解決社會長期存在之問題為要,這個原則得到對岸積極正面的回應,雙方都付出很大的努力去推動。我個人相信,只有這樣才能步步穩健地推動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當能夠得到眾多人民的支持,這個正在努力建構中的良性發展也「才有機會」長久走下去。
然而,在執行上,這非常不容易,因為內、外各方政治勢力經常刻意地、急躁地操作自己要的agenda(個別目的或個別利益)。面對各方角力的狀況,陸委會必須要有堅定的政策理念、精明的策略、有效的方法、和執行任務的決心與能耐。陸委會不僅要挺得住,更要能落實兩岸協商與交流的果實。個人深信能夠做出成績,才會有社會說服力,也才能挺得住。我是局中人,很清楚在兩岸關係極端複雜的政治形勢下,陸委會所面對的複雜多重棋局,如果個人沒有承擔巨大壓力之魄力和意志力,以及沒有長遠的眼光與能耐是很難做到的。
我衷心感謝當年在陸委會一起打拚共事的工作夥伴們,大家一起成長與衝刺,我注意到陸委會內沒有一個人有personal agenda(自利的考慮),我們就是盡心為國效力。其實,我自己的學習和收穫最多,因此,再怎麼困難,每天都充滿鬥志,似乎沒有什麼可以挫折我的信念和信心。跟具有智慧和能力的人一起工作、探討看法和鑽研解決方案,是我在陸委會四年多中很享受的時刻,那裡有機靈聰慧的頭腦、熱情綻放的靈魂,很懷念當時和工作夥伴們一起共事的時光與場景。
兩岸關係從二○○八年五月之後,開始大幅正面改善。在我主政陸委會那四年多,透過兩岸制度化協商的建立和如序進行,兩岸簽署了十八項重要的民生和經濟性協議。直航協議便利了眾多民眾兩邊往返;陸客來台旅遊協議提供台灣基層觀光旅遊休閒交通餐飲等廣大業者的生機;食品安全協議提供眾多消費者食安權益的保障;共同打擊犯罪和司法互助協議大幅減少市井小民深惡痛絕的詐騙,並且引渡許多潛逃對岸的罪犯回台;金融合作協議、農產品檢驗檢疫合作協議、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醫療衞生合作協議、投資保障協議、海關合作協議……等等,在在都是在處理與民眾利益相關的重要問題;而ECFA協議至今仍帶給台灣眾多出口產業、中小企業、傳統產業和農漁業者實質重要的商機。
長期來,台灣社會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歧異非常嚴重。數十年來,兩岸關係經常被政客們刻意的、或便宜行事的操弄成極端的、不共戴天的意識型態。對立分明,很難理性客觀。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就是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現實。在陸委會那幾年,當面對認同問題與意識型態極端分歧的台灣政治環境,以及面對兩岸議題極為敏感的台灣本土社會,我和陸委會團隊,直接深入草根,頻繁地與基層民眾坦誠雙向溝通,傾聽民意,降低民眾的疑慮,努力擴大大陸政策的社會基礎。過去的政治工作經驗告訴我,政府的大門要敞開,能夠無懼地面對民間力量的政府,才知道老百姓的心聲,才知道怎麼推動政策會更有效率,更接近民意,如此也才能有效引導民意。雖然與草根基層溝通並不是文官體制官員們所熟悉的經驗,但凡事都有第一次,兵隨將轉,陸委會工作夥伴們的快速調整和那幾年所付出之熱情與敬業,很可愛,讓我深受感動。
為了促進族群和諧,我們一起積極推動大陸配偶權益的改革,這是為了減少認同政治所造成的社會衝擊,也是為了兩岸關係長遠的發展打造比較理性、良善的社會基礎。在台港澳關係的發展上,陸委會達成了史無前例的不可能任務,成功地卸下了我國外館香港事務局,被迫在香港沿用了四十五年的侮辱性駐館名稱「中華旅行社」,並讓我國政府的駐港、駐澳機構正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升我駐館的地位與功能成為涉外機構的正常狀態,與中華民國所有外館相同。
在陸委會那幾年,透過真正實踐,我深刻體會到、見證到兩岸關係理性健康的經營,雖然困難,但重要的是,它充滿可能性和可行性。這本書記錄了這樣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因此,「鑄劍為犁」的內涵與精神貫穿了這本書。金門有一家鋼刀廠,將過去中共砲打到金門的廢砲彈做成了知名好用的菜刀,為眾多觀光客和家庭主婦所喜愛。兩岸關係必須「鑄劍為犁」。
在陸委會那一段幾乎渾然忘我的投入,對我個人的生命有著莫大的意義,是我極為珍惜的人生歲月。
很感謝馬總統長期的相挺,在政壇上,這很稀有,因為我和馬總統及國民黨毫無淵源。馬總統敢用我在陸委會主委這麼重要的職位,把當時最重要、最棘手的大陸政策及兩岸關係的推動交到我手上,正顯示他用人格局開闊,有遠見。我在各界瞠目結舌中上任,未到職前,輿論就有巨大聲浪阻止我,剛任職就要我去職,每隔一段時日,媒體上就會有我將下台的傳聞,有心者總會不死心地不斷放話。如此走過了四年多,我成為陸委會史上任期最長的主委。馬總統信守當初找我接任陸委會主委的初衷和承諾,是有「指揮道德」的長官,這在政壇上並不多見。四年多中,不管是大陸政策的專業或兩岸關係的政治形勢分析,他都充分尊重與支持,我及陸委會團隊所提出的分析、評估和建議。這讓我們那幾年在統籌大陸政策和推動兩岸關係進展的工作上,能夠穩健前行。
幾年前,幾位好友鼓勵並督促我,應該將在陸委會推動兩岸關係正面改善的歷史性重要突破,擇要記錄出書,留下借鏡。我雖有了動心起念,卻由於全心全力照顧呵護生病中心愛的父母,我的心境與精力皆無法從父母身上移開,而投入到這本書的工作上。謝謝好友們對我的信任,沒有放棄念頭,時常提醒我出書的重要。此書的整理與寫作因此一延再延,感謝林庭瑤的理解、耐心和大力協助。
要特別感謝好友張春華在我生命困境中一路傾聽,付出溫暖的友誼,以及充滿同理心的支持,讓我過去七年在面對父母生病的巨大內在掙扎與痛苦中,沒有崩潰。曾是重要媒體評論版優異主編的她,始終認為為歷史留下紀錄,出書本身就有意義,鼓勵我完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以無比虔誠敬愛的心感激與感恩我的父母。沒有他們在我人生過程中,無怨無悔的容忍與愛、從沒有打過折的信任、以及豐富的鼓舞與支持,我不可能如此全心全力、淋漓盡致、專注地投入到人生每一個階段的志業,熱情揮灑、實現理念,為台灣做事,為民眾福𧘲𡚒鬥。
「以蒼生為念」是爸爸媽媽給我的無形寶貴影響,是身教。這個美好資產,讓我在過去前行無懼、受用無窮。我要將這本書獻給我最摯愛的父母,爸爸賴英傑在二○二二年四月往生,媽媽賴王秀霞在二○二三年六月往生,留給我無止無盡的思念啊!
作者序 鑄劍為犁
那是關鍵時代的關鍵工程,而我,剛好成為關鍵的人。
因緣際會,二○○八年五月二十日上任的馬英九總統,邀請我擔任陸委會主委。幾經反轉思慮,我決定接受挑戰,勇敢承擔,義無反顧。這是我人生中有智慧、有擔當的重大決定,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選擇逃避。
在加入陸委會前,我與陸委會所有文官素昧平生,但迅速地,我和可愛、可敬、專業素質優秀的陸委會工作夥伴們,形成緊密堅強互信的工作團隊。在陸委會近四年五個月的時光中,在困難重重、極端複雜的兩岸及台灣內部政治形勢下,大家全力以赴,一起完成...
目錄
目錄
作者序 鑄劍為犁 賴幸媛
編著序 賴幸媛這個人──堅韌、優雅又強悍 林庭瑤
第一章 Why Me?
第二章 深入中國
第三章 管道
第四章 兩岸共打協議
第五章 一雙貴州鞋墊
第六章 ECFA
第七章 早收清單談判
第八章 告別「中華旅行社」
第九章 進入深水區
第十章 A-Team
附錄 賴幸媛主委任內的兩岸大事記
目錄
作者序 鑄劍為犁 賴幸媛
編著序 賴幸媛這個人──堅韌、優雅又強悍 林庭瑤
第一章 Why Me?
第二章 深入中國
第三章 管道
第四章 兩岸共打協議
第五章 一雙貴州鞋墊
第六章 ECFA
第七章 早收清單談判
第八章 告別「中華旅行社」
第九章 進入深水區
第十章 A-Team
附錄 賴幸媛主委任內的兩岸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