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山後裔】
相傳大禹是在一個叫塗山的地方偶遇九尾狐,有一種說法認為他是在當地成親,而他老婆就是那隻九尾狐變的。這種說法在明清時期特別流行,所以當時小說裡的狐狸精常自稱是「塗山後裔」。
【「狐狸精」專家】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特別擅長寫 「狐狸精」。他在《聊齋志異》寫的狐狸精不僅大多長得美,個性還很好,以至於當時很多人都幻想著自己能碰上一隻
《聊齋志異》裡的狐狸精。
【草原惡霸】
藏狐是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區一種特有的高原狐狸。別看牠們都長著一副憨憨的方臉,牠們經常會去霸占旱獺挖的洞穴,不僅搶來作為自己的窩,有時還會吃掉人家的小孩。
【城市狐狸】
狐狸在城市也能活得很好。例如,在英國倫敦,狐狸常常大搖大擺地上街。牠們以垃圾為食,進化得不再怕人,還擁有更靈敏的鼻子和更有力的下顎,方便尋找和吃人類吃剩的肉骨頭。
【妲己的復仇】
在中國的神話裡,妲己是導致商朝滅亡,最後被周朝所殺的狐狸精。據說這個故事傳到了19世紀初的日本時,卻變成了妲己不但沒死,還逃去了印度修煉,後來變成美人褒姒,又把西周弄垮了。
【大耳狐】
在非洲有種愛吃蟲子的狐狸,叫大耳狐。牠們擁有一雙大耳朵,聽力十分靈敏,甚至能察覺糞金龜幼蟲從地底爬出地面的動靜,等到這些幼蟲一鑽出地面,就把它們吃掉。
另外就是
在人類的印象中,狐狸一直是聰明又充滿靈性的動物,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但事實上,作為皮毛貿易的主要來源之一,很多狐狸其實都活在人工養殖的痛苦之下。
芬蘭近年來被報導過的「怪物狐狸」就很有代表性。因為面積越大的皮毛越值錢,芬蘭一些農場主會透過選擇培育和餵食高脂肪食物的方法,培育出體重是正常狐狸五倍的「怪物」。牠們外觀臃腫,因為超重沒辦法自由活動,而肥胖帶來的關節炎、眼疾也時刻折磨著牠們。
為了獲取完整的皮毛,農場主人們往往還會使用殘忍的方法結束牠們的生命,例如:用毒氣燻或者電擊,這都會再次給牠們帶來巨大的痛苦。正所謂「沒有買賣,沒有殺害」,以人類現在的技術,其實早已經能製造出各種動物皮毛的替代品。我們要做的是改變陳舊的消費觀念,最簡單的道理是,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其他生靈的痛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