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將敘事治療應用於藝術治療實務中的本土著作
應用藝術治療治療理念,以自由表達方式創作生命敘事繪本,因而能透過圖文敘說獲得生命新意義。
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的發展方向,都提倡不強調技巧的自發性創作,重視象徵性表達的溝通。不強調技巧並非指創作技巧不重要,而是期望藝術治療的創作者能不受技巧限制,大膽表達內在的非語言感受,也有「藝術即治療」的說法。
敘事治療由White和Epston發展出來,是後現代思維之下的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應用的方法。敘事治療屬於後現代建構理論,認為人生的問題來自於主流敘事中的強勢權威感對文化脈絡下的個人所產生之影響,鼓勵治療師與個案在合作關係之下,治療師聆聽故事時展現好奇並發出問句引導敘說,在當事人生命故事分享時找到豐富的人生故事。當事人敘說的過程不給予任何價值判斷,僅以肯定與讚賞的態度聆聽,不標籤化也不簡化生命議題所產生之問題,試圖讓敘說者把問題提取出自身來看待,讓他們在敘說時了解對於生活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將自己的故事從主流敘事區隔開來,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生命故事。
繪本又稱為圖畫書,指的是圖文並茂的出版品,臺灣目前多延用「繪本」這個日本的慣用稱呼。繪本由於文字量較一般文字為主的書籍少,又有圖畫協助理解故事脈絡,普羅大眾多認為這類文本屬於兒童讀物,一般又以圖文比例和內容區分為提供給不同年齡層兒童的繪本分類。
臺灣目前繪本出版品內容多元,各種主題與繪畫風格的作品非常豐富,喜愛繪本的讀者不限於兒童,更多大人因人生的各種情境,在閱讀繪本時連結到生命的象徵意義,更能獲得共鳴。繪本可以說是無年齡限制的閱讀產物。
本書以創作生命敘事繪本整合藝術治療與敘事治療,選用適切的主題繪本引發生命議題的思考與創作動機,透過外化的自由書寫與建構象徵性故事,以繪本創作的模式進行建構新意義的生命故事。
建構生命敘事繪本可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故事情境能引起創作圖像,讓創作者在過程中以圖文之象徵表達方式體驗、探究、創作並發表自己的故事。
【專業推薦】(按姓名筆畫序)
諮商心理師、榮格分析師 呂旭亞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林文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陳玉金
輔仁大學心理所、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師 黃素菲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助理教授 黃凱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退休教授 賴念華
很喜歡這本書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梳理藝術治療和敘事治療概念,同時應用繪本帶領讀者思考個人生命議題,啟動個人生命敘說,再用繪本形式,外化生命經驗,成為獨一無二的繪本創作。更棒的是,書中有豐富的實際教學經驗和案例作為參考,帶領讀者透過繪本創作走入自己設定的人生故事腳本。非常推薦這本適合教育者,以及想瞭解如何透過藝術治療和生命敘事創作繪本的好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陳玉金
全書各章都十分簡短、經典、精要,還附了各種實際創作圖像,讀起來不複雜,是一本值得關注的好書。──輔仁大學心理所、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師 黃素菲
學瀅在藝術治療、兒童文學與藝術教育的跨領域背景下,靈活的發展引導方法,能創作具有獨特風格的個人繪本,期望本書能為相關領域讀者帶來幫助。──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助理教授 黃凱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