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是一輩子的事,樂齡者當然也可以!
老人藝術治療就是創意地運用方法,讓長輩利用創作表達來抒發壓力與情緒,以達到身心保健和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
作者有豐富的老人藝術治療工作經驗,她在書中分享長輩們的精采故事與實務經驗,闡述其獨特的觀點與觀察,
是國內少見的老人藝術治療實務與觀點的珍貴分享,關心長輩或從事樂齡服務的工作者都值得一讀。
每個人都會變老,老化是自然且必然的生命歷程。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同時生育率卻大幅降低,讓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1940年代中期開始的戰後嬰兒潮轉眼都邁入老年了,人口老化成為21世紀全球先進國家的發展趨勢。臺灣也不例外,人口結構快速變遷,老年人口逐年遞增。2013年,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於占總人口比率超過7%,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3月超過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根據目前發展,到了2025年,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位老人,臺灣將邁向「超高齡社會」。
近來社會中追求不老、抗老、凍齡、逆齡的風潮,將人二分成年輕和年老,對「老」的恐懼和排斥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不單單影響了我們如何對待老人、如何看待老年與老化,也讓老人難以接納自己、無法形成正向的自我形象,對他們的健康和幸福感都造成不利的影響。但是,年齡不是改變、成長或療癒的障礙或終點,潛能其實也伴隨著老化而來。我們要怎樣開發長輩的潛能呢?老人藝術治療就是以此為目的。
作者多年從事老人藝術治療,她在書中以理論和實務經驗,以及長輩們的創作作品,娓娓道出一則則精彩的人生故事。老,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甚或恐懼而退縮,過一天是一天的活著。在老人藝術治療中,陪著長輩一起創作,讓他們真實表達自己內在的憂慮、恐懼與傷心,開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潛能,而這些創作作品也能讓藝術治療師協助他們直視自己的內心、直探內在問題本質,最終期待能達到提升生活品質、增加生活樂趣,抒發壓力與情緒,讓長輩們活得自在、活出有意義的每一天。
【好評推薦】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江學瀅
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汶芳老師在本書中提到許多理念及從經驗中的學習,讓我讀了之後非常認同!……為了提升據點中藝術創作團體的品質及對失智者的助益,期盼本書能成為各據點認知促進活動帶領者的重要學習教材,當有實體培訓工作坊時,請把握機會參加,將可大大提升帶領能力,未來的失智者就有福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本書內容扎實,但文筆流暢易於閱讀,在樂於與這個高齡化社會讀者分享的情況下,相信本書內容能幫助高齡專業工作者更樂意以藝術助人,或是讓高齡讀者們更樂意讓自己投入藝術創作的樂趣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江學瀅
身為老人族群的一員,我對於本書內容很有感觸。年老帶來的種種限制、不便與失能,往往讓老人感到深刻的孤獨、沮喪、挫折與絕望。這個現象久已為人所知。但是為什麼有的老人仍然可以保持心理平衡與正向的態度,活得很好呢?基本上,老人特別需要持續有正向的人際接觸,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參與對個人有意義的活動,並能夠有機會回顧過往,和自己的一生達成和解,取得內心的平靜……而這一切都可以經過藝術治療獲得。──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作者簡介:
蔡汶芳
個人工作室藝術治療師、督導
學歷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藝術學士
經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諮商中心兼任藝術治療師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兼任助理教授級技術教師
美國MuseWorks藝術治療師、督導
證照
美國藝術治療證照委員會註冊暨認證藝術治療師(ATR-BC 03-153)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認證藝術治療師(TRAT 2012-011)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認證藝術治療督導(TRATS 2016-004)
相關著作:《玩藝術,一起老:老人藝術治療的理論、實務與案例分享》《12種場域的藝術治療實務與觀點分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專文〉讓長者展現創造力與潛能,也能做失智照護的藝術治療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
很開心看到汶芳老師出書,這是當今失智照護領域非常重要的一本書。
認識汶芳老師是台灣失智症協會會址設於師大路的年代。2005年協會創設「瑞智學堂」,為台灣第一個專為輕度失智者設計的「非藥物治療團體」,也是目前所稱「認知促進團體」。瑞智學堂聚焦在失智者仍保有的能力,透過不同的團體來發揮失智者最大的功能。對於失智者已失去的能力,帶領者必須能評估並採取適當的方式來支持失智者。
2005年底汶芳老師回國前,協助我們辦理全台首場失智症藝術治療工作坊,我有幸完整參與了兩天的工作坊,學習很多,對汶芳老師的專業非常佩服!於是邀請汶芳老師在瑞智學堂帶領輕度失智者藝術創作團體,同時也安排協會社工跟著一起學習帶領團體的專業眉眉角角。非常感謝汶芳老師培養後進,讓協會同仁們學習到更多尊重自主創作、熟悉媒材運用、幫助失智者享受專心的過程,給予失智者足夠的創作空間與氛圍。
汶芳老師在本書中提到許多理念及從經驗中的學習,讓我讀了之後非常認同!本書提到在與失智長輩工作時,常發現他們的功能出現大幅度的進步,這進步其實是代表了他們本來就應該發揮的潛能,之前只是沒有機會達成他們可以做到的程度而已。的確如此,在不同的瑞智學堂課程中,失智者在一開始會有明顯的進步,其實是提供一個支持性的環境,可以讓失智者發揮最大的潛能。如何提供支持性環境,是讀者可以用心從本書中學習的。
台灣失智症協會創設瑞智學堂15年來,辦理課程培養具備帶領輕度失智者認知促進團體的人才。除了兩天的初階課程之外,安排各兩天的工作坊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懷舊團體、認知訓練及運動工作坊等;上完初階及至少兩梯次工作坊之後,學員必須實際帶領瑞智學堂課程,並接受團體督導。在各地督導學員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一個常見的關卡,初學者會預先安排好腳本,希望失智者依此腳本完成團體活動。本書說明了帶領者的專注與觀察力至關重要,帶領者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必須以失智者為中心,用心的與失智者互動及引導。
書中提到「促進心流經驗」,說明引導長者創作時,幫助長者沉浸在當下,專注在手邊的事情,進而體驗到的一種失去時間感的精神狀態。當人們處於心流的狀態時,能獲得掌控感,進而減少焦慮和提升自尊。有些失智者可能很不容易專注,但若透過有吸引力的媒材及支持性的引導,幫助失智者進入心流狀態,將對失智者有很大的幫助。
我非常認同書中所強調長者的創造力及潛能。實務中常聽到家屬分享,他不知道爸爸會唱歌,一輩子沒聽過爸爸唱歌,或不知道媽媽會畫畫等類似的經驗。我認為許多長者因過去工作或家務忙碌,以致沒機會接觸一些活動來發揮他的能力。另外有一個可能是,長者失智之後,個性有些轉變,從比較矜持,變得比較大方,於是潛力就發揮出來了。因此,我非常鼓勵失智者及家屬給自己一個機會,多參加各類活動,也許可以發現自己被埋沒的天分。如果參加藝術創作班,也許有機會發掘一位藝術家呢! 當然,參加藝術創作班,目的不在此,重要的是失智者能在其中快樂地享受,能帶給失智者成就感及更好的生活品質。
目前全台有超過五百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每個據點都提供許多認知促進活動。然而,各活動對失智者的助益,因著帶領者的專業基礎及接受的訓練而有所差異。為了提升據點中藝術創作團體的品質及對失智者的助益,期盼本書能成為各據點認知促進活動帶領者的重要學習教材,當有實體培訓工作坊時,請把握機會參加,將可大大提升帶領能力,未來的失智者就有福了!
〈推薦專文〉高齡者工作之專業與樂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江學瀅
蔡汶芳老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藝術治療師,也是我非常緊密的專業工作夥伴。與汶芳熟識是在回國後,臺灣藝術治療學會成立前的每個月聚會,以及後來我們接理事長時恰巧是前後任,許多工作經驗的交流,以及專業知能的討論,是專業上共同成長的好夥伴。
早在汶芳赴美求學之前,我便聽說她是一個組織力很好,大學時期就能帶著一群人規劃幾天的營隊,把事情做得有聲有色。她到美國求學時,讀的是藝術治療領域一所很好的學校,位於美國東岸靠近華盛頓DC地區的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以嚴謹的精神分析取向訓練為名。由於這所學校與我就讀紐約曼哈頓地區的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藝術治療研究所擁有同樣的理論背景訓練,因此許多課程相仿,師資互相交流,縱使我們讀不同的學校,卻有部分學習經驗相仿。例如,我們共同印象深刻的經驗是接受Edith Kramer的教導。比較難得的是,幾位藝術治療先驅者曾在這兩個學校任教,對後續的研究所專業培訓有較為深遠的影響。
汶芳畢業之後留在美國工作了好多年的時間,工作對象從兒童、青少年到成年人,年齡層很廣。她與老人的工作始於1999年的實習階段,在一個全方位的老人照顧的社區機構,對象包括健康高齡者、失智或是各種生理疾病的高齡者,因此,她與這個族群的專業訓練非常完整。成為獨立工作的藝術治療師之後,她大約從2004年開始大量與高齡族群工作,這樣的經驗讓她能夠充分掌握與高齡者工作時的藝術治療理論之應用,配合高齡者的生理需求,並以藝術的工作模式符應高齡者的心理需求。2005年底返台之後,在一次特殊機緣之下開始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時至今日仍有大量與高齡者一起的實務工作,同時也從事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
談到高齡者藝術治療,讀者可能認為需求較高的是失能與失智的高齡者,然而,近年台灣因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提高健康高齡者生活品質的各種活動快速地受到注意。其中,應用藝術治療方法在不同狀況高齡者的工作模式逐漸盛行,這拓展了汶芳的工作視野。從她工作早期較多與失智、失能高齡者的工作經驗,延伸到許多健康高齡者的工作。當她直接接觸高齡者時,能帶動工作對象自發的以創意方法展現自己的生命歷程;當她從事相關專業工作者的培訓工作時,能有架構的幫助同為高齡工作者的相關專業人員,理解藝術治療概念應用在高齡工作時的重要觀點。
本書成書於汶芳與高齡者的專業工作20年的時間,我相信是她給自己專業定位的禮物。本書內容扎實,但文筆流暢易於閱讀,在樂於與這個高齡化社會讀者分享的情況下,相信本書內容能幫助高齡專業工作者更樂意以藝術助人,或是讓高齡讀者們更樂意讓自己投入藝術創作的樂趣中。
〈推薦專文〉從藝術中獲取生命的滋養
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2006年,我認識了剛剛從美國學成歸國的藝術治療師蔡汶芳老師,從此成為好朋友,並曾經協助她和其他藝術治療師們一起舉辦了許多藝術治療營隊,包括燒燙傷兒童夏令營、失親兒童的哀傷輔導、肢體天生異常的自我認同、為社會人士舉辦的藝術治療工作坊等等不同主題。我也持續以現場口譯員的身份,參與了台灣藝術治療學會每年邀請國外講師來台舉辦的講座和工作坊,和汶芳一同招待國際講師,工作之外,也陪同講師,為他們導覽觀光。汶芳和我也經常相約聚餐、聊天、看電影、在她的工作室一起創作、一起去看藝術展覽、一起去摘桑葚,我甚至好幾次在汶芳家中一起過春節,並有幸與汶芳的家人一同出遊。
在這麼多年的持續密切相處中,我發現汶芳不只是永遠有禮貌、溫和、穩定、洞察力十足、對藝術治療充滿熱情與理想,而且她真心認為,人生在世,一定有其天命,而她的天命就是幫助別人。她的付出不但展現在藝術治療的專業工作上,也展現在她的個人生活中,我就是獲益甚多的其中一位。
能夠認識這位好朋友,並且有機會一起工作,乃至進一步了解藝術治療,讓我感到幸運、幸福。
本書在此疫情期間誕生了,我毛遂自薦的提出要幫汶芳修稿的建議,卻發現自己沒能起上太多作用。原因是本書的讀者群定位在有志做老人治療與服務工作的藝術治療師、照服員、研究生與社會工作者,是一本專業的書籍。以我對藝術治療的三腳貓認知,實在無法做多少改動。倒是又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並受到很大的啟發。
身為老人族群的一員,我對於本書內容很有感觸。年老帶來的種種限制、不便與失能,往往讓老人感到深刻的孤獨、沮喪、挫折與絕望。這個現象久已為人所知。但是為什麼有的老人仍然可以保持心理平衡與正向的態度,活得很好呢?基本上,老人特別需要持續有正向的人際接觸,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參與對個人有意義的活動,並能夠有機會回顧過往,和自己的一生達成和解,取得內心的平靜......而這一切都可以經過藝術治療獲得。
書中一位藝術治療師說:「藝術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
我看到這句話深受震動!
我曾經讀到,有一位紐約的藝術家,用許多張十元美鈔摺成一隻一隻的紙鶴,隨機贈送給街頭遊民。唯一的條件是請他們之後回報,這十塊錢用來做什麼了。其中一位遊民說,他始終沒有使用這張鈔票。他把紙鶴放在口袋裡,經常拿出來看一看。他說:「這是我這輩子唯一擁有過的藝術品!我捨不得花掉。」
即使三餐不繼,他也能領會藝術的美好,他的生命因此而得到滋養。
或許,我們都應該試著學會欣賞藝術、創造藝術、讓生活中處處充滿藝術。如此一來,生命的路再艱辛,我們也會有了勇氣。
祝福讀者都能夠平安健康,不斷成長!
名人推薦:〈推薦專文〉讓長者展現創造力與潛能,也能做失智照護的藝術治療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
很開心看到汶芳老師出書,這是當今失智照護領域非常重要的一本書。
認識汶芳老師是台灣失智症協會會址設於師大路的年代。2005年協會創設「瑞智學堂」,為台灣第一個專為輕度失智者設計的「非藥物治療團體」,也是目前所稱「認知促進團體」。瑞智學堂聚焦在失智者仍保有的能力,透過不同的團體來發揮失智者最大的功能。對於失智者已失去的能力,帶領者必須能評估並採取適當的方式來支持失智者。
2005年底汶芳老師...
章節試閱
前言:個人與專業的交會
從事藝術治療工作期間,我接觸了不同的老人族群,有生理失能、認知障礙和憂鬱情緒的老人,也有健康的老人。過程中,我發現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社會型態的改變,例如高齡獨居的現象,使得老年專業照護成為21世紀的重要議題。
從小伴隨我成長的祖父母,以及如今已經邁入老年的父母,一生都專注於家庭生計,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他們給予我源源不絕的愛,從童年時期的呵護關愛,到青春期的包容,再到成年時支持我追求理想,一路上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關懷與行善的價值觀,成為我投入助人工作的根源與資產。我運用藝術治療服務老年族群,見證了許多動人的生命故事,自己也不斷學習和統整與老人相處的經驗,思考如何以更好的聆聽與觀察,陪伴他們度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
與阿公阿嬤的記憶
學齡前,我在雲林鄉下和阿公阿嬤一起生活。晨曦中的鄉下,濛濛的霧靄、濃濃的草根香,阿嬤背著我到田裡工作,將我放在地上。太陽升起,土地逐漸變得炙熱,我呼喊著阿嬤:「沙燒燒,趕緊甲我抱起來。」我踩著沁涼波動的水稻田,或是在隨風舞動的高聳甘蔗叢或玉米叢中奔跑和嬉戲。我們彼此大聲吆喝,充滿了歡笑。我特別喜歡盯著結實纍纍的香蕉、木瓜和桑樹,看著色彩的變化,盼望著果實成熟。阿嬤教導我如何分辨採收的時機,也教我要耐心等待。
夏日午後,我們用田裡的土塊焢窯,包覆著蕃薯的土塊燒紅了,黃薯也慢慢地悶熟了。剝著熱呼呼的蕃薯皮、吃著香甜地瓜,我的手上、嘴邊和臉上都是一片烏漆墨黑。雜耕的土地散發出大自然的多樣光采,訴說著阿公阿嬤的生活價值,閃耀著獨特的光譜,承載著阿嬤與我深刻且溫馨的記憶,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感官的連結如何形塑和引發生命的經驗。
之後,我搬回臺北,和爸媽一起住。阿公阿嬤和外公經常北上來看我們。外公總會帶森永牛奶糖給我們還有鄰居小孩吃,阿嬤則是在鄉下傳統廚房爐灶上的大鐵鍋中,為我們自製花生糖。後來,阿嬤乾脆帶著食材,在臺北的廚房中做花生糖了。阿公阿嬤也會帶一隻自己養的雞或鴨,配著滿滿的藥草,用瓦斯爐慢火燉煮。這一鍋熱騰騰又黑濃苦澀的藥膳滋補了全家人。我期盼的則是亮晶晶、脆脆甜甜的花生糖。糖的甘甜與藥草的苦澀飄散在空氣中,是我童年記憶中烙印深刻的氣味。
鄉下和台北的爐具和鍋子都不同,導熱速度有極大的差異,攪拌熬煮麥芽糖漿和翻炒花生的時間與速度需要隨時觀察色澤,拿捏並調整火候大小;臺北的鍋具比較小,需要分批製作。臺北家中沒有擀麵棍,阿嬤用米酒瓶替代,壓平和壓實花生糖。透過阿嬤製作花生糖的過程,我發現,長輩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夠因應環境差異,充滿彈性地選擇更適當的互動方式。
從阿嬤身上,我更見證到老年人解決問題時展現的創意。阿嬤年紀大了以後,才學習騎腳踏車,為了避免騎車跌倒受傷,她將扁擔橫綁在腳踏車後座,然後在田間小徑上練習。如果腳踏車倒了,扁擔會卡在泥土中,支撐著腳踏車,身體不會被壓到,而且,跌在泥土上也不容易受傷。阿嬤沒有念過書,並不識字,但是她為了能夠撥打電話和親友話家常,自學阿拉伯數字,展現了無比的生命力與學習力。
阿嬤有著傳統的重男輕女價值觀,我曾經抗議說:「男生女生都有吃飯,弟弟當然也要輪流洗碗!」她笑斥:「三八叮噹!」但是因為對我的疼愛,阿嬤願意開放心胸,接納了異於自己的價值觀。
後來,阿嬤輪流在叔叔、伯伯和我們家住。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唸著,想回去鄉下的舊厝住,讓我見證了她離家的無奈以及「家」的重要性。阿嬤面對身體老化時,不願意使用拐杖,寧可隨身攜帶長雨傘支撐自己穩定行走。我的媽媽也曾經不斷地在要不要將白髮染黑之間猶豫、擺盪。好友提醒我,媽媽內心可能還是很愛漂亮,要尊重她的心理需求。但是當法師告訴媽媽,白髮是善髮之後,白髮有了新的意義,媽媽就能接受和轉換心境了。這樣的經驗讓我更注意到個人的主觀美感需求,以及對於自身外觀改變的調適可能。
與長輩的藝術治療工作經驗
1999年夏天,我到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藝術治療研究所就學,指導教授提供了一些實習機構面試的名單。在那之前,我並沒有注意到藝術治療可以運用在老人族群和相關議題上。碩一在故溫之家(Goodwin House)實習的日子讓我大開眼界,也開始在臨床實務中摸索和學習,如何以藝術服務長輩。
故溫之家是一個完整的退休老人社區,具備多層級的服務項目,涵蓋健康長輩居住的獨立生活區(Independent Living Unit)、長期照顧的輔助生活區(Assisted Living Unit)、長期或短期照顧的養護區(Health Care Unit),以及照護失智症患者的希望家園(Dementia Unit-Hope Garden)。社區中有生活所需的各種設施和商店,包括運動健身休閒中心、圖書館、教堂、多功能視聽室、餐廳、美容院、藝術工作室,以及有行員進駐的銀行等等。當時我常開玩笑說,好想搬去那裡住。
我很幸運,能夠從老人族群開始實習。我的指導教授Brenda Barthell曾經和我討論過,英語不是我的母語,我和個案之間因為語言差異所產生的隔閡在所難免,那麼什麼族群的語言隔閡會最小呢?老人。老人說話的速度相對從容緩慢,我可以更容易跟上。實際接觸時,長輩都很樂於幫助我的發音以及表達,讓我看到了老人樂於助人與渴望傳承智慧的優勢。同時,因為我使用自己較不熟悉的英語應對,說話速度變得比較緩慢,正好符合了年長者的需求,讓他們也有更多時間思考和作出回應。因為語言與思考的轉換而不得不減緩應對的速度,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對於藝術治療,特別是老人藝術治療,耐心、等待與專注於當下的重要性。
我的實習場域不只是藝術工作室,花圃、活動室、交誼廳和餐廳都是我的工作地點。當時我最常做的就是推著藝術媒材工作車,到長輩的房間進行個別藝術治療,以及每個月帶他們到博物館和美術館參觀。機構督導Jeanne Treschuk帶領老人學習各種手工藝,例如軟陶飾品、染繪絲巾,並製作她自己發展的心靈卡片(spirit cards)(圖1),以提升長者的自信心。除了定期展示,也透過販售成品,進一步強化他們對自己身為藝術家的角色認同。
(可否將這張圖片取代左邊有框圖的第一張?)
圖1 使用彩色金箔紙、白色薄棉紙(tissue paper)、白膠、海綿刷、彩色墨水製作的心靈卡片。
研究所畢業後,我陸續在包含華盛頓特區、北維吉尼亞州、馬里蘭州的華盛頓都會區(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rea)的日間照顧中心、團體家屋、長照機構、護理之家、阿茲海默症中心等不同的場域,帶領長期的藝術治療團體。2004年的美國藝術治療年會上,藝術治療師劉又榕邀我一起為《台灣藝術治療學會會訊》寫了〈三十五屆美國藝術治療年會專題報導-老人藝術治療〉,並於2005年末,共同帶領由台灣失智症協會辦的失智症藝術治療二日工作坊。
2006年回臺後,我開始帶領台灣失智症協會辦理的「瑞智學堂」藝術創作班(圖2),以及接下來的培訓課程。我也陸續在不同的長照與養護型機構、日照中心、仁愛之家、榮民之家等機構以及社區據點,提供藝術治療服務,多半是8到12次的短期團體,持續半年以上的團體相對較少。在機構和社區的工作,讓我注意到空間的複合與多元運用、可能產生的混淆,以及社群文化背景的差異如何改變團體的動力。
圖2 瑞智學堂團體回顧的分享討論。(請將桌上名牌的名字打模糊)
文化差異的優勢與挑戰
在美國與臺灣累積的不同工作經驗,讓我體會到文化差異在藝術治療工作上的優勢與挑戰。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時時被叮嚀要尊重長輩、不可任意打斷對方的表達,以至於我一開始與長輩工作時,常常難以有效掌握時間。透過西方治療觀念的學習,讓我重新思考介入的意義與時機,並進一步學習在對話中有效的聆聽與重新聚焦。美國長輩較尊重個人隱私,必須在建立信任關係之後,才會打開話匣子,聊起自己的人生經歷。臺灣長輩則更喜歡有人陪伴和聊天,往往從一開始就親切的閒聊起來,有時候聊得開心就不想創作了,甚至會表示:「用講的就好。」因而需要適時且技巧地重新轉換焦點,引導回到藝術創作和經驗的連結與外化。
除此之外,我學習到運用文化和語言上的差異,讓長輩有機會翻轉身分,成為協助者或有用的角色,進而形成建設性的互動,促進他們的自我價值感。美國長輩很喜歡與我分享他們的知識與經驗,不論是語言的使用,或者是生活的點點滴滴。一開始,我從他們那裡學到的大量英文字彙是花園中不同植物的名稱。我首次看見藍紫色的勿忘我(forget-me-not)承載著長輩的渴望:他們想要記住生命中重要的人,他們也想要被別人記住。這是多麼微小卻有重量的存在啊!
還有一次,一位老奶奶用「gay」這個字形容她的畫。我很驚訝,她怎麼會用「同性戀」來描述自己的畫呢?和她討論之後,我才理解和學習到,原來,gay當作形容詞是「快樂」的意思。
有趣的是,回臺後,阿嬤說我的臺語因為「番仔話講久了,有一个奇怪的腔。」有些長輩則因此誤會,誇我:「外省人臺語會當講按呢,金好!」當我的臺語不輪轉時,長輩會開玩笑地說:「現在換我來當老師了。」當我不了解日文和客家話的詞彙時,長輩們也會主動擔負起轉譯的角色,發揮協助者的功能。
不論我在哪裡,長輩幾乎都會詢問我是否有交往對象或是結婚了沒,特別是女性長輩。一位美國老奶奶要我在她的足科醫師來她房間複診時過去看她,以便和這位單身男醫師來個不期而遇。我因而學會了podiatrist這個字彙。
長輩特別喜歡提供協助、樂意分享經驗,成為老年族群治療關係中很特別的一個部分,使得治療關係成為雙向的學習。生活經驗與智慧傳承充分展現了老人對於社會的重要性。我的父母、高中國文老師以及我服務的健康長輩,都在退休後投入志工行列,讓我看到:發揮自己、幫助他人和回饋社會,對於老年的自我價值有深刻的意義。尤其是那位原本教國文的老師,為了投入各種藝術展覽的導覽,認真學習原本不熟悉的藝術史,深入研究不同派別藝術家的生平與作品風格,在在展現出老年人仍然可以繼續學習、成長和做出貢獻。
自在玩藝術,快樂一起老
與老人生命交織與交會的時刻,是上天賜予我的恩典,沒有什麼比觸及生命和見證生命轉化,更令人感到幸運和滿足。最重要的是,周邊長輩為我樹立了榜樣,透過藝術改變現狀,更豐富了彼此的生命。
在成為藝術治療督導的歷程中,我才更清楚的意識到,藝術治療師與藝術家發展出許多相同的技能,例如:紀律、彈性、創意和組織能力。我的藝術專業背景讓我能親自體驗沉浸於創作之中的過程、增強我的專注力與觀察、瞭解協助長輩和創作建立關係的重要性,也因此較為熟悉創作歷程和媒材,能夠靈活運用。同時,我也注意到藝術創作與身體的關聯,包括視覺、觸覺、聽覺的感官統整,以及從外在的形式和型態,到內在的思考和轉變。因此,當我與老人工作時,會考量到肢體動作如何引領創作的表達以及經驗的整合,並嘗試在專業層面上,整合跨領域和多元文化的觀點,運用到藝術治療的實踐上。
運用藝術創作的方式來發展與長輩正向連結的經驗,讓我收穫良多。一轉眼,我已經在老人領域耕耘超過20年了。因為人生經驗與工作經驗的相互增強,藝術治療工作讓我自己的老化逐漸成為一種優勢。以前,我曾經被質疑:太年輕、缺乏經驗、沒有結婚、沒有小孩,因此不適合與某些族群工作。但從來沒有人說過我太年輕,不能和老人工作,反而會說年輕人的活力是與老人工作的重要資產。
除了年齡的界定,「老」並沒有特定的狀態和樣貌。運用於老人族群的藝術治療也一樣,沒有固定的模式。藝術治療的工作有賴於真實的接觸與經驗。感謝我曾經服務過的所有長輩,他們是我最好的老師,從他們生命旅程中所見證到的勇氣、掙扎和韌性,讓我跟著一起成長。同時,我督導過的藝術治療師、實習生和社工們,也是這本書最好的催生者。他們讓我想要透過書寫的沉澱和整理,和大家分享我過去二十多年來累積的實務經驗與學習。
在這個「超高齡社會」來臨的時代,藝術治療師有越來越多的機會,進入社區與機構,甚至是以居家服務的形式服務年長者。希望這本書的問世能提供發想、激發靈感和促進創意運用,點燃藝術創作的療癒火光,提升長輩生活品質、促進社會觀感改變,大家一起自在的玩藝術,快樂變老。
前言:個人與專業的交會
從事藝術治療工作期間,我接觸了不同的老人族群,有生理失能、認知障礙和憂鬱情緒的老人,也有健康的老人。過程中,我發現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社會型態的改變,例如高齡獨居的現象,使得老年專業照護成為21世紀的重要議題。
從小伴隨我成長的祖父母,以及如今已經邁入老年的父母,一生都專注於家庭生計,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他們給予我源源不絕的愛,從童年時期的呵護關愛,到青春期的包容,再到成年時支持我追求理想,一路上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關懷與行善的價值觀,成為我投入助人工作的根源與資產。...
目錄
〈推薦專文〉讓長者展現創造力與潛能,也能做失智照護的藝術治療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推薦專文〉高齡者工作之專業與樂趣 國立臺師大美術學系副教授 江學瀅
〈推薦專文〉從藝術中獲取生命的滋養 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前言 個人與專業的交會
1. 玩藝術與藝術治療
玩、遊戲、玩藝術/藝術治療是什麼/藝術治療發展/藝術治療的歷程/藝術治療的品質
2. 「老」的迷思與潛能
老的迷思/老年的發展/老的潛能/老的意義
3. 藝術治療師的角色
特質與能力/「促進者」角色/倫理議題
4. 藝術治療評估
一、生理/二、心理/三、認知/四、社會/五、藝術創作
5. 老年創意發展和藝術表達
老年藝術創作的價值/老年藝術表達的特質
6. 藝術治療的時間架構
一、時段的安排與配置/二、療程的開始與結束/三、療程的頻率與次數/四、時間的實務考量
7. 藝術治療的空間架構
一、空間的生理層面考量/二、空間的心理層面考量/三、空間的社會層面考量/四、空間的實務考量
8. 藝術治療的媒材架構
一、媒材的種類與選擇/二、媒材的特質與關係潛能/三、媒材的層次架構
9. 藝術治療的創作活動架構
一、創作活動主題的取向/二、創作活動設計/三、創作活動設計的考量
10 老人藝術治療重要取向與概念
人本心理學/存在心理學/從個人中心到關係中心/正向心理學/超個人取向
11. 老人藝術治療個案工作
老人藝術治療的目標/老人個別藝術治療/SOAP記錄/支持而非強迫接受
12 老人團體藝術治療與實務分享
團體形式/團體歷程/團體工作/團體記錄
13 老人族群的藝術治療:以失智症為例
失智症/混亂中的秩序/協助長輩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而非直接解決問題/增能而不養成依賴性
14 老人藝術治療創作活動的設計考量
一、促進心流經驗/二、提供激發潛能的因子/三、多元考量創作活動的設計
15 健康老人藝術治療團體
促進創造性環境/第一次──喜歡的水果/第二次──生長的環境/第三次──最喜歡的地方或美好的旅遊/第四次──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五次──生命線/第六次——生命故事書
後記
附錄一 藝術治療團體記錄表
附錄二 藝術治療團體.個別成員記錄表
〈推薦專文〉讓長者展現創造力與潛能,也能做失智照護的藝術治療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推薦專文〉高齡者工作之專業與樂趣 國立臺師大美術學系副教授 江學瀅
〈推薦專文〉從藝術中獲取生命的滋養 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前言 個人與專業的交會
1. 玩藝術與藝術治療
玩、遊戲、玩藝術/藝術治療是什麼/藝術治療發展/藝術治療的歷程/藝術治療的品質
2. 「老」的迷思與潛能
老的迷思/老年的發展/老的潛能/老的意義
3. 藝術治療師的角色
特質與能力/「促進者」角色/倫理議題
4.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