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是一個凡事求快速、求新鮮,卻不那麼要求正確的時代。看新聞時,觀眾的眼睛和耳朵都很忙,一邊要聽主播報導時事,一邊還要同時應付螢幕上下左右都有可能出現的跑馬燈字幕。於是或許有人會在聽見主播說出「引君入殼」時一愣,等想到那應該是「引君入彀」的瞬間,或許又有一閃而逝的字幕顯示某某委員「引疚辭職」的消息,但「內疚」和「引咎」怎麼會是同一回事呢?
舉凡這種因不明其義而使用了錯別字的例子,在我們生活周遭也層出不窮。有多少廣告看板上寫著「裝璜」而非正確的「裝潢」?又有多少讓人暖胃暖心的小店,知道他們所賣的應是「消夜」而不是「宵夜」?還有常見的尋人「啟事」卻成了尋人「啟示」,不知大家是否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何必在這種小地方斤斤計較?反正也都大概懂意思──就是這個「大概」,讓語言文字的精準與魅力慢慢消失。語言文字的目的,不就是因為我們需要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工具,讓所有人能藉此表情達意,並且相互理解、不致誤會嗎?因此,習得正確的漢字用法、盡量避免錯字別字,自然就是國語文教育的最根本之處。
而很多詞語、成語都有出處,如歷史典故、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等等。理解字詞的源頭,也是避免寫錯字的極佳方式,因此本書所有詞例都附有析義及出處,俾使讀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記憶時更能事半功倍。如「班門弄斧」,「班」指的是魯班,他是古代有名的木匠,在魯班門前耍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懂得這一點,大家就不會寫成「搬門弄斧」或「斑門弄斧」了。而「再接再厲」一語是指人不怕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繼續努力。我們常用它來鼓勵人,所以一般大眾就會不自覺的訛作「再接再勵」。這個成語的本義是鬥雞時,為了能讓自己的雞隻獲勝,每次打鬥前,在磨刀石上磨削雞喙,使牠的嘴尖鋒利。「厲」通「礪」,指的是磨刀,使之銳利的意思,因此,「再接再厲」只能寫成「厲」,而不能寫成「勵」。其實,生活中也常出現錯別字,如將「烘焙」誤作「烘培」、「哈密瓜」誤作「哈蜜瓜」、「馬纓丹」誤作「馬櫻丹」等,本書都有詳盡的說明。
本書是由筆者《錯別字門診》一書蛻變而來。《錯別字門診》曾榮獲教育部研究著作獎,內容幾乎是國人或報章雜誌容易誤寫或誤用的語詞,經過多年蒐集後,加以深入分析而成。今再重新編輯整理,交由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發行,不但內容比以前豐富,由四百多則詞條,增加到七百多則,而且析義也更為詳盡,出處更是用心詳查,盼能繼續受到讀者的肯定。本書另有五十五回字音字形考題供讀者下載,可作為參加語文競賽臨陣磨槍之用。最後要特別感謝高雄市警察局退休警官林明東先生、臺北市南港高中林慧雅老師及高雄市中正高中李富琪老師細心校對,讓本書謬誤減到最低。
蔡有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