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安徽大學教授宛小平為臺灣版寫序
「美到底是什麼」和「美從哪裡來」?
美學家以書信方式為青年寫的美學入門書
本書是作者寫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象方面」,說明審美的方法及人心如何免俗及領略免俗的趣味、說明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美感經驗與移情的關係、美感與快感有何分別、自然美與藝術美何者更優等問題層層展開,文字簡明曉暢,為讀者指引認識美學的思路,是具有學術性與普及性兼備的經典之作。
全書除了朱自清的序之外,另特別邀請專研美學的宛小平教授寫序及附錄作者以白話文寫的第一篇美學文章〈無言之美〉及作者年表。
朱光潛先生說:
寫作有「仰視、俯視、平視」。「仰視」難免阿諛逢迎;「俯視」則「如果他把自己高舉在講臺上,把台下人都看成蒙昧無知,盛氣淩人地呵責他們,譏笑他們,教訓他們,像教蒙童似的解釋這樣那樣,俯視就成為對於讀者的侮辱。」此兩種方式在祖父看來都有缺陷,因此他說:「我贊成平視,因為這是人與人中間所應有的友誼的態度。……這種心靈感通之中不容有驕矜,也不容有虛偽的謙遜,彼此須平面相視,赤心相對,不裝腔作勢,也不吞吐含混,這樣人與人可以結成真摯的友誼,作者與讀者可以成立最理想的默契」。
---- 宛小平〈推薦序〉節錄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79.19—1986.3.6)
筆名孟實,安徽桐城人。是當代著名美學家,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早年受康德、黑格爾、克羅齊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著有《文藝心理學》介紹了西方美學史上的各家學說,《談美》等。
他在著述的同時,翻譯大量美學方面的經典著作,如黑格爾的《美學》、萊辛的《拉奧孔》、《柏拉圖文藝對話集》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安徽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教授 宛小平
原名朱永平,安徽桐城人,朱光潛嫡孫。安徽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大學方東美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美學比較、現代美學史等,先後承擔過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社聯基金項目。
出版著作《朱光潛論》、《文化與哲學》、《邊緣整合——朱光潛與中西美學家的思想關係》、《方東美與中西哲學》等四部學術專著。在國內學術刊物《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戰線》、《學術季刊》、《學術界》、《寧夏大學學報》、《美與時代》等發表論文40餘篇。在國際刊物加拿大《文化中國》、香港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弘道》、台灣《鵝湖》等刊物發表論文數篇。
名人推薦:安徽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教授 宛小平
原名朱永平,安徽桐城人,朱光潛嫡孫。安徽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大學方東美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美學比較、現代美學史等,先後承擔過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社聯基金項目。
出版著作《朱光潛論》、《文化與哲學》、《邊緣整合——朱光潛與中西美學家的思想關係》、《方東美與中西哲學》等四部學術專著。在國內學術刊物《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戰線》、《學術季刊》、《學術界》、《寧夏大學學報》、《美與時代》等發表論文40餘篇。在國際刊物加拿大...
章節試閱
第二章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有幾件事實我覺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沒有?
我的寓所後面有一條小河通萊茵河。我在晚間常到那裡散步一次,走成了習慣,總是沿東岸去,過橋沿西岸回來。走東岸時我覺得西岸的景物比東岸的美;走西岸時適得其反,東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對岸的草木房屋固然比較這邊的美,但是它們又不如河裡的倒影。同是一棵樹,看它的正身本極平凡,看它的倒影卻帶有幾分另一世界的色彩。我平時又歡喜看煙霧朦朧的遠樹,大雪籠蓋的世界和更深夜靜的月景。本來是習見不以為奇的東西,讓霧、雪、月蓋上一層白紗,便見得很美麗。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雖然審美力薄弱的村夫,也驚訝它們的奇景;但在生長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勝自豪以外,心裡往往覺得西湖和峨嵋實在也不過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東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東方,都往往覺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為不合時尚的服裝和舉動,在外方人看,卻往往有一種美的意味。
古董癖也是很奇怪的。一個周朝的銅鼎或是一個漢朝的瓦瓶在當時也不過是盛酒盛肉的日常用具,在現在卻變成很稀有的藝術品。固然有些好古董的人是貪它值錢,但是覺得古董實在可玩味的人卻不少。我到外國人家去時,主人常歡喜拿一點中國東西給我看。這總不外瓷羅漢、蟒袍、漁樵耕讀圖之類的裝飾品,我看到每每覺得羞澀,而主人卻誠心誠意地誇獎它們好看。
種田人常羨慕讀書人,讀書人也常羨慕種田人。竹籬瓜架旁的黃粱濁酒和朱門大廈中的山珍海鮮,在旁觀者所看出來的滋味都比當局者親口嘗出來的好。讀陶淵明的詩,我們常覺到農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農人自己在烈日寒風之中耕作時所嘗到的況味,絕不似陶淵明所描寫的那樣閒逸。
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語說:「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對於現在和過去的態度也有同樣的分別。本來是很酸辛的遭遇到後來往往變成很甜美的回憶。我小時在鄉下住,早晨看到的是那幾座茅屋,幾畦田,幾排青山,晚上看到的也還是那幾座茅屋,幾畦田,幾排青山,覺得它們真是單調無味,現在回憶起來,卻不免有些留戀。
這些經驗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們是什麼緣故呢了?
這全是觀點和態度的差別。看倒影,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閒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現在,看自己的境遇,看習見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著海霧,只知它妨礙呼吸,只嫌它耽誤程期,預兆危險,沒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實用的態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惡。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再就上面的實例說,樹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呢了它的正身是實用世界中的一片段,它和人發生過許多實用的關係。人一看見它,不免想到它在實用上的意義,發生許多實際生活的聯想。它是避風息涼的或是架屋燒火的東西。在散步時我們沒有這些需要,所以就覺得它沒有趣味。倒影是隔著一個世界的,是幻境的,是與實際人生無直接關聯的。我們一看到它,就立刻注意到它的輪廓線紋和顏色,好比看一幅圖畫一樣。這是形象的直覺,所以是美感的經驗。總而言之,正身和實際人生沒有距離,倒影和實際人生有距離,美的差別即起於此。
同理,遊歷新境時最容易見出事物的美。習見的環境都已變成實用的工具。比如我久住在一個城市裡面,出門看見一條街就想到朝某方向走是某家酒店,朝某方向走是某家銀行;看見了一座房子就想到它是某個朋友的住宅,或是某個總長的衙門。這樣的「由盤而之鐘」,我的注意力就遷到旁的事物上去,不能專心致志地看這條街或是這座房子究竟像個什麼樣子。在嶄新的環境中,我還沒有認識事物的實用的意義,事物還沒有變成實用的工具,一條街還只是一條街而不是到某銀行或某酒店的指路標,一座房子還只是某顏色某線形的組合而不是私家住宅或是總長衙門,所以我能見出它們本身的美。
第二章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有幾件事實我覺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沒有?
我的寓所後面有一條小河通萊茵河。我在晚間常到那裡散步一次,走成了習慣,總是沿東岸去,過橋沿西岸回來。走東岸時我覺得西岸的景物比東岸的美;走西岸時適得其反,東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對岸的草木房屋固然比較這邊的美,但是它們又不如河裡的倒影。同是一棵樹,看它的正身本極平凡,看它的倒影卻帶有幾分另一世界的色彩。我平時又歡喜看煙霧朦朧的遠樹,大雪籠蓋的世界和更深夜靜的月景。本來是習見不以為奇的東西,讓...
推薦序
推薦序/ 宛小平 (安徽大學哲學系 教授)
五南圖書出版社要出版祖父《談美》,囑我寫幾句話。這使我想起祖父和我談起他1983年3月赴港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作第五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講題是「維柯對中國美學界的影響」,講畢和專程來港的錢穆並肩而立,這也是海峽兩岸學術交流的破冰之旅。也恰是在這次和香港、臺灣的朋友會面中他得知自己的《談美》仍在海峽兩岸封閉的學術環境下改頭換面地在台不斷有印刷出版。祖父談及此事,臉上那得意的微笑至今仍在我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畢竟時代是進步了,如今冠冕堂皇地在台出版當然是一件幸事!
《談美》一書1932年11月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它是以書信方式為青年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在大陸,45年間重印了29次。據我所知,在臺也早在1958年署名「朱孟實」出版,且不停的印刷。這部書如此成功我以為和祖父「同情的理解」的寫作方式分不開的。祖父自己對此有精闢的說明,他說寫作有「仰視、俯視、平視」。「仰視」難免阿諛逢迎;「俯視」則「如果他把自己高舉在講臺上,把台下人都看成蒙昧無知,盛氣淩人地呵責他們,譏笑他們,教訓他們,像教蒙童似的解釋這樣那樣,俯視就成為對於讀者的侮辱。」此兩種方式在祖父看來都有缺陷,因此他說:「我贊成平視,因為這是人與人中間所應有的友誼的態度。……這種心靈感通之中不容有驕矜,也不容有虛偽的謙遜,彼此須平面相視,赤心相對,不裝腔作勢,也不吞吐含混,這樣人與人可以結成真摯的友誼,作者與讀者可以成立最理想的默契」。
作者「修辭立其誠」,我想讀者也當以「誠」心去閱讀便不會「空手而歸」。這是我對該書的第一感受。其次,關於《談美》的結構和內容的要義。可分五大部分:前三章是討論美是什麼;四到六章講的是美與非美如何辨別;第七、八兩章講自然、現實與美的聯繫與區別;第九到第十四章講藝術美以及藝術美外化;最後一章是「點睛之筆」,是朱自清稱之為「人生的藝術化」理論。「這是孟實先生自己最重要的理論。他分人生為廣狹兩義:藝術雖與‘實際人生’有距離,與‘整個人生’卻並無隔閡;‘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
朱自清不愧為先生的「知己」,他在這裡指出先生所說的「藝術」已經不單單是克羅齊講的那一霎那的「直覺」,它還集名理、道德、人生於「一體」,雖然「美感經驗」可以「孤立絕緣」,但「藝術」則不能,「藝術」要比「美感經驗」範圍更大。在這個意義上,藝術和美是可以儲「善」的;藝術和美也是能夠啟「真」的。
前有祖父好友朱自清先生的「序」,何勞我這後學來費口舌!
不過,我還是要補充說明一點:即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學術趣味,這不同的趣味對閱讀的影響是不能不注意的。朱自清當時給祖父作「序」時稱那些新文藝的青年於「外國的影響」不能和傳統舊的「注」、「話」、「評」、「品」相契合,總有「兩張皮」的感覺,指出祖父的這本小書能夠「幫助你走出這些迷路的。它讓你將那些雜牌軍隊改編為正式軍隊」。朱自清的這番論述顯然這是站在肯定祖父這部書是以西方「正規」學科——美學來整理「國故」立場上的。時過境遷,今天閱讀這部書,我們又會從另一方面著想。常感到祖父受傳統文化的影響頗深,畢竟祖父出自桐城中學,被當時老師稱可傳桐城派遺風的少年小子。像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超以象外,得其環中」等道家名言以說明美感的移情作用以及藝術創造的遊戲精神與情感。像以「從心所欲不逾矩」;「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等儒家名言以說明文藝創造的法度。這些俯拾即是古典名句都體現了祖父受傳統文化薰陶很深。
不揣淺陋,是為序。
二O一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於忘適齋
推薦序/ 宛小平 (安徽大學哲學系 教授)
五南圖書出版社要出版祖父《談美》,囑我寫幾句話。這使我想起祖父和我談起他1983年3月赴港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作第五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講題是「維柯對中國美學界的影響」,講畢和專程來港的錢穆並肩而立,這也是海峽兩岸學術交流的破冰之旅。也恰是在這次和香港、臺灣的朋友會面中他得知自己的《談美》仍在海峽兩岸封閉的學術環境下改頭換面地在台不斷有印刷出版。祖父談及此事,臉上那得意的微笑至今仍在我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畢竟時代是進步了,如今冠冕堂皇地在台出版當...
作者序
序/朱自清
新文化運動以來,文藝理論的介紹各新雜誌上常常看見;就中自以關於文學的為主,別的偶然一現而已。同時各雜誌的插圖卻不斷地複印西洋名畫,不分時代,不論派別,大都憑編輯人或他們朋友的嗜好。也有選印雕像的,但比較少。他們有時給這些名作來一點兒說明,但不說明的時候多。青年們往往將雜誌當水火,當飯菜;他們從這裡得著美學的知識,正如從這裡得著許多別的知識一樣。他們也往往應用這點知識去欣賞,去批評別人的作品,去創造自己的。不少的詩文和繪畫就如此形成。但這種東鱗西爪積累起來的知識只是「雜拌兒」;還趕不上「雜拌兒」,因為「雜拌兒」總算應有盡有,而這種知識不然。應用起來自然是夠苦的,夠張羅的。
從這種凌亂的知識裡,得不著清清楚楚的美感觀念。徘徊於美感與快感之間,考據批評與欣賞之間,自然美與藝術美之間,常時自己衝突,自己煩惱,而不知道怎樣去解那連環。又如寫實主義與理想主義就像是難分難解的一對冤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亂墜的話。你有時樂意聽這一造的,有時樂意聽那一造的,好教你左右做人難!還有近年來慣用的「主觀的」、「客觀的」兩個名字,也不只一回「纏夾二先生」。因此許多青年膩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著一條道理,「有文藝的嗜好就可以談文藝」。這是「以不了了之」,究竟「談」不出什麼來。留心文藝的青年,除這等難處外,怕更有一個切身的問題等著解決的。新文化是「外國的影響」,自然不錯;但說一般青年不留餘地地鄙棄舊的文學藝術,卻非真理。他們覺得單是舊的「注」、「話」、「評」、「品」等不夠透徹,必須放在新的光裡看才行。但他們的力量不夠應用新知識到舊材料上去,於是只好擱淺,並非他們願意如此。
這部小書便是幫助你走出這些迷路的。它讓你將那些雜牌軍隊改編為正式軍隊;裁汰冗弱,補充械彈,所謂「兵在精而不在多」。其次指給你一些簡截不繞彎的道路讓你走上前去,不至於徬徨在大野裡,也不至於徬徨在牛角尖裡。其次它告訴你怎樣在咱們的舊環境中應用新戰術;它自然只能給你一兩個例子看,讓你可以舉一反三。它矯正你的錯誤,針貶你的缺失,鼓勵你走向前去。作者是你的熟人,他曾寫給你十二封信;他的態度的親切和談話的風趣,你是不會忘記的。在這書裡他的希望是很大的,他說:
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出來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所散布的幾點星光。朋友,讓我們珍重這幾點星光!讓我們也努力散布幾點星光去照耀和那過去一般漆黑的未來。(第一章)
這卻不是大而光當、遠不可幾的例話;他散布希望在每一個心裡,讓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他告訴你美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裡,「一首詩的生命不是作者一個人所能維持住,也要讀者幫忙才行。讀者的想像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詩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第九章)「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詩是做不盡的。……詩是生命的表現。說詩已經做窮了,就不膏說生命已到了末日。」(第十一章)這便是「欣賞之中都寓有創造,創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賞」(第九章);是精粹的理解,同時結結實實地鼓勵你。
孟實先生還寫了一部大書,《文藝心理學》。但這本小冊子並非節略;它自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有些處是那部大書所不詳的;有些是那裡面沒有的。「人生的藝術化」一章是著明的例子;這是孟實先生自己最重要的理論。他分人生為廣狹兩義:藝術雖與「實際人生」有距離,與「整個人生」卻並無隔閡;「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他說:「生活上的藝術家也不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脫。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脫時見出他的豁達。」又引西方哲人之說:「至高的美在無所為而為的玩索」,以為這「還是一種美」。又說:「一切哲學系統也都只能當作藝術作品去看。」又說:「真理在離開實用而成為情趣中心時,就已經是美感的對象;……所以科學的活動也還是一種藝術的活動。」這樣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體了。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人人生,又將人生納人藝術之中。這種「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
一九三二年四月,倫敦
序/朱自清
新文化運動以來,文藝理論的介紹各新雜誌上常常看見;就中自以關於文學的為主,別的偶然一現而已。同時各雜誌的插圖卻不斷地複印西洋名畫,不分時代,不論派別,大都憑編輯人或他們朋友的嗜好。也有選印雕像的,但比較少。他們有時給這些名作來一點兒說明,但不說明的時候多。青年們往往將雜誌當水火,當飯菜;他們從這裡得著美學的知識,正如從這裡得著許多別的知識一樣。他們也往往應用這點知識去欣賞,去批評別人的作品,去創造自己的。不少的詩文和繪畫就如此形成。但這種東鱗西爪積累起來的知識只是「雜拌兒」;還趕不上...
目錄
學識之法門‧智慧之淵藪----序五南「大家講堂」/曾永義
推薦序/ 宛小平
序 / 朱自清
開場話
第一章 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第二章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第三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宇宙的人情化
第四章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美感與快感
第五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美感與聯想
第六章 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
—考證、批評與欣賞
第七章 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與自然
第八章 依樣畫葫蘆
—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第九章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藝術與遊戲
第十章 空中樓閣
—創造的想像
第十一章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創造與情感
第十二章 從心所欲,不逾矩
—創造與格律
第十三章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
—創造與模仿
第十四章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天才與靈感
第十五章 慢慢走,欣賞啊!
—人生的藝術化
後記
附錄
無言之美
朱光潛年表
學識之法門‧智慧之淵藪----序五南「大家講堂」/曾永義
推薦序/ 宛小平
序 / 朱自清
開場話
第一章 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第二章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第三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宇宙的人情化
第四章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美感與快感
第五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美感與聯想
第六章 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
—考證、批評與欣賞
第七章 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與自然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