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教育不僅是探索知識與技能的途徑,也是塑造人格、追尋自我生命意義的過程──中原大學校長 張光正
「專業倫理」通常與一般德目的「公平、誠實、守信」等有關,同時也涉及一些身為專家才可能會遇到的倫理問題。專家受到社會的尊重,居於較有影響力的位置、掌有較大的權力及較多的社會資源,就會面臨「專家能達成社會託付,善盡其社會責任,妥善運用社會資源,又不讓社會涉入風險?」的問題。因此,「專業倫理」絕不是無中生有的道德教條,而是一般人在特定專業領域裡必然會面對的倫理和道德議題。
設計倫理共二篇,首篇介紹「一般倫理」;第二篇專論「設計倫理」,本篇共分四章:首以介紹基本設計思維架構,第二章則論述專業分工的重要性--設計人與其他人的關係;第三章專論設計相關之現行法規;第四章針對三大設計領域:商業設計、室內設計和空間與景觀的實際案例做探討。
本書彙集在設計方面各領域如建築、景觀、商業設計、室內設計等倫理議題,加深學生對該領域的廣度與見識。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喻肇青
現職: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
學歷: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建築碩士
張華蓀
現職: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博士
張道本
現職: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學歷:美國曼菲斯大學平面設計所藝術設計碩士
葉俊麟
現職: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工學博士
連振佑
現職: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
劉時泳
現職: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
丁姵元
現職: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管理教育博士
林文瑛
現職: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教務長
學歷:日本慶應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道德思考的本質
邏輯思考
許多人一聽到道德思考、倫理規範,就以為那是哲學家、教育家,或老學究才必須探究的議題,殊不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常常面臨了許多對錯判斷、道德抉擇;一聽到邏輯思考,直覺上就以為那是哲學家、數學家才會感興趣的問題,殊不知我們每一次對話都脫離不了邏輯的規範,否則便無法有效溝通。其實,所有溝通幾乎都隱含著「如果⋯⋯就⋯⋯」、「因為⋯⋯所以⋯⋯」的邏輯推理形式。
不過,由於課堂上正式的邏輯習題或道德兩難案例,畢竟還是與日常生活我們會遇到的推理問題或道德抉擇有相當大的差距,以致我們容易誤以為實際生活中的邏輯思考或道德抉擇是難以教導或學習的。事實上,這兩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日常的邏輯思考或道德推理,常常是在前提隱晦不明或資訊不足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我們能養成一個習慣,將日常的問題分析清楚,想清楚判斷所需要的資訊為何就會發現,課堂上的原則是能夠應用在日常問題的推理或判斷上的。
有學者曾經將一般課堂上的正式推理作業與日常生活所遭遇的推理問題做一個比較(表一),相當有助於釐清這兩種問題的差異(Galoti,1989),讓我們了解日常道德推理或道德判斷之所以讓人覺得複雜、難以獲得共識之原因。
根據表一的比較,我們可以了解,現實的邏輯判斷或道德抉擇之所以困難,常常是因為沒有想清楚推論的前提,沒有掌握必要的資訊,或者沒有辦法不考慮個人的利害或人際關係。事實上,只要舉幾個例子來說明,我們應該很快就能了解兩者的差異其實只是形式上的差異,而非本質上的差異。
現在請先想想下面的情境:選舉中有人提出:「張三不會講臺語,所以他不認同臺灣。」
張三的確不會講臺語。請問:你要不要接受他們的結論:「張三不認同臺灣」?
有人主張:「有人天生不是讀書的料,讓他們讀書是浪費社會資源。」
學校裡的確有些學生表現很差。請問:你要不要接受他們的主張:「不讓這些學生念書」?
朋友跟你說:「你是我唯一的好朋友,這次考試一定要幫我。」
你的確認為彼此是好朋友。請問:你要不要接受他的要求,在考試時幫朋友作弊?
老闆跟你說:「公司雇用童工是做善事,你們要幫忙掩飾。」
童工的家境確實很不好,而政府督察員剛好訪談到你。請問:你要不要替公司說謊掩飾?
一、有效論證
表面上這些好像都不是容易馬上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將這些例子化為我們在邏輯課上所學到的三段論證來加以思考,便很容易分辨這些話或這些主張有沒有道理。所謂三段論證事實上是由三個部分所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則,小前提是特殊事實,然後根據邏輯法則,從大前
提與小前提的連結關係上得到結論。換言之,所有的結論都是由大前提與小前提推論出來的,所有的前提都是支持結論的理由。例如,「只要是生命,都應該被尊重」(大前提),「胚胎是生命」(小前提),「所以胚胎應該被尊重」(結論)。
我們在判斷該不該接受結論時,考慮的自然是:「結論是否為真?」要判斷結論是否為真,有兩個重要的步驟:一是先確認從大前提、小前提連結到結論的關係是否符合邏輯法則,用學術用語說,就是必須確認這個三段論證是不是一個「有效論證」(valid argument);其次,要確認大前提、小前提是否為真實的論述,用學術用語說,就是必須確認這個論證是否為「正確論證」(sound argument)。
邏輯法則涵蓋範圍很廣,本章並不打算詳述,但是任何思考的基礎,包括道德思考,仍然是邏輯思考;而我們日常的道德抉擇便是必須從眾多的道德思考中釐出頭緒,做出判斷。因此,我們有必要先花一點篇幅簡單說明一下何謂有效論證、何謂正確論證。
第一章
道德思考的本質
邏輯思考
許多人一聽到道德思考、倫理規範,就以為那是哲學家、教育家,或老學究才必須探究的議題,殊不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常常面臨了許多對錯判斷、道德抉擇;一聽到邏輯思考,直覺上就以為那是哲學家、數學家才會感興趣的問題,殊不知我們每一次對話都脫離不了邏輯的規範,否則便無法有效溝通。其實,所有溝通幾乎都隱含著「如果⋯⋯就⋯⋯」、「因為⋯⋯所以⋯⋯」的邏輯推理形式。
不過,由於課堂上正式的邏輯習題或道德兩難案例,畢竟還是與日常生活我們會遇到的推理問題或道德抉擇有相當大的差距,以致我們容...
推薦序
院長序
關懷弱勢、環境正義一直是中原大學設計學院的教育宗旨與原則。我與同仁們不只為90%的人們提供專業設計服務,並且特別關注這個社會中經常被忽視的另外10%。正義、倫理,都是我們發揮設計專業最核心的關懷。
中原大學在張校長的遠見下開創專業倫理通識必選課程,設計學院也
很早就從喻肇青教授開始開設「對話式環境法」探討每個環境爭議議題的正義辯證,在這個基礎上延伸、轉換提升到整個學院的設計倫理課程,本院同學這幾年在專業倫理個案競賽也屢獲佳績,足以證明教學成效,預見兼備倫理精神養成的專業人才投入未來職場,為我們開創更好的環境。
這次張校長倡議每個學院要獨立另行出版專業倫理專書,我們將過去在建築、景觀、商業設計、室內設計各領域探討過的倫理議題彙整成本書,展現了我們對這個領域的廣度與深耕。感謝喻肇青教授、丁姵元老師特別鼎力協助,本院張道本主任、張華蓀老師、連振佑老師、葉俊麟老師、劉時泳老師共同投入方能完成本書第二篇。
院長序
關懷弱勢、環境正義一直是中原大學設計學院的教育宗旨與原則。我與同仁們不只為90%的人們提供專業設計服務,並且特別關注這個社會中經常被忽視的另外10%。正義、倫理,都是我們發揮設計專業最核心的關懷。
中原大學在張校長的遠見下開創專業倫理通識必選課程,設計學院也
很早就從喻肇青教授開始開設「對話式環境法」探討每個環境爭議議題的正義辯證,在這個基礎上延伸、轉換提升到整個學院的設計倫理課程,本院同學這幾年在專業倫理個案競賽也屢獲佳績,足以證明教學成效,預見兼備倫理精神養成的專業人才投入未來職...
目錄
院長序
再版序
第一篇 一般倫理
第一章 道德思考的本質—邏輯思考
第二章 道德思考與邏輯原則
第三章 道德抉擇的本質—原則與結果
第四章 道德有客觀標準嗎?—兼論文化相對觀點
第五章 道德效用主義—另一種相對觀點
第六章 道德行為的結果重要嗎?
第七章 道德原則有優先次序嗎?
第八章 道德義務與美德
第二篇 設計倫理 089
第一章 設計倫理思維架構 091
第二章 設計人與其他人的關係 101
第三章 各領域專業倫理行為法則比較 113
第四章 設計倫理案例 133
院長序
再版序
第一篇 一般倫理
第一章 道德思考的本質—邏輯思考
第二章 道德思考與邏輯原則
第三章 道德抉擇的本質—原則與結果
第四章 道德有客觀標準嗎?—兼論文化相對觀點
第五章 道德效用主義—另一種相對觀點
第六章 道德行為的結果重要嗎?
第七章 道德原則有優先次序嗎?
第八章 道德義務與美德
第二篇 設計倫理 089
第一章 設計倫理思維架構 091
第二章 設計人與其他人的關係 101
第三章 各領域專業倫理行為法則比較 113
第四章 設計倫理案例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