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細膩的敘述,展現真摯而深刻的親子關係
深入剖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連結
以生活化的文字引領父母成長,進而激發孩子的潛能
有原則的愛才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根本
藉由傾聽,走進彼此的內心世界
【父母的覺醒之旅】
——美好的自我探索
這本書籍將帶領讀者踏上一場令人心動的旅程,從父母在與孩子的相遇開始,一步一步地一同探索自我。我們將看到父母如何先成為優秀的自己,進而成為激發孩子潛力的引導者,並以有著明確原則的愛為孩子開啟幸福之門,讓孩子擺脫「複製」的人生,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並在其中感悟到生命的價值。
【榜樣與鏡子】
——父母與孩子的影響與反映,共建家庭榜樣
作者在書中探討該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為孩子塑造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書中談及尊重孩子,與他們建立深厚的關係,並提到巧妙地使用幽默,讓親子之間充滿愉悅的互動。這種心靈博弈不僅豐富了親子情感,更讓孩子在尊重中茁壯成長。
【從習慣中塑造命運】
——愛的原則與良好習慣的培養
作者接著將目光聚焦在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首先強調父母愛孩子需有原則,愛是無條件的,卻不能因此無限的遷就孩子。透過父母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展現了習慣對孩子命運的深刻影響。同時,建立時間概念、管教得當、忍耐的重要性等等,顯現了良好習慣對孩子未來的幫助。
【聆聽孩子的心聲】
——以「心」感知孩子的世界
最後,作者關注於父母以愛心和理解,聆聽孩子的內心需求。放低姿態,用心傾聽孩子的世界,透過愛與理解,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讓父母成為孩子最值得信賴的支持者,在過程中找到對孩子最適切的陪伴方式,啟迪讀者對家庭教育的新思維。
本書特色:在本書中,作者透過列舉家庭生活中親子相處中存在的最常見的問題,詳細地解釋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同時,將實用的意見和觀點融入到真實案例裡,並在剖析教育觀點時,引用了古今中外和教育孩子有關的經典故事,讓讀者在享受親切、溫暖的故事之餘學到既具體又實際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作者簡介:
諸葛玉堂,被譽為「行走的活菩薩」,教育界的翹楚。擁有十餘年的執教經驗,他用心負責的態度、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細膩豐富的授課內容以及慈悲和合的風格,深受學員的讚譽。諸葛玉堂以「潤心細無聲」的風格聞名,以真實的體驗式學習讓學員參與其中,體悟智慧,又不失幽默,讓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愉悅而深刻。
章節試閱
第1章 為人父母的覺醒之旅
先成為優秀的自己,才能當優秀的父母
我女兒七歲時,有一次,我送她到離家附近的一個國學班補習。期間,有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向我走來,問道:「請問您是諸葛老師嗎?」見我點頭,她又指著我身旁的女兒問:「她是您女兒嗎?」
我並不認識她,仍然禮貌地點頭。這位母親驚喜地說:「諸葛老師,難怪您女兒的功課好,原來她有您這個當教育專家的爸爸啊。我早就想聽您的課,可一直沒有機會。我聽說您舉辦的「生命覺醒」的課程,是針對父母的,那些聽了您課的父母,後來都教出了優秀的孩子……」
這位母親在跟我說話時,她旁邊的兒子用手拉拉她的衣角,想說話,卻被她訓斥:「你這孩子就是不懂事,沒看到大人在說話嗎?」說著她一指我女兒,「你看人家不但成績好,國學學得也比你好。這幾年,我不工作,還不是為了你,你報名英文、奧林匹克數學、鋼琴這麼多課,不都是我專程接送你?你怎麼就不知道感恩呢?」
孩子被母親當眾批評,感到沒面子,就生氣地轉身跑開。她見狀連忙去追,邊追邊罵著孩子。
以上例子中這位母親對待孩子的場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幾乎是比比皆是。甚至於連我們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著同樣的角色。在我們眼裡,孩子一旦有令我們不滿意的舉止行為,我們總數落不止,接著抱怨為孩子做出的犧牲太多,讓孩子對我們唯恐避之不及。時間長了,會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其實都是我們大人自己的問題。我們要想讓孩子變得優秀,首先我們得成為優秀的父母。而要想成為優秀的父母,我們必須先成為優秀的自己。
縱觀中外那些優秀的人士,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有一對優秀的父母。
比爾蓋茲成為世界知名人士後,很多人在驚嘆他的成功時,都在想:「是什麼樣的父母培養出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的?他們有什麼祕訣嗎?」
面對人們這個問題,比爾蓋茲父親用一句話給予了回答:「我一直奉行的教育理念,就是引導蓋茲的天賦,給他自由成長的空間。」
比爾蓋茲出生在美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律師,母親是美國聯合慈善總會的主席之一。比爾蓋茲童年大部分時間是與書和母親相伴度過的。
父母認為,孩子在學前教育中,培養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於是,在母親的影響下,他喜歡上了閱讀。最喜歡讀《世界百科全書》(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為了滿足他的閱讀量,父親購買了大量的書籍。
為了培養孩子的合作和競爭能力,父母會在大規模的家庭聚會中,跟孩子做著兩人三腳、雞蛋和勺子競賽等遊戲。
「這些活動使孩子們能夠從一個延伸型的大家庭中感受並理解關愛。我相信這些是幫助他們取得成功的要素。」蓋茲的父親說。
小蓋茲11歲時處在叛逆期,有時會跟母親發生衝突。最嚴重的一次衝突是在餐桌上爆發的,當時,他對著母親大喊大叫,總是做調停人的老蓋茲將一杯水潑到兒子臉上。隨後,他們將兒子帶進了心理諮商所。
對於這段經歷,比爾蓋茲回憶:「醫生說和父母作對毫無益處,父母做什麼都是為我好。我竟然因此改變了想法。」醫生同時也開導蓋茲夫婦,他們應該給兒子更大的自由。
這次心理諮商讓夫婦兩人下定決心幫兒子轉學。他們把小蓋茲送到西雅圖收費最高的私立學校之一——湖濱學校,這裡正是以自由聞名。學校裡的各種協會和興趣班讓孩子們得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小蓋茲很喜歡這裡的氣氛,覺得大人們不會裝模作樣。小蓋茲與父母的關係慢慢緩和起來。
老蓋茲夫婦像許多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開始幫兒子規劃未來——進入哈佛法學院,成為律師。1973年,比爾蓋茲以優異的成績被哈佛大學法學院錄取。讓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喜歡電腦的比爾蓋茲在大二時向父母宣布,要從哈佛輟學,然後到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基創辦微軟公司。
那時,大學生休學一段時間去出社會在美國是很普遍的現象。所以,父母儘管不同意,但是為了尊重孩子的意願,仍然答應了。這樣才有了今天的比爾蓋茲。
應該說,蓋茲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他們教育的精髓,滲透著西方文化崇尚自由和個性的精神,這恰恰是我們東方文化經常欠缺的一點。
雖然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各有不同,但是基本教育理念卻是相通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和長處,相對國外這種教育方式,東方大多父母的教育則是打著「愛孩子、為孩子好」的旗幟,來壓抑孩子天賦。
在我們周圍,大多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者。他們因為自己不優秀,就想讓孩子代替自己出人頭地。於是,想盡一切辦法「逼」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當孩子背上父母的諸多期望和夢想時,他們就像遊戲裡的那隻蝸牛和童年裡的歌謠一樣,揹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地朝著父母夢想的方向爬去。長期負重的學業,讓孩子臉上出現與年齡不相稱的憂愁和痛苦,輕則讓他們變成讀書機器,感覺不到生活的快樂,重則產生厭學情緒,甚至出現離家出走等極端方式。
相信做了父母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孩子剛出生時,我們懷著為人父母的喜悅,在為孩子規劃未來生活時,更多的是希望他能過得開心、幸福!然而,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會改變初衷,出現各種比較心態。
在父母看來,他們覺得只有親眼看到孩子過上了他們心中所幻想的「好」日子,他們才算是盡到了責任,才算是成功,才稱得上是優秀孩子的優秀父母。
有一年,我舉辦「生命覺醒」的課程時,有不少父母對我說:
「諸葛老師,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兒子進入名校讀大學。」
「諸葛老師,我們夫婦兩個沒什麼文化素養,之所以這麼拚命賺錢,就是想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有機會,送他去國外留學,將來做一份體面的工作。」……
我看著這些焦慮的父母們,問道:
「你們為孩子規劃的這些未來,徵求過孩子的意見嗎?」
「我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他好,他怎麼會不同意呢。」
父母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
我提醒道:「孩子的未來如何,我們誰也決定不了。他的未來,三分之一靠他的努力,三分之一靠天賜的機會,三分之一靠父母的正確教育。努力和機會,父母決定不了,只有正確的教育,值得父母花費心思,所以,你們要做的是讓他們有一個強大的心理。只有心理強大了,才能讓孩子在變幻莫測的人生道路上,具備承受苦難、爭取幸福的能力。沒有強大的心理素養,你們為他鋪好再多的路,都會變成死路。」
他們聽完後,沉默了。
我一直堅信,父母只有先成為優秀的自己,才能做優秀的父母。凡是優秀的父母,給孩子的教育都是最合適的教育,即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很贊成一句話:「孩子——我們對於這個被自己締造的生命,付出了無條件地愛,而這份愛卻未必是對他好的。學習怎樣做一個好父母,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修行。」
讓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有一年,我在某市舉辦「生命覺醒」課程時,父母們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諸葛老師,怎麼才能讓孩子像他們班上成績好的同學那樣,變得喜歡讀書啊?」
「諸葛老師,您是怎麼教育您的孩子的,我聽說您的兩個孩子,不但學業好,也特別懂事。」
「諸葛老師,我怎樣才能把孩子教育成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不讓我操心啊。」……
我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要把孩子教成別人家的孩子呢?」
「別人家的孩子聽話,不讓大人操心呀。」他們異口同聲地說。
我耐心地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就像世界上兩片不一樣的樹葉一樣,我覺得,讓他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比讓他當複製的『好孩子』更好。」
聽了我的話,他們都愣住了。
從事家庭教育這麼多年來,我不但研究國學中的文化精髓,也對國外家庭教育的理論和案例進行過研究。我在平時舉辦「生命覺醒」課程時,也接觸過許多這方面的真實案例,這讓我得出一個結論: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是讓孩子變得多麼優秀,而是讓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十幾年前,有一對夫妻帶著他們進入青春期的兒子,專程從千里之外的城市趕來向我求助。
當時,他們的兒子十三歲,剛上國中,身高很高,低著頭跟在父母身後,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這是諸葛老師,快跟諸葛老師問好。」母親嚴厲命令孩子。
孩子的頭垂得更低了。
「這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母親抱怨道,「我弟弟家的孩子,比他還小,卻比他禮貌,一見到大人就親切地問好,你再看他,我叫他問好都不問好——」
「他跟我小時候一樣,不愛說話。」我說著向這位母親使了一個眼色,不讓她當眾教訓孩子,然後我把頭轉向男孩,微笑著問道:「你平時喜歡什麼運動?」
聽了我的話,孩子抬起頭看我,眼睛裡充滿了喜悅:「踢球。」
「只知道玩,不知道好好讀書......」父親插嘴。
我一直認為,當眾責罵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大忌。所以,我趁機對孩子的父母說:「您們在外面等我,我先跟孩子談談。」
那天,我跟孩子談得非常愉快,孩子告訴我,他喜歡運動,將來想當記者。說到這裡,他有點不好意思:「老師,我國文不好,特別是作文,您說我這樣子能當記者嗎?」
我鼓勵他:「只要你想當記者,以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不管將來考上什麼大學,你都要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一定要相信自己做得到。」
孩子聽後信心大增,向我表示,一定要盡最大能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後來,我再跟孩子的父母談話時,這位母親繼續抱怨:「我表姐的兒子,跟他同歲,畫畫很好,得過獎;我們鄰居家的孩子,作文寫得好,在校刊上發表文章;他國小同學跟他都是在國小學奧林匹克數學的,他同學在全國比賽中拿過好幾次獎,他一次都沒有。」她長嘆一口氣,「我家孩子,真的是一點優點都沒有……」
我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質,這需要父母去發現並為他指出方向,讓他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不要總是指責孩子,多給他希望。」
「諸葛老師,您說我家孩子這個樣子......」他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他將來能像別人那樣過上好生活嗎?」
我問道:「你們覺得什麼生活才算好的呢?」
「這個......」他們一時回答不上來。
我語重心長地說:「孩子的人生,需要孩子來完成,他將來過得如何,我們都無法左右。所以,身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希望,多聽聽孩子的心裡話。」
後來,他們又聽過我的幾次課後,漸漸地有了變化,跟孩子關係也好了起來。
2015年的暑假,我接到男孩的電話,他在電話裡高興地對我說,他考入了某大學的中文系。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舞臺,父母要想讓孩子在這個舞臺上當主角,就不要照成人的標準要求他們,這樣只會壓抑孩子的需求和情緒,慢慢的會讓他們脫離真實的自我,壓抑自己的潛力,成為許多「優秀」孩子的「複製品」。
有人說,教育是根雕藝術,不是泥塑藝術。根雕是按照樹根本來的樣子,經過藝術家的精雕細刻,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精美藝術品。教育孩子亦如此,要根據孩子的特質,對他進行耐心地引導,去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像「泥塑」那樣,按照預先設定好的模式,塑造出一批和原型一模一樣的藝術形象。
第1章 為人父母的覺醒之旅
先成為優秀的自己,才能當優秀的父母
我女兒七歲時,有一次,我送她到離家附近的一個國學班補習。期間,有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向我走來,問道:「請問您是諸葛老師嗎?」見我點頭,她又指著我身旁的女兒問:「她是您女兒嗎?」
我並不認識她,仍然禮貌地點頭。這位母親驚喜地說:「諸葛老師,難怪您女兒的功課好,原來她有您這個當教育專家的爸爸啊。我早就想聽您的課,可一直沒有機會。我聽說您舉辦的「生命覺醒」的課程,是針對父母的,那些聽了您課的父母,後來都教出了優秀的孩子……」
這位...
推薦序
推薦序
初識諸葛玉堂老師,是在他講的「生命覺醒」的課堂上。
說實話,在聽諸葛玉堂老師的課前,我曾經猶豫不決,因為我本人從事教育工作多年,而且多次舉辦親子教育培訓班,也幫助過不少父母解開教子的困惑。但當我翻看了諸葛玉堂老師的社交平臺後,被他所發的文字感動,他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感恩」。我和他在網路上有過幾次溝通,他謙抑的為人和處處感恩的心態,令我感覺到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教育者。所以,我決定去聽他的課。
當諸葛玉堂老師走上講臺,用帶有溫度的聲音開口講話時,我立刻被吸引了。
諸葛玉堂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膽小自卑,害怕在超過兩個人的場合講話,更不敢跟人交往。父母認為他心理有問題,就帶他去看心理醫生。
醫生耐心地聽了孩子的「病情」後,他輕輕地握住孩子的手,親切地說:「恭喜你,有這麼好的優點。」
孩子一驚:「你的意思是,膽小是人的優點,那麼勇敢卻成為人的缺點了?」
醫生微微一笑,說:「不,勇敢是優點。而你膽小是因為謹慎小心,說明你做事牢靠,不容易出差錯。但因為勇敢會影響其他人,所以,人們更重視它。這就好比黃金和白銀,人們更重視黃金。」
見孩子依然一臉困惑。醫生問道:「你喜歡囉嗦、嘮叨的人嗎?」
孩子搖搖頭。醫生溫和地說:「如果你看過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寫的小說,就會覺得這位大作家其實既嘮叨又囉嗦的,他在寫一個小細節時,會婆婆媽媽地講半頁紙。可是,這正是他作品的特點,我們能說這是他的弱點嗎?」
孩子天真地笑了,搖了搖頭。
醫生又問:「你是不是討厭醉鬼?」
孩子點點頭:「很討厭。」
醫生說:「可唐朝大詩人李白就是大酒鬼——」
孩子急忙打斷醫生:「不對,李白是愛喝酒的大詩人,他很多名詩都是酒後寫的呢。」
醫生讚道:「你說得很對。弱點在不同的人身上,會呈現不同的色彩:有的酒鬼就是一個酒鬼,喝醉了害人害己;但李白卻是棲身於酒中的詩仙。」
見孩子連連點頭,醫生接著說:「我覺得所謂人的弱點,其實就是一個營養不良的優點。比如,假如你是一個隨時要上戰場的戰士,那麼膽小就是弱點;但若你是一個司機、一個治病救人的醫生,那麼膽小謹慎就是可貴的優點。所以,你與其想辦法克服它,不如想辦法增加自己的學識、才幹,當你擁有足夠的見識、高遠的眼界和寬闊的胸懷時,即使你想當一個膽小的懦夫,都很困難。」
孩子聽後開心地笑著點了點頭。
諸葛玉堂老師總結說:「天底下沒有完美的孩子,但更沒有一無是處的孩子。只要父母用一雙發現的眼睛去觀察孩子,就會發現,你的孩子身上有很多潛力值得開發。他或許不能成為完美的人,但他一定會成為具有自己特性的孩子。」
在那堂課上,諸葛玉堂老師不但列舉了他教育孩子的小故事,還讓學員上臺分享他們教育孩子的心得……他多次強調:「我們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先讓自己醒悟,用一份清醒的愛來愛孩子。孩子是一棵幼苗,是一張白紙,更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他的思想和個性從他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屬於他。孩子能否擁有快樂的人生,取決於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對他進行正確的引導。」
可以說,聽諸葛玉堂老師的「生命覺醒」的課程,能讓我們真正地感覺到教育其實很簡單。
這堂課之後,我和諸葛玉堂老師成為朋友。我們經常在網路或是電話中探討教育的問題。我得知他在寫一本關於教育的書時,非常興奮,主動提出先讀為快。於是我便有幸成為第一個讀他手稿的讀者。
讀完後,我激動不已。文如其人,用在諸葛老師的身上,真是再恰當不過了。他的文字,跟他本人一樣,帶著讓人舒服的溫度,像春天黃昏的風一樣,柔柔地吹進我們心間,輕拂著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那一部分。
在書中,諸葛玉堂老師將實用性強的觀點揉碎後融入到真實的故事中,他在剖析教育觀點時,引用了古今中外的經典而又生動的案例,讓讀者朋友在享受故事的同時學到教子經驗。
相信此書問世後,一定不會辜負各位讀者朋友的。我一味地說書好,你可能會懷疑我有誇大之嫌。現在網路上流行一句話叫:空口無憑,有圖才有真相——你只有買一本諸葛玉堂老師的書,細細讀、認真品,將會讓你獲益匪淺!
推薦序
初識諸葛玉堂老師,是在他講的「生命覺醒」的課堂上。
說實話,在聽諸葛玉堂老師的課前,我曾經猶豫不決,因為我本人從事教育工作多年,而且多次舉辦親子教育培訓班,也幫助過不少父母解開教子的困惑。但當我翻看了諸葛玉堂老師的社交平臺後,被他所發的文字感動,他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感恩」。我和他在網路上有過幾次溝通,他謙抑的為人和處處感恩的心態,令我感覺到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教育者。所以,我決定去聽他的課。
當諸葛玉堂老師走上講臺,用帶有溫度的聲音開口講話時,我立刻被吸引了。
諸葛玉堂...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第1章 為人父母的覺醒之旅
第2章 孩子的榜樣,父母的鏡子
第3章 習慣決定人生,好習慣來自有原則的愛
第4章 良好的親子關係
第5章 用「心」傾聽
第6章 孩子的高EQ與父母息息相關
第7章 激發智慧
第8章 從良好的體驗中改正自己的錯誤
附錄一
附錄二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第1章 為人父母的覺醒之旅
第2章 孩子的榜樣,父母的鏡子
第3章 習慣決定人生,好習慣來自有原則的愛
第4章 良好的親子關係
第5章 用「心」傾聽
第6章 孩子的高EQ與父母息息相關
第7章 激發智慧
第8章 從良好的體驗中改正自己的錯誤
附錄一
附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