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夏日陽光,見證生命的盛放
詩詞如同夏日的微風,輕輕吹拂著我們的心靈
對生命、希望與再生的歌頌
從詩詞的文字中感受生活的熱情
【熱情澎湃的夏日詩章】
本書精選了與夏日有關的古詩詞,從唐詩到宋詞,從輕盈的夏日風情到深邃的夜晚意境,文人們藉由詩詞中的文字將夏日的炎熱、美麗、奔放一一呈現於讀者眼前。這些詩詞不僅僅是文字的組合,更是一場關於生命、情感和自然的對話,透露出古代文人對夏日的深刻體悟和熱情讚美。透過對這些詩詞的賞析和解讀,讀者不僅可以加深對古代文人內心世界的理解,還能夠從中汲取到夏日的激情和活力。在這個過程中,夏季不再只是一個季節的名稱,而是一種生命的慶典。
【詩詞構成的夏日情懷】
在詩詞之中,夏天不只是一個背景或季節的象徵,它更是成為了表達人生諸多面相的一個途徑。從炎炎夏日的歡樂與奔放到對生命可貴的珍惜,從季節變換中悟出的自然規律到人與自然關係的反思,文人們巧妙地利用夏季特有的景象作為媒介,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透過這些精選詩詞的閱讀與領悟,讀者有機會進一步理解古人對於生命的感悟,從而開闢出一條自我探索的路徑。
【解讀夏季詩詞的文化底蘊】
透過對詩詞背後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脈絡進行深入解讀,讀者不僅能夠欣賞到各個時代對夏季的不同詮釋,同時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到詩詞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這種跨時代、跨文化的閱讀不僅豐富了讀者的文化知識,同時也提供了一個賞析中國古代社會、哲學和藝術的視角。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共鳴,並將其中古典文化的智慧與美學應用於當代生活中。
【古今交會,夏日韻事】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裡,本書提供了一個沉澱心靈的契機,讓人們可以暫時擺脫現實的喧囂,找到心靈的寧靜。隨著書頁的翻動,其中的每一首詩、每一闋詞,都如同夏日裡盛開的鮮花,綻放在讀者的心裡。透過古人精心創作出來的成品,讀者不僅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與詩意,更能重拾熱情。這些詩詞不僅是對夏天的有感而發,同時也象徵著對生命的熱愛與對理想的嚮往。
本書特色:這本書收錄了以夏日為主題的詩詞佳作,其中的作品充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以及熱情洋溢的景象。作品中每一個遣辭用句,都凝聚了人們對這個季節的美好嚮往,深刻地描繪生命的盛放與無限可能。藉由本書,讀者將穿越時光,與古代文人一同感受夏天的奔放與活力,領略夏天的美好,並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喜悅與自由。
作者簡介:
陳光遠,一位企業集團的副總裁兼商學院院長,擁有豐富的企業管理和金融專業背景,並擁有金融學研究生學位。憑藉超過21年的工作經驗,陳光遠在戰略制定、建立團隊、拓展業務、風險管理、投資決策和營運管理等方面展現出卓越的能力。他專注於研究宏觀經濟與金融政策,並在等多個行業獲得豐富經驗。
陳秉志,是一位對文學與詩詞情有獨鍾的作家。他以深厚的文學造詣和敏銳的審美眼光,撰寫了許多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專題作品。畢生熱愛詩詞,深信詩詞中蘊含著無數情感與思想,並期望讀者能夠一同感受詩詞之美。
章節試閱
夏花爛漫雨打浮萍
四月.孟夏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五月.仲夏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六月.季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四月
初一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間①四月芳菲②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③春歸無覓處,不知④轉入⑤此中⑥來。
注釋
①人間:此處指山下的村落。②芳菲:芳香的花草。③長恨:常常惋惜。「長」同「常」。④不知:豈料,想不到。⑤轉入:改變方向進入。⑥此中:此處指深山的寺廟裡。
譯文
四月時山下的花草凋零已盡,大林寺的桃花竟然剛剛盛開。
我常惋惜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豈料它轉到這座深山寺廟了。
賞析
詩人初夏四月遊歷大林寺,在這座寺廟中與初放的桃花不期而遇,想到此時山下芳菲已盡,這始料未及的春光讓他倍感驚喜。
前兩句交代時間和地點。首句詩人不用「山下」、「山外」、「鄉村」,而用「人間」,這種遣詞值得細細品讀。「人間」一詞,不僅僅為了與「山寺」對仗的工整而用,還有眼前事物之意,「山寺」一詞意味深邃,也許是詩人忘憂、釋懷、寬慰的仙境。「芳菲盡」與「始盛開」描寫詩人登山已值初夏,山下村莊裡的鮮花已經凋落,綠葉取代了鮮花的顏色,世間花兒一到了四月「芳菲」已盡,是「人間」的真實寫照。沒想到的是,在山中古寺中能與「桃花」不期而遇,見到這樣的景色,心情自然大為欣喜。詩人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用「始盛開」代替花開豔麗之狀,反而把春光寫得更加具體可感、形象美麗。
後兩句寫詩人心中的嘆謂感慨。承接首句的「芳菲盡」,轉而想到鮮花開敗時那種惜春、傷春的情懷。「長恨」隱約展現出詩人內心的一種孤獨和傷感,「無覓處」突顯了詩人對春光逝去的怨恨或失望之情。結句的「不知」起反轉作用,「不知」是想不到的意思,想不到是自己錯怪了春光,原來這大好春光並沒有歸去,只不過像孩子一樣跟人捉迷藏,偷偷地躲到這深山的寺廟裡來了而已。「轉入」給「春」安上了雙腳,彷彿像人一樣,從「人間」跑到山寺,形象更加天真可愛、活靈活現。此詩還富有哲理韻味,當人們從現實生活中或眼前事務中無法自拔時,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可能會有一種驀然回首的感覺。
全詩想像豐富、構思精巧,更兼意境深邃、富有情趣。
拓展
大林寺在______大林峰,相傳為晉代僧人所建,為中國佛教聖地之一。以《愛蓮說》名傳後世的周敦頤曾有詩云:「三月僧房暖,林花互照明。路盤層頂上,人在半空行。」以此讚美大林寺,而今因興修水利,大林寺被淹沒於湖中。
A. 嵩山 B. 黃山 C. 秦嶺 D. 廬山
初二
遺愛寺
[唐] 白居易
弄①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②,處處是泉聲。
注釋
①弄:在手裡把玩。②鳥語:鳥鳴聲。
譯文
坐在溪水邊把玩手裡的石頭,為尋覓鮮花繞著寺院而行走。
時時刻刻都能聽到鳥鳴聲音,隨時隨處都能聽見泉水響聲。
賞析
詩中將多種自然景物組合在一起,語境直白,淺顯易懂,描繪了一幅風景秀麗、聲音悅耳、生機勃勃的畫面,勾勒出遺愛寺令人神往的風景,展現出詩人熱愛自然的情懷。
西元八一五年,大唐宰相武元衡在長安城上朝路上,被躲在暗處的刺客射滅燈籠後遇刺身亡。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靜,不急於處理。白居易卻上書力主嚴緝凶手,被朝中大臣認為是越權行為,於是被貶謫為江州刺史。在江州期間,白居易不僅留下近三千首詩,還吸取了老莊的知足思想、齊物觀念、逍遙理念和佛家的解脫思想。文學主張上認為詩歌必須寫得既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於入樂歌唱,才算達到極致,這種詩文主張,從此詩中也不難看出。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是直白地告訴人們詩人出遊的目的。詩人在小溪邊坐下,把玩手裡的石頭,又聞到陣陣花香,不禁站起來,繞著寺院尋找鮮花在何處。「弄」、「坐」、「尋」、「行」四個連貫的動作將「石」、「溪」、「花」、「寺」完美地組合在一起,已將山中重點的幾處景物全部勾勒出來。僧人所居,大多有山石、流水、繁花、芳草,景色安靜祥和,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後兩句描寫遺愛寺周圍生機盎然、清幽雅緻的環境。「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描繪這裡鳥聲恰恰、婉轉動聽,宛如天堂;溪水汩汩、不絕於耳,恰如仙境。上有「鳥語」,下有「泉聲」,彷彿在山中深處欣賞大自然的交響樂。勾勒出一幅在尋花路上花香相伴、動聽悅耳的鳥鳴和叮咚清脆的泉水聲交織的畫面,展示出一種流動、活潑之美,讓人在視覺、嗅覺和聽覺上都得到了享受與陶醉。無論是時間上的「時時」,還是空間上的「處處」,都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全詩對仗工整,字詞精練,前後關照,互相映襯。
拓展
白居易的思想綜合了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為主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白居易終生遵循的信條。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後,《遺愛寺》是其在任上遊覽______的遺愛寺時有感而作。
A. 嵩山 B. 黃山 C. 鐘山 D. 廬山
初三
題鶴林寺①僧舍
[唐] 李涉
終日昏昏②醉夢間,忽聞春盡強③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④得浮生⑤半日閒。
注釋
①鶴林寺:原名古竹院、竹林寺,始建於晉代,唐代著名古寺之一。②昏昏:迷迷糊糊。③強(ㄑㄧㄤˇ):勉強。④偷:一作「又」。⑤浮生:出自《莊子》的「其生若浮」,意為人生漂浮無定,如無根之浮萍,不受自身之力所控。
譯文
整天昏昏沉沉的就像在醉夢之中,忽然聽說春將逝去才勉強去登山。
因路過竹院時和僧人有一席談話,不但忘卻塵世煩惱又得半日悠閒。
賞析
李涉(ㄕㄜˋ)曾官至太學博士,後被流放到南方桂林。他擅長七絕,詩傳世雖不多,但此詩因其「偷得浮生半日閒」一句警語,在古人詩話中多被引用而流傳於世。
首句先點明詩人漠然的心態。自言自己整天昏昏沉沉的,像喝醉了酒一樣,又像在做夢似的,以至於整個春天即將過去了都渾然不知。緊接著「忽聞春盡」,似乎是突然察覺到了春末夏初時節,天氣炎熱起來了,及時「登山」也是勉強而為之。
第三句則筆鋒一轉,情緒上發生重大變化。「因」為介詞,有「由於」之意,「竹院」就是寺院,即僧人參禪悟道修行之地。佛家追求虛懷若谷、清高脫俗的境界,因此特意種竹,以竹為鄰,可常常提醒修行者,萬般皆是虛妄,當常懷「空」心。詩人在山上的竹院裡遇到了僧人,詩人有幸和僧人交談了一席話,一掃此前百無聊賴的情緒。從最後一句來看,可能是與僧人的一番談話,使詩人得以忘卻塵世的煩憂,解開了煩亂的心緒,找回生命的本真。
詩中沒有交代與僧人具體交談了什麼、談了多久,僅從結尾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閒」來看,與僧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僧人似乎為詩人點亮了一盞心燈,引發心靈自覺,頓覺世間光明。唯有經過修身養性、調理自我,摒棄大腦裡不好的情感、思想,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在有的詩詞版本中作「又得浮生半日閒」,其實「偷得」也好,「又得」也罷,都是一種自然之道。結尾的「閒」字,既是空閒、不忙碌之意,也是悠閒安靜、不煩躁之意。
從整首詩中可以看出,詩人並非無憂無慮、渾渾噩噩的,而是在名利場中仕途不順、情緒不佳,這次情緒調節,可以讓自己處變不驚。
拓展
李涉一生仕途不順,在唐憲宗時曾被貶______,唐文宗時又被流放。其間情緒極其消沉,自言「終日昏昏醉夢間」,然而在與鶴林寺高僧的閒談之中,或許化解了沉溺於世俗之憂煩,深得禪意,能為心靈增添些許的愉快。
A. 湖北襄陽 B. 四川邛崍 C. 安徽宿州 D. 江蘇鎮江
初四
江村即事
[唐] 司空曙
釣罷①歸來不繫②船,江村月落正堪③眠。
縱然④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⑤淺水邊。
注釋
①罷:完了,完畢。②繫:拴,捆綁。③正堪:正可以,正好能夠。④縱然:即使。⑤蘆花:生於河流、池沼岸邊淺水中的禾本科植物蘆葦的花。
譯文
垂釣歸來顧不得繫上船繩,江村安靜,殘月已沉,正好入睡。
即使夜裡起風把小船吹走,也只會停在附近長滿蘆花的岸邊。
賞析
此詩描述一位垂釣者在深夜歸來,連船也顧不得繫就上岸就寢之事,描繪了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表現了釣者悠閒的生活情趣。「釣罷歸來」天色已晚,說明垂釣者這一天興致高漲,「不繫船」是懶得繫船,顯示出垂釣者的從容灑脫,讓漁船任意飄蕩。「不繫船」三字為全詩關鍵,與僧人志南的「古木陰中繫短篷」的心思縝密是不一樣的。
此時夜色已深,月亮行將落下,人已經疲倦,該睡覺了,因此,連船也顧不得繫或懶得繫。「江村月落正堪眠」點明下船的地點、時間和人物的心情。地點是江村,時間是月落時分,人物此時的心情是滿身疲憊,正思睡眠。一個「堪」字,既表現出人物此時睡眠之切,又說明江村幽靜的環境正適合安眠。
但「不繫船」能安然入睡嗎?第三、四句層層遞進,夜間即便被風吹去了也沒關係,只不過停靠在「蘆花淺水邊」。不僅交代了首句「不繫船」的原因,同時使人深深體會到江村風景的靜謐幽美、社會生活的安定太平及人物心境的歡暢閒適。
透過「釣罷歸來不繫船」這樣一件小事,描寫江村情事,以小見大,詩人巧用「縱然」、「只在」等關聯詞語,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進一層,詩人並沒有刻劃靜謐美好的環境,卻將釣者悠閒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躍然紙上。
全詩語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與富有詩情畫意的幽美環境十分和諧,刻劃出一位垂釣者的閒適、寧靜、自由。不僅別具一格,還展現出一種無拘無束的老莊思想。
拓展
司空曙為人磊落有奇才,其詩多為行旅餽贈之作。與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合稱「大曆十才子」。他們既無共同的組織,也無共同的宣言,但他們有著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審美趣味,遵循著共同的創作原則,又相互唱和,交往密切。司空曙和「大曆十才子」中______的是表兄弟,詩歌能力相匹,關係十分親密。
A. 韓翃 B. 錢起 C. 李端 D. 盧綸
夏花爛漫雨打浮萍
四月.孟夏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五月.仲夏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六月.季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四月
初一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間①四月芳菲②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③春歸無覓處,不知④轉入⑤此中⑥來。
注釋
①人間:此處指山下的村落。②芳菲:芳香的花草。③長恨:常常惋惜。「長」同「常」。④不知:豈料,想不到。⑤轉入:改變方向進入。⑥此中:此處指深山的寺廟裡。
譯文
四月時山下的花...
目錄
夏花爛漫雨打浮萍
四月
五月
六月
夢遊天姥吟留別
名句摘錄
拓展答案
夏花爛漫雨打浮萍
四月
五月
六月
夢遊天姥吟留別
名句摘錄
拓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