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民國才女的詩情與才氣,盪漾在詩意的四月!
輕軟如同花影,
癢癢的甜蜜
湧進了你的心窩。
那是笑——詩的笑,畫的笑:
雲的留痕,浪的柔波。
▎萬古人間四月天
本書以詩意盎然的語言,開篇便將讀者帶入了林徽因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林徽因,被譽為「萬古人間四月天」,她的故事如同春日裡的溫暖陽光,灑落在歷史的長河中,激起了層層漣漪。從序章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林徽因的深厚情感,以及對她一生經歷的無限敬仰。林徽因的美,不僅僅是外在的,更在於她內在的詩意與才情,她的生命如同一首優美動人的詩篇,讓人回味無窮。
▎童年記憶:歲月是一朵蓮
林徽因的童年在杭州這座古都中度過,這裡的美景與人文氣息深深影響了她。從小她就展現出了對詩歌與文學的熱愛,她的才華與情感豐富,使她在文學上顯得格外突出。這段時期,林徽因的家庭環境對她的性格塑造至關重要,她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對國家的熱愛與對知識的追求,而母親的感性情緒也讓她更加渴望自由與獨立。這一切,都為她日後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難怪她笑永恆是人們造的謊,
來撫慰戀愛的消失,死亡的痛。
但誰又能參透這幻化的輪迴,
誰又大膽地愛過這偉大的變幻?
▎學識與愛情:尋找對的人
林徽因的青少年時期,她對知識的渴求與對愛情的嚮往交織在一起。她與梁思成的相識,以及後來與徐志摩在康橋的深情相遇,都深深影響了她的情感世界。這段時間,林徽因不斷地在學習與愛情之間尋找平衡,她的內心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無論是與梁思成的理性交往,還是與徐志摩的激情碰撞,林徽因都在這樣的經歷中逐漸成熟,她對愛情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
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
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
這些個淚點裡的情緒。
▎成就與貢獻:詩意人生
成年後的林徽因,不僅在文學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建築領域展現了她的才華。她與梁思成共同致力於中國古建築的研究與保護,這一事業也成為了她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林徽因的詩歌與文字,如同她的建築設計一樣,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她的一生,是對詩意人生的不懈追求,也是對中國文化藝術的珍視與傳承。本書透過對林徽因一生的細膩描寫,讓讀者深刻感受到她作為一個時代的象徵,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
【本書特色】:
本書以詩意懷舊的筆觸,細膩描繪了林徽因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從她的童年記憶、學識愛情,到成就貢獻,書中不僅展現了林徽因的文學與建築才華,更深刻揭示了她的情感世界和對美的追求。通篇貫穿了對林徽因詩意人生的讚頌,讓讀者在回顧她精彩人生同時,感受到她獨特的靈魂魅力。
作者簡介:
常曉軍,作家,副教授。出版《行走紅河谷》、《一個人的行走》、《塵世孤旅,三毛傳》等作品。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歲月是一朵蓮
安之若素
這是關於過去的故事。
其間有精緻、有美好、有清韻,也有新與舊的交錯與衝突。
還沒有來到這人間的天堂時,她覺得杭州是一場江南的雨,溼潤的氣息中有著濃濃的溫和與生機。如今,她已身在杭州,沿著那條狹長的江南雨巷,撐著紅油紙傘緩緩地走著,身姿嫋娜,讓路人忍不住駐足觀望。
小巷的地面用一塊塊規則的石頭鋪就,被人踩久了,便有了高高低低的起伏,走起路來十分不便。於是,那紅油傘便如同風中抖擻的花,任雨水斜斜地沖刷著。
這朵花從小巷深處款款地飄來,透過雨水細看傘下那位身著暗色旗袍的嬌美女子,彎彎的柳葉眉毛下是一張懵懂的臉,沿著眼尾向內暈染的眼影輕重有致地搭配在一起,又散發出另一種美來,像霧像雨又像風。她如水的眼中,有淡雅、有細膩、有端莊、有秀氣,而一雙淡然的唇則給人語笑嫣然的美好,又與雪色、粉紅相映襯,盡顯內在的涵養和氣質。飄渺的雨已不知道何時溼了她的髮梢,水珠一滴一滴地滑落,浸溼了她的衣襟。經過雨水的撫慰,婀娜的身軀突顯出女人的至柔至美。遠遠望去,彷彿一幅極具情調的圖畫。
雨水也淋溼了這座古老的城市——杭州。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能夠生活在這裡,自然是幸福而又愜意的。
這裡來來往往的人不是很多,景色卻是特別的美。遮天蔽日的綠蔭下似乎潛藏了太多的生機和著美妙滋養著這裡的人。杭州美景當屬西湖,湖水波光粼粼,湖邊各種花依次開放著,營造出的美景早已消解了冬季的肅殺。湖中心的小島以及南北兩面的雷峰塔和保俶塔,讓人賞心悅目之餘,還會產生無限的遐想。這些美景在點綴杭州的同時,也見證了這裡的歷史,更蘊含了許多古代文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豪情。
但對於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來說,她一時半會還無法讀懂江南的意境與性格,只是依稀可以感受到與眾不同的人文情懷。在1920年代的杭州城,這個叫林徽因的女孩正在用心感受著故鄉的美好。
在林徽因幼小而又模糊的記憶深處,故鄉就是一張泛黃的底片,一個美好而又短暫的夢。她1904年出生於官宦之家,祖父林孝恂與康有為同為清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的進士。父親林長民是北洋政府的司法部長,堂叔林覺民是〈與妻書〉的作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那時,林家可謂是家道中興、家境富裕,林徽因身邊還有一群好友。雖說身處高牆大院之中久了會感到枯燥無味,但有志同道合的好友在身邊,歡樂的時光自然也就更多一些。父親林長民每日早出晚歸,母親沒有受過教育,因此教育林徽因的任務便落在了和藹的大姑媽身上。據林徽因同父異母的弟弟林暄回憶:「她生在這個書香家庭,受到了嚴格的教育。父親不在時由大姑媽督促。大姑媽比父親大三歲,為人忠厚和藹,對我們姊兄弟親勝生母。」由於父輩對孩子們的學業要求極高,對林徽因更是遍請當時的名士前來傳道授業。因此,林徽因雖然年齡尚小,但已經開始接觸各種文化知識,還讀了《史記》、《詩經》、《左傳》等典籍。
八歲時,林徽因隨著父母到上海讀小學。上海距離杭州很近,不需要太多的車馬勞頓,便可以經常返鄉探望,這也讓林徽因少了許多思鄉之苦。
上海的生活是豐富的,沒有了杭州的靜謐與悠閒,但多了許多異國文化。一位外國人曾在他的文章中如此描寫那個時期的上海:「老於世故的中國人坐在西式馬車裡,精瘦的美國人則乘人力黃包車。摩托車飛馳而過,差點撞到一乘簾子遮得密密實實的轎子,轎中坐的是中國的官太太。一個法國人在上海狹窄的人行道上向人脫帽致敬,帽子正好打在一名穿著精美黃色絲綢外套的印度人臉上。耳中聽到的是捲舌頭的德語夾雜著倫敦俚語。穿巴黎新款時髦衣衫的人旁邊站著近乎半裸的窮苦小工,一對水手踏著雙人腳踏車飛馳而過,兩名穿和服、趿拖鞋的日本仕女轉身避讓,顯得有點惱怒。著一身灰袍的和尚手肘碰到了一名大鬍子的羅馬傳教士……」萬花筒一般的遠東第一大都市,把各國的文明都濃縮於一處。
上海的繁華讓林徽因增長了見識。在接受正規教育的同時,她也對這裡的風土人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海百樂門的璀璨燈光,那種豪華中閃耀的都是述之不盡的新奇。
四年之後,林徽因又跟隨父母去了北京。與上海相比,這座城市更多的是一種沉暮之氣,四方的城牆牢牢地禁錮著人們的思想。接二連三的搬遷,逐漸消磨著林徽因對於故鄉的記憶。但輾轉多地的經歷也讓她接觸到新的思想和新的觀念。來到北京不久,林徽因就進入培華女中就讀。從入校那天開始,她就完全將自己的心性從大宅中解脫開來,在新的天地中變得更加自由。
在北京待的時間久了,林徽因便喜歡上了這裡。若不是要陪伴父親回鄉省親,她不會這麼開心地離開北京。
此時,林徽因已經年滿十六歲了,長得亭亭玉立,但仍散溢著孩子氣,時而也會透露出一種憂鬱的氣質。她為自己的知識和英語水準日益提升而開心,也為生活中的瑣事而煩惱。她要幫助父親伺候兩位母親的起居,課業之餘還要照看幾位弟妹。可以說家裡的大小事情都需要她來處理。因此,她是一個早熟的孩子。
她從小就不怎麼喜歡言笑,這源於小時候母親對她的影響。
林徽因的生母名叫何雪媛,她目不識丁,十四歲時嫁給林長民,先後生了一男兩女,但只有一個女兒活了下來,就是林徽因。兩個孩子先後夭折的打擊,讓何雪媛陷入痛苦中久久不能自拔,甚至導致嚴重的憂鬱症。那個時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眼見何雪媛傳嫡無望,林長民便迎娶了上海女子程桂林。
程桂林嫁入林家後,先後生了四兒一女。林家的長輩們開心極了,逢人便說自家積了陰德,祖墳上冒了青煙。林徽因和母親何雪媛被迫搬到了後院,住小房子。從此,前院承歡,後院悽清。所有讚譽都湧向了林徽因的這位後母。程桂林同樣沒有讀過書,但性情隨和,而且分外喜歡林徽因。一邊是童聲四起,一邊是冷落寂寞。林徽因也喜歡往前院跑,和弟弟妹妹一起玩耍,並親熱地叫程氏「二娘」。這讓何雪媛非常生氣,她的脾氣也越發不好,終日在無盡的怨恨中歇斯底里,經常數落和謾罵林徽因。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人怎麼能不感到沉重?隨著年齡的增長,林徽因對這種身處夾縫的壓抑表現出反感。她在小說《繡繡》中講述了自己的童年經歷:
一位乖巧的女孩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裡,娘親懦弱無能,狹隘多病,父親將其冷落,娶了姨娘又生了孩子。女孩整天夾在無休止的爭吵中度過,徬徨之中沒有溫情,沒有愛憐,過得很無奈。
為了盡快從這樣的環境中走出來,林徽因只好讓自己變得更堅強、更有主見。她很想幫助母親卻又不知道從何處著手,很多時候只能望著花草發呆。
花草雖然不能言語,卻是有生命的,尤其是那些盛放在石槽中的蓮花,那可愛的姿態就像是一群純情的少女,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翩然起舞。「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的這種高潔的特質讓林徽因學會不去過多地埋怨時乖運蹇,也不去嘆喟世態炎涼,只學著泰然自若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快。
現在想來,林徽因和張愛玲的命運是何其相似。她們都生在傳統中國的多妻家庭中,同樣因為父母的交惡而讓童年生活罩上了一層陰霾,讓人感到心酸。可她們又都是如此與眾不同,雖然經歷坎坷卻一直讓自己活得如同翠蓮吐蕊一般,自尊自愛,優雅成熟。
這次回到杭州,林徽因再一次看到了陸官巷那所青磚大宅子,記憶深處的往事被這些熟悉的場景一一勾了起來。面對以前居住過的房間,使用過的玩具、飾物,還有書房和那些枯萎的蓮花,她終於有時間一個人靜靜地回想與過往相關的事情了。那些時日,她沒有功課的負擔,可以盡情玩樂,走訪親戚,拜會朋友,那感覺就像小時候過年一樣。在這樣的自由自在中,林徽因又想起了自己曾經得過一回水痘的經歷來,大概也就是在六歲左右吧。
依稀中還記得父親說過,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這樣的「難忘」經歷,便從內心深處喜歡起這所謂的「水珠」來。這樣的喜歡自然奇怪,可是她硬是咬著牙、忍著疼痛來喜歡。面對這樣的病症,大人只是沒完沒了地擔心,並帶著諸多好奇與不解。林徽因卻把自己的感覺一字不落地寫在了文字中。
當時我很喜歡那美麗的名字,忘卻它是一種病,因而也覺到一種神祕的驕傲,只要人過我窗口問問出「水珠」麼?我就感到一種榮耀。
把蓮花當作自己尚可理解,把生病當作一種榮耀卻真是不可思議了。然而,這個年齡的林徽因的確是讓人捉摸不透的。
父親不在家時,身為長女的她即使帶著弟弟妹妹一起玩,也從來不會把年邁的祖父扔在一旁不聞不問。老人自然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慢慢地便刻意安排她做一些事情,比如說代筆寫信。確實,從一封封來往的書信中,父親林長民也看到了林徽因的各種變化與不同。
徽兒:
知悉得汝兩信,我心甚喜。兒讀書進益,又馴良,知道理,我尤愛汝。聞娘娘往嘉興,現已歸否?趾趾聞甚可愛,尚有鬧癖(脾)氣否?望告我。
祖父日來安好否?汝要好好討老人歡喜。茲寄甜真酥糕一筒賞汝。我本期不及作長書,汝可稟告祖父母,我都安好。
父 長民
三月廿日
寫信,讓林徽因變得更加早熟起來。正如她的好友費慰梅所言:「她的早熟可能使家中的親戚把她當成一個成人,而因此騙走了她的童年。」確實,那時林徽因在家中的身分正在發生著變化,她已不再單純地寫信匯報家裡的情況。有一次父親外出去日本,喜歡讀書的林徽因便全身心地沉浸在書房之中。或許是出於無意,她突然對書房中的字畫產生了興趣,起先只是一幅幅地開啟來觀賞,後來見這些精美的作品凌亂地堆放在地上,便想幫父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於是,她把這些數量可觀的字畫精心挑選分類,然後又下功夫編成了收藏目錄。這樣的做法,怎麼能不讓人開心呢?
身為林徽因生命中第一個真正欣賞她的人,林長民把自己所有的喜愛都換成了另一種方式來表現。他也知道,「做一個天才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了解。」
祖父病故後,林徽因便少了與父親的書信來往。這時的她心態不斷成熟,也多了幾分陰柔之美。她開始喜歡穿旗袍,給予人舒服、優雅和得體的感覺。
現在,她行走在雨巷中,身著突顯身材的旗袍。她知道,如果是在北京,自己就不會如此隨意了。培華女中是英國人創辦的一所教會學校,始終以嚴謹的教風著稱。不論是誰,每天都必須身著校服,在各種教條教規中度過忐忑不安的一天。
第一章 歲月是一朵蓮
安之若素
這是關於過去的故事。
其間有精緻、有美好、有清韻,也有新與舊的交錯與衝突。
還沒有來到這人間的天堂時,她覺得杭州是一場江南的雨,溼潤的氣息中有著濃濃的溫和與生機。如今,她已身在杭州,沿著那條狹長的江南雨巷,撐著紅油紙傘緩緩地走著,身姿嫋娜,讓路人忍不住駐足觀望。
小巷的地面用一塊塊規則的石頭鋪就,被人踩久了,便有了高高低低的起伏,走起路來十分不便。於是,那紅油傘便如同風中抖擻的花,任雨水斜斜地沖刷著。
這朵花從小巷深處款款地飄來,透...
推薦序
序
萬古人間四月天
在如許煙波的歲月中,我們都要經歷無數的人和事,面對無數的挫折與艱難,我們無限感慨和嘆息。然而,林徽因這位生於亂世的女子,卻用她的從容和優雅,書寫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她似一滴水,晶瑩透澈,不經意間在歷史的長河中蕩起了美麗的水花;她似暗夜中的流星,奪目耀眼,在天際劃出了與眾不同的光暈。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她生得漂亮,活得精彩。她的詩意情懷,總能讓人為之動容;她的素淨溫婉,就像纏綿於心間的愛情,耐人尋味,揮之不去;就連她的一顰一笑,都透著千般意蘊,散發著獨特的美。
流水光陰,百年紅塵。
讀林徽因的故事讓我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人生長河中的一段歷史,而是在纏綿中悟著獨特的愛情。那段被重現的舊夢,訴說著冥冥中早已注定的情深緣淺和無奈的擦肩而過。不是所有的因緣,都能修得白首同心;亦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求得美好圓滿。
人生的際遇就是這樣。熱鬧也罷,寂然也罷,對林徽因而言,歲月就像是佛手中拈著的一朵情花,淡然而美好。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讀林徽因,感受那份恬淡的才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序
萬古人間四月天
在如許煙波的歲月中,我們都要經歷無數的人和事,面對無數的挫折與艱難,我們無限感慨和嘆息。然而,林徽因這位生於亂世的女子,卻用她的從容和優雅,書寫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她似一滴水,晶瑩透澈,不經意間在歷史的長河中蕩起了美麗的水花;她似暗夜中的流星,奪目耀眼,在天際劃出了與眾不同的光暈。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她生得漂亮,活得精彩。她的詩意情懷,總能讓人為之動容;她的素淨溫婉,就像纏綿於心間的愛情,耐人尋味,揮之不去;就連她的一顰一笑,都透著千般意蘊,散發著...
目錄
序 萬古人間四月天
第一章 歲月是一朵蓮
安之若素
清風自來
青梅竹馬
外面的世界
第二章 有情不必終老
萬水千山
剎那邂逅
柔情似水
瀟灑轉身
第三章 尋找對的人
就是成長
各自真愛
別離太匆匆
禍兮福兮
第四章 人生樂在相知
不做俗世情人
異域浪漫
情路坎坷
流年不利
第五章 用一生回答
兩情相悅
交織的靈魂
最好的時光
煙火燦爛
第六章 一樹詩華
樂自由我
塵俗優雅
意外災難
詩樣人生
林徽因詩歌選
序 萬古人間四月天
第一章 歲月是一朵蓮
安之若素
清風自來
青梅竹馬
外面的世界
第二章 有情不必終老
萬水千山
剎那邂逅
柔情似水
瀟灑轉身
第三章 尋找對的人
就是成長
各自真愛
別離太匆匆
禍兮福兮
第四章 人生樂在相知
不做俗世情人
異域浪漫
情路坎坷
流年不利
第五章 用一生回答
兩情相悅
交織的靈魂
最好的時光
煙火燦爛
第六章 一樹詩華
樂自由我
塵俗優雅
意外災難
詩樣人生
林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