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謀殺、分屍、拐賣、槍擊……
兒童離奇失蹤、殘忍謀殺手法、跨國犯罪集團、警界黑幫糾葛……
新加坡歷年神祕刑案背後的驚悚真相與人性解析
▎社會新聞的鏡像紀實
本書是一部集結了新加坡歷年來各類驚悚刑事案件與社會新聞的作品,記錄了眾多社會黑暗面與人性善惡的碰撞。透過本書,讀者可以一窺新加坡從60年代起的犯罪事件,理解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案件背後,如何揭露出人性的陰暗與社會的潛在危機。從小至個人恩怨情仇,大至社會風波,這些事件不僅成為當時報章的頭條,更深刻影響著大眾的心靈與社會的穩定。
▎案件重述:真實的血淚史
全書從「探長之死」到「十命猛火」,再到「人肉咖哩飯」與「花槽雙屍」,這些駭人聽聞的標題逐一揭開新加坡歷年來的罪案史,將一個個真實而殘酷的犯罪場景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每一篇文章都如一面鏡子,映射出人性中最黑暗的角落,揭示出無知、貪婪、變態與矛盾等心理驅動下的犯罪行為。作者用簡練而真實的筆觸,重現了這些曾經震撼社會的案件,讓人不禁反思人性的脆弱與道德的底線。
▎社會的警醒:犯罪的啟示
除了揭示案件本身的真相與過程,作者更希望這些故事能夠發揮警醒世人的作用。每一起罪案的發生都不是偶然,背後無不反映出社會的潛在危機與個人道德的滑坡。書中的每個案件,無論是「五彈四命」,還是「伴遊無蹤」,都展示了犯罪行為帶來的毀滅性後果,讓人明白人性善惡只在一念之間,而這一念之差足以導致無可挽回的悲劇。
▎法律與社會:正義的呼聲
本書不僅僅是犯罪故事的合集,更是一部對正義與法律的讚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每個案件的最終結局無不證明了法律的威嚴與正義的力量。書中還穿插了對新加坡警察制度與審訊制度的簡介,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理解這些刑事案件背後的法律程序與社會機制,並進一步了解到正義遲早會降臨,每個罪行最終都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社會新聞的記錄者
身為一名經歷過無數現場採訪的社會新聞記者,作者將多年來的採訪經歷與親身感悟傾注於本書之中,真實記錄了新加坡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文字不僅是對過去罪案的回顧,更是對人性的深入剖析與反思。作者以高度的誠實與專業精神,將這些血淋淋的事實忠實地呈現出來,希望能夠引起讀者的深思,為社會的和諧與安定貢獻一份力量。
【本書特色】:
本書以真實案件為主題,匯集了新加坡數十年來震撼社會的各大懸案,揭示人性深處的善惡糾葛。作者以親身採訪經歷,忠實記錄了案件背後的真相與社會影響,從探長之死到人肉咖哩飯,每個故事都疑雲重重。本書不僅展示犯罪的殘酷,更強調法律正義與社會警醒,是一部兼具警世與反思意義的非虛構力作。
作者簡介:
何盈,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1970年進報界,採訪意外、犯罪、警務及突發新聞近30年,曾任聯合早報副採訪主任、副編輯主任,曾獲選赴美國、日本、韓國、香港、臺灣及印尼等地,參加研修課程與實地採訪。目前是自由撰稿人。
章節試閱
探長之死
退休探長達沙之死,在警方檔案中一直是懸而未決的無頭公案。本地警界是否有發生過警方人員遭昔日被捕者尋仇的案例?
答案是沒有,因為新加坡畢竟是法治社會。
達沙死時腳綁鐵線,腰纏輪軸,似乎是黑幫尋仇的「酷刑」,因為,很多年之後,香港廉政公署一起走私案的關鍵證人定居新加坡被殺,出現了類似的黑幫「酷刑」!
一
1963年8月20日。
縷縷晨光,穿透雲層,像千萬尾銀魚在跳躍,然後翻身躍入直落亞逸盆地南部碼頭的海底。駁船如常忙碌的在海上穿梭,辛勤的勞工在船裡與岸上,開始了一天的營生。
四號碼頭的幾個工人,齊集岸邊,等待駁船的到來,他們都把目光投注在風平浪靜的海面。
海面忽然浮現了一個物體,幾個工人不約而同的「咦」了一聲。
那當然不是駁船,那是一具屍體!越漂越近岸邊,屍臭越來越濃烈。
工人不禁掩著鼻子,當中兩個感到噁心欲吐,三個目瞪口呆,另一個膽子較大的開口說:「趕快去報警!」
最先趕來的是港務局的警察,他們封鎖了現場,把好奇的圍觀者逐離20公尺之外。水警跟著到場,把屍體撈了上岸。
看來是起溺斃案。是意外失足?還是跳海自盡?
水警的尤索夫探員打量這具腫脹的屍體,早已高度腐爛。
死者是個男子,腐脹綻裂的皮膚,分辨不出是什麼種族。死者穿白色上衣,淺藍色長褲,襪子還在,鞋子卻沒了,左腕戴著名牌金錶。
令尤索夫探員面色突變的是,死者雙腳被鐵絲緊縛,腰部也遭鐵絲纏繞,鐵絲還綁著兩個沉甸甸的鐵圈!
這顯然不是一起普通的溺斃案。尤索夫探員連忙通知刑事偵查局裡專門負責凶殺案的特別罪案調查組。楊溫明探長與法醫相繼到場,搜查線索與勘察屍體。
死者面目全非,頭髮光禿,屍體被海水腐浸脹爛的程度顯示,墜海的時間超過了48個小時。屍體沒顯著外傷,也沒有遭利器刺傷的痕跡。
死者的金錶已經扭曲,長短針並沒損壞,停在8時42分的位置。死者腰間的鐵絲已經解開,兩塊鐵圈證實是汽車引擎的曲柄軸,重約80磅。
死者身上找不到身分證,金錶的背面刻著57年8月28日的日期,還有D.W.達沙的字樣。
「達沙?」楊溫明探長喃喃自語:名字好熟悉,但一時想不起在哪聽過?
他轉頭想問法醫的意見,法醫回答:屍身腐爛得太厲害,不容易找出致命原因,只有等待進一步的剖驗。
楊溫明探長無可奈何地望著海面。海面恢復了平靜,駁船已經遠離了。
楊溫明探長的心海並不平靜,各種推想在他心底翻湧。
目擊者的口供對案情沒什麼幫助,倒是一艘遊艇的管理員林甘的口供,引起楊溫明探長的留意。
林甘透露,兩天前的清晨5時,他在遊艇內起身燒開水時,聽見一聲巨響,好像有重物墜海。他曾經出外觀望,由於天色昏暗,什麼也沒瞧見。
那重物是死者?這樣的推斷似乎很難成立。因為,林甘看管的遊艇離屍體浮現處約兩公尺,要是屍體拋落海,就算是腰綁重鐵,也不可能發出巨響。
那該是什麼重物呢?
二
楊溫明探長一踏進辦公室,桌子上的早餐與咖啡已經冷了,當天的報紙擱在一旁的檔案架子上。
開完早上的彙報會,又錯失了享用早餐與閱報的時間。他正想把報紙收進抽屜,忽然記起,難怪達沙這名字那麼熟悉,三天前報上不是刊登了達沙失蹤的新聞嗎?
達沙其實不是外人,他曾經在警界服務了10年。楊溫明探長雖然跟他不同單位,沒一起共事,但對他的「辭職」,倒是聽到了一些傳聞。
在當時的警界,那可算是一件頗為「轟動」的事。
一個涉及綁票、傷人以及搶劫的私會黨頭目,三年前在刑偵局的拘留所內忽然「暴斃」;有人指他是被「嚴刑逼供」後出事的。
警方高層特別設立了調查委員會,傳召了以達沙為首的一批警探問話,其中以達沙的警階最高,必須為此事負責,做一個清楚交代。
幾個月後,13個警探被令停職,但過後都獲得復職,只有達沙離開了警隊,一說是被開除,一說是辭職。
辭職的真正原因外界無人知曉,即使內行人收到的傳聞,亦未必確實,因為那是警方高層的高度機密。
也因為如此,楊溫明探長不能隨便要求上司准許他翻查這件事的檔案。除非,他有證據顯示達沙的死跟當年的案件有關連。
楊溫明探長的推斷是:這很可能是一起黑幫人物進行的報復行動。可是,就算是報仇,此仇是否跟三年前的案件有關呢?
何況,達沙當探長時,經常都周旋在私會黨與黑幫人物之間,他得罪的三教九流,豈止一個?
翻開警察歷史,從來沒有黑幫人物找警務人員報仇的例子,要是達沙因此被暗殺,那便太令警方人員坐立不安,廢寢忘食了!
沙達辭職後的動向,警界的朋友所知不多。30歲的達沙有三兄三姐,他還是個王老五,與母親跟一兄同住在後港。
向警方報案說達沙失蹤的,便是這個哥哥達英。
達英告訴楊溫明探長,達沙在被解僱後,曾跟三個舊同僚,開了間私家偵探社。後來,偵探社生意欠佳,只好結束營業。
不久前,達沙又跟幾個朋友合股,經營了一家保險公司,專門辦理海陸損失估計精算業務,以及意外車禍、汽車保險及貸款等事務。
難道達沙在業務上跟人結怨?
達英沉思了片刻說:「沒聽達沙提過。」
其實,達沙在外的行蹤總是神祕兮兮的。他喜歡獨來獨往,家人完全不知道他在外頭的活動。
是保密慣了的警探工作,造成達沙神祕的性格?還是他心底隱藏了不少不能、也不願向人揭露的祕密?
達英也不清楚弟弟的心裡究竟在想什麼。他只記得8月17日上午8時30分,達沙如常上班,傍晚6時回家,過後又獨自出門,這一別竟成永訣。
達英紅著眼說:「達沙就算在外頭過夜,通常都會撥電話回家交代,那晚徹夜未歸,直到第二天下午,還是蹤影全無。我開始有點擔心,撥了通電話給當助理警監的妹夫,叫他協助尋找。」
達英補充說:「達沙出門時是開著他那輛『麥格』汽車離開的。」
「汽車?」
楊溫明探長此時才恍然大悟,遊艇管理員林甘聽到的龐大物件墜海的巨響,想必便是達沙的汽車。
探長之死
退休探長達沙之死,在警方檔案中一直是懸而未決的無頭公案。本地警界是否有發生過警方人員遭昔日被捕者尋仇的案例?
答案是沒有,因為新加坡畢竟是法治社會。
達沙死時腳綁鐵線,腰纏輪軸,似乎是黑幫尋仇的「酷刑」,因為,很多年之後,香港廉政公署一起走私案的關鍵證人定居新加坡被殺,出現了類似的黑幫「酷刑」!
一
1963年8月20日。
縷縷晨光,穿透雲層,像千萬尾銀魚在跳躍,然後翻身躍入直落亞逸盆地南部碼頭的海底。駁船如常忙碌的在海上穿梭,辛勤的勞工在船裡與岸上,開始了一天...
推薦序
自序 「罪話」說從頭
在新加坡採訪社會新聞,以犯罪和意外新聞為主,警務行動為輔,一般稱為「意外新聞組記者」(簡稱意外記者)。一些未歸類的奇聞趣事,亦毫不「意外」地歸意外記者負責。
打從60年代初期,我置身於「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黑暗世界」,遊走黑白兩道,混跡草根。聽過、採寫過以及編審過的刑案罪行和天災人禍,大大小小,難以計數。
高度的熱誠使我對所採訪的「社會」,有較深刻的了解,潛移默化,養成嫉惡如仇的個性,加深對因果循環的看法。對除暴安良,維護治安的警察,更是有著特殊的感情。
其實,每一起「意外新聞」,每一起刑事罪案,都可說是一齣人生寫照,揭露了人性的無知、貪婪、變態以及矛盾的犯罪心理與做案過程,映現了社會潛在的危機;哪怕是冰山一角,哪怕是「正史」沒「記載」,那些血淋淋的刑案的的確確發生過,那些慘兮兮的場面的的確確拉緊過大眾的神經。它們的存在,任誰也不能抹掉,永遠不能!
《洗冤錄》、《包公案》、《施公案》等,是我對中西以及日本偵探故事和推理小說產生濃厚興趣的啟蒙讀物。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以及凌濛初的《一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對人性的描繪,更使我深感到:無論古今,無論中外,犯罪行動,無處不在。人性善惡,全憑一念;不分黑白,禍事難免;顛倒是非,悲劇必生。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犯罪下場,人人皆知;輕則身敗名裂,身陷牢房;重則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身為新聞記者,記錄周圍的人與事,那是本分和天職;談不上什麼厚重的價值,也很難深入表達什麼宏偉的觀點。唯一肯定的是,在處理這些文稿時,絕不歪曲事實之真相與過程。七成是親身現場採訪所得,其他是根據中西報章剪報、警方檔案、法庭訴狀以及《警察生活》月刊和年刊的特稿,篩選改寫而成。不少轟動一時的案件是大家所熟悉的;衷心希望能夠警醒世人,從中深思反省,得到一些啟示和警惕。
何盈
自序 「罪話」說從頭
在新加坡採訪社會新聞,以犯罪和意外新聞為主,警務行動為輔,一般稱為「意外新聞組記者」(簡稱意外記者)。一些未歸類的奇聞趣事,亦毫不「意外」地歸意外記者負責。
打從60年代初期,我置身於「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黑暗世界」,遊走黑白兩道,混跡草根。聽過、採寫過以及編審過的刑案罪行和天災人禍,大大小小,難以計數。
高度的熱誠使我對所採訪的「社會」,有較深刻的了解,潛移默化,養成嫉惡如仇的個性,加深對因果循環的看法。對除暴安良,維護治安的警察,更是有著特殊的感情。...
目錄
自序 「罪話」說從頭
探長之死
天外飛彈
野火焚情
四童冤殺
馬債三屍
五彈四命
人肉咖哩飯
兩童謎蹤
炸車奪命
死亡跑道
花槽雙屍
十命猛火
午夜香魂
伴遊無蹤
血鸚啞證
小知識【CID一二事】
小知識【審訊制度一二事】
自序 「罪話」說從頭
探長之死
天外飛彈
野火焚情
四童冤殺
馬債三屍
五彈四命
人肉咖哩飯
兩童謎蹤
炸車奪命
死亡跑道
花槽雙屍
十命猛火
午夜香魂
伴遊無蹤
血鸚啞證
小知識【CID一二事】
小知識【審訊制度一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