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校注繫年》一書,
是古籍學家郭人民先生用時二十八年的畢生力作,
此次《戰國策校注繫年補正》由孫順霖先生補正,
為大量吸納賢、時賢的研究成果。
《戰國策校注繫年》以黃丕烈槧姚氏本為底本,參以鮑注吳校本及雅雨堂本,廣羅前人校注成果,較同異,辨真偽,加注釋,為之編年。多有新見,頗受治先秦史學者的推崇和關注。然而由於出版時間較早,存在一些玉中之瑕,很有必要將其增補、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鑑於此,郭人民先生的生前好友孫順霖先生對其進行了補正,是為《戰國策校注繫年補正》。主要補原書漏缺、正原書謬誤,並附錄《戰國策逸文》、《戰國策考研目錄》、《現存戰國策版本表》、《戰國策序跋輯》等文獻資料。
本書特色:本書為《戰國策校注繫年》上冊。以黃丕烈槧姚氏本為底本,參考鮑注吳校本及雅雨堂本,匯集前人校注成果,進行編年加注。孫順霖先生對其進行補正,編撰《戰國策校注繫年補正》,補充原書漏缺、修正錯誤,並附錄《戰國策逸文》及相關文獻資料,進一步完善了《戰國策》的研究體系。
作者簡介:
郭人民,學術成就為古籍整理和對《戰國策》的校注。以淵博的學識,考訂異同,辨析真偽,為《戰國策》作注、繫年,糾正原書中的因史料錯亂造成的許多舛訛之處。主編《廿四史中州人物傳注》、《中州歷史人物辭典》等書籍,主持編寫《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中國史學家傳》、《中國古代文學家傳》和《簡明宋史》等書籍。著作有《名田解》、《秦漢制度淵源初論》、《陳涉起義和六國覆國鬥爭》、《文王化行南國和周人經營江漢》等。
孫順霖,字結實源,號時雨,品苦齋主。在古文史方面,曾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撰寫、合作撰寫、主編、副主編的學術著作30餘部。
章節試閱
秦興師臨周章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一],周君患之,以告顔率[二]。顔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於齊[三]。」顔率至齊,謂齊王曰[四]:「夫秦之爲無道也[五],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畫[六],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七]。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寶也[八]。願大王圖之。」
[一]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秦,國名,嬴姓,柏翳的後裔。柏翳十九世孫非子爲周孝王養馬有功,孝王封非子於秦亭(今甘肅清水縣故秦城),故國號秦。其後秦襄公討伐西戎,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賞賜他以岐、豐之地,命爲諸侯。秦寧公由秦亭遷都於平陽(今陝西眉縣西平陽故城),秦德公遷都於雍(今陝西鳳翔縣),秦獻公又遷都於櫟陽(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櫟陽街道),孝公徙都咸陽(今陝西咸陽市東北三十里北阪上)。孝公用商鞅變法改制,以耕戰强秦,其子惠文君稱王,五傳至秦王政,二十六年滅六國,併天下,自立爲始皇帝,建立秦朝,至二世皇帝滅亡。興師,起兵。《説文》云:「二千五百人爲師。」周,國號,亦朝代名。后稷之後,姬姓。后稷始居邰(今陝西武功縣),公劉徙豳(今陝西彬州市東北),至古公亶父遷於岐山之陽,南有周原(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七十里),始改國號爲周。王季遷程(今陝西咸陽市北原上),文王滅崇後,遷都於豐,武王滅商,建立周朝,遷都於鎬(今陝西咸陽市東南灃河兩岸有灃、鎬遺址),至幽王爲犬戎所滅。從武王至幽王二百七十餘年因國都在鎬,歷史上稱爲「西周」。平王東遷於洛陽王城(今河南洛陽市王城公園),王子朝之亂,敬王又徙都成周(今河南洛陽市東三十里漢魏故城),至周赧王爲秦所滅。從平王至赧王,五百餘年,因國都在河南洛陽,歷史上稱它爲「東周」。「西周」、「東周」,都是指周天子政權。本書《東周策》所説之「東周」,是指周天子所封之封君名東周君而言。在東周王朝末年周考王時,封其弟揭於王城,號西周桓公,三傳至西周惠公,惠公又封其子班於鞏(今河南鞏義市西康店村北原上),號東周惠公,至周顯王二年,趙、韓分割周天子之領地以爲二,東周公與西周公各自成爲獨立政權。東周都鞏,西周都王城,原來之周天子慎靚王、赧王只具有空名,而東周君、西周君却成爲獨立國家。這裏所舉之「東周」,是指居住在鞏之東周君政權,不同於從平王至赧王周天子王朝之東周。按此當爲西周。《東周與西周戰章》:「西周者,故天子之國也,多名器重寶。」《左氏宣三年傳》:「成王定鼎於郟鄏。」九鼎是名器重寶,郟鄏在王城東約五里,此時應屬西周。九鼎,傳説爲夏禹鑄,《墨子 耕柱》以爲夏后啓所鑄。夏滅亡,傳給商朝,周武王滅商,遷九鼎於洛邑,成王定鼎於郟鄏,故周有九鼎。古代帝王以爲有天下的象徵,是傳國的寶器。故當時戰國諸侯皆想得到這個器物,作爲天命、人心所歸之依據,稱王稱帝之憑藉。【補】鼎,作爲代表國家之重器,當時在西周,而不在東周。趙與時《賓退録》卷五:「《東周策》首章書秦臨周求鼎事,鼎實在西不在東也。豈周王在東,故東周君猶能挾天子以制命歟︖不然則錯簡也。」趙翼《陔餘叢考》:「首篇即載秦王求九鼎一事,明乎鼎雖在西周,而王則在東周,鼎乃王之鼎,西周不得而主之也。」
[二]顔率:姚宏據《春秋後語》注:「率,名也。當如字,或云力出切。」鮑彪注:「周人。」亦見《韓策一》。
[三]齊:國名,陳公子完之後,田和代姜氏而有齊國。周威烈王承認他爲諸侯。傳十二世至齊王建爲秦滅。
[四]齊王:姚宏據《春秋後語》謂爲齊宣王。
[五]爲:鮑本作「於」,今從姚本作「爲」。
[六]畫:姚注:劉、曾、集、一作「畫」,錢作「盡」。鮑本作「盡」。金正煒云:「作畫是也。」計議,謀劃。
[七]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計,鮑注:「計,猶謀。」歸,與「饋」通,贈送。大國,謂齊。
[八]厚寶:厚,重。寶,鮑本作「寶」,雅雨堂本作「實」。九鼎是傳國寶器,作「寶」自通。「實」或爲「寶」字的訛誤。
齊王大悦[一],發師五萬人,使陳臣思將以救周[二],而秦兵罷[三]。
[一]悦:鮑本無一本有「説」字。「悦」與「説」同。有「悦」字義勝。
[二]陳臣思:「臣」乃「𦣞」字之誤。本書或作「田臣思」,或作「田期思」,《竹書紀年》謂之「徐州子期」,《史記索隱》云:「蓋即田忌。」
[三]罷:不用爲罷。
秦興師臨周章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一],周君患之,以告顔率[二]。顔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於齊[三]。」顔率至齊,謂齊王曰[四]:「夫秦之爲無道也[五],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畫[六],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七]。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寶也[八]。願大王圖之。」
[一]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秦,國名,嬴姓,柏翳的後裔。柏翳十九世孫非子爲周孝王養馬有功,孝王封非子於秦亭(今甘肅清水縣故秦城),故國號秦。其後秦襄公討伐西戎,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賞賜他以岐、豐之地,命爲諸侯。秦寧公由秦亭遷都於...
推薦序
原書前言
《戰國策》一書,是戰國時代遊說之士的言論總集。原作者已無可考。西漢末年劉向主持古籍整理時,彙總《國策》、《國事》、《短長》、《修書》等底本加以校訂、編輯而成。劉向以為這部書是「戰國遊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故取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編成以後,至東漢末年,高誘為之作注。由此以來,《戰國策》一書有劉向集錄本、高誘存八卷,缺二十五卷。曾鞏據北宋官府所存劉向、高誘之殘本,訪求士大夫家所藏之本,加以繕補,又恢復劉向集錄本三十三篇之數,其實已缺佚一篇,非劉向、高誘本之原來面目。今世所傳之本,則皆由曾鞏所集校之本蛻變而來。
現今所傳通行之本有二:一為南宋剡川姚宏校本,一為縉雲鮑彪注本。兩本雖有異同,然皆源於曾鞏。姚氏之本來自孫樸。孫樸用曾鞏三次校定本,又參考蘇頌、錢藻、劉敞之校本以及集賢院藏本參互校定,姚宏即以孫本為主,又取未經曾鞏校定之一二舊本,校其異同,加以續注,簡質謹重,稱為善本。鮑彪所注之本,以曾鞏本為主,改訂文字,離合篇章,顛倒篇卷次序,詳加注釋,元朝吳師道為作補正,能使文從字順,頗便解讀,流傳較廣。清嘉慶中,吳縣黃丕烈得宋槧姚宏本,參照吳師道所補正的鮑彪本,為《札記》三卷。凡鮑彪之改定,吳師道之補正,考訂詳審,悉記於《札記》中。褒揚姚本之可貴,能保存古籍原貌:抨擊鮑彪之武斷,竄亂舊籍。自此姚本大顯,為世所重。本書即以黃丕烈槧姚氏本為底本,而參以鮑注吳校本及雅雨堂本,再作校勘,加以注釋,為之編年,以便誦讀。
凡國别部居,卷帙次第,皆依姚本,無或更動:而篇章離合,則多從鮑書。鮑本原爲四百九十四章,吴師道訂正爲四百八十六章,今定著爲四百七十五章。校勘文字,則合姚氏、鮑氏二本,參以黃丕烈《戰國策札記》、王念孫《讀書雜誌》、孫詒讓《札迻》、劉師培《戰國策書後》、長沙馬王堆出土《戰國縱横家書》,以及《太平御覽》、《藝文類聚》諸書,互相比較,勘定是非,記於注中。如有改字,則必有徵有據,記其更改之由。未便輕改者,則注以「應改」、「應訂正」。詞語注釋,除採用高誘、姚宏、鮑彪、吴師道等舊注外,復取吴曾祺《戰國策補注》、金正煒《戰國策補釋》、郭希汾《戰國策詳注》、《史記》三家注,以及散見於元、明、清和近人文集、筆記中者,撮其旨要,附於注中。凡稱引名家之說,則隨文注明。如高誘注,標爲「高注」:鮑彪注,標爲「鮑注」:《史記》三家注,則標爲《集解》、《正義》、《索隱》:其他或舉書名,或舉人名,行文不一。爲減少篇幅,避免煩瑣,對各家意見未便多録原文者,則綜合其要旨,參以己意,多未舉其人名、書名,不免有剽掠之嫌。爲便於閲讀,亦在所不惜。編年繫事,則參酌司馬遷《史記》、顧觀光《國策編年》、黃式三《周季編略》、林春溥《戰國紀年》、陳夢家《六國紀年》、于鬯《戰國策年表》、范祥雍《戰國年表》、唐蘭《蘇秦事迹簡表》。對每章策文之時代,作簡要說明,或略作考辨,定其年代,以爲治史者分辨史料的依據。地理考實,則取張琦《戰國策釋地》、程恩澤《國策地名考》、顧觀光《七國地理考》及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諸書,結合個人調查訪問,定其去取。凡文字校勘,詞語注釋,年代史實,有不能明定其是非者,不強爲解說,暫付闕如。
念此書記事上繼春秋,下迄秦漢之際,載存二百四五十年之重要史實,為太史公纂修《史記》所取材:而攻讀先秦古史者,終難逾越此書。因於一九五六年夏,便萌對此書詳讀董理之動機。於是翻閲書目,搜求資料,請教師友:借得金正煒《戰國策補釋》、顧觀光《國策編年》二書,全部抄錄,詳加對照,逐句編排。嗣後又得諸祖耿先生《評國策勘研》一文,受益頗多。其文先敘《國策》一書之源流,次舉研究《國策》之書目,次論整理此書之體裁。即以此文為線索,按圖索驥,尋求書籍,抄錄資料,校勘文字。費時十餘年,輯錄材料十餘册,分三類編排:一、文字校勘:二、詞語注釋:三、年代考辨。「文化大革命」中恐其散失,粗為條理標識,潛用毛筆抄寫,形成初稿,訂為二十二本,題名《戰國策校注繫年》,作為個人研究戰國史之入門課題,藏之篋笥,以備翻閲。原以讀懂文字,弄清史實為目的。奈以此書流傳既久,篇簡錯亂,文字訛脱,屢經竄改,實難盡通:又以此書為遊士之説辭,誇大失真,不盡與史實相符,時間、地點、人物,顛倒錯置,所在皆有。雖費時究思,並未能詳考明辨,得以解決。故不敢將此稿輕以示人也。近得中州古籍出版社之贊助,師友之鼓勵,由余繼續修改謄抄,成為定本,使之付印問世,以便學此書者閲讀。謹記搜輯、抄錄之過程,實無研究獨創之見地。自惟學陋才疏,見淺識拙,疏略謬誤,實所孔多。深恐有诬古人,遺誤後學。誠請讀者不吝賜教。全稿承鄭慧生同志詳為審閲,多所修正,特此致謝。
原書前言
《戰國策》一書,是戰國時代遊說之士的言論總集。原作者已無可考。西漢末年劉向主持古籍整理時,彙總《國策》、《國事》、《短長》、《修書》等底本加以校訂、編輯而成。劉向以為這部書是「戰國遊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故取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編成以後,至東漢末年,高誘為之作注。由此以來,《戰國策》一書有劉向集錄本、高誘存八卷,缺二十五卷。曾鞏據北宋官府所存劉向、高誘之殘本,訪求士大夫家所藏之本,加以繕補,又恢復劉向集錄本三十三篇之數,其實已缺佚一篇,非劉向、高誘本之原來面目。今...
目錄
原書前言
關於《戰國策校注繫年補正》的說明
戰國策卷一
東周
戰國策卷二
西周
戰國策卷三
秦一
戰國策卷四
秦二
戰國策卷五
秦三
戰國策卷六
秦四
戰國策卷七
秦五
戰國策卷八
齊一
戰國策卷九
齊二
戰國策卷十
齊三
戰國策卷十一
齊四
戰國策卷十二
齊五
戰國策卷十三
齊六
戰國策卷十四
楚一
戰國策卷十五
楚二
戰國策卷十六
楚三
戰國策卷十七
楚四
戰國策卷十八
趙一
原書前言
關於《戰國策校注繫年補正》的說明
戰國策卷一
東周
戰國策卷二
西周
戰國策卷三
秦一
戰國策卷四
秦二
戰國策卷五
秦三
戰國策卷六
秦四
戰國策卷七
秦五
戰國策卷八
齊一
戰國策卷九
齊二
戰國策卷十
齊三
戰國策卷十一
齊四
戰國策卷十二
齊五
戰國策卷十三
齊六
戰國策卷十四
楚一
戰國策卷十五
楚二
戰國策卷十六
楚三
戰國策卷十七
楚四
戰國策卷十八
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