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008 部長序 史哲
010 館長序 王長華
專文
014 從史博館出發─重探「五月」與「東方」的足跡 蕭瓊瑞
019 從「龐圖」國際藝術運動分析「東方」與「五月」藝路的分歧 潘安儀
027 藝術馳騁及變革:五月與東方之時代精神 劉永仁
033 東亞繪畫的書法抽象:五月與東方的現代性 文貞姬
040 走向「世界」? ─臺灣近現代美術中的「世界」論述與跨國想像 白適銘
045 「五月」、「東方」,以及他們捲起的浪潮 陳曼華
導言及藝術家
052 單元一:師輩畫家及支持者
054 導言 / 臺灣現代藝術運動背後的推手們──回望 1950 至 1960 年代歷史現場 張毓婷
059 藝術家及其作品
060 廖繼春(1902-1976)
064 張隆延(1909-2009)
068 孫多慈(1913-1975)
072 李仲生(1912-1984)
076 席德進(1923-1981)
080 余光中(1928-2017)
084 楚戈(1931-2011)
088 單元二:五月畫會
090 導言 / 無鞍騎士的靈視歲月──五月畫會 陳勇成
099 藝術家及其作品
100 劉國松(1932-)
104 郭東榮(1927-2022)
108 郭豫倫(1930-2001)
112 鄭瓊娟(1931-2024)
116 李芳枝(1933-2020)
120 陳景容(1934-)
124 顧福生(1935-2017)
128 莊喆(1934-)
132 馬浩(1935-)
136 李元亨(1936-2020)
140 謝里法(1938-)
144 胡奇中(1927-2012)
148 韓湘寧(1939-)
152 馮鍾睿(1934-)
156 楊英風(1926-1997)
162 彭萬墀(1939-)
166 陳庭詩(1913-2002)
170 單元三:東方畫會
172 導言 / 東方的現代─東方畫會 林瑞堂
177 藝術家及其作品
178 蕭勤(1935-2023)
182 李元佳(1929-1994)
186 歐陽文苑(1928-2007)
190 吳昊(1932-2019)
194 陳道明(1931-2017)
198 夏陽(1932-)
202 霍剛(1932-)
206 蕭明賢(1936-)
210 朱為白(1929-2018)
214 秦松(1932-2007)
218 黃潤色(1937-2013)
222 李錫奇(1938-2019)
226 陳昭宏(1942-)
230 鐘俊雄(1939-2021)
234 李文漢(1924-2022)
228 林燕(1946-)
242 姚慶章(1941-2000)
年表及文獻目錄
248 大事年表
254 文獻目錄
關於本展
312 展場情境
314 開幕活動
316 特別感謝
317 展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