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安住,時時行善,
用善良的心,在人生旅途踏實走,
一步一步,都要踏在善的道路上。
「最微小的善舉,勝過最偉大的意圖。」
——王爾德(Oscar Wilde)
「再微小的善念和善行,都比巨額現金有價值。」
——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
不要低估善意,善良也不是弱點;堅強的人才有餘力行善,行善的人必須學會愛與原諒,看見自己與他人的好。
本書精選自證嚴法師《靜思語》、《菩提心要》、《衲履足跡》等上百則與「善」有關的智慧語錄,以及「光影詩人」李屏賓多年來隨手拍攝的精采作品。透過這些在工作、生活、旅行等生命不同時刻裡的吉光片羽,以及精簡、智慧的文字,讓視覺的盛宴與文字的智慧之美長存於心中,描繪出屬於自己的心靈風景。
人生實難,時時以「善」的智慧小語提醒自己,把心安住、日日行善,踏實行走於生命旅途,做個願意選擇善良、相信世界會因為善行而改變的人,匯聚更強大的善的力量,形成善的循環,減少苦難。
作者簡介:
釋證嚴 著
1937年出生於台中清水,皈依印順導師,終身奉行「為佛教、為眾生」的核心信念;倡導「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1966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開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以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等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依循佛陀佛法,教導慈濟人行菩薩道。所傳教法簡約質樸,在生活中力行,是人間切實能行的法門。
五十多年來,慈濟人克己復禮,不分宗教、種族、政治,贏得國際社會肯定,證嚴法師更獲頒無數獎項,包括:台美文教基金會社會服務獎、美國艾森豪國際和平獎章、行政院文化獎、日本庭野和平獎、羅斯福基金會傑出公共服務獎、國際扶輪社最高榮譽獎等。另獲台灣、菲律賓、泰國、香港等地的六所知名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法師總是謙稱,所有榮耀應歸給全球慈濟人,而他只是代表受獎而已。
李屏賓 攝影
1954年生於台灣,第十二屆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台灣電影攝影師。
省立基隆海專畢業,退伍後考入中影技術訓練班,八○年代台灣新電影時期與導演侯孝賢展開長期合作關係,完成《戀戀風塵》、《戲夢人生》、《海上花》、《千禧曼波》等經典作品,並與世界各地導演如許鞍華、田壯壯、張艾嘉、姜文、陳英雄、行定勳、是枝裕和等人合作,完成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
李屏賓以細膩寫實的光影捕捉、詩意優美的攝影風格,多次贏得金馬獎最佳攝影等國內外影展眾多獎項。2001年,以《花樣年華》贏得坎城最佳攝影獎,奠定當代華人攝影大師地位。2007年10月,挪威奧斯陸的「南方電影節」以其細膩寫實的光影捕捉,與詩意優美的攝影風格,頒予特別榮譽獎,並稱他是「光影詩人」(A Poet of Light and Shadow)。2016年,以《長江圖》獲得第六十六屆柏林影展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同年6月,獲邀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回顧展,是MoMA首位以專題形式呈現的亞州攝影家。
2016年,李屏賓擔任台北電影節主席;2020 年擔任第五十七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2022 年起,接任金馬獎執行委員會主席。
章節試閱
Part 1 成為「剛剛好」的人
「善」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會愛得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占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或不投緣的人則能盡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
——《靜思語.第一集》
能善意掩蓋他人的不良習氣,弘揚其良好德性,且不評論他人是非,這樣的人一定可愛又可敬。——《靜思語.第二集》
人之所以虛偽,只因貪欲心起。若能棄除貪欲煩惱,心無雜念,無欲無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樂。——《靜思語.第二集》
所謂看開人生,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能及時行善;也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靜思語.第二集》
能惜福的人就能行善,能行善的人必能時時快樂,這就是幸福人生。——《靜思語.第二集》
受人障礙莫起煩惱,對方以惡對待,我們以善回報,就能漸漸化解惡緣;如清水不斷注入濁水中,終能使髒污流散而徹底清淨。——《靜思語.孝為人本》
無論人生長短,只要真實地付出善念,就是很美的生命樂章。
——《靜思語.第三集》
一念心轉善,是人間淨土;一念心轉惡,是人間地獄。
——《靜思語.孝為人本》
人人都有善心也有習性,必須與自己競爭,堅持向善與向上,精進不懈怠。
——《靜思語.孝為人本》
Part 1 成為「剛剛好」的人
「善」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會愛得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占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或不投緣的人則能盡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
——《靜思語.第一集》
能善意掩蓋他人的不良習氣,弘揚其良好德性,且不評論他人是非,這樣的人一定可愛又可敬。——《靜思語.第二集》
人之所以虛偽,只因貪欲心起。若能棄除貪欲煩惱,心無雜念,無欲無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樂。——《靜思語.第二集》
所謂看開人生...
作者序
自序 時時歡喜付出,日日祥和平安 釋證嚴
時日匆匆,時間過得真快。出版《愛,最好的祝福:靜思心靈小語》這本書已是二○二三年十月底的事,一轉眼,將近半年又過去,現在已是二○二四年四月底了。
最近幾年來,世界動盪、很不平靜: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天災人禍不斷,許多地方都有災情、疫情發生,很多人遭受災難、病痛,甚至失去生命。世間無常,二○二三年,大家才稍微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二○二四年四月三日上午七點五十八分,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七・二地震,最大震度達六級之強。國土遭受倏忽而至的極淺層強震,大家都受到極大的驚嚇。
自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為師憂惴難安,分分秒秒都關注著新聞訊息,内心備受煎熬;想到受災鄉親的倉皇失措,救難人員不計危險展開緊急搜救,如同身受。
感恩慈濟菩薩立即成立「強震應變中心」,關注震後狀況,随時準備啟動援助。花蓮慈濟醫院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中級急診紅色九號」應變機制,救治大量湧入的傷患。靜思精舍師父們也即刻備辦熱食便當,送到現場。在花蓮德興棒球場、中華國小、化仁國小等避難收容中心,即時提供帳篷、福慧床、隔屏、環保毛毯、熱食、飲用水等生活物資,關懷受災鄉親及救難人員。
大台北地區也有民宅因安全疑慮撤離安置,北區慈濟菩薩聞聲救苦,立即備妥熱食便當,一一至安置飯店向災民致意,親口祝福平安。同時慰勞辛勤的救災、警消人員,協助避難中心搭設福慧床、提供毛毯、生活物資等溫暖關懷。
值此災難頻傳之際,更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共度難關。師父常說,大自然的威力不可輕忽;我們同處在一個地球村,更要戒慎虔誠,疼惜萬物,守護環境。因此一再提倡儘量以健康蔬食平衡生態,期待風調雨順,天地平安;因為唯有善念常存人心,人間才能福緣廣聚。
可以生而為人,是一大福音;因為人間才有因緣可以修行。在人間才能鋪一條真正的修行路。其實人生無常,人間也無常,時間匆匆消逝,你永遠不知道「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有幸得人身的數十年時間,發揮量能,為人群付出。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是佛陀的教法。我們要教育人間,就要鼓勵人人行善,而行善是要從哪裡開始?
行善,從每天醒來的第一念開始,就是要祝福天下平安。如果每個人的起心動念都是「善」,時時感恩、時時造福;多去啟發別人的善念,多一個人心存善念、再多一個人善念不斷,匯聚無數人的善念就有無量的福,無量的福就能消弭災難。多人行善,地方就能平安;守好善的念頭,自能遠離惡心惡行,避免許多擾亂世間的禍端。
其次,要時時提醒自己成為「善」人。人人都有善心,但也都有習性,必須與自己競爭,堅持向善向上,精進不懈怠。保持寧靜的心,將人我是非當教育;將無名狂風轉化為滋養心地的春風,不偏不倚、不極端也不過分,就不會產生怨恨心。
「一眼觀時千手動」,慈濟有無數的志工,一旦世界各地發生災難時即刻動身馳援,平日到處都可見這些人間菩薩的身影。這就是行善的第三與第四個方式:一點一滴都是善,而且要日日行善、把握可以做善事的好因緣。
我常說,莫因善小而不為,累積小善成大善也能造福人群;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世間善事沒有做不成的,也沒有人沒能力而被排斥。只要肯做,累積點點滴滴的善行,一旦因緣會合起來,沒有事不能成。也不要以為,必須等到有能力再去行善;「世間無常」,只要有因緣願意去付出,就要把握因緣即知即行。不要擔心沒有錢或沒有能力,再窮、能力再微薄,只要有心也能布施助人。
佛陀說:「生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法擋住死期,讓自己永住人間。既然生命去來如此無常,我們更應該要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即便是無常寶貴的生命,同樣能散發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這是第二本將靜思語搭配「光影詩人」李屏賓居士精彩作品的書。很感恩李居士再度慷慨提供於世界各地工作之餘所拍攝的影像,也期待讀者閱讀時依舊能從中獲得屬於自己對於「善」的理解,並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人生的路,要很清醒的走;人生的旅途,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走在善的道路上。生命無論長短,只要真實付出善念、日日行善,就是很美的生命樂章,也是送給自己最美好的生命禮物。
釋證嚴
自序 時時歡喜付出,日日祥和平安 釋證嚴
時日匆匆,時間過得真快。出版《愛,最好的祝福:靜思心靈小語》這本書已是二○二三年十月底的事,一轉眼,將近半年又過去,現在已是二○二四年四月底了。
最近幾年來,世界動盪、很不平靜: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天災人禍不斷,許多地方都有災情、疫情發生,很多人遭受災難、病痛,甚至失去生命。世間無常,二○二三年,大家才稍微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二○二四年四月三日上午七點五十八分,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七・二地震,最大震度達六級之強。國土遭受倏忽而至的極淺層強震,大家都受...
目錄
目錄
自序 時時歡喜付出,日日祥和平安 釋證嚴
Part1.起心動念皆是善
心田要多播善種,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土地不耕種,雜草必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只是舉手投足,也要存一分善念。──《靜思語.第一集》
Part2.成為「剛剛好」的人
「善」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會愛得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占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或不投緣的人,則能盡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靜思語.第一集》
Part3.一點一滴都是善
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世間善事沒有一項「做不成」,也沒有一個人「無能力」,有的只是「不肯做」而已!力量、因緣會合起來,就能成就無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莫輕小善而不為,更莫貪積財物而不捨。──《靜思語.第一集、第二集》
Part4.日日行善好因緣
只要有因緣能付出,就要把握因緣去做,若沒因緣,事做不成;有因緣不做,心裡空虛。所以要把握因緣,該做的事要勇於承擔,做得輕安自在,就是法喜充滿。──衲履足跡20210716
Part5.走在善的道路上
我們做事,一定要很「真」,這是做人的原則,很純真還要很誠懇;真還要「實」,實實在在,要實得很有誠意;還要更「善」,從過去一路走來,步步都踏在善的道路上,用善良的心在人間道上一步一步踏實走。──衲履足跡20230907
目錄
自序 時時歡喜付出,日日祥和平安 釋證嚴
Part1.起心動念皆是善
心田要多播善種,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土地不耕種,雜草必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只是舉手投足,也要存一分善念。──《靜思語.第一集》
Part2.成為「剛剛好」的人
「善」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會愛得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占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或不投緣的人,則能盡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靜思語.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