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火藥時代》、《決戰熱蘭遮》,
史學家歐陽泰(Tonio Andrade)再挑戰世人對19世紀歐洲人的中國推論!
小說般的流暢敘事、比小說更難以預料的過程和結局,
揭露一段幾乎被世間遺忘的真實歷史故事。
「1793年英國的馬戛爾尼勛爵帶來形形色色的禮物、大批藝術家、科學家和樂師、一組大膽的提議。他覺得這些提議若能實現,將有助於中英關係走上互蒙其利之路……」馬戛爾尼使華拒絕下跪磕頭、大清帝國面對歐洲外交使團迂腐僵化的形象幾乎眾所皆知,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歐洲人與中國的相遇並非都不歡而散,歐陽泰利用豐富的檔案資料,全面且多角度的呈現一個以詭計和戰爭為特點的時代。《最後的使團》講述1795年荷蘭使團經歷苦不堪言的跋涉來到北京,成為最後一個受到中國朝廷熱烈款待的歐洲外交代表團的故事。如此成功的使團,何以如今卻鮮為人知?甚至大清帝國與荷蘭使團的接洽過程,更揭露了一樁充滿戲劇性、並且徹底改變我們對中西關係史中,文化衝突觀念的大謬誤。
《最後的使團》書中穿插了出自中國人、歐洲人之手的素描和繪畫,讓讀者認識到常被誤解為傲慢、心胸狹隘的清廷,其實願意接受新思想、願意變通、帶有好奇心、具有世界主義的精神。另一方面,歐洲人挫折於無法以平起平坐的身分和中國打交道,如何形塑、深植「文化衝突說」,斷言必須把中國帶進西方國際體系,如有必要不惜用武力達成觀念的成形過程。
在這部恍如小說般的歷史之中,除了冒險、驚喜和寫實的動人故事外,更有一連串角色的相遇。如熟悉東亞文化、正直謹慎的完美主義者正使得勝;生性浮誇,自認天賦異稟的副使范罷覽;見解犀利、尖刻、幽默風趣的譯員小德經。另一邊,有十全老人、千古一帝乾隆大帝;患有痛風卻非常精明又有獨特魅力的權臣和珅;喋喋不休的兩廣總督愛新覺羅‧長麟等主要角色建構了這段史話。
《最後的使團》還談到其他許多人:搬運要送給皇帝之重禮的挑夫;拿火把幫忙的農民,及從竹林裡的藏身處或從水牛背上觀看的農民;搭車出行且一臉好奇盯著看的優雅女子;每天大清早用大喊叫醒使團團員的北京某公務員;以這些團員為題寫詩且拿藥給他們的朝鮮使者;爬上屋頂撿球且往下看某些仕女看得太久的年輕法國人阿吉。歐陽泰挖掘無數檔案史料裡充斥的種種相遇──令人惱火、生氣、困惑、暖心、想笑的相遇──每個相遇都讓人一窺生卒於許久以前、但其情感和經歷一如今日我們真實的人。
好評推薦
孔令偉|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吳翎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李文成|一歷百憂解
李毓中|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林士鉉|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葉高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盧正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謝金魚|歷史作家
(依姓名筆畫排序)
各界讚語
毫無疑問,若說歐陽泰是當代歷史學界的魔術師,絕非浪得虛名;1795年一場僅止於「禮節性使團」而無具體「外交成果」的荷蘭使節團中國之行,透過其妙筆生花的文筆,有如「穿越劇」般帶領讀者回到十八世紀末中國的同時,也讓我們思考「文化衝突」是否必然成為國與國之間平等交往的阻礙,特別是在此外交近乎「失效」的年代,歐陽泰的這本書可以給予人們更多的啟發,瞭解外交為何物。
——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一個被誤解的歷史迷霧,透過精彩的論述與史料堆砌,讓我看見迷霧之後最有人味的真實。
——李文成|一歷百憂解
一如《決戰熱蘭遮:中國首次擊敗西方的關鍵戰役》、《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等前作,歐陽泰在這本近著《最後的使團》中,通過嫻熟地運用檔案、日記、書信等中國與歐洲的多語種史料,重新發掘1795年荷蘭使團訪問清廷之原委。透過考察乾隆帝最後正式接待之歐洲外交使團,本書從荷蘭的視野,為讀者理解清朝外交史乃至晚期帝制中國的天下觀提供多元觀點,進而挑戰所謂「閉關鎖國」的近代中國史書寫窠臼。
——孔令偉|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十八世紀末年荷蘭人遣使朝貢大清乾隆皇帝。歐陽泰經過細膩的研究,在《最後的使團》這本書裡,提供許多清代史事的細節,絕對令你意想不到!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如果搜尋清朝外交,維基百科關鍵字會跳出關閉鎖國、禁海令、禁菸令、通商口岸等限制性外交狀態,直到八國聯軍兵臨城下強迫中國打開了大門,在這之前外國使節拜見皇帝,多半被視為蠻夷之國的獻禮。 《最後的使團》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歷史呈現,歐陽泰老師以歷史為鑑,再搭配小說體的故事形式,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中西相遇,跟大家推薦這本歷史小說,重新認識被遺忘的故事。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歐陽泰為瞭解十八世紀末期中國開了一扇令人著迷的窗。
—— 歐立德(Mark C. Elliott),哈佛大學的新清史權威,《皇帝亦凡人: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作者
歐陽泰利用荷語、法語、西語、漢語、朝鮮語的資料,生動重現1795年荷蘭使團前去北京晉見乾隆途中的經歷。本書挑戰了世人對十九世紀歐洲人之中國觀的推論,會令讀者愛不釋卷。
—— 羅友枝(Evelyn S. Rawski),匹茲堡大學中國史特聘教授
《最後的使團》以史學界所長久忽略的一個重要主題為題,筆法精湛,釐清真相,發人省思。歐陽泰以生花妙筆帶領讀者壯遊清朝中國的地理、政治、文化風貌。」
——王文生(Wensheng Wang),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教授,《白蓮教亂與華南海盜:大清帝國的危機與改革》作者
《最後的使團》在學術史領域是罕見的,因為它既是一個故事,又是一部重要的歷史調查作品。荷蘭使團在腹背受敵的年代出使清廷的故事——包含了一切:相互競爭的主角、試煉和磨難,以及帝國的盛況和環境。歐陽泰的作品是一部精彩的作品,講述了外交史上一個被忽視的事件。
——尼古拉斯.戈登,《財星》雜誌
這是我十年或更長時間以來讀過的學術和寫作風格方面最好的學術研究之一……通俗易懂、令人興奮和富有啟發性的書,以完美的神韻和熱情寫成。
——約翰.巴特勒,亞洲書評
作者簡介:
歐陽泰 Tonio Andrade
西方漢學界的著名學者,近十年最重要的全球史學者之一。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承漢學巨擘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十六到十七世紀歐洲史專家帕克(Geoffrey Parker)。曾任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東亞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殖民主義比較研究及中國史與全球史。著有《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決戰熱蘭遮》(Lost Colony),以及《火藥時代》(The Gunpowder Age)。
譯者簡介:
黃中憲
1964年生,政大外交系畢業,現專職翻譯。譯作包括《中國縱橫:漢學巨擘史景遷的歷史與文化探索》、《利瑪竇的記憶宮殿》、《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未竟的帝國:英國的全球擴張》、《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太平天國之秋》等。
章節試閱
前言:文化衝突?
一七九四年,乾隆帝準備慶祝他登基六十週年。六十週年是個吉祥數──中國曆法六十年走完一個循環,即一甲子──而且他是受到尊崇的君主,他在位期間,中國的繁榮和版圖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的子民提議新年時好好熱鬧一番:盛宴、煙火、詩會、演戲。王公大臣會上表祝賀,在世上最氣派的宮殿、庭園裡,賓主都收到對方致贈的厚禮。參與慶祝者會包括外族貴賓:蒙古王公、滿人貴族、畏兀兒首領、西藏喇嘛、朝鮮仕紳。皇帝喜歡萬國來朝的場面。他自認是天下之主,他的朝廷是當時多元、多民族、多宗教世界的中心。
他堅決表示不想過於盛大,但的確喜歡受吹捧,於是,得知西洋彼端有個國家──荷蘭──想遣使祝賀,他龍心大悅。歐洲人是世上最奇裝異服的人,鬈毛,身穿像內褲的緊身長褲,舉止怪異。兩位使節──荷蘭學者得勝和精明商人范罷覽──已致函請求面見皇上。皇帝給了肯定的回覆:「自應准其來京瞻覲,遂其向慕之忱。」
乾隆皇就這樣開啟了前現代史上最有趣的東西關係篇章之一。鮮為人知的一七九五年荷蘭使團,係最後一個按照傳統中國朝廷覲見禮儀接納的訪華歐洲使團。接下來要等到一八三九至一八四二年的鴉片戰爭迫使中國簽訂一連串惡名遠播的不平等條約之後,才又有歐洲使團出現在帝國朝廷上。
怪的是這個荷蘭使團幾乎被遺忘。沒有其他任何西方語言的專著探討此使團,且探討此使團的文章,不管是以哪種語言寫成皆寥寥無幾。此使團訪華之事鮮少出現在教科書裡,有些清史學者甚至似乎不知有此事。我攻讀明清史出身,竟然在開始為撰寫本書做研究之前,對此幾乎一無所知,儘管我也是荷蘭史家,在筆下探討過荷蘭人在亞洲的外交活動。
於是,當我弄清楚這個使團在當時很受關注,這次出使留下許多荷語、法語、西語、漢語、韓語文獻資料,我大為驚訝。隨著開始探索這些豐富的文獻,我發現此事充滿戲劇性,有著有趣的人物、折磨人的航行、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而且它們全都出現在一個耐人尋味的時空背景下:中國境內就要爆發民亂,而在歐洲,法軍正向阿姆斯特丹進軍。我當下意識到,若以敘事體寫出這段歷史,將會是引人入勝的史話。
但《最後的使團》的用意,不只在於寫出讓人身歷其境的史話。一七九五年的荷蘭史團也讓人得以從新的視角看十八世紀的中國和中西關係,有助於我們毅然決然跨出仍盛行於中國、西方境內的文化衝突論述。這是因為,相較於此時期的其他使團,荷蘭使團圓滿達成任務。乾隆帝對此使團訪華甚為高興,賜予他們其他歐洲使者所無緣享有的優待和權利。正使和其上司覺得順利圓滿,與兩年前英國使者馬戛爾尼的遭遇相比,尤然。
相較於荷蘭使團訪華一事湮沒於歷史,馬戛爾尼勛爵使華則廣為周知,而且結局大不相同。馬戛爾尼無功而返,係使史學家把中西外交看成文化衝突的原因之一。
馬戛爾尼一七九三年抵華,帶來形形色色的禮物、大批藝術家、科學家和樂師,及一組大膽的提議。他覺得這些提議若能實現,將有助於使中英關係走上互蒙其利之路——兩大強權同心協力。但乾隆帝和其朝廷不信任馬戛爾尼,馬戛爾尼不願照規矩行叩頭禮,而且提出過分的要求。清廷不放心,因為英國人侵略行徑惡名昭彰,在西洋攻擊、劫掠,很有可能在大清海疆也幹了同樣的事。他們決意早早將馬戛爾尼打發走,盡快把他趕出中國。馬戛爾尼回到英格蘭時,除了帶回兩封口氣專橫的致英王書信,沒多少成果可示人。
雖然馬戛爾尼竭力表現得若無其事,但他和他此行的隨員覺得受辱。他們在歐洲受到不留情的批評,愈來愈把他們的失敗歸咎於清廷,把清廷說成傲慢不知變通,且無視於英國的厲害。這類論點得到其他英國思想家、政治人物呼應,而在此後的外交闖關再度受挫之後,英國境內許多人覺得必須展示武力以反制中國的傲慢無禮。馬戛爾尼使華無成,成為他們講述中國如何堅不妥協時必講的一部分:中國不願讓英國人按照國與國本就平等的原則與之往來,動武也就順理成章。
這一對中國的負面看法,不只影響英國公眾和英國決策者,也影響了數代史學家,他們漸漸從文化衝突的角度審視中西關係史。根據此觀點,「中華世界秩序」或「朝貢體制」與西方獨立自主國家的外交體制相牴觸,結果就是引發衝突。歐洲人挫折於無法以平起平坐的身分和中國打交道,斷言必須把中國帶進西方國際體系,且不惜以武力來達成。在他們眼中,西方國際體系是理所當然的國與國互動模式。這一看法被認為是導致十九世紀中歐激烈衝突的推手:鴉片戰爭、亞羅號事件、中法戰爭、拳亂等。中西學家主張,清廷的僵固是十九世紀中國動亂殺戮頻仍的主因之一。
更晚近的史學家質疑此一說法,指出清朝統治者比先前大家所以為的更務實,更願意接受不同的看法和作風;指出清廷與闖蕩大海的歐洲人的關係,以現實政治利害為依歸,指出即使在西方,外交都不如許多人所認為的那樣「現代」,那樣「遵照西發利亞體制」,而是深受歐洲境外外交習慣影響。
但文化衝突說依舊深植於教科書和學者著作裡,主要因為英國與中國的相遇以衝突收場,英國人的經歷已是論述中歐關係著作的思想主軸。學者對英國以外的歐洲國家的對華外交,關注少了許多,尤以十八世紀後期、十九世紀初期英國遣使訪華無功而返時為然。
英國對華外交失敗一事,被後人視為此時期中西外交的一貫現象,但一七九五年荷蘭使團訪華是打破此看法的最重要例子之一,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理解中西關係,但此事不只遭忽視,而且遭錯誤理解。探討此事的作者往往把它說成比馬戛爾尼使團還要受辱的失敗之行,例如把它說成「一敗塗地」,說荷蘭人受到「冷漠、輕蔑、高傲」的對待,說他們「被當成怪物」,說他們「在鞭子威脅下」被迫一再趴地叩拜,或「遭公然拖行、鞭打」。
誠如某荷蘭史家所說,這全是「胡扯」。來自多個觀點的資料清楚說明荷蘭人受到熱情接待。正使得勝本人覺得他成果斐然,他的上司亦然,清楚表示他不負使命。這個使團的確未懷抱宏大目標或未促成條約或協議的簽訂——其訪華的主要目的係祝賀皇帝登基六十週年,藉此增進荷清兩國的友好。但怪的是它明明達成既定目標,卻有那麼多學者主張它是可恥的失敗。
那麼,為何這次出使受到中傷?主要因為它不符文化衝突說。負面描述的始作俑者是馬戛爾尼的管家約翰.巴羅。他在其暢銷書《中國遊》裡以十六頁的篇幅抨擊這個荷蘭使團。他的主要論點,係每次清廷要荷蘭人叩頭,荷蘭人都照辦,但他們的聽話無濟於事,而且他們受到一心要讓歐洲人俯首稱臣的中國朝廷刻意羞辱。他主張,荷蘭人的聽話只助長中國人的傲慢。他寫道,「順服的語氣和溫順、被動服從這個高傲朝廷的辱人要求,只助長其驕傲和自以為無比重要的離譜觀念。」馬戛爾尼或許有辱使命,但至少他的堅定不屈迫使中國人承認英國人優於他們,即使他們始終不願承認這點。
巴羅的看法成為最廣被接受的對荷蘭使團功過的論定,而且今日學者跟著他人云亦云。例如,有位仁兄著書談馬戛爾尼使華,寫出這方面最暢銷的書,而此人寫道,「英荷這兩個使團都以失敗收場,前者保住尊嚴,後者則受辱。」
巴羅沒有機會使用今日學者所能用到的那幾種資料,我們也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會看漢語、荷語資料,但令人訝異的是,就連看得懂這兩方面資料,因而知道荷蘭使團受到盛大接待的學者,竟還是認為這次出使失敗收場。他們把荷蘭人說成可憐蟲,說荷蘭人未察覺到自己被當成以中國為中心的荒謬帝國觀裡的「貢」使。他們認為荷蘭人應該拒絕叩頭,堅持平起平坐,以讓中國人知道不能再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但荷蘭使者很清楚清廷怎麼看待他,知道東亞外交的理想和習慣。得勝是鑽研日本事務的學者,此前已帶領過兩個使團去江戶向幕府將軍叩頭。他知道東亞外交的重點,不在於提出要求或談「正事」,而在於彰顯相互關係的儀禮。
就這點來說,他並非獨一無二的荷蘭人。荷蘭人深深打入東亞世界,一般來講照東亞規矩行事。但他們並非一開始就如此。十七世紀初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剛成立不久時,該公司發炮闖入中國海域,要求給予貿易特權,未能如願時即出手攻擊。明朝反擊,在中國沿岸和沿海的一連串交手中打敗該公司。荷蘭人得到教訓,從此比較聽話,得到與中國人通商的回報,中國人的商貿活動進到荷蘭人在亞洲的諸多據點。明滅清興,荷蘭人是最早派出使團並得到清廷接納的西方人,而且荷蘭使者未對叩頭禮表示異議。西元一七〇〇年之前另有兩個荷蘭使團得到清廷接納,每個使團都按清廷規矩行事。荷蘭東印度公司靠著與中國貿易而財源滾滾。
荷蘭人在日本也學乖。在那裡,該公司碰上很難對付的德川將軍。該公司最初也咄咄逼人,最後不得不聽話,每年遣使向德川將軍叩頭,一如日本諸侯向將軍叩頭。一如在中國,守規矩就有好處。荷蘭人是唯一獲准在日本通商的西方人,而日本是獲利甚大的市場。
與此同時,荷蘭人在其殖民地首府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建立了自己在亞洲的朝廷。他們接待來自亞洲各地和遠從非洲過來的代表團,採用東南亞、東亞的外交習慣和器物,例如傘和大象遊行。誠如史家包樂史所指出的,「巴達維亞政府找到與亞洲諸統治者相處之道,懂得照當時其所注意到的亞洲盛行的外交禮儀和規矩行事。開拓殖民地的荷蘭人不得不發展出『東方』儀禮,以配合既有的外交互動規則。」
荷蘭人藉此理解包樂史所謂的「東方外交」,而且大體上接受這樣的外交。他們認識到在東亞,國際關係受到諸多不同理想規範。關係尊卑很明確;遣使的用意主要在於祝賀或慶祝,而非談判;互動通常遵照儀禮,許多儀禮以中國古老傳統為本。
遷就非西發利亞式外交的西方人,不只荷蘭人。「新外交史」的學者已指出,十八世紀後期、十九世紀初期的歐洲外交體制,遠比長年以來所認為的懂得變通而不拘形式,表示歐洲人常常使出多種外交手段。就連英國人都對東亞外交禮節有基本的掌握。
無論如何,得勝一行人接受清朝禮儀,對於朝廷互動規矩應付自如。他們也精於記錄下自己的經歷。他們翔實的文字紀錄,加上其他多種豐富的資料,為瞭解十八世紀中國開了獨一無二的視角。事實上,這些資料敘述極生動,使我下筆時能如身臨其境一般,而且我採取敘事性微歷史做法。微歷史通常著墨於次要事件或「小人物」,也就是通常未見諸歷史記載的人物。本書的主要人物,係一些有錢且得天獨厚的人──歐洲人、漢人、滿人──而這次荷蘭遣使訪華並非次要事件。但大故事裡的人間小戲碼吸引我:恐懼、憂慮、沮喪、幽默、小小的齟齬。此行的年輕團員在北京北海溜冰時愛用歐洲冰鞋甚於滿人冰鞋一事,或他們怕走過沒有欄杆的橋一事,對中西關係史來說,或許無關宏旨,但這些小事使歷史更為生動活潑,有助於我們想像在十八世紀中國居住、旅行的情景。
我寫此書時不由得用起現在式,因為那讓人覺得就發生於當下和近旁,但怪的是也帶來距離感。過去式讓人覺得一錘定音的權威性——事情就是如此。現在式使史家根據史料想像或構思過去之舉更為明顯。但我未讓自己的想像凌駕事實,而是竭力詳細記錄每個細節。重點就是讓史料占據我的想像,找到或許可使某情景如在眼前的細節,而現在式不知為何使此事較易辦到。
凡是引人入勝的故事,都以讓人感興趣的人物為核心。我的恩師之一的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曾說,有執念的人是最有趣的人之一。本書就充斥這樣的人。
正使得勝時時念著日本。他收藏與真人同尺寸的日本人偶,凝視平戶島地圖以紓解心中的鬱悶。他能讀寫日語,而且與其他使華的西方人不同的,他有學了一些漢字。使華之後,他把此後餘生用於寫出一本詳談日本的書,親自寫該書的法語版、荷語版、英語版,但他一心要把每一處都弄得妥妥當當,於是他過世了許久該書才出版,而且只出版局部。他本人也成為別人念念不忘的對象,尤其荷蘭學者法蘭克.勒坎將其學術生涯全用於查明這位正使所寫下或收到的每封信、短箋、紙條。勒坎甚至到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替受冷落的得勝墓清掉其上的泥土和樹根。
副使范罷覽同樣有念念不忘的事物,但就他來說,那事物是中國。他生性浮誇,自認天賦異稟,靠不大光明磊落的方式發了大財,收藏了大量中國藝術品和手工藝品,將其擺在他取名為「中國靜居所」的豪宅展示,結果把自己弄到破產。
譯員小德經則滿腦子想著自己的身分地位,不斷惱火於自己受虧待。他甚至不願以譯員自居,覺得譯員一職有損他的尊嚴,儘管那是他的正式職位。他是歷史學家所樂於神交的對象──他得自實地觀察的見解犀利、尖刻、有趣。
就清朝一方來說,最重要的人物是乾隆帝,沒有他,就不會有使團訪華。他,一如小德經,心心念著自己的價值,而且他好相處。他挑剔、自負,但也博學多聞,思慮縝密,喜歡寫詩,是個和善寬厚的東道主,至少對荷蘭人來說如此。
他朝中的其他人也扮演吃重角色,例如他腳痛風的得力助手和珅。和珅非常腐敗(後來會因罪被迫自殺),但也精明,具有領袖魅力。他慇勤接待訪客,安排荷蘭人參觀了其他歐洲使者所從未去過的地方。在遙遠的南邊,喋喋不休的兩廣總督長麟推動荷蘭使者來華,冀望滿足皇上盛大慶祝登基六十週年的想望。他也很會替人著想,幫荷蘭人撰寫外交信函、採購得體的禮物。
這些有權有勢的人支配他們的社會,所以是這段史話的主角,但檔案資料談到其他許多的角色:搬運要送給皇帝之重禮的挑夫;拿火把幫忙的農民,或從竹林裡的藏身處或從水牛背上觀看的農民;搭車出行且一臉好奇盯著看的優雅女子;每天大清早用大喊叫醒使團團員的北京某公務員;以這些團員為題寫詩且拿藥給他們的朝鮮使者;爬上屋頂撿球且往下看某些仕女看得太久的年輕法國人阿吉先生。檔案資料裡充斥種種相遇──令人惱火、生氣、困惑、暖心、想笑的相遇──每個相遇都讓人一窺生卒於許久以前、但其情感和經歷一如今日我們真實的人。
前言:文化衝突?
一七九四年,乾隆帝準備慶祝他登基六十週年。六十週年是個吉祥數──中國曆法六十年走完一個循環,即一甲子──而且他是受到尊崇的君主,他在位期間,中國的繁榮和版圖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的子民提議新年時好好熱鬧一番:盛宴、煙火、詩會、演戲。王公大臣會上表祝賀,在世上最氣派的宮殿、庭園裡,賓主都收到對方致贈的厚禮。參與慶祝者會包括外族貴賓:蒙古王公、滿人貴族、畏兀兒首領、西藏喇嘛、朝鮮仕紳。皇帝喜歡萬國來朝的場面。他自認是天下之主,他的朝廷是當時多元、多民族、多宗教世界的中心。
他堅決表...
目錄
導讀
前言:文化衝突?
第一章 中心
第二章 業餘中國通
第三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四章 三角洲
第五章 廣州
第六章 前途堪慮
第七章 進京之路:乘船過華南
第八章 走入冬天
第九章 北京
第十章 冰嬉
第十一章 皇帝的貴賓
第十二章 新年
第十三章 紫光閣 考終命 廟宇巡禮
第十四章 圓明園
第十五章 元宵節
第十六章 北京,再見
第十七章 走陸路穿過北直隸和山東
第十八章 航入春天:走運河穿過江南
第十九章 浙江和江西
第二十章 難料的未來
結論:蓋棺未論定的一次出使和中西關係史
誌謝
導讀
前言:文化衝突?
第一章 中心
第二章 業餘中國通
第三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四章 三角洲
第五章 廣州
第六章 前途堪慮
第七章 進京之路:乘船過華南
第八章 走入冬天
第九章 北京
第十章 冰嬉
第十一章 皇帝的貴賓
第十二章 新年
第十三章 紫光閣 考終命 廟宇巡禮
第十四章 圓明園
第十五章 元宵節
第十六章 北京,再見
第十七章 走陸路穿過北直隸和山東
第十八章 航入春天:走運河穿過江南
第十九章 浙江和江西
第二十章 難料的未來
結論:蓋棺未論定的一次出使和中西關係史
誌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