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並茂、說理清晰,邊讀邊笑的經濟學!
從期貨債券到經濟政策,關於「金融市場」你應該知道的都在這。
亞馬遜讀者4.5顆星評價,《出版人週刊》、《Kirkus Review》一致好評推薦!
用最生動的比喻,拆解複雜的金融市場,讓你輕鬆理解每一個財經概念!
● 三隻小豬的故事,讓你明白股東、股份、股權交易、做空、股票分割……原來如此。
● 單純的借貸關係如何演變成複雜的債券市場,利率又如何影響風險與選擇?從小朋友的交換遊戲你會學到更多。
● 期貨、選擇權傻傻搞不清楚?透過感恩節訂火雞的預購活動,了解買權、賣權、衍生性金融商品是怎麼一回事。
● 央行好比是黑手黨老大,負責放貸、借款的銀行就是嘍囉,世道不好時老大也要出手斡旋,影響一般銀行調整借貸利率,央行跟銀行的關係昭然若揭!
● 公司組織層級高低由償債順序來決定,銀行家好比是坐在頭等艙,擁有優先受償權,而股東們則坐在經濟艙,全部擠在後面!
▌世界第一簡單金融市場教科書
你是否曾經覺得金融市場如同迷宮,充滿難以理解的術語和規則?這本書將以33個妙趣橫生的比喻,為你解開金融市場的神祕面紗。從三隻小豬的故事中理解股市運作,到感恩節火雞預購活動揭示期貨選擇權的奧祕,還有令人聞風色變的金融危機都有完整介紹。這本書不僅提供了金融知識,更讓你在笑聲中體會市場的運作原理。
作者Paddy Hirsch本身是資深華爾街財經記者,在國家廣播頻道(NPR)主持超過9百萬人次,擁有超高收聽率的財經節目「Marketplace」。他深知一般大眾對於金融市場又愛又怕的心理,以他的生花妙筆,將那些看似外星語言的金融專有名詞、複雜的市場運作規則,以及可怕的金融風暴或風險的成因,用淺白生動的比喻和故事,說明金融市場是怎麼一回事。加上美國知名插畫家Dan Archer的幽默漫畫,讓閱讀的過程充滿驚喜。
【本書特色】
1.淺顯易懂:透過生活中的趣味比喻,將複雜的金融概念化繁為簡,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2.圖文並茂:搭配生動的插畫,讓閱讀更有趣,理解更深刻。
3.掌握全貌:從基本的投資商品,到高階的總體經濟政策,全面了解金融市場。
4.輕鬆幽默:邊讀邊笑,學習不再枯燥,讓財經知識變得輕鬆有趣。
【適合閱讀對象】
1.對金融市場感到陌生但又有興趣的人
2.希望增進財經知識的投資新手
3.想要在輕鬆氛圍中提升財經素養的所有讀者
作者簡介:
派帝.赫希(Paddy Hirsch)
是一名記者、作家,也是資深製作人,現任職於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曾任職於非營利組織美國公眾媒體(American Public Media)的財經廣播節目製作公司,製作《市場報導》(Marketplace)系列節目。他是叫好又叫座的市場報導系列〈白板〉(Whiteboard)節目的製作人,這個節目在2009年獲得號稱「網路界奧斯卡獎」的威比獎(Webby)的殊榮,也在網路以及美國公共電視網播出。之後他獲得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新聞學研究獎學金並完成進修。目前住在加州洛杉磯。
譯者簡介:
吳書榆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所畢業。曾任職公家機關,於軟體業擔任研究、企畫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專職從事筆譯十餘年,以財經、商管、社會、心理為主,用養孩子的心情對待每一本譯作。
近期譯作有《金融創造文明》、《徹底坦率:一種有溫度而真誠的領導》、《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向上管理‧向下管理》與《經濟學A-Z速查指南》等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三隻小豬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股份以及股權的交易
理想狀況下,一家企業開張大吉,開始生產產品,吸引客戶,然後就財源滾滾。可惜,事情不見得總是這麼順利,企業常會發現他們需要從自身以外的地方找資金:投資人。
基本上,投資人可以透過兩種方式投資一家公司:他們可以買進該公司的股份,或者,他們可以借錢給該公司。
三個持股人
多數人都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這三隻豬兄弟各自蓋了一間屋子:一間草屋、一間木屋、一間磚屋。在迪士尼的版本裡,大野狼三兩下就把前兩棟屋子收拾得一乾二淨,讓兩位屋主飛奔去找小弟,躲進磚屋裡。我們看到的結局是,小弟很歡迎兩位哥哥,並提供庇護讓哥哥們免受大野狼的殘害。
但我敢打賭,如果沒有得到任何回報,這位豬小弟(且讓我們叫他卡斯伯特,和中世紀英國的聖人同名吧)不會讓他的手足(就叫挖牆角和攪家精吧)和他一起過日子。要蓋這棟磚屋,可要花掉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卡斯伯特得去貸款才買得起建材,也才有錢付給所有小動物工人,這表示,他每個月都要付利息。以下就是我想像中小豬三兄弟關於安排住所的對話:
豬小弟卡斯伯特:如果你們要住下來,就要付錢。
豬大哥挖牆角:你是說付房租嗎?
卡斯伯特:不是,我才不信你們這兩個遊手好閒的傢伙會每個月乖乖付錢。
豬二哥攪家精:那到底要怎麼樣?
卡斯伯特:我蓋這棟房子花了六千元。如果你們和我一起分攤費用,一個人付我二千元,那麼,隨便你們住多久都可以。住下來之後,我們會一起決定房子裡有地方需要哪些維護和保養,也要我們一起分攤這些費用。
挖牆角:這代表我們可以和你一起住,永遠安安穩穩不受大野狼打擾……價錢是二千大洋整,再加上每個月的維修費?
卡斯伯特:對,差不多是這個價錢。
挖牆角和攪家精(異口同聲):就這麼說定了。
在這樣的安排之下,這三隻小豬就變成磚屋的持股人(shareholder)。
股份:部分所有權
股份(share)的概念很簡單,指的就是部分的所有權,也稱為股票(stock),或股權(equity stake)。
你可以持有任何標的物的股權:房子、汽車、畫作、公司;無一不可。
而且,持有股權很簡單:假設我決定要和朋友琳達一起做冰淇淋生意。我們分攤冰淇淋車、所有設備以及原料的成本。結果是,我和琳達成為我們這份小生意股份相同的持股人:我們各有百分之五十的股權。
擁有企業股票的人以數十億計:二○一○年三月,《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大約有一半的美國人都持有股份。但這些股份和三隻小豬持有的股份,或者我和朋友持有的冰淇淋股份有兩點重要差異。第一點,多數美國人持有的都是公開上市公司(publicly traded company)股票,而不是像我和琳達開設的私人股權企業(private enterprise)。而且,股民持有的股份在公司價值中的占比堪稱九牛一毛,不像我們各擁百分之五十。
私人股權企業如何公開上市?為什麼股民持有的股份僅占公司價值的極低比例?
以股份募資
且讓我們更貼近檢視我的冰淇淋生意;就容我把這家店命名為傑利輝吧。一開始,傑利輝是一家私人股權企業,兩位業主分別是我和琳達。幾年後,我們大展宏圖,生意興隆。有一天,我們決定把一家競爭對手買下來,但手頭上的錢不夠。基本上我們有兩個選擇:可以去貸款,或者把公司的股份賣掉換現金,藉此募資。
不幸的是,如果一家公司只有兩股,一股分別為公司價值的百分之五十,這就難辦了;只出售公司的一小部分,會簡單得多。因此,為了讓傑利輝更容易分割,我們把公司分成一百萬股。現在,我們兩人仍各擁有公司的一半,但這意味著我們各有五十萬股。
我們的計畫是賣掉八成的傑利輝,即相當於八十萬股,然後每個人各保留百分之十,換算下來是十萬股。同樣的,我們也有很多種選擇。我們可以把這百分之八十的股權賣給一位或一群特定私人投資人。如果我們這麼做,這家公司仍是一家私人股權公司,我們的買主便是所謂的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投資人。
我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上市,即成為公開上市公司。在這種情境中,我們還是要把傑利輝的股權賣給一群投資人,但我們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而且是賣給我們不認識、也可能永遠不會認識的不特定人們。
交易所vs.店頭市場
當大企業公開上市,他們會在如納斯達克(NASDAQ)與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等等交易所(exchange)掛牌(list)。要能夠掛牌,企業必須提出過去的實績、達到一定的規模,而且還要有一定的獲利。小型企業則在所謂的店頭市場(over-the-counter)交易。企業在選擇交易所時有點像是養蜂人在做銷售決策:養蜂人可以透過超市鋪貨,也可以在本地的街頭市場銷售。超市會訂下各種標準和關卡,待售的蜂蜜要一一通關才能上到貨架。養蜂人也要保證足量供應蜂蜜,有能力履行合約。交易所就好比是超市,受到嚴謹的規範,有各式各樣的要求。當你要在街頭叫賣時(如果出售的標的是股票,那就是在店頭市場),管控就少很多。所以說,在街頭叫賣會比較單純,在店頭市場也是。缺點是,你的客戶會少很多。如果你希望有很多人來買你的產品,那麼,去找一個購物人潮絡繹不絕的地方對你來說比較好。如同多數養蜂人樂於和超市訂約,多數企業也通常渴望在交易所掛牌,原因就在此。
這麼說來,市場很單純就是一個供人們聚在一起買賣的地方,不論標的物是蜂蜜還是股份。市場可以指實體市場,比方說你家附近的本地跳蚤市場,或是紐約證交所的交易現場;當然,市場也可以指電子市場,比方說拍賣網站eBay,或者總部設在堪薩斯市的交易所BATS。市場可以是公開市場,比方說紐約證交所,社會大眾每天在電視上都看得到市場動態;市場也可以是私人的,僅包含兩個人。有些人很喜歡私人性質的交易,喜歡透過克雷格清單(Craigslist;譯註:美國的一個網站,可說是分類廣告的網路版)。但多數人比較願意在更公開的市場裡從事買賣。
透明度對大家都有益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在eBay上從事交易,你可以看看近期有多少類似的商品出售。這稱為透明度;透明度意指你能針對某件事獲得最多的資訊,而最重要的是或許就是價格了。當人們在市場上購買蜂蜜時,他們喜歡知道別人付了多少錢。如果無法得知,就比較不會買。小攤子如果沒有標出價錢,而且每一個人付出的價格會因為和攤商的交情不同而有異,這種時候多數人都會猶豫,不願購買。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套用到股份上:買方會去無時無刻都有股份交易、而且股價一覽無遺的地方逛逛。如果他們無法快速且輕鬆地找到股價,就很可能什麼都不買。各證交所之所以認為必須永遠顯示最即時的股價,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毋須爭論,具備透明度對任何市場的買家而言都是好事:他們可以知道每一個賣家開價多少,可以到處比較尋找最好的價格。透明度也有益於賣方:人們比較可能在透明度高的市場做生意,他們相信自己在這裡不會被扒好幾層皮。而當賣方可以看到競爭對手的價格時,透明度又會帶來另一層好處:賣方可以更精確地調降自己產品的價格。
理想的市場要流動順利
透明度、精準的定價與賣家之間的競爭,都會吸引買家。買家又會引來賣家,當更多的買賣雙方匯聚一堂時,要買賣股票就更輕鬆了。金融界的業內人士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具有流動性(liquidity):一個「有流動性的市場(liquid market)」,指的是能順利、快速完成交易的市場。這種市場類似舞池,一對對儷人踩著優雅舞步,跳著傳統的探戈與華爾滋,跳這類舞步要有一方領舞、另一方跟隨。喜歡領舞的人想去的舞池,是他知道能找到很多人跟著他的地方:相當於替自己的舞蹈技巧找一個具有流動性的市場。反之,樂於跟隨的人,就喜歡到他知道能找到很多人願意領舞的場合。當眾多領導者與追隨著相聚一堂時,整個舞廳裡就會滿滿都是舞者,翩翩舞著華爾滋。
但如果舞廳裡多數人都想要領舞,只有少數人願意跟隨,那這就是一個「不具流動性的市場(illiquid market)」,只會有少數幾對出現在舞池裡,多數的領舞者都在一邊乾耗著,盼著能找到一個能與他共舞的跟隨著。舞者就好比是證券交易的買賣兩方,他們起舞的舞廳當然便是交易所。
透過指數衡量大盤或部分市場表現
說到這裡,值得提一提交易所(如紐約證交所或納斯達克)與指數(如道瓊工業指數與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之間的差別。交易所是供人買賣股票的地方,指數則是由一些公司的股份所組成,這些成分股可以是在不同交易所掛牌的企業。
多數大型店面都有一些僅該店內才銷售的專屬商品,例如:科克蘭(Kirkland)產品線是好市多(Costco)的專有品牌,或者家樂福(Carrefour)也有店內自有品牌。交易所的作法也一樣:在某個交易所內買賣的股份,就只能在這些特定地方交易。反之,指數就像是一張清單,列出各個交易所裡交易的「最大宗」產品。道瓊工業指數包含三十家在美國交易的大型企業,其中有些在紐約證交所掛牌,有些則在納斯達克掛牌。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則包含了五百家在紐約證交所與納斯達克交易最熱絡的企業。
想像一下,假設有一個人決定編製一張清單,羅列出好市多、頂好超市、大潤發與家樂福最暢銷的自有品牌商品。你可以追蹤這些產品一整天的銷售總成績,然後製成圖表。編製指數(例如道瓊工業指數)的人,正是這樣做的;差別在於,他們計算的是買賣了多少公司的股份,而不是幾包糖或幾條麵包。因此,當你聽見新聞記者或分析師提到道瓊指數或標普五百指數的漲跌時,他們談的就是這些圖表的變化。投資人可以善用指數,來衡量大盤或其中部分市場的表現。舉例來說,道瓊與標普指數都著眼於大企業,納斯達克一百(NASDAQ 100)追蹤科技公司,羅素兩千(Russell 2000)指數則由小企業組成。有一個比喻應該有助於理解:如果把市場大盤想成人體,那麼指數就像是體溫計上的讀數。把體溫計放在身體的中心部位,你讀到的數字會不同於你量到的手溫或腳溫。正因此,幾乎將市面上每一檔股票都納入考量的威爾夏五千(Wilshire 5000)指數,其數值就不同於著重科技的高盛半導體指數(Goldman Sachs Semiconductor Index)。
成交量影響市場波動
更貼近觀察任何指數,你會發現追蹤指數長期績效畫出的趨勢線很少是直線。通常都會上上下下,有時候還可能像雲霄飛車一樣。當軌跡高低起伏非常明顯時,金融界業內人士便說這樣的市場波動很大(volatile)。當從事交易的人不多,比方說因為市場缺乏流動性,或者因為大家都度假去了,此時常常會出現波動性(volatility)。用我們之前的舞廳比喻來說,這就好像少數幾對下場跳舞的人擁有了整個舞池,因此他們可以來來回回迴旋、跳躍,如入無人之境大跳華爾滋。但如果舞廳裡人已經滿了,就比較難隨心所欲。舞者會受限制,僅能在小範圍裡展伸手。
在市場裡,如果只有一些人從事交易,買賣的股份數目(稱為成交量〔trading volume〕)就會下滑。成交量低,交易者就比較容易影響個股、甚至指數的變動方向,就好像舞廳裡人不多時比較容易讓起舞的伴侶們到處轉。
恐懼與貪婪也隨市場波動
成交量並非主導波動性的唯一因素。投資人的情緒(或者說對市場的信心)也大有關係。金融市場有句話說,交易時其實只有兩種情緒:恐懼與貪婪。在特定的時點,市場會因為其中一種情緒主導大局而起落。如果大家都認為某家公司陷入困境,恐懼席捲人心,他們就會開始賣出。如果他們認為自己找到價廉物美的好股票,貪婪就會出現了,而大家就會開始買進。
人類是情緒化的動物,非但如此,還很容易受他人影響。當我們看到一群人在街上瘋狂地衝,自然的反應就是加入人群,而不是背道而馳。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套用到許多投資人身上。當他們看到有人大賣某家公司的股票時,就會想著:「其中必有問題!」然後他們就賣了。當他們看到別人掃貨時,也會跟著買進。但並非所有投資人的行事風格都如出一轍。好的投資人會花時間作功課,判斷某家公司的股價是否合理。功課做得好,能協助他們判斷是要跟著眾人起舞,還是要特立獨行。這也可能幫助他們判斷某檔股票是要漲了還是該跌了,因此現在是要做多(long)還是做空(short)。
賣空型投資人融券後賣出,他們盼望的是股價未來會跌。一旦跌了,他們就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回股票(這叫回補空單〔cover the short〕),把股票還給本來的擁有者(這叫平倉〔close the position〕),並且把差價入袋。
做空手法
我們之前提過的豬大哥挖牆角,便是做空的老手。事實上,當他還是一隻小豬的時候,他就利用棒球卡玩這套手法了。
挖牆角:嗨,卡斯伯特,把你的羅傑‧馬利斯(Roger Maris)卡借我。
卡斯伯特:好。但先講好,我下個月底時想要拿回來。
挖牆角:沒問題,小老弟。
卡斯伯特:不准這樣叫我。好難聽。
當天下午,挖牆角和他的好朋友朱利歐在公園碰頭。
挖牆角:嗨,朱利歐,我手上有你想要的羅傑‧馬利斯卡。我的好友,只要你出十五元,那就是你的了。
朱利歐:挖牆角,我確定你一定是用卑鄙手段弄來的,但我還是會出十塊。
挖牆角:成交。
當天晚上,大家一起看球賽時…
卡斯伯特:喂,我想看一下我的馬利斯卡。
挖牆角:不在我手上。
卡斯伯特:這是什麼意思?那卡片在哪裡?
挖牆角:我賣掉了。
卡斯伯特:你賣掉了?!我只有這一張馬利斯卡耶!
挖牆角:放輕鬆嘛!再過幾天,馬克‧麥奎爾(Mark McGwire)或桑米‧索沙(Sammy Sosa)就會打破全壘打紀錄了,到時候馬利斯卡只值兩毛錢。不信你等著看吧,小老弟!
卡斯伯特:我不是叫你不准那樣叫我嗎?
果不其然,麥奎爾和索沙都打破全壘打紀錄了。兩天後,挖牆角和朱利歐又在公園碰頭。
朱利歐:我的好兄弟挖牆角!我想問問你有沒有興趣用八塊買下羅傑‧克萊門斯卡(Roger Clemens)?
挖牆角:你乾脆提高價錢,用二十塊賣給我一張索沙卡算了!這樣吧,我付你五塊,買回昨天我賣你的馬利斯卡。
朱利歐:五塊?我可是知道你是用詭計才弄來的!算了,就這樣吧。錢拿來。
挖牆角回家,把卡片還給卡斯伯特。剩下的五塊自己留著。
融券風險
如果棒球卡的市場走勢如挖牆角所預測,那一切都會很順利。但如果索沙和麥奎爾沒有轟出該有的全壘打,那怎麼辦?如果馬利斯卡後來價格漲到二十塊,那又該怎麼辦?多數賣空股票的交易者都是向券商融券,而這些股票就像是抵押品一樣。當股價上漲,交易者就會出現帳面損失;以挖牆角為例,當馬利斯卡漲到二十塊時,他的帳面損失就是十塊。當交易者輸光時,券商就會很緊張,他們通常會要求交易者提供更多擔保品。
卡斯伯特:你的如意算盤可是打錯了。看起來大家還是最愛馬利斯!今天我遇到朱利歐了。他要你付十五塊買回我的卡。甚至考慮要喊到二十塊。
挖牆角:我會拿回來的,我保證。
卡斯伯特:你或許有辦法拿回來,或許沒辦法。不管怎麼樣,我都要先買保險。你先給我十塊,等你把卡還我時我再把錢還給你。
如果交易者手邊有多餘的資金,很容易就能達成券商發出的所謂擔保品追繳通知(collateral call)。如果沒有,交易者就要平倉,以較高的價格買回股票還給券商。
挖牆角:可是我沒有十塊,小老弟。
卡斯伯特:那我建議你最好撥這幾個號碼,想辦法在價格還相對便宜的時候把我的卡從朱利歐手上弄出來……小老哥。
挖牆角:嗨,朱利歐,不好意思這麼晚還打電話給你,可是我需要趕快把那張卡從你手上買回來……什麼?二十五塊?你開玩笑吧!……等一下啦,好啦,好啦,二十五就二十五。
軋空與無券放空
賣空型投資人一旦賭錯方向,就會需要回補大量的股票,這會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稱為軋空(short squeeze):投資人需要股票,因此拉高了股價,券商因應股價拉高的反應是,堅持其他賣空的投資人要提供更多的擔保。而這些人又回過頭來必須回補該檔股票。一波又一波的需求把股價推得更高,循環不絕。越多下錯賭注的投資人倒下,就軋得越緊。
無券放空(naked short)的作法,是指「賣出」一開始就沒有借到的證券。假設一開始卡斯伯特拒絕把卡片借給挖牆角。
挖牆角:嗨,朱利歐,我可以賣給你那張馬利斯卡,只要十塊。
朱利歐:好。錢拿去。卡呢?
挖牆角:我弟要去遠足,三天後才會回家。我保證三天後就把卡給你。
朱利歐:你又耍花樣了。我就知道。但是算了。如果你後來不賣,我會跟我哥說,那你就會倒大楣了。
朱利歐掏錢。三天後,麥奎爾和索沙變得很搶手,挖牆角得以用五塊向另一個朋友買到馬利斯卡。他把卡交給朱利歐,履行承諾,口袋裡還留下了五塊。好險!如果市場反其道而行,他就得到處去追出一張馬利斯的卡,花掉一大筆讓他豬心淌血的大錢,才能履行對朱利歐的承諾。
第一章 三隻小豬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股份以及股權的交易
理想狀況下,一家企業開張大吉,開始生產產品,吸引客戶,然後就財源滾滾。可惜,事情不見得總是這麼順利,企業常會發現他們需要從自身以外的地方找資金:投資人。
基本上,投資人可以透過兩種方式投資一家公司:他們可以買進該公司的股份,或者,他們可以借錢給該公司。
三個持股人
多數人都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這三隻豬兄弟各自蓋了一間屋子:一間草屋、一間木屋、一間磚屋。在迪士尼的版本裡,大野狼三兩下就把前兩棟屋子收拾得一乾二淨,讓兩位屋主飛奔去找...
推薦序
【推薦序】
什麼?你說什麼?你不需要了解市場,因為你根本不在市場裡面?喔!那……好吧!你就別擔心你的退休金了;或是你家青少年的大學基金;或者你叔叔買給這個孩子當出生賀禮的美國國庫券。你有沒有銀行帳戶?有沒有保單?有沒有信用卡?有沒有……喔,我可以一直列舉下去,但我想你懂我的意思了。
在繼續談下去之前,先讓我們開宗明義來聊一個嚴重的錯誤概念。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單一的「市場」這種東西。當財經記者提到「今天市場的反應是……這樣那樣」時,實際上是在幫倒忙。在你即將要讀到的這本書中,作者會闡述:「市場」(請記住這是複數的概念,實際上有很多個市場)是一隻通常刀槍不入而且不時勃然大怒的多頭怪獸。市場無法永遠都運作到恰到好處的最佳狀態。有時候市場會太過頭,更有時候市場根本連動都不動(請想一想二○○七年到○八年的美國金融市場崩盤),但市場很重要。而且,人無法擺脫市場。
人們常說市場(亦為複數)基本上就是在賭博。機率是和一般的投資人作對,散戶完全沒有機會賭贏。這不完全是真的。沒錯,你在本書中接下來會讀到,在整個金融體系裡面,金融機構多半是贏家。有時候你會覺得全世界都在跟你對賭。還有,當然,專業投機份子總是能搞砸本來看起來很合理的交易。但日復一日,讓市場動起來的力量,卻仍是一般散戶投資人手握的資金(可能是透過退休金基金、房貸或幾十種其他交易)。
最後要說的是,本書的書名可不是隨意亂取的。從最直接的字意來看,投資活動正是人和經濟學(市場)之間的拳擊賽。市場(複數)不歡迎膽小鬼。市場不歡迎順便玩玩或偶爾路過的人。市場要求你要拿出一定程度的專注力,但並不在乎你人在或不在市場裡(或是你以為你在或不在)。你可能說不出道瓊工業指數的數值或不想管什麼是選擇權,但不管你走的是哪一條路,當我告訴你有些東西你不知道會害了自己,而且你從本書裡學到的知識將大有助益時,請相信我。
——凱伊‧瑞斯達爾(Kai Ryssdal)/美國公眾廣播(American Public Redio)財經記者
【簡介:金融小舖】
我有一位朋友(姑且叫他譚吧),一九七○年代他還是年輕力壯小伙子,那時他就從東南亞來到美國。他最愛講他們家人頭一次上超市的故事。他還記得他們走進店裡,放眼望去是一列列的商品,五顏六色應有盡有,比彩虹還鮮豔。他和家人嚇傻了。他們站在那裡,眼睜睜地盯著一列又一列的蔬菜水果、罐頭、大包小包。他們需要一些雜貨,但是店裡無窮無盡的品項讓人不知所措,他們只能兩手空空離開。
隔天,譚的母親和鄰居一起去店裡,鄰居告訴她哪裡可以找到他們家熟悉的東西,以及他們會覺得很好用的新產品。她教他們如何在店裡穿梭自如,如何找到需要的產品,指出他們之前常見的商品放在哪兒,並推薦代替品取代他們在故鄉用慣了的東西。很快的,爸爸、媽媽和所有小孩都把這家店弄得一清二楚了,就像對自家一般瞭若指掌。不久之前,他們居然還抱怨這家店產品種類過多,而且沒有他們故鄉常見的東西哩。
謝天謝地,還好有這位好心的鄰居,她讓我朋友一家明白,雜貨店沒什麼好怕的。換言之,她揭開了市場的神祕面紗。
《金融市場這樣比喻你就懂》這本書的用意,是要效法這位鄰居:成為指南,告訴你金融市場並不像第一眼看起來時那麼嚇人。事實上,如果你靠近一點看,市場裡發生的很多事都眼熟得很:出現在金融世界裡(以華爾街為代表)的事,實際上也出現在全世界千千萬萬家庭裡,只不過前者是更深入的版本。
當多數人聽到金融「市場」一詞時,馬上想到的就是股票市場。這是因為股票(或者說公開上市公司的股份)是金融世界裡最搶眼的投資標的。股票有點像是美國超市裡的蘋果:在店面的中心區堆成一座小山,而且一整年都買得到。
兩個互相牽連的理由,導致股票在一般美國人的認知裡具有極重要的地位。其一,持有股票的美國人數眾多,可能是直接持有或是透過退休金帳戶持有。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所做的研究顯示,多達五成的美國人持有股票。其次,由於美國股民龐大,媒體因此投入大量心力關注股票的績效。這也正是為何美國有這麼多新聞都在報導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或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的走勢;英國媒體報導富時一百(FTSE 100)的波動;日本的版面則經常可見日經二二五(Nikkei 225)的消息。
然而,就像超市裡可賣的東西遠遠不只一堆又一堆的蘋果,金融市場裡能找到的也不光是股票這種工具而已。債券、期貨、交換(swap)、貨幣市場基金、擔保債權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貨幣等等,讓人眼花撩亂:金融市場裡的銀行家們想方設法不斷開發新產品推銷給投資人,堆疊出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金融工具。
《金融市場這樣比喻你就懂》將要帶你徹底繞一繞,檢視貨架上的這些產品。本書將會說明架上的每一種產品在幹什麼、是如何創作出來的以及如何操作。到最後,你將會更了解市場如何運作、誰會去買哪些東西以及背後的理由是什麼。就像譚一家人一樣,你很快就能分辨哪些產品很安全,哪些產品有風險,也會懂得如何去分辨市場的缺失。
【推薦序】
什麼?你說什麼?你不需要了解市場,因為你根本不在市場裡面?喔!那……好吧!你就別擔心你的退休金了;或是你家青少年的大學基金;或者你叔叔買給這個孩子當出生賀禮的美國國庫券。你有沒有銀行帳戶?有沒有保單?有沒有信用卡?有沒有……喔,我可以一直列舉下去,但我想你懂我的意思了。
在繼續談下去之前,先讓我們開宗明義來聊一個嚴重的錯誤概念。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單一的「市場」這種東西。當財經記者提到「今天市場的反應是……這樣那樣」時,實際上是在幫倒忙。在你即將要讀到的這本書中,作者會闡述:「市場」(...
目錄
【推薦序】
【簡介】 金融小舖
第一章 三隻小豬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股份以及股權的交易
第二章 我的巧克力棒換你的跳繩
借貸、利率以及債券市場
第三章 銀行家坐頭等艙,股東只能坐經濟艙
企業的資本架構
第四章 感恩節訂火雞真是一場邪惡交易
衍生性金融商品I:期貨、選擇權
第五章 用你的果凍換我的蛋糕
衍生性金融商品II:交換的運作
第六章 錢滾錢的魔術世界
貨幣是什麼,如何在全球流通
第七章 金融機構永遠都是贏家
銀行的體系結構與運作
第八章 打開美國政府的財政大門
聯準會、財政部及政府如何介入
第九章:華爾街巫師們的神來一筆
消費性負債、證券化與影子銀行體系
第十章:貪婪宿命與浩劫重生
金融市場的衰敗與復興
【跋】有市場就有規則
【推薦序】
【簡介】 金融小舖
第一章 三隻小豬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股份以及股權的交易
第二章 我的巧克力棒換你的跳繩
借貸、利率以及債券市場
第三章 銀行家坐頭等艙,股東只能坐經濟艙
企業的資本架構
第四章 感恩節訂火雞真是一場邪惡交易
衍生性金融商品I:期貨、選擇權
第五章 用你的果凍換我的蛋糕
衍生性金融商品II:交換的運作
第六章 錢滾錢的魔術世界
貨幣是什麼,如何在全球流通
第七章 金融機構永遠都是贏家
銀行的體系結構與運作
第八章 打開美國政府的財政大門
聯準會、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