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黑啤玩臺灣,未來絕不小看臺灣★
百萬訂閱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量身打造,
獻給臺灣囡仔「認識臺灣」的必讀知識繪本!
結合「在地文化」和「素養教育」,幫孩子認識臺灣的最佳讀本
★ 為孩子量身打造一套完整的「臺灣文化小百科」
★ 國小綜合活動、社會與自然領域最佳延伸讀物,全系列結合108課綱核心素養,接軌學校課程
★結合華、臺、客三語有聲書、動畫,滿足不同的生活與學習情境
★「小黑啤玩臺灣」全系列亮點★
(1)一書在手,遊遍臺灣:以一縣市一故事、一文化一素養,探索臺灣22縣市的獨特人文風貌與歷史脈絡。
(2)故事篇:精采故事引領孩子深入各地,搭配小黑啤的冒險故事,寓教於樂,讓孩子在冒險中了解家鄉的迷人魅力。
(3)知識篇:結合課綱核心素養,涵蓋人權、藝術、歷史、自然生態等多元領域,讓孩子輕鬆掌握重要知識,培養跨領域學習能力。
(4)伴讀指南:專為師長與家長設計,提供閱讀引導、跨學科連結與延伸活動,讓閱讀成為親子共學、探索家鄉的全新體驗。
跟著「小黑啤」玩遍全臺灣
展開全臺22個縣市的家園冒險,用故事篇與知識篇來趟紙上環島壯遊,
建立多元素養,從家鄉出發,迎向未來世界!
小黑啤玩臺灣17金門篇:搬新家
先閱讀故事篇認識金門,開啟對學習的樂趣
小黑啤這次來到金門拜訪阿姨家,他遇見了剛搬新家的小獺。表弟威威想和小獺表達友善,卻意外拉扯到好朋友送給小獺的手錶。本來就對陌生環境感到不安的小獺,竟然到了晚上都還沒有回家,大家著急的尋找他。小獺到底在哪裡?小黑啤和威威要如何讓小獺敞開心胸呢?
邀請你跟著小黑啤,一起來發現!
再延伸閱讀知識篇,更深入探索金門的魅力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金門的特色,認識金門過去的戰略要地和閩南建築。此外,來發掘金門洋樓的歷史與特色,看看這些融合中西風格的建築如何成為金門的文化象徵。接著,來探索金門的守護神風獅爺,並前往世界各地的傳統住家,看看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的生活空間。最後,一起來學習用開放的心認識新環境,讓每一次的探索都變得更有趣!
最後參考伴讀指南,提供引導建議及補充知識
金門 × 洋樓建築 × 建立社群歸屬感
在文化面上,認識金門的海外移民史,以及洋樓建築的特色;在素養面上,體會到生活經驗的差異,會創造對不同地方的文化認同,隨著生活發生改變,歸屬感也可能產生變化。
作者簡介:
臺灣吧製作團隊 /文
我們專注於教育創新,結合數位內容與創意設計,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動力。以多年的經驗為基礎,我們從知識影片、數位課程、有聲書到實體繪本、桌遊等,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工具,讓孩子在探索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小黑啤玩臺灣」系列,從親子教育為出發點,透過繪本的創作,希望可以將臺灣文化融入教育內容,讓孩子在閱讀中學會思辨與尊重,並在小黑啤的故事陪伴下快樂成長。
未來,我們會持續開發歷史人文、語文、科學等數位課程,打造具有臺灣視角、國際規格的教育品牌,陪伴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成長。
章節試閱
【故事篇】
啤媽媽󠇡開著車,正帶著小黑啤前往阿姨家。一󠇡路上,各種華麗又特別的建築不󠇡斷從車窗外後退。
「好久沒見到威威了,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我?」
威威是小黑啤的表弟,自從三年前阿姨搬家後,他們就不曾見過面。
「他一󠇡定記得󠇡小黑啤哥哥󠇡的!」啤媽媽󠇡說。
他們剛下車,就有個󠇡東西󠇡突然輕砸到小黑啤頭上,原來是一󠇢團紙球。
正當他想將紙球攤開的時候,威威雀躍的聲音,就從二樓陽臺大聲傳來。
「哥哥󠇡!好久不󠇡見!快點上來!」
「你為󠇡什麼要丟紙球啊?」小黑啤問。
「這是要給小獺的信!」威威興奮的說。
原來,小獺一󠇢家人是上星期才搬來的新鄰居。小獺和󠇡威威一󠇡樣年紀,未來會一󠇢起上同一󠇢間小學。
威威好想跟小獺當好朋友,但小獺沒有離開過家門,威威只好無奈的把心意揉成紙球,投向他的房間。
【知識篇】
01金門好好玩
漫步在歷史與海風中
金門與臺灣島之間隔著臺灣海峽,有12個󠇡大大小小的島嶼,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戰略要地。除了保存豐富的閩南文化和󠇡洋樓建築,金門更歷經了多次戰爭,留下坑道、碉堡等軍事設施。漫步在金門,最適合一󠇢邊吹著海風,一󠇢邊走訪歷史景點。
九宮坑道
深入山中的長長水道,四周是堅硬的花崗岩壁,能在戰爭時保護大家。
浯江書院
金門僅存的書院,在不同時代曾經是講堂、學校,甚至辦公場所。
軌條砦
用廢棄鐵軌做成鐵柱,斜斜插在海灘上,能抵擋敵人來襲。
山后聚落
有著十八間古厝,佔地廣闊的閩南聚落,進去小心別迷路了!
陳景蘭洋樓
金門最大的洋樓,潔白的外牆上有精緻典雅的雕花裝飾。
模範街
一󠇡棟棟的紅磚拱廊,連窗戶都有特別的裝飾,街上吃得󠇡到道地的金門小吃。
【故事篇】
啤媽媽󠇡開著車,正帶著小黑啤前往阿姨家。一󠇡路上,各種華麗又特別的建築不󠇡斷從車窗外後退。
「好久沒見到威威了,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我?」
威威是小黑啤的表弟,自從三年前阿姨搬家後,他們就不曾見過面。
「他一󠇡定記得󠇡小黑啤哥哥󠇡的!」啤媽媽󠇡說。
他們剛下車,就有個󠇡東西󠇡突然輕砸到小黑啤頭上,原來是一󠇢團紙球。
正當他想將紙球攤開的時候,威威雀躍的聲音,就從二樓陽臺大聲傳來。
「哥哥󠇡!好久不󠇡見!快點上來!」
「你為󠇡什麼要丟紙球啊?」小黑啤問。
「這是要給小獺的信!」威威興奮的說。...
作者序
為什麼推薦要收藏「小黑啤玩臺灣」全22冊?
我相信如果說第一次接觸這一套叢書的就是家長或是老師,一定會先從我是在哪個縣市,然後從那個縣市入手,但是如果就是只有針對那個縣市的內容,其實是很可惜的。就像剛才提到的,它其實並不只針對一個縣市,我們是針對孩子在整個素養培養的過程當中,全22冊是一個很完整的內容。所以非常推薦就是家長或是老師,那你當然可以從任何一本你喜歡的著手,但是如果覺得裡面的內容真的編排得很好,其實蠻推薦全22冊全部蒐集完,這才是對於你孩子的學習最完整的體驗。
讀「小黑啤玩臺灣」,孩子能學到什麼呢?
打從我們一開始起心動念在規劃的時候,其實就希望能夠解決,尤其是在小學生開始要接觸108課綱談素養,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我們能夠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108課綱裡面,談到三面九項的所有素養,這整套叢書通通都有照顧到,例如馬祖篇這一集,談到就是小黑啤去學滑獨木舟,過程當中就遇到一些挫折,有人就不想要滑,那怎麼樣去克服挫折?其實也就是小朋友在生活成長當中會面臨到的事情。
所以其實每一本書的最後,你會發現小黑啤都克服、解決了這個問題,跟他的好朋友一起,所以我們當然也是期待小朋友跟著小黑啤一起了解這些素養、了解這些問題的時候,你也可以解決你自己生活當中的問題。
「小黑啤玩臺灣」與鄉土情感的連結
大家也會發現,在佳節的時候,帶著小朋友回到家鄉,跟家族的長輩、其他人開始互動,可是過去小朋友都不知道要跟阿公阿嬤講什麼話,這一系列的繪本內容,剛好可以做一個話頭,原來我家鄉有什麼故事?原來有什麼文化的特質?我可以拿這個去跟阿公阿嬤做一些交流跟討論,也希望這一套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的家庭關係更加和睦。
─—臺灣吧執行長 蕭宇辰
我的童年,是一個「台」被視為低俗文化代名詞的童年。
我想這是現在三十歲以上的朋友都很普遍的童年。講話不會捲舌,很「台」;穿搭沒有品味,很「台」,我們在學生時期經常這樣互相揶揄嘲諷。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忘記去欣賞自己的文化?
隨著時代變遷,這個氛圍慢慢在改變,特別在兒童領域,放眼臺灣已經累積了很多關注鄉土題材的好作品。
但直至今日,仍然沒有像巧虎、佩佩豬這樣的存在。
這就是《小黑啤玩臺灣》的任務,臺灣吧投入的是需要長期經營的角色陪伴,而且在內容面同時開展動畫、繪本、桌遊等多方面的內容產製,讓角色IP帶動全面內容,我們才有機會力抗國外的內容。
不只追求規模,團隊對於內容處理的苛求從不馬虎。在我們大部分故事中你會看到啤媽媽、啤爸爸,但他們都不是在「教育」小黑啤,而是陪伴。
故事強調孩子自主的探索與學習,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如果你仔細看繪本,還可以觀察到許多小巧思,像是有些故事開車的是媽媽,有些時候是爸爸,父母沒有非得如何分工。
設定上雖然使用了爸爸媽媽作為家長的形象,依然在屏東篇的故事中,希望孩子了解不同家庭樣貌的存在。
這樣多元的思維無論在企劃面,還是細節面都隨處可見。
當我們能完成品質與規模兼具的作品,不只是讓臺灣的下一代「從小不小看臺灣」,還有機會輸出國外,讓世界也不小看臺灣。
這就是臺灣吧想和所有臺灣人一起踏實的夢!
起點,就是一套「小黑啤玩臺灣」,一起走吧!今天,肯定很好玩!
─—臺灣吧執行長 蕭宇辰
為什麼推薦要收藏「小黑啤玩臺灣」全22冊?
我相信如果說第一次接觸這一套叢書的就是家長或是老師,一定會先從我是在哪個縣市,然後從那個縣市入手,但是如果就是只有針對那個縣市的內容,其實是很可惜的。就像剛才提到的,它其實並不只針對一個縣市,我們是針對孩子在整個素養培養的過程當中,全22冊是一個很完整的內容。所以非常推薦就是家長或是老師,那你當然可以從任何一本你喜歡的著手,但是如果覺得裡面的內容真的編排得很好,其實蠻推薦全22冊全部蒐集完,這才是對於你孩子的學習最完整的體驗。
讀「小黑啤玩臺灣」,孩子能學...
目錄
★ 故事篇 P.02
★ 知識篇 P.45
01 金門好好玩 P.46
02 小獺一家人的故事 P.48
03 氣派豪華的金門洋樓 P.50
04 金門的守護神 P.52
05 世界各地的傳統住家 P.54
06 你怎麼介紹自己是誰? P.56
07 當世界文化來到臺灣 P.58
08 認識一個新地方 P.60
★ 伴讀指南 P.62
★ 故事篇 P.02
★ 知識篇 P.45
01 金門好好玩 P.46
02 小獺一家人的故事 P.48
03 氣派豪華的金門洋樓 P.50
04 金門的守護神 P.52
05 世界各地的傳統住家 P.54
06 你怎麼介紹自己是誰? P.56
07 當世界文化來到臺灣 P.58
08 認識一個新地方 P.60
★ 伴讀指南 P.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