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每個孩子無論何種樣貌,都能被溫柔善待!
作者童年經驗啟發,來自身心障礙人士最真實的心聲
面對「不一樣」的人充滿困惑,
該如何引導孩子同理心超越好奇心,
建立友善的人際界線?
大人經常教導孩子應該「誠實、有禮貌」,
但這並不代表孩子必須對任何人坦露自己的隱私、過去,甚至創傷的經歷。
作者透過5歲的自己──書中的「阿步」,給了所有孩子和大人溫柔的提醒:
◆ 不需要滿足每個人的好奇心。
◆ 別人提出讓人不舒服的問題時,有不回答的權利。
◆ 同理他人的困難、用善意交流,才是交朋友的好方法!
每個人都有和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所有的孩子都可能面對他人的過度關心或難以招架的問題,
本書透過一問一答的童言童語、頁面上不同孩子細緻生動的表情變化中,
成功示範了該怎麼讓孩子思考「立界線」與「同理心」。
榮獲各項大獎肯定,
一個真正屬於身心障礙孩子的故事,
獻給每一位關心孩子成長的大人!
阿步只有一隻腳,一隻腳不是什麼困擾;
真正困擾的是,只要阿步遇見不認識的人,
就會聽到同樣的提問……
「你為什麼只有一隻腳?」
但是,阿步必須要回答嗎?還是……
有更好的方式,讓阿步既能表達自己、又能交到朋友?
透過溫暖、簡單的故事,每個孩子都能學會
同理他人、換位思考的人際互動技巧!
◎ 家有「不一樣」的孩子,該怎麼協助孩子面對唐突的提問?
◎ 如果孩子對他人的「不一樣」充滿困惑,該怎麼引導,
才能讓孩子的同理心超越好奇心?
翻開本書,讓不同視角、貼近孩子心聲的對話,
幫助孩子建立理解他人的能力、在美好的友誼中成長!
★ 柯克思書評年度最佳繪本
★ 紐約河濱街教育學院年度最佳童書
★ 美國圖書館協會「施奈德家庭圖書獎」
★ 美國青少年圖書館協會年度選書
★ 英國讀寫協會圖書獎入圍
★ 內華達州青少年讀者獎入圍
★ 馬里蘭州黑眼蘇珊圖書獎入圍
《柯克思書評》、《衛報》、《號角雜誌》、《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LoveReading4Kids選書平台 一致好評、感動推薦!
作者簡介:
詹姆斯‧凱契普(James Catchpole) /文
詹姆斯和他的妻子露西在英國的牛津共同經營文學經紀公司。他偶爾會以童年的自己──「阿步」(Joe) 為主角來寫故事。在從「阿步」成長為現在的詹姆斯之前,他當過街頭藝人,在法國普羅旺斯的街頭背著吉他唱歌;也曾經是一名足球運動員,代表「英國截肢者足球隊」出賽。對詹姆斯來說,因為「只有一隻腳」讓他擁有與眾不同的優勢,才能從事這些有趣的工作與活動。
凱倫・喬治(Karen George) /繪
從小就熱愛塗鴉和繪畫,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完成碩士學位後,曾經為電影繪製布景。2009年,凱倫贏得英國水石書店的插畫大賽,開啟了童書插畫家的生涯;直到現在,她依然快樂的沉浸在畫筆和與彩之中,甚至開始撰寫故事!目前凱倫與家人及貓咪一起住在英國的布里斯托。
譯者簡介:
李紫蓉 /譯
臺北人,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英文系碩士。曾任兒童文學讀物編輯和實踐大學兒童文學講師,現為自由作家及譯者,作品包括圖畫書和兒歌集。作品《小鞭炮劈啪劈》和《嗚哇嗚哇變》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最佳童書。
章節試閱
阿步正在玩他最喜歡的遊戲。
下面有鯊魚。也可能有鱷魚。
但是鯊魚和鱷魚嚇唬不了像阿步這樣的海盜。
比起面對還不認識的小朋友,
對阿步來說,應付鯊魚容易多了。
「你只有一隻腳耶!」有個小孩說。
「是啊。」阿步說:「走開,你把鯊魚踩扁了。」
「你怎麼會這樣呢?」那個小孩問。
阿步不想回答。
他反問她:「你說呢?」
小女孩不知道怎麼回答。
那些孩子越問越多……
「那你的腳在哪裡呢?」
「在這裡!」
阿步也努力回答……
「不是,我是說另一隻腳。」
「什麼另一隻腳?」
但有的問題……
「是不是被獅子吃掉了?」
讓人傻眼。
「還是被一千隻獅子吃掉了?」
「對……」阿步說:「被一千隻獅子吃掉了。」
「真的?」大家異口同聲的說。
「假的啦!」阿步大叫。
﹏﹏﹏﹏﹏﹏﹏﹏﹏﹏﹏﹏﹏﹏
給大人的話:
你的孩子總是對一切充滿好奇,在公共場合見到身心障礙人士時也不例外,不但冒出許多疑問,甚至會用最大的音量說出來?
這裡有幾個簡單的建議提供給各位參考:
1. 先別驚慌。你也不想讓孩子覺得尷尬,所以首先請記得,用冷靜、平和的語氣對孩子說話。
2. 像日常對話那樣,用簡單的語句向孩子說明。你可以說:「是啊,有的人只有一隻腳;有的人需要靠輪椅或拐杖才能行動;有的人說話的聲音或移動的方式不太一樣,那都是正常的。在這個世界上,身體的不便很正常。」
3. 可以看狀況給孩子機會教育:「使用輪椅或拐杖,代表他的腳沒辦法站立或順利的行走。有的人天生就有肢體障礙,有的人則是因為生病、意外受傷或其他原因。」
4. 孩子的好奇心值得鼓勵,但也必須讓孩子明白:我們不可能認識所有的人,也不需要知道面前的人所有的事。重點是,當見到不認識的人,詢問對方有關個人隱私的問題是不禮貌的。「為什麼呢?」也許孩子會這樣問。
5. 「希望自己是個舉止合宜的人」,這是理由之一。同理心──這才是最重要的!想想看,如果你隨時隨地都必須回應陌生的人問你相同的問題……那該有多煩?
如果孩子已經大聲問了直白的問題,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很有可能對方已經遇過無數次類似的情境,自有他們的應對方式(說不定還很幽默)……不過,身為大人仍然有責任讓孩子了解:身心障礙人士就像任何人一樣,有他們的生活要過,並不總是有餘暇為人提供解答。
阿步正在玩他最喜歡的遊戲。
下面有鯊魚。也可能有鱷魚。
但是鯊魚和鱷魚嚇唬不了像阿步這樣的海盜。
比起面對還不認識的小朋友,
對阿步來說,應付鯊魚容易多了。
「你只有一隻腳耶!」有個小孩說。
「是啊。」阿步說:「走開,你把鯊魚踩扁了。」
「你怎麼會這樣呢?」那個小孩問。
阿步不想回答。
他反問她:「你說呢?」
小女孩不知道怎麼回答。
那些孩子越問越多……
「那你的腳在哪裡呢?」
「在這裡!」
阿步也努力回答……
「不是,我是說另一隻腳。」
「什麼另一隻腳?」
但有的問題……
「是不...
作者序
每個孩子都需要的關鍵能力,這本書透過令人愉悅的圖文娓娓道來。早就該出現這樣的繪本了!
──柯克思書評
極少有繪本能做到像本書這樣,既展現了身障孩子開朗的一面,同時也喚醒人們心中的體貼、友善和幽默感。
──號角雜誌
作者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幽默的展現了「你為什麼只有一隻腳?」這個問題背後,發問者與被提問者的想法與感受。搭配詼諧的插畫,讓主題在明亮柔和的粉彩中躍然紙上,
顯得清晰且溫柔,讓人深有共鳴!
──《Booklist》雜誌
作者用充滿童趣的文字,巧妙且精準的捕捉了當「不一樣」的孩子一再被詢問相同的問題時,心中油然而生的疲憊、警戒、緊張和窘迫等感受;同時清楚表達了孩子真正渴望的,僅僅是被接納、自在的玩耍而已。搭配繪者溫暖的插圖,恰如其分的放大了當孩子共享彼此的想像天地時,那種純粹的快樂,讓人忍不住沉浸其中!
──英國《衛報》
溫暖動人、妙趣橫生,而且意義深遠……因為我也經常面臨不得不回答「你的手指怎麼了?」的狀況,真心希望我小時候就能讀到這本書……因為它不僅能幫助一般成人和孩童理解「因為與眾不同而被差別對待」的感受,更能賦予身心障礙的兒童力量,讓他們明白不必因為自己的「不一樣」而需要向陌生人解釋或證明自己。
──英國詩人、暢銷童書作家 珍‧坎貝爾(Jen Campbell)
作為身障人士,「你為什麼只有一隻腳?」是我每天都要面對的提問。在有趣的圖畫、有點傻氣的對話情境中,這本書帶領讀者了解當你想認識新朋友時,真正值得探究的課題──看見對方的內在,遠比外在重要。這絕對是每位小朋友都需要的繪本!
──喬許‧桑德奎斯特(Josh Sundquist,帕拉林匹克/殘障奧運滑雪選手、
暢銷書作家、脫口秀表演者,影集《大步向前走》故事主角)
每個孩子都需要的關鍵能力,這本書透過令人愉悅的圖文娓娓道來。早就該出現這樣的繪本了!
──柯克思書評
極少有繪本能做到像本書這樣,既展現了身障孩子開朗的一面,同時也喚醒人們心中的體貼、友善和幽默感。
──號角雜誌
作者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幽默的展現了「你為什麼只有一隻腳?」這個問題背後,發問者與被提問者的想法與感受。搭配詼諧的插畫,讓主題在明亮柔和的粉彩中躍然紙上,
顯得清晰且溫柔,讓人深有共鳴!
──《Booklist》雜誌
作者用充滿童趣的文字,巧妙且精準的捕捉了當「不一樣」的孩子一再被詢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