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目光只有遠方,最後看見的卻是自己
手中地圖的邊界連結著回憶的縫隙
異域與日常,皆是存在的重量
那些遠行的人們,後來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十多年前隻身走過中東和東非,那時世界歌頌流浪,錯以為只有遠方才能聽見故事、成為故事,於是奮不顧身,說什麼都要出發。但人們幾乎不太談論從他方歸來之後,又該如何與生活共處?當遠行成為日常,停留反而需要極大勇氣。
從兩萬公里外的亞馬遜雨林到戒備森嚴的北韓,再到床底下父親遺留下來的紙箱,在一封封四十多年前的手寫信中發現那些未解的過去,以此做為線索,穿梭於過往和當下,述說一段關於此地與他方、愛與冷漠、流浪與停留的故事。
作者簡介:
黃于洋
文字工作者,書寫旅行文學,關注性別議題、邊緣文化以及地緣政治等。喜歡長長的漫步、深刻的對話,還有西瓜。
網路觀點平臺Wazaiii專欄作家,著有《路過:這個世界教我的事》以及譯作《留白時間:停止無效努力》等。
網站:yuyanghuang.com
Facebook: 黃于洋
Instagram: yuyanghuang
Thread: yuyanghuang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李惠貞/獨角獸計劃創辦人
邱一新/旅行作家
范琪斐/資深媒體工作者
許育華/作家與資深編輯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真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于洋用整整十年的時間,書寫了《之間:此地與他方的回聲》。
她走過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活出了與眾不同的勇敢人生。
她用腳步記錄這個世界的故事,然後把這十年的點滴壓縮在這本書裡,帶領我們的心靈,一同穿梭這廣闊的世界。
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段旅程。
讀著它,彷彿我們也能站在那些遙遠的風景之間,感受此地與彼端的回聲,感受屬於她,也屬於我們每個人的勇敢與共鳴。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名人推薦:李惠貞/獨角獸計劃創辦人
邱一新/旅行作家
范琪斐/資深媒體工作者
許育華/作家與資深編輯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真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于洋用整整十年的時間,書寫了《之間:此地與他方的回聲》。
她走過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活出了與眾不同的勇敢人生。
她用腳步記錄這個世界的故事,然後把這十年的點滴壓縮在這本書裡,帶領我們的心靈,一同穿梭這廣闊的世界。
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段旅程。
讀著它,彷彿我們也能站在那些遙遠的風景之間,感受此地與彼端的回聲,感受屬於她,也屬於我們每個人...
章節試閱
歷史的用意不是讓我們尋求理由來憎恨彼此
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個唐突的決定,只是我對中東一直有著難以言喻的情感,一些氣味、場景、食物、地理名詞牢牢地把我抓在那塊土地上,不管走得再遠,只要一聞到朱槿花的氣味、瞥見一位抓緊頭巾快步向前的女人、一碗扁豆湯、在人群中聽見提到伊拉克或埃及的某座城市,在新聞上看見曾經居住過的開羅解放廣場……它是一位舊情人,因生活中那樣一個出其不意的場合想起,故作鎮定地打聽起它的消息,不讓情緒彰顯。必須控制想見它的欲望,即使我無時無刻都希望它能朝更好的地方前進、感謝它讓我成長,但又害怕看到它深陷泥沼,害怕它和我記憶中的樣子不同,害怕它再也不能承載更多的悲傷與憤怒。
二○一五年冬天,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南邊的雅法老城散步,面向著地中海的大街上,天主教堂、伊斯蘭清真寺、猶太教堂並存。等待前往耶路撒冷公車的空檔,在快餐店點了一杯茶,隔壁桌坐著一對中年夫妻。「我們是德國人,但是我有很多猶太朋友。」也許是因為德國與猶太人過去的歷史,他們這麼說。「我愈來愈少看新聞,太心痛了。不知道未來的人會怎麼看我們這個時代。」
牆上的大平面電視正在報導著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去世的消息,接著是ISIS與日本人質的新聞。旁邊的男人咀嚼著手中的鷹嘴豆餅,喝了一口茶,對我們三個人說:「你們是外國人嘛,我怕你們不知道,可不可以告訴你的朋友,ISIS不是伊斯蘭教徒,他們不是真的穆斯林,真的穆斯林不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和你們同樣的生氣,他們羞辱了神的名字。」
「我知道,別擔心。」德國爸爸拍拍他的肩膀。
從特拉維夫到耶路撒冷,再到巴勒斯坦最大城市拉姆安拉,僅僅兩小時車程,但那兩小時你能看見幾千年的歷史織著一股緊張、壓抑、難以闡述的氛圍,密密麻麻、鋪天蓋地。有時候,我需要停下來好好吸一口氣。要進入巴勒斯坦再容易不過了,只是裡面的人想出來,卻是一層又一層關卡。身為來自地球另一端的人,擁有常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特權,在邊境來去自如。
我記得那個巴勒斯坦女人說:「我們在耶路撒冷有兩棟房子。」她從抽屜裡小心翼翼地取出鑰匙。「現在,那裡住著以色列人,這把鑰匙也許再也無法打開那扇門,我們沒有了回家的路。」她握住我的手說。
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五日是以色列的國慶日,經過如此長久以來的迫害,猶太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國土。但這天也是巴勒斯坦浩劫開始的災難日(Nakba),七十萬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獨立後,被迫離開家園。你的自由是他的苦痛。鑰匙啊,有多少巴勒斯坦人櫃子裡都放著這樣一把鑰匙呢?
我確實看見兩地的悲傷與無奈,在他們說話時看進他們的眼底,試著感同身受,卻徒勞無功。我是個外來者,僅僅是個外來者,不管歷史與政治議題了解得多麼深入,終究無法感受相同的苦楚。
只覺得自己身處在最壞的世代,但總在幾乎要放棄相信人類可以更好的時候,被拉了一把。
一個晚上,一群人嚷嚷著要去聽一場演唱會,於是我們在晚餐後一起散步到會場,在吧檯點了一杯亞力酒,人們不斷地湧入,等我回過神時,整個場地已經水泄不通。角落站著一群說著希伯來文的男人,我因為好奇而上前搭話,畢竟以色列猶太人在約旦河西岸地區並不常見。其中一人說:「這是我最喜歡的樂團!幾乎每一場演出我都會到!」一意識到有人注意到他們的談話,便趕緊改口說英文。我有些驚訝,在這之前,我遇到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幾乎是不相往來,即使有可能是朋友,討論到政治話題時常常是不歡而散。而這些穿著西裝的以色列上班族,下班後還特地拿著外國護照來巴勒斯坦看表演,尤其這個樂團又是以巴勒斯坦的傳統音樂與以巴政治議題為靈感創作而廣為人知的。
表演開始之後,人們隨著音樂擺動,手裡握著的酒不小心濺在彼此身上,沒有人介意。他們大笑、擁抱,我不確定這是真實的,又或者被血染的加薩走廊和流離失所的人們才是真實的。原來音樂真的能夠將人們連結在一起,毫無保留地接納,無關種族與歷史,沒有偏見與懷疑,身上流著的血也不再是原罪。於是一個個沒有束縛的靈魂起舞著。在深夜,來自各個不同地方的人走出會場,勾肩搭背,哼著剛聽到的旋律,時不時地笑出聲,在一個小吃攤前停了下來,一起分享著簡單的食物,那個景色是我對巴勒斯坦記憶最深刻的印象。我們很好,世界也不是太糟。
「我的抽屜裡也有一把媽媽留下來的鑰匙。」從小在拉姆安拉長大的海桑說,我才知道他們打算把鑰匙像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除了象徵被迫流亡的痛苦與無奈,還有文化記憶的延續。我想像在巴勒斯坦各個家庭中,有一天,他們把鑰匙交到孩子手中,都說些什麼呢?「這是我們的家,如果我來不及回去,那就拜託你了。」海桑說,許多巴勒斯坦文學、藝術、音樂等都有鑰匙這個元素。
「你每次打開抽屜看見那把鑰匙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呢?」我問。
「會想到小時候,爸媽跟我說過的故事。畢竟我沒有真的去過那裡,家人常常會告訴我家裡以前是什麼樣子,發生過什麼事。」聽起來多是紀念,你要記得這些人和事,手裡握著回歸的象徵,只要鑰匙還在,總有一天能夠回家。畢竟歷史的用意不是讓我們尋求理由來憎恨彼此。
要離開的那天,海桑跟我一起到了公車站,到耶路撒冷不消三十分鐘,但那也許是他這輩子都沒有辦法到達的地方。車門關上,巴士緩緩駛出車站,他在路旁隔過窗戶看著,我們互相揮揮手,胸口仍然揪成一團打不開的結,怎麼也沒有辦法撇過頭。
焦慮的一代:無法滿足的我們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界線愈來愈模糊,直到密不可分,像是理所當然一般。理性來說,誰不知道人們在社群網路上展現的只是美好,甚至是偽裝的一面,但使用社群媒體時,卻還是不自覺地塑造了一個假想的完美形象、該追求的生活模樣。一個虛構的人設,你在網路上看過所有成功的、知名的、面容姣好的、創造故事與留下故事的人的總和,那就是理想。
我常常覺得我們活在焦慮的時代。
人類有歷史紀錄以來,從來沒有環境變遷得如此快速過,不管是社交或溝通方式,隨時可以聯繫、隨時需要回覆的模式,還是網路上的任何行為,一個留言、一個心符號都能夠被過分解讀。接觸的所有平臺與媒體都要用最快速的方式讓你釋放多巴胺。朋友、情人、職業、生活……總有無限個選擇,於是什麼都拿不定主意,手裡握著一個,眼中又看向另一個。這是選擇的弔詭(Paradox of choise),一旦選擇過多,反而更難以下定決心,且總認為自己選的不是最好的。我們的身體和心理也許還沒有準備好面對這樣的改變。
「你們啊!你們最大的難題就是註定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在斯里蘭卡,一個群山環繞的小鎮埃勒,和一對年約五十歲的紐西蘭夫妻同坐在一間咖啡館的露臺,先生這樣說。
對話是這樣開始的。「不好意思,請問你們有充電器嗎?」我拿著手機晃一晃問他們。「沒有耶,抱歉。不過就算有的話,你的手機應該也不能用。」原來他們還在使用只有撥接電話以及簡訊功能的黑白螢幕手機。一開始,我還以為他們從來沒打算使用智慧型手機,聊了一會兒才發現,查特是個應用程式設計師,別說是手機,許多電腦相關科技都相當了解。
「所有你使用的軟體全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我說的可不是視覺設計什麼的,而是在心理層面。社群網路讓人比較與焦慮就不用多說了。但譬如約會軟體,你該不會真的以為他們的目的是讓你找到真愛吧?別開玩笑了,他們又不是什麼慈善組織。它給你一個可以找到那個『對的人』的假象,偶爾讓你配對成功,時而讓你失望,和賭博一樣,要讓你嘗到一點甜頭,才會繼續賭下去。介面的設計上,讓你由最膚淺的三個條件來決定一個人有沒有機會,年齡、長相、工作或學歷,只要其中一個條件不符,根本連繼續往下看都不會。而且啊,它讓你覺得選擇總是很多,一個選完還有一個,以這樣的方式來認識人,很難專心經營一段關係,甚至連真誠的對話都很少見。當大家都這樣對待彼此,人們自然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夠好。當然還是有人因此遇到人生伴侶,但大多數人最後只感到倦怠。講難聽點啊,這些軟體的設計根本不希望你找到伴侶,最好永遠都找不到,這樣你就會一直滑手機,甚至付費買會員。」
曾經我也想要積極地經營社群,定時更新內容,但每寫完一篇文章就開始緊盯著觸及率。一次也沒有,真的是一次也沒有,我從來沒有在使用完社群網路後,打從心裡感到踏實與滿足,一次也沒有,真的是一次也沒有。大多是覺得自己還不夠好,或是認為自己不配得到這樣的讚揚。我不再是為了自己而寫故事,而是譁眾取寵,當寫字變成一件不再讓我快樂的事情,這代價太過高昂,寧願投降。
偶爾會想到作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他提到自己有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覺得自己的成就不過就是運氣好,人們過分抬舉,自己「不配」這樣的讚揚。當讀者問起蓋曼要怎麼面對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焦慮與恐懼,蓋曼給了兩個方向:第一,請閱讀艾美.柯蒂(Amy Cuddy)的著作《姿勢決定你是誰》(Presence: Bringing Your Boldest Self to Your Biggest Challenges)。第二個呢,比較算是一個趣聞。
好幾年前,蓋曼被邀請去參加一個盛大的聚會。各個領域如科學、文學、藝術界最傑出的人士都一同出席,蓋曼一直覺得自己不夠格參加這個場合,擔心下一秒就會被那些有偉大成就的人發現他是個冒牌者。聚會的第二個晚上,蓋曼站在大廳後方,看著音樂劇表演,旁邊不遠處有一名年長的男子,他人很好,也很有禮貌,蓋曼便和他閒聊了起來,才發現他們的名字都是尼爾(Neil)。
老尼爾看著大廳裡的人群,說:「我看著這些人的時候,心裡在想『我憑什麼在這裡啊?』這些人可是真的成就過相當偉大的事情,我只不過是去了其他人要我去的地方而已。」
「但是,你是第一個登陸月球的人,我覺得這也是成就吧……」蓋曼說。
原來這個伯伯是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想到這件事,蓋曼就覺得好多了。如果連阿姆斯壯都覺得自己不夠格、是個冒牌者,那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點這樣的感覺吧。也許根本沒有什麼「大人物」,只有很努力、很幸運的人。
雖然知道時代總是一個又一個不斷往前推進的,改變是必然,但真正被推著走的時候,還是帶著一些焦慮和緊張。明明不久前,像我一樣在九零年代出生長大的千禧一代(Millennials,又稱為Y世代)還被這個社會當作孩子一樣對待,一轉眼,所謂的Gen Z已經是整個社群網路的主角,偶爾還拿我們這一代開開玩笑。
做為千禧一代,其實還算是幸運。我們的上一代對網路並不是那麼熟悉,而我們的下一代成長過程中又被網路主導,卡在中間的我們,正好見證網路的興起,以及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兩個世界的好與壞,心裡大多有個底。小時候,幾個玩伴聚在小公園的空地,黑白切、紅綠燈、閃電布丁,玩膩了還得自己發明新規則,現在的孩子似乎已經不再玩這些遊戲了;太陽下山後,要守著電視看六點整播出的卡通,錯過就沒有了,不像現在可以在任何時間觀看任何想看的影片,錯過就沒有了。
一直到小學三年級,我們開始上第一堂電腦課。那時候的網路世界還是非常單純,大家玩的遊戲就那麼幾個,論壇上討論的話題也就是那些,網路和現實生活的分界還是非常明確。後來的MSN、MySpace、無名小站,網路上「人設」這樣的概念才慢慢出現,也愈來愈依賴網路做為溝通媒介,兩者之間的界線也就愈是模糊。
現在AI的興起,以及大家探討的議題,都讓我想起當時經歷網路崛起的時候,雖然新奇有趣,還有擔憂與適應。那時候,許多人認為網路的盛行會取代很多人的工作,造成大部分人失業。說到這點,總會想到加拿大剛推出ATM時,人們擔心會取代銀行員的工作,讓他們丟了工作,甚至因此上街抗議。
沒想到,網路不僅沒有讓人失業,反而帶來很多我們以前想都沒想過的職缺。畢竟這些科技都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社會上,而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不斷去製造原本不存在的需求與供給,形成「只要再多一點什麼,你就能更快樂」的咒語。不知道該說是慶幸還是可悲,但是別擔心,資本主義不會允許停滯,也不會這樣輕易放過我們。或許還不清楚未來工作模式會變成什麼模樣,但是一定會有新的需求,也會有新的工作出現。輪子上的倉鼠,不管是為了什麼,還是會一直跑下去。
另一個許多人討論的話題是AI會不會變得太過聰明而殲滅人類,從此統治這個世界?電影不都是這樣演的嗎?機器人突然有了意識,將人類趕盡殺絕。我總覺得這樣的劇情是嚇唬大人的恐怖故事,如果AI真要取代人類,應該不會像電影一樣,一群機器人群起消滅人類。這樣的作法既浪費時間,又不太符合經濟效益。
假設今天AI真的發展到有自己的意識與情緒,和人類無分別,也像是人類自古以來許多強人政權一樣,覺得統治世界是最重要的事情,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才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呢?
他需要一個媒介,一個載體。
就像Siri需要一支手機,所謂的機器人也需要一個載體,它才能夠展現出自己像人類的一面,不然,它可能也只是一個存放在硬碟上未被使用的軟體,無用武之地。
而最好的媒介,我覺得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
與其像是電影一樣,用地球上有限的貴金屬資源去打造一大堆機器人來反抗人類,那未免太浪費了,還不如將人類變得像是機器人一樣,要容易得多。我們有可以思考的腦袋,可以靈活行動的四肢,這都是做為一個載體重要的元素。人類定義自己的方式,我是誰?你是誰?其實都是由我們的行為與過往經驗堆砌而成,而當我們每天的生活與AI密不可分的時候,它就成為我們生命經驗的一部分。我們總是如此擔憂機器人會愈來愈像人類,卻從來不去討論我們是不是會變得更像機器人,實在非常弔詭。
真的要統治人類的話,我猜會是這樣的,你已經不知道沒有AI的話,你會是怎麼樣的人。
而這其實早就已經發生,也正在經歷。如果AI是個類人類的意識,那麼網路也是我們集體意識的一個縮影,網路是有自己的個性與意志的。它喜歡能即刻獲得的滿足,立即的關注,像是電影一樣灑狗血的新聞八卦。也有不喜歡的事情,例如公審和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遇到這類情況時會有的反應,其實和人類的意識非常相近。但你可以想像如果沒有網路的話,你會是怎麼樣的人嗎?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去的地方、花時間相處的人、約會方式、未來嚮往、生活樣貌、思考模式、喜歡或不喜歡的東西,全都會不一樣,既然生命經驗不同,我們人的本質也會不同。那個「我」會是怎麼樣的人呢?
我不知道,我猜多數的人也都不知道,網路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就某個層面來說,網路已經統治了我們,而未來,如果要被AI占領,大概也是類似的模式。沒有空降的鋼鐵機器人拿著槍指著我們,只有一群有血有肉、卻不記得自己曾經是誰的人。
歷史的用意不是讓我們尋求理由來憎恨彼此
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個唐突的決定,只是我對中東一直有著難以言喻的情感,一些氣味、場景、食物、地理名詞牢牢地把我抓在那塊土地上,不管走得再遠,只要一聞到朱槿花的氣味、瞥見一位抓緊頭巾快步向前的女人、一碗扁豆湯、在人群中聽見提到伊拉克或埃及的某座城市,在新聞上看見曾經居住過的開羅解放廣場……它是一位舊情人,因生活中那樣一個出其不意的場合想起,故作鎮定地打聽起它的消息,不讓情緒彰顯。必須控制想見它的欲望,即使我無時無刻都希望它能朝更好的地方前進、感謝它讓我成長,...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前言
1st Journey愛與冷漠
你的偉大冒險怎麼能夠建立在他人的苦痛之上
歷史的用意不是讓我們尋求理由來憎恨彼此
金門到平壤
殺鯨島
流著奶與蜜之地
靈界的旅行
遠方的苦痛與我有什麼關聯?
土地的記憶
2nd Journey流浪與停留
異鄉人
我在塞內加爾,買了一瓶洗髮精
宇宙的神祕節拍
焦慮的一代:無法滿足的我們
柏林日子/前:我猜是那面橘紅色牆的緣故
柏林日子/中:藕斷絲連
柏林日子/後:一端
被迫去遠方
3rd Journey至親與陌生
陌生人轉身即是遠方/1:想知道卻不知該如何開口的事
飯桌到舌尖,就是回鄉最近的距離
陌生人轉身即是遠方/2:深夜的巴賽隆納機場
我們之間的距離
陌生人轉身即是遠方/3:星星碎片
對遺憾沒輒的人
陌生人轉身即是遠方/4:難到人生不會再……
4th Journey生命與死亡
我們已經在太空裡了
加勒比海,瑪琳,和她的貓
小飛象的神奇羽毛
手術臺與起士貝果
療傷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他以前是個什麼樣的人?
繼續唱著你的歌
同一個宇宙
後記
作者簡介
推薦序
自序
前言
1st Journey愛與冷漠
你的偉大冒險怎麼能夠建立在他人的苦痛之上
歷史的用意不是讓我們尋求理由來憎恨彼此
金門到平壤
殺鯨島
流著奶與蜜之地
靈界的旅行
遠方的苦痛與我有什麼關聯?
土地的記憶
2nd Journey流浪與停留
異鄉人
我在塞內加爾,買了一瓶洗髮精
宇宙的神祕節拍
焦慮的一代:無法滿足的我們
柏林日子/前:我猜是那面橘紅色牆的緣故
柏林日子/中:藕斷絲連
柏林日子/後:一端
被迫去遠方
3rd Journey至親與陌生
陌生人轉身即是遠方/1:想知道卻不知該如何開口的事
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