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隱身數十載的大稻埕、萬華與西門町老店,煥然一新成為網美打卡熱點!
這些亮麗風采的背後,蘊藏著一連串的精心布局與深度策略,重新打磨的不僅是店面招牌,還有傳承永續的品牌心意。
作者張庭庭擁有逾二十年專注於品牌建設、店鋪改造與文化創意的豐富經驗,曾在臺灣與中國執行多項政府與民間專案。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將人文、美學與創意融入商業策略,成功輔導超過700家微型企業、傳統產業、老店與文創品牌,為傳統產業注入全新活力。
近年來,作者攜手臺北市政府推動「台北造起來」計畫,專注於協助地方店家進行品牌輔導與包裝設計,取得卓越成果。
本書彙整了在老店轉型中的寶貴經驗,分為招式篇與案例篇,分享老店成功轉型的8大關鍵策略:
1. 轉念
2. 定錨
3. 跨域
4. 跨代
5. 搭橋
6. 展演
7. 沉浸
8. 擴界
書中精選了12間位於大稻埕與萬華地區的成功案例,包括:
● 小王煮瓜:改造後連續6年榮獲米其林指南推薦。
● 兩喜號:艋舺龍山寺旁屹立百年的魷魚羹老店。
● 源竹隆香:大稻埕的百年香鋪品牌新生。
● 李九英:百年油鋪的創新轉型。
● 竹木造咖:日韓觀光客必逛的特色店鋪。
是傳統產業經營者、品牌建設專家與創業者的寶貴指南,為品牌注入創新活力,實現永續經營與市場競爭力提升。
名人推薦
張庭庭的「商文藝E」跨域融合理念,與我近幾年倡導的「科文双融」,也就是推動文化與科技的整合,也有略同之處。很多時候,人們總說「隔行如隔山」,商人不懂藝術文化,藝術設計者不擅科技等。真正的創造力可能就產生在行業與行業之間的交會與碰撞。——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
張庭庭以「人文品牌」加上「店家即景點」的概念,率領團隊在大稻埕、萬華等老城區發功,不僅翻轉了無數老店的形象,延續其生命,也成功拉抬了這些區域的商業與觀光能量,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地方創生。——萬以寧/二代大學業師暨前校長/前宏碁資訊董事長
「老」不等於「過時」、「無用」;老店、舊行業經過時間沈澱,自帶著迷人的內涵。運用文創的「匠心」和「匠藝」,讓經由時間淬煉的文化內涵發光發熱,傳統行業依舊可以冬去春來,迎向新生。——于國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