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成為替罪羊思維的奴隸,要做就做受人仰望的獨角獸!
你相信階層流動只在一個關鍵性選擇嗎?
想太多是人類的慣性,如何思考得恰好得當?
遇到壓力,你會選擇順水推舟還是逆風而行?
學會強者的生存法則和思維方法,或許你就是下一位風雲人物!
成功的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一家成立不到八百天的新公司,面對十億美元的天價收購意向,這筆錢能讓你和家人幾世無憂,你會選擇接受還是拒絕?你會做出跟Facebook創始人馬克‧祖克柏一樣的決定嗎?
為什麼只有少數人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質?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為許多複雜的難題煩惱,找不到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都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思考方式出了問題。思考方式決定做事方法,思維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會不同。思維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因素,優秀的思維,更容易走向成功。
站在人生抉擇的十字路口上,人人都想要成功,站上人生巔峰。在困境中,有人選擇躲在舒適圈逃離危險,有人卻可以逆風而行,做出關鍵性的選擇,一舉躍身成為受人仰望的「獨角獸」。你想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嗎?想要登上食物鏈頂端嗎?想要未來的自己處於什麼樣的社會地位?這本書帶你揭密成功者背後的秘密,剖析他們的生存法則和思維方法,激發頭腦裡的「隱藏力量」,成為下一位關鍵決策者!
‧成功緣於多想一點:擺脫思維搖擺症,提升思辨決策能力。
‧科學拆解問題:敢於剖析多角度,跳脫設定好的思維牢籠,成為布局者。
‧設想必須宏大:放長線才能釣大魚,看得遠才能走得遠。
‧謹慎做出決策:清醒決定正確的戰略部署,接受忠言逆耳。
‧人不對,一切都白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招聘人才先練就火眼金睛。
‧以溝通為基礎:溝通有障礙?小心埋下隱患!分享溝通的實用技巧,有效管理下屬、說服客戶、協調資源。
‧做有價值的事:時間都去哪了?遵守三原則,做好時間管理與養成好習慣,把握時機只做有意義的事!
‧多一點危機意識:居安思危是一種精英心態,隨時做好破產的準備,讓問題在未產生的時候就「流產」。
學習和借鑒成功企業家的決策過程以及思維技巧,在未來的人生中做出更聰明的選擇。提升思維能力的實戰法則,盡在此書中!
作者簡介:
蕭亮
人力資源專家,長期從事企業管理諮詢及高端培訓工作,十幾年來與上千名全球各行業的精英有過深入的合作。著有暢銷書《應變思維:看穿情勢的本質和隱藏的力量》、《每一個天才都是孤獨地翻山越嶺》。
章節試閱
CHAPTER1 成功緣於多想一點
‧你能想到普通人想不到的東西嗎
‧擺脫思維「搖擺症」
‧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像「獨角獸」一樣思考
為何只有少數人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人的階層和等級是由什麼決定的?為何你的夢想總是破碎,他們卻一帆風順?成功者是因為擁有權力和金錢才得以成功的嗎?重要的不是坐上某個位置,而是像他們一樣思考,學會他們的生存法則和思維方法,具備他們的行為模式,激發頭腦裡的「隱藏力量」。
●為何有些人總能引領潮流
「世界一直是由精英人物統治的,我們的企業也是由他們在管理。」「獨角獸俱樂部」控制了全球經濟,沒有人會否認這個觀點。但是,他們是怎麼成長起來的?他們和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他們又是如何統治世界和管理企業的?2013年夏天,我坐在曼哈頓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外面,和兩名畢業於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的年輕人喝咖啡。這裡是全球金融中心,是銀行精英心目中的聖地,世界500強企業的股票每天都在這裡交易。
他們充滿憧憬地望著華爾街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對我提出這樣或那樣的疑問。24歲的麥可‧諾亞來自加州西部的小鎮;26歲的阿克曼則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他倆的家族雖然分居美國的東西兩端,相隔遙遠,但關係深厚,友情已經持續了整整三代人。阿克曼的祖父曾經被推舉去競選市議員,得到了老諾亞一家人的大力支持,替他募集了不少資金。雖然參政的夢想沒有實現,但從此為這兩個普通的家庭注入了向上流社會奮鬥的基因。
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諾亞和阿克曼選擇留在紐約,並到曼哈頓發展事業。在家族友情的影響下,這對好朋友的目標出奇地一致。
「在那兒,有兩張椅子是我們的!」阿克曼指了指遠方的一棟大樓。
「嘿,那是聯邦準備銀行嗎?不,是摩根總部。」諾亞開玩笑地說。
無論如何,兩名年輕人準備在這塊不到一平方公里且散發著銅臭味的建築群中刻下自己的腳印。他們在過去的一周投遞了上百封簡歷,也曾上門毛遂自薦。經過這段時間的「實地考察」,兩個人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華爾街。
但是,從史登到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還有多遠?他們準備好了嗎?諾亞和阿克曼都需要轉變頭腦,才能坐上直達華爾街頂層的電梯。他們心懷遠大的理想,希望盡快像華爾街的「聰明人」那樣思考問題,或者坐在一張氣派的辦公桌後面,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可他們還沒有理解那個特殊的優秀群體的思維方式,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就像諾亞用了5分鐘才想明白我要幹什麼。
我放下手中的杯子,「聽著,我有一檔股票。瞧,它剛在電子螢幕上一閃而過……現在漲到42美元了,我想在下午三點半之前把它賣掉。」
他困惑地反問:「先生,你為什麼要在這時候拋掉它呢?」
股票下跌時的「獨角獸俱樂部」成員
我們要談的並不是股票應該怎麼買賣,而是在股票的價格變動中,會讓我們看到不同群體的思維交織在一起──它們呈現出巨大的反差,使人與人的命運在此時此地彙聚,然後飛向相反的方向。華爾街到處都是市值百億美元以上的世界500強企業,要想成為這裡的風雲人物,他們就必須好好想想:面對同一個問題時,那些卓越企業的管理者們是怎麼想的?諾亞顯然還沒有明白這一點,他現在只想賺大錢,穿體面的衣服,開昂貴的跑車,給女朋友買高級化妝品。
像諾亞和阿克曼一樣祈望命運轉折的人還有我的一位朋友格蘭德。格蘭德的理想並不單單是「成為有錢有地位的體面人」。他說:「偷走你幸福的人不是小偷,而是銀行和通貨膨脹。」他試圖證明自己可以掌控一些東西。儘管懷孕的妻子經常質疑他對家庭的責任,詬病他沒有本事在孩子出生前換一棟帶有兒童臥室的大房子。格蘭德還說:「最大的風險就是你把錢放在銀行,不投資是一定貶值的。」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誤。多年前,他就買了很多檔股票,有賺有賠,總體來看聊勝於無。有一天,他發現一檔股票從23美元暴跌到了8美元,他認為這是抄底的好機會,便大膽買入,一次投入了15萬美元──這是他的家庭儲蓄金,一旦虧空,妻子會跟他拼命。他在興奮中等了一個月,這檔股票不但沒漲,反而跌到了每股5美元。格蘭德繼續籌集資金,從同事和親戚那裡借來了10萬美元投了進去。
「根據我的研究,這回應該到底了。」格蘭德保持一貫的淡定。沒想到又過了一個月,這檔股票的價格變成了4美元。格蘭德這時害怕了,他的內心生出了無窮無盡的恐懼:萬一不會再漲了呢?經他打聽,許多朋友也在兩個月前買了這檔股票,現在大家早都割肉離場了。在人們的嘲笑聲中,格蘭德拋掉了大部分的股票。顯而易見的是,不但沒有賺到錢,家庭財務反而雪上加霜。接下來他經歷了一場戰火紛飛的家庭大戰。
這其實正是大多數人的思考及行為模式的真實寫照。普通人在股市中歷經風雨,備受摧殘,早就習慣了股價的漲跌,已經認識到了一些聰明的做法。但他們既缺乏足夠的耐心,也沒有充足的資訊用來做出下一步的準確判斷。價格在下跌,它早晚到底。格蘭德苦惱的是:「底部的價格很少是我們這個層次的人能夠想到的。」所以,不論價格是漲是跌,普通人很難避免恐慌,最後做出一些錯誤到離譜的決定。
同樣是抄底行為,握有先天資訊優勢的投資精英就會從容很多──「善於搜集和分析資訊」是這個群體不可缺少的能力。他們和普通大眾一樣,對於便宜的東西有一種天然的貪婪。但他們同時也知道:殘酷的市場上往往沒什麼便宜可占──不付出足夠的代價,就無法換來做夢都會笑醒的利潤。這時候,他們需要的就不僅是幾個月的耐心,而是超前的判斷和強大的意志力。認識的差距決定了後面的結果,這既是能力,又是思維方式。
因此,在2002年華爾街的那次3小時暴跌後,高盛公司的證券經理柯‧蒂恩做出的選擇是把自己管理的三分之二的帳戶資金全部投進去,而不是和其他人一樣披頭散髮地逃出來。
他說:「投資者現在像瘋子一樣到處亂竄,如果手中有槍,他們會把美國的證券經理全都幹掉。可是我知道,在股票下跌時,不是誰都能看到機遇。我不是巴菲特,但我知道此時應該怎麼做。」柯‧蒂恩手中有六位客戶的數千萬美元,此時貶值已超過76%。套現離場可能是多數人的選擇,但他寧願承受壓力,去追逐「黑暗中的機會」。
重要的是後面的決定──不論一年內虧損多少錢,他都會繼續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心,讓柯‧蒂恩在30個月後賺得盆盈缽滿。格蘭德就缺乏這樣的思考能力。實際上格蘭德只要再耐心等兩個月,那檔股票就一定會帶給他巨大的驚喜。但他寧可相信朋友們的共同判斷,也不願意再堅持自己當初的原則。
相比普通人的慌張失措,頂尖的聰明人在行情不好時會變身為頭戴草帽隱藏在樹叢之後的獵人。他們有的是耐心,且總能盯準即將到來的機遇。恐慌情緒充斥著華爾街時,海瑟威公司的總裁巴菲特是怎麼做的?他會找到一棵合適的樹,準備好槍和彈藥,悄悄地躲在後面,等候那隻肉肥味美的「兔子」自己撞上來。
當人們歡欣雀躍地期盼股指再攀新高時,你應該選擇撤退,站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觀望。問題是,在關鍵時刻,只有少數人才有這樣的判斷力。他們能通過理智思考撥開重重迷霧,看透市場假象,發現事情的本質,然後順理成章地做出正確的決策。所以,當股票下跌時,「獨角獸俱樂部」的成員們和世界500強企業的CEO都在想什麼?答案或許五花八門,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他們對市場很少存有「撈一把就走」的投機心理,所以,價格的波動難以影響他們的思考和決策,但這恰恰是大眾思維的軟肋。
大眾和精英的選擇總是相反的──不論人們多明白其中的奧妙,思維的局限性總在關鍵時刻束縛人們的手腳,做出最迎合自己本性的決策。因此,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平庸還是優秀,根據他在股市中的行為模式就能很好地判斷,結果經常是八九不離十的。
聰明人很少覺得自己是「聰明」的。當你感覺自己是「聰明人」時,你距離摔一個大跤也就不遠了,就像股市每年都會給我們的教訓。那些頂尖人物一般也是非常富有的,但他們絕不會聲稱自己是「有錢人」。低調才會安全,這是多麼簡單實用的道理!
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只有相對理性的判斷。在複雜的局勢中,第一時間採取行動的人不是大獲成功,就是死得很慘。所以如果你沒有把握,就讓自己等一等,而不是聽從「朋友」或「親人」的「忠告」。假如一個人在做決定前總喜歡到處徵求意見,那麼我建議你別與他合作共事。
學習創造性的頂級思維:在下跌中抓住良機。創造性的應變要求你可以反向思考問題,並從問題中看到規律,不輕易地跟隨主流思維。正如巴菲特所說:「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成功者總能通過這種犀利的思考為自己創造機遇,而大眾群體總是不經意間死於自己思維方式的僵化。所以只有轉換思維的方向,你才能從容地打開命運的另一扇門。
為什麼你坐不上那個位置
從麻省理工畢業以後,馬克拒絕了多家知名企業的高薪邀約,義無反顧地來到舊金山一家新成立的建築設計公司。作為名牌大學的高材生,他對自己的未來十分樂觀:即便成不了全美最好的建築工程師,也能在這個行業從事更為重要的管理工作,為將來打下雄厚的基礎。這是他選擇一家新公司的原因──「如果我能幫助這樣的企業打響招牌,順利登上企業主管的位置,那麼三、五年後一定可以跳槽到東部的大公司成為副總級別的高管。」
馬克的理想令人讚嘆,朋友和家人都對他豎起大拇指,支持他的設想。但現實卻是殘酷的,馬克雖然在舊金山的這家公司如魚得水,深受老闆的信賴,一年後也拿到了兩萬美元的月薪,但卻始終沒有升職的機會。時間很快過去了三年,不要說接到大公司的邀約,就連本公司的部門副主管也沒當上。他仍然只是一名「深受上司器重的工程設計人員」──僅此而已。
長達三年的奮鬥都不能升職,馬克的困惑、憤怒和失望是可想而知的,「我是麻省理工走出來的精英人才,為何只獲得了普通雇員的職位?」沒有人理解他和同情他。人們或許還在背後嘲笑他:這傢伙只是在做夢罷了,他以為自己是埃列爾‧薩里寧(美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嗎?
在這幾年的時間中,公司內部的每一次職位競聘,他都榜上有名,位列重要候選人,但每次他都被淘汰下來,不被董事會所考慮。為什麼不聽聽老闆對他的評價?「馬克是個勤奮的小伙子,他有很強的工作能力,也在努力學習新的知識,對此大家有口皆碑;但他缺乏決策能力。有時他連自己的工作事務都梳理不清,決斷能力差,是我每次都無奈地排除掉他的原因。」幾年來馬克在這方面沒有什麼進步,老闆也很失望。看起來,他當初的夢想已經落空了,這輩子只能做一名任勞任怨的設計師了。
我們不得不看一下馬克在工作中的表現:
──他總是給每件事留下一條後路。具體表現是他從來不把一件工作做完,快速完成一項工作、落定一項創意對他而言是不能容忍的,因為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給自己留下一些重新考慮的餘地,以免有什麼東西還要改動。所以做圖紙時,如果不到需要交付的最後一分鐘,馬克就絕不肯罷休。
──他的思維有強烈的完美主義特徵,事事追求完美無瑕。這一特點讓他適合從事要求較高的專案,公司也經常把他放到重點工程的設計組,由他來監督和完成重要的設計任務。但他搖擺不定的行事風格實在太過低效了,有時已經寄出的檔案,他也會打電話讓客戶原封不動地退回來──因為他需要修改幾個用詞,來使自己的表述更為精確。事實上,他要修改的部分無關緊要,客戶並不在意。
這是讓人平庸的毒藥,是我們成為真正優秀人物的障礙。對於一個希望從事管理工作的人來說,重要的並不是獲取多少知識,而是開發自己的思維能力,尤其是決斷性的思維。它是優秀管理者的必備素質,也是那些卓越人物能夠駕馭一支優秀團隊、掌控複雜局勢的保證。
致命的「思維搖擺症」在破壞你的工作之餘,還會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團糟。作為一名企業家,優柔寡斷實在是一種致命的弱點。它一旦植入人的頭腦,我們的毅力、意志和處事的效率都將變得低下。當你羨慕那些在優秀的企業執掌牛耳的卓越人物、嘆息自己為何沒有這種機會時,有沒有想過這種思維的弱點是否正附著於你的頭腦、裂解你的心肺,並且無時無刻不操縱著你的肢體呢?思維的決斷是如此重要,一旦出現問題,它不但可以破壞你的信心,還會吞噬你精準的判斷和行動能力,讓你的人生從此停滯。
處理事務的效率決定了我們的位置。
有句話說:「位置決定格局。」站得高看得遠,但怎樣站到那麼高的地方,才是在頂級思維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可惜的是,人們都在追求更高的位置,卻很少思考在一個「自系統」中獲得優越位置的前提條件。它不是靠花錢買來的,也跟人脈無關。這個秘密就在你的一言一行中,是由你的思考和做事的效率決定的。
有好多企業家習慣了把權力握在自己手中,但又沒有果斷的決心與勇氣。他們是會議室中優柔寡斷的「話事人」,是談判桌上猶豫再三的「徘徊客」。用我的朋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羅甘的話說:「他們用蝸牛的大腦管理巨額的資產,誰知道明天早晨會發生什麼呢?」反應速度下降是優秀人物不允許的,他們總能用最快的時間做出決斷,決不會耽誤半秒鐘,這正是你要認清的。比如賺錢的機會,它瞬間閃現,又稍縱即逝,需要你在它出現前就做好準備,然後抓住時機果斷出擊。
你能想到大眾想不到的東西嗎?
有一些世界級企業的創始人在別人看來非常幸運,比如約翰‧洛克斐勒。他運氣真好,在自己的煉油廠最困難時得到了鐵路大王范德比爾特的垂青,從此財運亨通,迅速崛起並成為美國首富。然而,這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也不是上帝給予他的恩賜。這只不過是洛克斐勒提前想到、看到了大眾沒有意識到的東西──當別的企業家還在瘋狂投資鐵路時他就十分清楚地看到,石油才是美國經濟的未來,而煤油則能為他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
超越現實,看到未來。這是一種異乎常人的思維品質,是優秀群體中的極少數翹楚才具備的本領。科斯塔說:「大眾的思維被困在自己的視力所及範圍之內。如果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鐘這種理論是對的,那麼大眾思維的視野就只能按小時計算。多數人無法思考100個小時以後的問題,無論多麼重要,人們的選擇總是傾向於『到時再說』。」既無法看到趨勢,又不能果斷地做出最具效能的決定,就像諾亞不明白我為何準備在價格飛漲時拋掉股票,和卓越人物相比,大眾的行為模式就是這麼簡單。
CHAPTER1 成功緣於多想一點
‧你能想到普通人想不到的東西嗎
‧擺脫思維「搖擺症」
‧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像「獨角獸」一樣思考
為何只有少數人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人的階層和等級是由什麼決定的?為何你的夢想總是破碎,他們卻一帆風順?成功者是因為擁有權力和金錢才得以成功的嗎?重要的不是坐上某個位置,而是像他們一樣思考,學會他們的生存法則和思維方法,具備他們的行為模式,激發頭腦裡的「隱藏力量」。
●為何有些人總能引領潮流
「世界一直是由精英人物統治的,我們的企業也是由他們在管理。」「獨角獸俱樂部...
作者序
序 寫給渴望成為「獨角獸」的你
10億美元擺在面前,你和我會像狗一樣撲上去,死也要把這些錢當作我們的墳墓。但是祖克柏就像突然看到了一堆狗屎──他掏出手帕,捂住鼻子厭惡地走開了。──《華爾街日報》記者費雷德‧科斯塔
2006年,雅虎公司報價10億美元收購Facebook(美國一家社交網路服務網站,主要創始人為美國人馬克‧祖克柏)。祖克柏沒有絲毫猶豫,就拒絕了這張天大的餡餅。隨後,科斯塔寫下了上面這段話。後來,在發給我的郵件中,科斯塔說:「Facebook兩歲了,它能走多遠?誰知道呢?這不妨礙我認為祖克柏是一位偉大的人物。」如果換成我們呢?一家成立不到800天的新公司,面對天價的收購意向──這筆錢能讓你和家人幾世無憂,你的心理防線能夠堅守多久?至少祖克柏始終拒絕被收購。
在今天,我們已經看到祖克柏「抵抗」金錢的誘惑後帶來的想像不到的成果──Facebook用戶超過14億,市值已高達2,500億美元,在背後,「祖克柏的拒絕」所體現的不僅僅是一位世界級的卓越企業家的長遠目光,還是優秀人才頂級思維的一次「典型閃光」:對於突如其來的變化,他可以比常人想得更長遠並堅持自己正確的原則。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他可以站多高,走多遠,影響他的階層身分,進而不可抵抗地塑造他的命運。歸根結底,這是大眾與精英的差距,是人們能否像他一樣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對待錢的態度只是其中之一;在其他很多方面,人們都能發現明顯的對比。正是這些思考和選擇的不同決定了最終的結果。
過去的十幾年中,精力旺盛的科斯塔協助我的機構進行了一項富有創意的研究:那些世界級企業的高級管理者們是如何做出決策和管理自己的公司的,他們這些領袖級人物的共同點是什麼?在這項研究中,有上百位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CEO(首席執行官),他們講著五花八門的語言,但他們都屬於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的「獨角獸俱樂部」的成員。他們不僅是超級富人、社會名流和行業頂級權威,還是具有高智力、高情商的群體。科斯塔利用自己的職業身分進行採訪,為本書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他還參加了我們在全球各地舉辦的高端商業論壇,與企業的高管們深入接觸,了解他們不為人知的故事。最後我們得出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始終從多個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是這些「獨角獸」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他們總是比普通人多想一點點,多做一點點。
只用一本書的篇幅遠不足以描述這些商業精英的思維優勢,但正像美國著名思想家羅伯特‧弗羅斯特所說:「我們至少可以築起一道牆,把重要的東西圈進來。」幾乎每個年輕人都渴望成為新一代的祖克柏,成為令人仰視的「獨角獸」。這當然是一個偉大的使人激動的夢想,他們為之努力,可為什麼目標如此遙遠呢?秘密是什麼?很簡單,這便是我希望本書可以具有的價值。想成為像祖克柏這樣的人,想讓自己生活得更好,那麼,就要先讓自己學會像他們一樣去思考,像他們一樣去決策和行動。
多想一點是一種正向思考,它讓我們總能在困境中發現機遇。奇異公司(GE)的前任總裁傑克‧威爾許是一位從不服輸的鬥士和擅長力挽狂瀾的人。他曾經不無嘲諷地評價一些後來者:「他們都妄想自己是浪尖上的冒險家,興致勃勃地沖向海灘。一個浪頭過來,就都滿嘴泥沙地乞求幫助了。」普通人面對困境時缺乏耐心,當挫折出現時,他們再也無法冷靜思考,想到的只有逃命──穿著內褲跑到安全地帶。就像那些成群結隊逃離股市的散戶、遇上生意淡季就準備關門大吉的店鋪老闆。但是具備頂級思維的人,卻會在這時透過危險的情勢,看到「硬幣」的另一面。我在寫給一位經理人的信中說:「恐慌本身就會帶來市場。」面對問題,永遠不要說「不可能」,而是去思考走出困境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將危機轉化成商機,讓自己迎來轉機。
從自身尋找原因,而不是抱怨環境。有些人不管是經營一家公司,還是面對個人問題,遇到麻煩時總是強調客觀因素,先將自己的責任推卸乾淨,再花費大量的時間指責別人。這就是典型的「替罪羊思維」,替罪羊思維在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經成為人們應對問題的一種本能選項。專案搞砸了,生意賠錢了,管理者責怪下屬,員工埋怨同事,或者一起去抱怨市場,咒罵大環境,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自我反思。相反,世界級企業的領袖們卻從來不會回避自己的責任,他們對自身決策擁有強大的調整能力,靈活務實的作風使他們幾乎可以適應任何環境,在惡劣的條件下開拓生存空間;別人還在集體抱怨時,他們卻能迅速糾正自己的失誤,重新上路,很快就「輕舟已過萬重山」。
「獨角獸」都是夢想家,但絕非空想家。勞倫斯‧愛德華‧佩吉在Google第一次登上美國「最具創新精神企業排行榜」首位時,對採訪他的《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說:「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夢想有朝一日會變成現實。」成功者總有一種謙虛的態度,就像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聲稱自己對「靠賣書賺大錢」絲毫不抱希望。然而,他們的夢想全都變成了一項「人類商業史上的偉大事實」,這是因為他們都是腳踏實地的夢想家,而不是只躺在臥室床上沒有任何實施方案的空想家。「獨角獸」推崇行動,拒絕空想。如果邀請他們對你的人生提一句忠告,最有可能的一句話就是──有什麼想法嗎?馬上行動起來!
相信團隊的力量,從不迷信個人。即便是史蒂夫‧賈伯斯這樣追求完美主義和不容置疑的天才,他也從不諱言優秀團隊對自己和蘋果公司的重要性。凡是喜歡做孤膽英雄的人注定會獨自品嘗孤家寡人的味道,迷信個人力量的思維方式和獨斷專行的管理風格即便取得暫時的成功,也不會給他帶來持續的成績。只有團隊的能力才是無限的,任何時候我們都要通過與他人協作去完成工作,並與自己的夥伴分享榮耀。從團隊的角度講,頂級思維就是一種共贏精神,你要思考協作的關係,要針對團隊的需求做出讓步,改變自己,而不是為了個人利益固執己見。我們可以看看那些優秀企業的領導者,他們都有一支強大的團隊。他們把不同人的優勢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整體優勢。依靠團隊,他們實現了許多不可想像的壯舉。
換位思考的溝通大師。換位思考是高效溝通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是一種令人尊敬的人格魅力。遺憾的是,掌握這種能力的人並不多。1997年,金融風暴席捲亞洲時,尹鐘龍臨危受命出任三星電子的CEO。後來他回憶說:「企業受到極大衝擊,最困難的那兩年,隨時可能宣告破產。總有人對我說:『早知今日如此,當初何必努力!』我的耳朵每天都充斥著類似的哀怨,但我時時想到他們有家庭需要供養,而企業的薪資又因為危機縮減了大半,若我站在那個位置也會心灰意冷。我能做的便是帶頭更加努力地工作,帶領他們扭轉這樣的局面,希望我的志向可以感染他們。」正是具備了與下屬同心同理的思維,尹鐘龍才有機會團結眾人,對三星電子進行全面的改革,最後成功地走出困境,並使企業成為全球位列前茅的知名品牌。站到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你才能看清問題的實質,發現彼此的差異,並且找到溝通的辦法。
每一個獲得巨大成功的人,他的思維都具備上述特點。基於篇首所限,我能簡單概述的只有很少的一點。對於企業的管理者由於思維的不同導致的決策偏差和卓越人物的思維法則,以及我們如何借鑒、落實其實用的指導價值,在書的正文中,我將結合自己這些年的工作經驗和在管理諮詢中搜集到的事例進行詳細的解讀。
在本書中,你將了解到很多世界級企業的歷任掌門人和執行官的決策過程──這些「獨角獸俱樂部」的成員怎樣做出一個重大而富有風險的決定?他們想到了什麼,做了什麼,才使企業在最艱難的時期避免了倒閉或被併購的結局?他們的管理理念和經營思路對我們的啟示是什麼?作為大眾並不了解的全球頂級人物,他們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態度,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書中將對此一一解碼,力爭讓每位讀者都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從而去改善自己的某些思維,在我們未來的人生中做出更聰明的選擇。
蕭亮
序 寫給渴望成為「獨角獸」的你
10億美元擺在面前,你和我會像狗一樣撲上去,死也要把這些錢當作我們的墳墓。但是祖克柏就像突然看到了一堆狗屎──他掏出手帕,捂住鼻子厭惡地走開了。──《華爾街日報》記者費雷德‧科斯塔
2006年,雅虎公司報價10億美元收購Facebook(美國一家社交網路服務網站,主要創始人為美國人馬克‧祖克柏)。祖克柏沒有絲毫猶豫,就拒絕了這張天大的餡餅。隨後,科斯塔寫下了上面這段話。後來,在發給我的郵件中,科斯塔說:「Facebook兩歲了,它能走多遠?誰知道呢?這不妨礙我認為祖克柏是一位偉...
目錄
目錄
序 寫給渴望成為「獨角獸」的你
CHAPTER 1 成功緣於多想一點
為何有些人總能引領潮流
思維決定社會地位
他們都是行動狂
多想一點,在複雜情勢中脫穎而出
CHAPTER 2 科學拆解問題
看到硬幣的另一面
寫下問題,才能看清問題
把複雜的問題分成幾個部分
到房間外面看一看
CHAPTER 3 設想必須宏大
想到未來五年?不,至少二十年
短視是一種通病
在今天的世界,看到明天的未來
從「危機」中看到需求
始終堅持自己的判斷
成功是馬拉松,不是衝刺跑
CHAPTER 4 謹慎做出決策
關鍵時刻,勇敢做決定
不要忽視「反對意見」
你知道多少,決定了你能得到多少
必須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模仿我
無法執行的決策一定是壞決策
CHAPTER 5 人不對,一切都白費
企業做大的關鍵是「人」
把權力交給有能力的人
人人參與,人人得利
關鍵位置必須是我的人
在我這兒可以贏得全部
卓越人物的信任法則
CHAPTER 6 以溝通為基礎
「無障礙溝通」是一切的開始
充分表達:讓人了解你的需求
控制你的反應速度
任何時候都應提供安全感
定期整合人際關係與客戶資源
CHAPTER 7 做有價值的事
不要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創造一個「高效率環境」
習慣思維:好習慣產生高效率
第一原則:只允許爭論半小時
第二原則:行動,而且是高效的行動
第三原則:結果永遠是第一位的
CHAPTER 8 多一點危機意識
破產恐懼症:我明天就會破產
居安思危是一種精英心態
用危機倒逼創新,用創新贏得生機
「末日管理」法
華為的「冬天」
結束語 30條提升思維能力的實戰法則
目錄
序 寫給渴望成為「獨角獸」的你
CHAPTER 1 成功緣於多想一點
為何有些人總能引領潮流
思維決定社會地位
他們都是行動狂
多想一點,在複雜情勢中脫穎而出
CHAPTER 2 科學拆解問題
看到硬幣的另一面
寫下問題,才能看清問題
把複雜的問題分成幾個部分
到房間外面看一看
CHAPTER 3 設想必須宏大
想到未來五年?不,至少二十年
短視是一種通病
在今天的世界,看到明天的未來
從「危機」中看到需求
始終堅持自己的判斷
成功是馬拉松,不是衝刺跑
CHAPTER 4 謹慎做出決策
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