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相繼離開職場,退休生活,很會玩人生
生活可以平淡卻不能無趣,有趣卻不需要花大錢
二個外商公司資深經理人,意外在50+後相繼離開職場
從躁動到安然,在遠離市區的淡水小鎮活出走跳人生
盡情享受小鎮的風景與人情之美
退休生活可以平淡卻不能無趣,有趣卻不需要花大錢
一個急驚風,一個慢郎中;一個愛逛愛買,一個當省則省。如此相異的兩人,相知相守、吵吵鬧鬧過了30多年。經歷職場的叱吒風雲,退休後,學習重新讓自己歸零,將尋常日子過得精采,吵架鬥嘴、上菜場、賣糖蒜,偶爾跳跳踢踏舞拍廣告片……並肩享受人生最應開懷無憂的黃金歲月。
這是一對平凡夫妻一路走來,平淡但不無趣,有趣卻不需要花大錢,也能過上有滋有味小日子的豐盛生活之道。
▏退休之美▕
曾經是風裡來水裡去的職業婦女,一朝意外開始退休生活,頓時覺得自己成了無用之人,剛開始忙著交朋友填補空白日子,但口舌爭端,卻讓人傷心傷神。領悟自己的心境失衡,薇姐不再躁動不安,學習「無所求而為」的自在,在每天的平淡日子中,用心挖掘生活妙趣,如今可以享受無所事事的悠閒之樂,也寫文章經營粉專、按季節醃漬食物賣給同好和粉絲,偶爾拍拍廣告,或和酒友共享微醺的美好。
張郎退休後也曾因為適應困難,消沉了一陣子,現在則找到了一個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勤練踢踏舞、拉二胡,學脫口秀、舞台劇表演,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他說:「如果我還是用以前的方式過日子,那我真的是不用再活了!」這些學習帶來意外的成果,這兩年,張郎拍過電影演過舞台劇和廣告,開始把嗜好玩出風格和知名度。
▏老伴之美▕
張郎文靜自我,做事處世交友保守謹慎,薇姐則是外向熱情、愛照顧他人、隨興之所至。兩人相處日日火花不斷,尤其為冰箱幹架的戲碼年年上演:你丟我的老菜脯,我丟你西裝、「我買你嘮叨,你再嘮叨我就拿菜刀」……三十多年的相伴,在淚中帶笑的衝突與笑中帶淚的日常中學習到,原來夫妻伴侶,是激發自己最大靈性成長潛能的人。薇姐說,婚姻就像兩人跳Swing,隨著生命樂曲,你進我退,你推我拉,偶爾踩到腳也別在意,因為下次換我踩你。
▏生活之美▕
愛美就是愛自己。美,不僅表現於漂亮的外表,更展現於對自我紀律的要求與生活細節的注意。生得好,長得好,甚至嫁得好,其實都比不上漂漂亮亮活得好。做一個漂亮女人,更使力活出美麗的敞亮人生,是薇姐的美麗哲學。兩人外出時,時尚的打扮總引起路人側目,連雨天上菜市場買菜,薇姐都要穿著漂亮的雨衣雨鞋;而張郎的短褲加上長筒襪,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成為他的個人招牌。
而薇姐的生活哲學是,要用心為平淡的日子添加「儀式感」,不要因為工作忙碌,就犧牲生活品質,要常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都要樂在其中。當下如果快樂,永遠都會快樂。
▏小鎮生活之美▕
從方便的內湖市區,驟然搬到人生地不熟,更不知道菜市場在何方的淡水小鎮,薇姐剛開始的心情充滿不甘與不安!但既然老天安排她由城市來到邊陲,她打住悲情,轉換心情,開始認真熟悉小鎮,連連的驚喜便接踵而至。每天迎接新鮮空氣,重新感受四季之美,還有迷人的歷史人文風情,而小鎮菜市場更是寶庫,小農自產自銷的蔬果野菜、鮮美的螃蟹魚貝讓人目不暇給,慢慢與攤販、店家建立起情誼,尋訪人情味美食,現在她與淡水早已土親人更親,一步不想離了。
▏推薦▕
米兒 美食旅遊作家
李正雄《安可人生》雜誌創辦人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施昇輝 暢銷財經作家、樂活大叔
張曼娟 作家
陶傳正 陶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楊馥如 旅義作家
蔡詩萍 廣播節目主持人、作家
蘭萱 資深媒體人
(按姓氏筆畫序排列)
▏推薦語▕
很少有熟齡分享的書是聚焦在「夫妻生活」和「個人魅力」上。看兩人的互動,儼然成為「歡喜冤家」的最佳註解。看兩人的外表,讓我驚呼「光鮮亮麗」居然也能和「50後」毫無違和感。
薇姐和張郎用優雅的姿態看待退休後的人生,更能彰顯他們內心的自信與自在,然後帶領大家體會生活裡各種面向的細微之美。
很多人看薇姐退休後是「從絢爛歸於平淡」,但我卻從這本書中看到她又「把平淡活成絢爛」了。「樂活」二字已不足以形容她,在我認為,她是「悠然」。
──施昇輝/暢銷財經作家、樂活大叔
一口氣看完書稿,還真的是精采!原來退休生活也可以這樣過!誰說退休就是躺在家裡面睡覺吃飯,可以玩的花樣可多著呢!以前被工作綁著,無法施展的才華,現在愛幹什麼就幹什麼!活著一天,就要精采一天!
──陶傳正/陶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原來人生途中的停頓可以譜成休止符,停頓不是空白,而是靜止後樂章再起。特別喜歡薇薇姐在書中紀錄的點滴,那是一呼一吸之間的體悟,順流之後懂得的真樂。薇薇姐這本書,是不管天氣如何都自備陽光的生活處方:不管晴雨,每一天都抓住,在其中過活,只要是當下,都有美好動人的滋味。
──楊馥如/旅義作家
(按姓氏筆畫序排列)
作者簡介:
張薇薇
出生與成長於桃園空軍眷村,曾任職於美商公司與日商公司資深總經理,2018年底由高壓職場退休。扮演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兩種角色近四十年,不管生活有多忙碌,愛漂亮的我,總是細心打理自己,連下樓倒個垃圾都要對鏡搽上口紅;在家抹布不離手,時時勤快灑掃;週末逛菜市場,下廚做頓好飯,是對家人的愛與照顧,也是為自己一個蠟燭兩頭燒的高壓生活舒壓解勞。
退休後,與張郎二老一狗居住在城市邊陲,依山傍水人情味濃厚的小鎮,過著嚮往了一輩子輕鬆隨心所願的生活。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不管天氣如何都自備陽光的生活處方
楊馥如/旅義作家
你有多快樂?
被問及名字、工作、住址,我們總有現成而且精準的答案;但被問起自己有多快樂,可能不知道、無法立刻說出、甚至得違心編造。
薇薇姐從四十年的工作崗位退下,回歸家庭:職場上有效運用時間,事事講求績效答案;退休後,半輩子建立的秩序瞬間瓦解,早晨五點半準時醒來,心慌感排山倒海,迫切想把眼前開展的一天填滿。
當賴以為常的座標消失,生活該如何繼續?
薇薇姐剛退休時面對的「停頓恐慌症」,我是懂的:雖然還不到退休之齡,但二○二○年的疫情讓身在義大利的我突然停頓下來。我的工作行程向來高速快轉,多工而且四處奔波。這是我愛的模式,當身體很累精神也很累,我會感到充實無比,而且不枉一天。想來荒唐,十多年前決心定居義大利,因為愛上這個連無所事事都充滿甜蜜的國度,也好奇靴子國民如何把每天過得有滋有味,連碰上大災難都能拿自己的遭遇開玩笑。
「一個人坐船,出發後碰到暴風雨,狂風從四面八方吹來,讓他不斷兜圈子。」我向義大利的好朋友抱怨疫情下無事可做、心慌意亂不知怎麼辦,他沒給我答案,卻說了這個故事。「這個人繞了一大圈,最後回到原點。妳會說這人做了一次很長的旅行嗎?」朋友看我聽得出神,不等回答,雲淡風輕說了結尾:「這人只是不停在原地打轉。」
退休生活前幾個月,薇薇姐說自己吃盡苦頭,歷經轉折才心領神會,發現許多隨手拾來的美:退休之美、老伴之美、生活之美、小鎮之美,她把這些微小又巨大的領悟全寫進書中,生動的描述讓生活畫面躍然紙上:有她和張大哥兩人戴著老花眼鏡一起低頭彎腰剝糖蒜的和樂甜蜜(噢,別誤會,這兩人也常劍拔弩張)、兒子閃婚的震撼教育、豐盛澎湃的「九宮格」餐桌、淡水小鎮的人情美物……。
原來人生途中的停頓可以譜成休止符,停頓不是空白,而是靜止後樂章再起。特別喜歡她在書中記錄的點滴,那是一呼一吸之間的體悟,順流之後懂得的真樂。「被夏日酷熱摧殘,渴望秋月之涼爽,完全無懼,百日生命就此消逝。」我的義大利好朋友信天主教,但他告訴我的,釋迦牟尼佛也提醒過。
中文裡「日常」一詞,讓我害怕:「常」字讓人鬆懈、感到理所當然,但人生的每一天並不全然這樣。「carpe diem」這句拉丁銘言,大家也許聽過,電影《春風化雨》中,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飾演文學老師,總是用充滿鬥志和希望的聲音告訴年輕人們「抓住每一天」,正源於此。carpe 是動詞「抓住」,diem 裡頭,字根dì則是「一天」,這句的中文常被翻成「及時行樂」,似乎預設日子總是好,只有樂才值得抓住。
其實詩人在「carpe diem」後面還有一句「明日不可盡信」。《日子過得美,生活就會好》,薇薇姐這本書,是不管天氣如何都自備陽光的生活處方:不管晴雨,每一天都抓住,在其中過活,只要是當下,都有美好動人的滋味。
名人推薦:推薦序
不管天氣如何都自備陽光的生活處方
楊馥如/旅義作家
你有多快樂?
被問及名字、工作、住址,我們總有現成而且精準的答案;但被問起自己有多快樂,可能不知道、無法立刻說出、甚至得違心編造。
薇薇姐從四十年的工作崗位退下,回歸家庭:職場上有效運用時間,事事講求績效答案;退休後,半輩子建立的秩序瞬間瓦解,早晨五點半準時醒來,心慌感排山倒海,迫切想把眼前開展的一天填滿。
當賴以為常的座標消失,生活該如何繼續?
薇薇姐剛退休時面對的「停頓恐慌症」,我是懂的:雖然還不到退休之齡,但二○二○年...
章節試閱
第一部退休之美
1從躁動到安然,讓時間做工吧
退休後的生活方式,前兩個月的我著實吃足了苦頭。每天依舊受到過去上班時的作息約制,清晨五點三十分準時睜開雙眼,不用起床急梳洗,不需著裝趕出門,一整天空白的二十四小時鋪陳在眼前,要如何打發?該怎麼消磨?
終於有一天,再也不用早起梳洗趕出門,再也沒有辦公桌可坐,再也沒會會相連到天邊的議程,也再沒有繁瑣公事讓我從早到晚腦疼傷神。取而代之的是從未有過的大把空白時間。搞不清是因為原生家庭的教養,還是多年在職場中工作的磨練,身為「完美主義強迫症」患者與「懶散是一種恥辱」信徒的我,在退休後的第一個月,很努力地將一天的時間填好填滿:
星期一:整理後陽台儲藏架、打掃陽台+四菜一湯
星期二:衣櫃大整理斷捨離、修剪花木+包冷凍水餃一百顆
星期三:整理多年來親手釀的水果酒,分門別類裝瓶貼標儲存(這中間還包括開車去市區採購各式酒瓶、清洗、消毒、裝瓶……)
星期四:換沙發套、洗窗簾……
星期五:整理書櫃的書籍、書桌抽屜、收納櫃
如此認真按表操課近一個月,老張家被我從裡到外、由上而下,整理到纖塵不染,條理分明。廚房櫥櫃好似辦公室文管中心,塑膠袋按大小收納、醃漬瓶罐貼好分類日期標籤按尺寸入櫃、乾貨排排站立盒中,一目了然,拿取方便。衣櫃裡襯衫一律領口向左按照顏色排列,毛衣收納依厚薄不同但摺疊尺寸一致;所有鏡子、玻璃、窗戶光亮剔透、連浴室磁磚縫隙皆白皙可人。
對人嚴格,對自己更嚴格
話說我這「懶散是一種恥辱」的症頭,可以由好幾個面向看得非常清楚。在工作上,對同事要求極為嚴格,對於拖延、重複性錯誤的容忍度極低,再加上個性急、說話快、動作也快,常給我共事的夥伴極大的壓力而不自知。曾有一次,我的日本籍老闆跟我半開玩笑地說,有時妳休假,我都覺得特別輕鬆!天啊!連我的老闆都感受到我給他的壓力,那與我平行的同事或是部屬,與我一起工作的壓力可想而知了。
這種性格回到家庭,受到最大壓力的應該就是張郎。早我幾年退休的他,常被我在下班後逼問:「今天做了什麼事?」如果回答:「沒什麼事,就是遛狗、休息……。」我就會覺得他度過了無聊而懶散的一天,為什麼不刷個陽台、洗個窗簾?為什麼不做點有意義的事?常因如此,引起兩人無謂的勃谿。
對別人嚴格,對自己當然更是鎮日驅策不停。在辦公室忙了一整天,回家做完吃罷簡單的晚餐,我一定在認真擦洗廚房後,拿起手扭拖把,將吸地機早已吸乾淨的地板,從頭到尾一個房間一個房間拖過一次,每個房間必定扭洗一次拖把,再噴上酒精,用力擦一遍。就算張郎在我下班前好心分擔,動手拖過一次地板,我還是認為不乾淨,一定親力親為才能安心。
到了週末,更是上緊發條,從一早上菜市場買菜,回家打掃整理,可以整個下午都待在廚房洗洗切切,做出一大桌菜來,美其名是藉由手做不停,以解壓療癒職場壓力。其實,周末我大可以翹起二郎腿,坐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啊!但這些被我視為懶散的行徑,若硬逼自己「享受」,一定渾身難受,充滿不安。
可以想像,這樣的我剛退休之時,在心裡判定自己成了無用之人、成了吃閒飯的社會殘渣…… 鎮日看錶,想著如果現在還在上班,該去開會了吧?白日惶惶不安,夜裡噩夢連床,自我價值低落到了谷底。之前明明想望了許久的退休自由生活,到頭來成了被鐵籠關了一輩子的動物,監牢放出來的囚犯,忘了該如何走跳,反而一心想再回到監獄,因為那兒才是我舒適熟悉了一輩子的桎梏啊!
口舌爭端,傷心又傷神
當時天天按表操課整理家務,其實是再也無事可忙,頓失寄託後空虛感的填補,以及對自我價值感低落的發洩。無奈家事再多,總有做完的時候。後來又開發出另一種抒發管道:呼朋引伴,喝咖啡吃蛋糕、飲酒作樂。無奈喝咖啡必定要聊是非,果真是非接踵而至,一些莫名奇妙的口舌爭端,讓我傷心又傷神,其實後來檢討起來,都是我的不好。在職場當慣了主管,講起話來原本嗓門兒就大,還直條條不拐彎抹角,給了人驕傲、主控性強以及勢利(這點我還真無法苟同)的觀感。其實身邊的人就是一面鏡子,任何關係都是一種投射,愈是自己無法接受、想要壓抑隱藏的黑暗面,愈是會透過其他人的言行舉止,不停地出現在你眼前。對方讓你覺得不順眼、甚至討厭、受不了的特質,其實你自己身上都有。領悟這一點,終於忍痛斷捨離,不再急於結識新朋友填補生活空檔,只願留下彼此不嫌棄的「友直、友諒、友多聞」益友們繼續砥礪人生。
二十世紀偉大的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說:「自由是獨立,不依附,不恐懼。」我檢討自己,這段剛退休後的不安與惶然,急於用各種東西(包括各種活動與結識新朋友)填充自己,並不能通向自我救贖的路,反而只是欺騙自己的虛幻。「我們空虛、無聊、悲哀,在心理上我們都是乞丐,不斷追求別人或別的事物來彌補自身不足,來給我們希望,來支持我們,這就是我們把一件極普通的事都弄得十分醜陋的原因。我們所製造出來且使我們如此著迷的種種東西,卻正好引起了毀滅。」原來當自己心境失衡,一昧尋求外援,不反求諸己,竟然會引起來毀滅?!剛退休時心情晴雨不定,當時如果缺乏警覺,之後也許就走向身心失衡之路啊。
覺察果然是改變的開始,當有了這層領悟,終於不再躁動不安、不再汲汲又急急地安排填空補白,開始與自己和解、與時間和解了。
高低起伏皆是恆常
新鮮體驗之一就是經常一人獨自在家。張郎依照他以往的生活節奏,出門上課、練習、排演(或者是因為我在家了,他必須找機會避出去獨處?哈哈!)結婚三十幾年以來,幾乎沒什麼機會一人獨處,孩子小的時候,忙大忙小,洗衣做飯接送上學兼上班。孩子出國念書以後,工作更加忙碌經常出差,假日填滿採購打掃做飯……時間永遠不夠用。現在突然可以一個人待在窗明几淨的家裡,穿著寬鬆舒適的家居服、襪子與暖鞋,蜷在沙發上蓋著毯子看書;坐在自己的小書桌前自得其樂,書寫畫畫;或是在無人的家裡聽著喜歡的音樂,整理以前根本沒機會打開的櫃子與抽屜。安靜的家中,只有不會講話卻與我心靈相契的狗兒子栗子陪伴,牠咖啡色深情的眸子,常隨著我的腳步移轉,片刻不捨離開。
當然,要能夠全身心放鬆、放慢,享受無所事事悠閒之樂,學習凡事「無所求而為」的自在,需要時間繼續在我身上做工,幫助我在每一時每一刻的平淡日子中,用心挖掘生活妙趣。
家中有棵金橘樹,從買回來瘦弱的枝幹不到三十公分高,十幾年來常為它翻土、施以自製廚餘有機肥料,年年換大點兒的盆,現在早已長成比我還高的強壯大樹,在朝西的陽台一隅為我們遮陽擋雨。我有時看上它伸展有致的樹枝,趁著陽光普照的下午,在它枝幹上掛上幾件待曬乾的衣服,迎風招展。
可愛的金橘樹於我們已如親愛的家人,年年夏天滿樹馥郁馨香,清麗可人的小白花,只要開著窗門,整個餐廳、客廳都是撲鼻迷人的橘花香,花謝後,一簇簇綠色的小橘子接著登場,待深秋已盡,北風昂揚,結實纍纍金黃色的小橘子,早已墜得樹枝沉重搭拉。此時我們歡喜珍惜的剪下上百顆金橙盈黃的果實,分送親友,剩下的用鹽醃漬成「鹹金橘」,這可是受了風寒,感覺快要感冒及咳嗽時的養身寶物。
二○二○庚子這個不祥之年,除了疫病蔓延,世界一片紛亂,連家中年年結實纍纍的金橘樹,也受到了莫名的波及。雖說果樹結實有「大小年」之說,就是大年豐收,小年減產,但今年我們的金橘樹也實在太慘了,一年內服用了為數可觀的有機肥與剩豆漿,花是開了不少,但結實稀少不說,有的直接在樹上萎凋,有的剛長大轉黃就掉落,寒冬未至,樹上已只剩寥寥可數稀落的果實,旺年結實數百顆的盛況,今年已成只能看照片追憶興嘆的昨日黃花。
趁著秋陽普照,灑掃整理陽台花木,將金橘樹的枝葉稍事修剪,為它覆上沃土與有機肥。心疼果樹之餘,忽有一悟,其實人生不就如金橘樹嗎?有豐收就有低落,有苦便有甜,高低起伏皆是恆常,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工作時全力以赴,退休後享受平淡,順天應時,有時自找苦吃,有時自得其樂,時時皆好時,日日皆好日。
第一部退休之美
1從躁動到安然,讓時間做工吧
退休後的生活方式,前兩個月的我著實吃足了苦頭。每天依舊受到過去上班時的作息約制,清晨五點三十分準時睜開雙眼,不用起床急梳洗,不需著裝趕出門,一整天空白的二十四小時鋪陳在眼前,要如何打發?該怎麼消磨?
終於有一天,再也不用早起梳洗趕出門,再也沒有辦公桌可坐,再也沒會會相連到天邊的議程,也再沒有繁瑣公事讓我從早到晚腦疼傷神。取而代之的是從未有過的大把空白時間。搞不清是因為原生家庭的教養,還是多年在職場中工作的磨練,身為「完美主義強迫症」患者與「懶散...
目錄
推薦序 不管天氣如何都自備陽光的生活處方 楊馥如
推薦序 活著一天,就要精采一天! 陶傳正
推薦序 把平淡日子過成美好滋味,薇薇味就像高梁味 張正元
第一部退休之美
1從躁動到安然,讓時間做工吧
2快意人生一二三
3「資深少女」交友記
4我的意外糖蒜人生
5老樹也能開新花,張郎的舞動人生
6哀樂中年,百般滋味
第二部老伴之美
7冰箱與西裝大戰之小鎮物語
8與天鬥與地鬥,不如與張郎鬥
9我們這對夫妻
第三部生活之美
10做一個漂亮女人,活出敞亮人生
11旗袍與我
12飲酒之樂
13幸福的老派過年之美
14年夜飯豐盛指南
第四部小鎮生活之美
15小鎮菜市場是寶庫
16淡水小鎮的感恩日常
17濱海小鎮的人情味美食
18淡水小鎮的小吃靈魂
後記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推薦序 不管天氣如何都自備陽光的生活處方 楊馥如
推薦序 活著一天,就要精采一天! 陶傳正
推薦序 把平淡日子過成美好滋味,薇薇味就像高梁味 張正元
第一部退休之美
1從躁動到安然,讓時間做工吧
2快意人生一二三
3「資深少女」交友記
4我的意外糖蒜人生
5老樹也能開新花,張郎的舞動人生
6哀樂中年,百般滋味
第二部老伴之美
7冰箱與西裝大戰之小鎮物語
8與天鬥與地鬥,不如與張郎鬥
9我們這對夫妻
第三部生活之美
10做一個漂亮女人,活出敞亮人生
11旗袍與我
12飲酒之樂
13幸福的老派過年之美
14年夜飯豐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