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6 項符合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 第二卷

的圖書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 第二卷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 第二卷

作者: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 譯者:韋啟昌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5-06-28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796頁 / 15 x 21 x 3.4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 第二卷

內容簡介

  叔本華說:「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第二卷是叔本華用成熟的思考分別對第一卷前四部分內容論題做了澄清和擴充的增補,分五十章。

  此第二卷分為五個部分:一是「世界作為表象初論」,主要研究服從充足根據律的表象、經驗和科學的客體,它們構成了一個表象的世界;二是「世界作為意欲初論」,主要研究意欲的客體化,它構成了一個意欲的世界;三是「世界作為表象再論」,內容是關於理念和藝術的客體,它構成了一個理念的世界;四是「世界作為意欲再論」,主要研究生命意欲的肯定和否定,它構成了一個倫理的世界;五是附錄,康德哲學批判。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


  著名德國哲學家,著名的悲觀主義者、唯意志論主義的開創者,其思想對近代的學術界、文化界包括尼采、瓦格納、托瑪斯·曼甚至存在主義的哲學名作,影響極為深遠,是哲學史上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哲學家。他的思想淵源可追溯到柏拉圖、康德、貝克萊。肯定康德,否定黑格爾。著有《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等三本著作。

譯者簡介

韋啟昌


  1962年生於廣州,現於澳大利亞行醫。是目前翻譯叔本華作品第一人。
 

目錄

推薦序 / 苑舉正
譯者序

對第一篇    「世界作爲表象初論」的增補
第一部分    有關直觀表象的理論
第一章      觀念論的根本觀點
第二章       關於直觀認識或理解力認識的理論
第三章       論感覺、感官
第四章       論先驗的知識
第二部分      有關抽象表象或者思維的理論
第五章       論缺乏理性的智力
第六章       論抽象的或理性的知識的理論
第七章       論直觀知識與抽象知識的關係
第八章       有關「可笑」的理論
第九章       論邏輯學
第十章       論三段論
第十一章    論雄辯術
第十二章    論科學理論
第十三章    論數學的方法學
第十四章    論聯想
第十五章    論智力的本質性缺陷
第十六章    論對理性的實際應用和斯多噶主義
第十七章    論人對形上學的需求

對第二篇      「世界作爲意欲初論」的增補
第十八章    論是否可以認識事物本身
第十九章    論意欲在自我意識中的主導性
第二十章    論意欲在動物性機體中的客體化
第二十一章 總體的回顧和思考
第二十二章 對智力的客觀看法
第二十三章 論意欲在不具認知的大自然中的客體化
第二十四章 論物質
第二十五章 對意欲作爲自在之物的超驗思考
第二十六章 論目的論
第二十七章 論本能和遺傳的本領
第二十八章 生存意欲的特徵

對第三篇    「世界作爲表象再論」的增補
第二十九章 論對理念的認識
第三十章    論認知的純粹主體
第三十一章 論天才
第三十二章 論精神失常
第三十三章 論大自然的美
第三十四章 論藝術的內在本質
第三十五章 關於建築美學
第三十六章 造型藝術美學散論
第三十七章 論文藝的美學
第三十八章 論歷史
第三十九章 論音樂的形上學

對第四篇    「世界作爲意欲再論」的增補
第四十章    前言
第四十一章 論死亡及其與我們的自在本質不滅性的關係
第四十二章 種屬的生命
第四十三章 素質的遺傳
第四十四章 性愛的形上學
第四十五章 論肯定生存意欲
第四十六章 論生活的虛無和痛苦
第四十七章 論倫理學
第四十八章 否定生存意欲的理論
第四十九章 解脫之道
第五十章    結語

人名索引
亞瑟‧叔本華年表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和第二卷,是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 一七八八—一八六○) 傾其一生心血的哲學巨著,被他稱為「主要著作」。第一卷是在一八一八年叔本華年僅三十歲時出版的,自出版之日起就一直無人問津,大部分書都靜靜地躺在倉庫裡幾十年。一八四四年,叔本華出版了第二卷,第一卷也修訂再版,但仍然乏人注意。直到一八五一年,《附錄和補遺》上下兩卷出版時,這部增補性的「第二大作」才開始透過一篇英國人的文章吸引了人們的注意。由此,叔本華就一夜間戲劇性地從完全的默默無聞變得名聲大振。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在叔本華去世前一年( 一八五九年) ,經增補更多的內容以後第三次再版。在後來的兩次再版時,當初的第一卷都沒有多少改動。可見,叔本華在出版了第一卷以後,餘下的時間都在深化、多方面闡明和印證他的天才思想的結晶,而這些作為增補就成了內容更豐富、範圍更廣泛的第二卷。其中,部分內容輯錄為《附錄和補遺》。

  叔本華不止一處說過他的主要著作就是一個單一的思想,用叔本華的話說:「這世界就是我的表象」,這是以人們先驗具備的智力( 認識) 形式,即以時間、空間和因果律構建起來的世界,但這並不是本來之物或自在之物( Ding an sich) ;這本來之物或自在之物,據康德認為,是人的智力所無法探究的,但叔本華認為這自在之物就是意欲。「這意欲,純粹就其自身考察,是沒有認識力的,只是一種盲目的欲望和衝動,正如我們在無機的和植物的大自然及其規律,以及在我們自身生命的植物部分,仍能看見其呈現出來;這意欲透過所添加的、為意欲服務而產生的表象世界,對其意欲活動和對其所要意欲的獲得了認知,那也就不是別的,恰恰是這所存在的世界。所以,我們稱這現象的世界為意欲的鏡子、意欲的客體性;既然意欲所要意欲的始終是生命,恰恰因為生命不是別的,而是展現給我們的頭腦表象的意欲活動,那假如我們不說﹃意欲﹄,而非要說﹃求生意欲﹄的話,那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詞義堆砌而已。」(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54)

  在向讀者表達這個單一思想的時候,叔本華所用的方式是:「把我們這個單一的思想分割為許多方面來考察,雖然這是表達的唯一手段,但對於這思想本身卻不是關鍵的,而只是人為的形式。為了更容易地表述和理解,這著作分成了四個主要視角,分為四篇,同源的、相近的和同一的東西都極為精心地連接了起來。—只有反覆閱讀這書,各個部分之間的關聯才會清晰,然後所有的部分才會互相充分闡明。」( 同上書)

  那麼,叔本華所說的這四篇( 「四個視角」) 就是從第一卷開始的四篇:認識論、本體論、美學和倫理學。

  第一篇討論為意欲而配備的智力及其產物,亦即認識的方式和認識的結果,也稱認識論。所以,第一篇是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的一切智力活動及其方式,包括唯心論、唯物論,先驗的感覺知識( 如時間、空間及因果律) 和後驗的其他知識,等等。

  第二篇闡述所謂意欲的客體顯現,在無機的和有機的大自然的顯現,動物和人的現象,所涉及的是以意欲為核心的種種大自然和人的現象。

  第三篇再度和進一步討論第一篇所闡釋的人的智力認識方式和成果,涉及的是智力更高一級的、客觀的,亦即擺脫了意欲以後的認識活動,包括審美、藝術、音樂、造型藝術、建築藝術、天才的實質,等等。

  第四篇再度和進一步闡釋意欲的世界,而人是意欲的最高一級的客體化現象,各個個體中的生存意欲都在各自地爭取和奮鬥,這就構成了人性、個體性格、道德和倫理學的內容,而又因為人是意欲的最高級的客體化現象,其運作雖然與別的大自然現象一樣,都是既定的性格透過由因果律所帶來的動因而必然活動起來,但由於人有了更高的智力的照明,在有了更多的行動選擇之下,人的行為似乎就比簡單的大自然現象顯得複雜和難以把握。所以,倫理學的真理比一般的自然現象的真理有更多的涵義。而盲目的意欲的發展到了人的級別,就有了解救的可能。由此話題所衍生的宗教、肯定和否定生存意欲的學說,則在此篇展開。

  叔本華在這部著作中四篇連成一體的整個論述,一氣呵成,各個部分都是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根本原因就是叔本華所說的(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54) :

  既然這整部作品只是一個單一的思想展現開來,那麼,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所有部分互相之間都有著最密切的關聯,而不僅與緊接著之前的部分處於必然的關係,並因此以讀者還記得的前一部分為前提條件,就像所有的哲學那樣—這些哲學只是由一連串的推論組成的;相反,我的這整部著作的各個部分都與其他部分同源、相近和互為前提條件。

  另外:

  我的命題大部分都並非建基於連環推導,而是直接以直觀世界本身為基礎;我的體系嚴格地前後連貫一致,一如任何其他體系,但我的這種連貫一致通常並不只是透過邏輯的途徑而獲得。更準確地說,我的各個命題之間那種自然的協調一致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全部的命題都以直觀認識為基礎,亦即以對同一個客體持續地從不同方面的直觀把握為基礎;因此也就是在考慮到意識的情況下( 因為現實世界就顯現在意識裡) ,以對現實世界的所有現象的直觀把握為基礎。所以,我從不擔心我的命題之間是否連貫一致,就算有時候在一段時間裡,在我看來某些命題似乎並不一致。這是因為只要那些命題是全部一起到來的,之後的確就會自動出現協調一致,因為這些協調一致恰恰是現實自身的協調一致,而現實自身是永遠協調一致的。這就類似於我們有時候在首次和從某一個方向觀看一處建築物時,並不會明白這個建築物各部分之間的關聯。但我們相信這之間是不會沒有關聯的,只要繞過了這部分建築,其中的關聯就會顯現出來。這種協調一致,由於其原初性,也因為其總是經受得住實際經驗的檢驗,所以是相當確切的。( 《附錄和補遺》,第一卷)

  也正因為這樣,叔本華說:「人們閱讀我的著作,就會發現我的哲學猶如有一百個門的城邦底比斯:人們可以從任何一處進入,從每一個門都可以直達中心。」( 《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前言」)

  第二卷共五十篇文章,也都從上述四個視角,亦即四篇的基本內容和話題作了更專門、更深、更廣泛的增補闡述和證明。雖然如此,叔本華仍一再強調「並沒有妄稱從根本上解釋了這世界;相反,我的哲學只停留在每個人都接觸到的外在和內在經驗的事實,說明這些事實之間真正的和至深的關聯,但又不會真的超越這些事實而說起某些外在世界的事情及其與這世界的關係。因此,我的哲學不會對超出所有可能的經驗之外的事情做結論,而只是對在外在世界和自我意識中已有、已知的東西給予解釋;因而也就是滿足於根據這世界自身的種種內在關聯而理解這一世界。所以,我的這哲學是康德意義上內在的444、固有的444,在經驗和知識範圍之內」。

  叔本華說:「我的哲學議論的特色就是要對事情一究到底,因為我不窮追到最終的現實根由是不會罷休的。這是我的天性所致,讓我滿足於某些泛泛的、抽象的,因此是不確定的知識,或滿足於純粹只是概念,甚至只是字詞,對我是幾乎不可能的。受這種天性的驅使,我會深究至所有概念和命題的最終基礎,直到這些永遠是直觀的東西赤裸裸地呈現在我的眼前為止。然後,我要麼以這些作為所要審視的最原初的現象;要麼如果可能的話,就把這些原初現象分解為基本組成部分,但不管怎麼樣,我都最大限度地追求事情的本質。」

  《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德文版( 一八四四年) 出版了一百七十七年後,中文版終於出版了。雖然遲了點,但總算讓這部著作完整地與中文讀者見面了。

  本譯本根據萊比錫 Insel 出版社的《叔本華著作全集》( 五卷本,威廉.恩斯特大公版本,一九二○年) 第二卷翻譯。書中的拉丁文、希臘文、法文、義大利文等引語都沒有附上相應的德文( 英文除外) ,其中法文和英文引文,譯者直接根據原文譯出,其他語言的引文,則根據瑞士蘇黎世第歐根尼出版社《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 蘇黎世版,一九七七年) 中所附的德文翻譯。

韋啟昌
二○二一年中秋夜於澳大利亞雪梨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231039
  • 叢書系列:經典名著文庫
  • 規格:平裝 / 796頁 / 15 x 21 x 3.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作.食器
作者:西川榮明
出版社:良品文化館
出版日期:2022-09-19
66折: $ 38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熊熊長大了3:我會和別人一起玩
66折: $ 19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戰鬥科學--第四次工業革命:回不來的時光機!
作者:金銀姬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4-28
66折: $ 2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25時,赤坂見 5 (特裝版)
出版日期:2025-07-16
$ 16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進烤箱的好日子
作者:李佳穎
出版社:自轉星球文化創意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01
$ 36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作者:劉潤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29
$ 31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向死神獻花(全)
作者:柳瀬せの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7-24
$ 11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國小南一新超群自修國語五上{114學年}
作者:南一編輯
出版社: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7-09
$ 408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命運不會虧待選擇變好的人:《了凡四訓》流行四百年的改命心法,走出框架,改寫人生劇本
作者:齊善鴻
出版社: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25-06-11
$ 33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禮貌的力量:簡單作為,發揮最大影響力!驅動高效領導、打造理想生活的隱形策略
作者:克莉絲汀.波拉斯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出版日期:2025-07-09
$ 30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薰香花朵凛然綻放 6
作者:三香見SAKA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5-26
$ 93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