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事著作權法研究及律師實務工作共四十餘年。他開創台灣唯一的著作權專業事務所──北辰著作權事務所。他除了著作權法著述三十餘本外,另出版《詩柏客詩詞集》及《法庭之外,不一樣的蕭雄淋》等五本非法律書籍。作者博覽群書,深具人文素養,是一個律師,也是一個學者、作家、評論家及詩人,可說博學多聞、多才多藝。
本書包含歷史、哲學、詩詞、文學及時事,是作者在台北律師公會的律師雜誌連載十年深受律師界好評的思索成果。本書內容分七篇:
第一篇 惕勵篇──匡時濟世惕勵而行
第二篇 經典篇──東西文化經典的啟發
第三篇 隨筆篇──抒心隨筆
第四篇 灼見篇──深入淺出,真知灼見
第五篇 法哲學的典範與可能發展
第六篇 思辨篇
第七篇 借鑑篇
作者簡介:
蕭雄淋
現任
北辰著作權事務所主持律師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法修正諮詢委員會委員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法諮詢顧問
經歷
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博碩士班兼任副教授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南華大學出版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台灣法學會智慧財產權法委員會主任委員
全國律師公會聯合會智慧財產權法委員會主任委員
內政部著作權法修正諮詢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小組」諮詢顧問
教育部法律諮詢委員
章節試閱
第一篇 惕勵篇—匡時濟世惕勵前行
一、上醫醫國
「上醫醫國,下醫醫人。」昔孫中山棄醫從政,魯迅棄醫從文,均在求為上醫。律師何嘗不是?律師之下焉者,為當事人辯護;中焉者為國家辯護;上焉者為整個人類辯護。律師為當事人的冤屈而辯護,是小正義;為台灣的冤屈而辯護、為生民的冤屈而辯護、為人類的冤屈而辯護、為歷史的冤屈而辯護,才是大正義。
二、鑄劍與鑄心
古代鑄劍大師歐陽子謂:「體力不繼、意志不堅者,不能鑄劍。」同樣地,體力不繼、意志不堅者,不能鑄心。當今台灣的外匯存底、貿易實力,並非國之寶物;國民多有前仆後繼的精神,一以貫之的毅力,為人生理念而行,為維護和建立國家和平繁榮的制度而努力,此國民方為國之寶物。法律人如何為自己鑄心?如何為國家鑄心?如何為人類鑄心?
三、普渡眾生
與其弘揚佛法普渡眾生,不如弘揚國法普渡眾生。此所謂國法,不僅指國民行為的規範,尚包括使國家繁榮治世的一切原理原則。
四、遍註諸法
在歷史上,鄭玄以一介布衣而稱雄當世。鄭玄專心著述,遍註群經。唐朝的窺基大師也因遍註佛經而被稱為「百本疏主」。同樣地,當今之世,是否有法律學者專心著述,遍註諸法,而為現代鄭玄、窺基?
五、住在眷村的法律人
法律人的思維往往具有共通性,但卻異於其他人。法律人掌握法律的詮釋權,往往沾染知識和權力的傲慢。對訴訟當事人而言,律師和法官都是貴族俱樂部的成員,擁有集體偏見。一個人讀書研學是為了利濟天下,真正的「大人之學」是利濟天下之學,而不是單獨的法律、單獨的政治、單獨的宗教或文學等。法律人除研讀法律外,能夠再涉獵政治、哲學且旁及歷史、儒、釋、道之學,才能夠使所學的法律成為真正的濟世之學。
第一篇 惕勵篇—匡時濟世惕勵前行
一、上醫醫國
「上醫醫國,下醫醫人。」昔孫中山棄醫從政,魯迅棄醫從文,均在求為上醫。律師何嘗不是?律師之下焉者,為當事人辯護;中焉者為國家辯護;上焉者為整個人類辯護。律師為當事人的冤屈而辯護,是小正義;為台灣的冤屈而辯護、為生民的冤屈而辯護、為人類的冤屈而辯護、為歷史的冤屈而辯護,才是大正義。
二、鑄劍與鑄心
古代鑄劍大師歐陽子謂:「體力不繼、意志不堅者,不能鑄劍。」同樣地,體力不繼、意志不堅者,不能鑄心。當今台灣的外匯存底、貿易實力,並非國...
作者序
自 序
前生舊約,問經年何事,長負經卷?夢入仙鄉,漸喚我、故友殷期無限。李杜遺詩,釋莊託簡,丘翟頻邀宴。孫吳執手,盛情輕慢韓管。卻憶仲任風流,潛思著述,衡論千秋短。抱朴羅浮猶入世,漫議郭禰清懶。烈士難尋,深情空負,知命微乎見。歲華多少,幾回俗事羈絆?——調寄《念奴嬌》
也許不是生長在書香世家,父母雖然沒有試過,但此時假想幼兒時,父母在地上隨便灑一大堆東西,叫我撿一樣,我想我一定會撿一本書,而不像賈寶玉,撿的是女人的釵子。
我從小愛讀書,喜歡胡思亂想。我喜歡讀的書,不是課本,而是「課外雜書」。我可以為「求道」目的而找書讀,並且自得其樂。
由於父母在鄉間開一家小雜貨店。我是老么,上有兄姊五人,沒有一個人喜歡讀書,家中幾乎沒有什麼課外書可讀。我要讀課外書,都要從雜貨店裡放錢的抽屜中「拿」錢去買,或在圖書館借。由於書籍得來不易,所以從初中開始,看課外書就有做筆記、寫感想的習慣。
因為看「課外書」帶給我無限的樂趣,所以從小迄今最討厭升學和考試了。小學到研究所,我的學業成績很少在前幾名。到目前為止,我還一直認為考試、升學壓抑我的創作力和興趣。所以有空我就找「課外書」讀,並且做筆記、寫感想,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在社會上工作,甚至當了律師,還是如此。這些課外書,多數是歷史、文學、哲學、宗教、思想,當然也包含很多武俠小說和科幻小說。
二十幾年前,由於長期用眼,眼力不好,開過一次刀。從此以後,我讀書做筆記、寫感想,就不再用筆,而是用口述,以迷你型小錄音機錄下來,交給助理打字,自己再加以修正。到二十年前,就錄了三千多則,我將它稱為「智慧的火花」。大抵上可以區分為法律、生命、宗教、創作、歷史、詩詞、小說、台灣等項。台北律師公會《律師雜誌》向我約稿,我把法律部分在《律師雜誌》上連載,從二○○○年三月起迄二○○九年十二月為止,共連載約十年,名為「蕭夢樓瑣記—法律人的遐思」,反應不惡。
蕭夢樓瑣記都是採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洪自誠的《菜根譚》、張潮的《幽夢影》及帕斯卡(Blaise Pascal)《冥想錄》的表現形式。一方面它便於錄音整理,一方面我也十分喜歡這種思想筆記。
我的這些思想筆記,在一、二十年前,曾經由詩人侯吉諒主持的未來書城出版過《生命的遐思》、《智慧的追尋》、《宗教的探索》三書,然而數年後因故絕版不再續印。
如今我已年逾古稀,在整理舊稿中,發現當年律師雜誌「法律人的遐思」尚有半數是原來未來書城並未收編,而且未來書城原來《生命的遐思》、《智慧的追尋》、《宗教的探索》三書均已絕版,於是我商請五南圖書公司將我過去所有「法律的遐思」文字,共三百九十三則,加以分類出版。
這本書的每一則內容,都是一種遐思和夢想。夢是由現實組合的幻境,它可以抒解現實的壓抑,也可以擴大現實的眼界。人如果沒有夢,現實世界只是單一的物理世界。透過夢想,現實世界才幻化萬千,五光十色。然而遐思和夢想不一定真實,也不一定會實現,只是提供另一種意見或想法的選擇。我以喜悅之心與讀者分享這些遐思和夢想,並且接受它必然會帶來的批評。
感謝讀者長期的支持,也感謝五南圖書印行此書,以及編輯呂伊真的詳細校稿。
蕭雄淋 律師
二○二四年十二月
於北辰著作權事務所
自 序
前生舊約,問經年何事,長負經卷?夢入仙鄉,漸喚我、故友殷期無限。李杜遺詩,釋莊託簡,丘翟頻邀宴。孫吳執手,盛情輕慢韓管。卻憶仲任風流,潛思著述,衡論千秋短。抱朴羅浮猶入世,漫議郭禰清懶。烈士難尋,深情空負,知命微乎見。歲華多少,幾回俗事羈絆?——調寄《念奴嬌》
也許不是生長在書香世家,父母雖然沒有試過,但此時假想幼兒時,父母在地上隨便灑一大堆東西,叫我撿一樣,我想我一定會撿一本書,而不像賈寶玉,撿的是女人的釵子。
我從小愛讀書,喜歡胡思亂想。我喜歡讀的書,不是課本,而是「課外...
目錄
自 序
第一篇 惕勵篇──匡時濟世惕勵而行
第二篇 經典篇──東西文化經典的啟發
第三篇 隨筆篇──抒心隨筆
第四篇 灼見篇──深入淺出,真知灼見
第五篇 法哲學的典範與可能發展
第六篇 思辨篇
第七篇 借鑑篇
自 序
第一篇 惕勵篇──匡時濟世惕勵而行
第二篇 經典篇──東西文化經典的啟發
第三篇 隨筆篇──抒心隨筆
第四篇 灼見篇──深入淺出,真知灼見
第五篇 法哲學的典範與可能發展
第六篇 思辨篇
第七篇 借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