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習慣地由圖片影像的外觀形狀和顏色,來強化我們對於某一事物的認知和分辨,比如貓狗圖鑑、植物動物圖鑑,甚至是汽車或是葡萄酒圖鑑。1802年英國化工兼業餘氣象學者Luke Howard利用類似林奈系統的拉丁文分類法,開啟了「雲」的命名法則;事隔將近一世紀之後,1896年法國巴黎的國際氣象會議「雲委員會」沿用Luke Howard的命名出版了《國際雲圖鑑(The International Cloud Atlas)》,正式把天空上吸引眾人目光的「雲」按圖索驥來達到認知的目的。雖然《國際雲圖鑑》歷經了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數度改版,一直是官方與學術界對於雲觀察記錄的範本,也是地球科學教科書上惱人的背誦對象,因為每當我們抬頭看看天空的雲,變幻不定的形態和模糊的高度,再加上光影的攪和,有時混淆了我們腦海中的雲圖印象;換言之,透過雲圖鑑來賞雲實在不是個妙主意。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呢?
筆者在學校講授「大氣測計學」有關「雲」的單元時,總是談論雲圖鑑的瓶頸以及提醒學生要把關注的焦點從雲的「形狀」,轉移到雲的「天空遮蔽量」、「高度」和「厚度」,它們才是天氣與氣候上更容易量化與應用的因子。這些雲因子所扮演的角色,10年前《世界地理雜誌》一篇Andreas Weber的文章「雲,天空裡的大海」有簡潔精彩的說明,編輯們給這篇文章一個很貼切的中文標題,叫做「雲——科學不能承受之輕?」,畫龍點睛般地道出「雲」在大氣科學研究觀點的重要與難度;無獨有偶地,2005年美國威斯康辛教授王寶貫也在臺灣《經典》雜誌撰寫了一篇文學與科學兼顧的美妙文章「坐看雲起時」,更把雲的「多重面相」,包括雲在中國文學的出沒,說個明白。2008年遠流出版社的《看雲趣(The Cloudspotter’s Guide)》,作者Gavin Pretor-Pinney用散記的輕鬆方式來撰寫他對雲的觀察與喜好;其中,王寶貫老師和吳育雅老師的推薦序文都是不能錯過的賞雲基本功夫。
話說回來,除了世界氣象組織,市面上流通的中文與外文「雲圖鑑」書籍不在少數,包括筆者給臺灣大學山地農場編撰的《梅峰賞雲》口袋書。這一類書籍都是把某一地的雲相照片彙整,再按照國際雲圖鑑的命名規則一一加以編列和說明;這類「半」工具書沒有鮮明的文字特色,收藏幾本後就興趣缺缺,因此當晨星出版社捎來訊息請我為田中達也先生這本《雲圖鑑》寫一篇序文時,讓我著實苦惱了幾天。為了不讓讀者買了書又後悔或是閒置,我先調查田中達也先生的攝影背景,也推薦長年在玉山北峰氣象站擔任氣象觀測工作,並有豐富的雲彩拍攝經驗的謝新添先生,來逐字審訂這本書的全文。
這本書在日本原名是《雲‧空》,作者的攝影專業能力經過查證無庸置疑,全文的編排利用很有翻動效率的彩色頁緣檢索以及統一的版面配置,把每一張如詩如幻的天空雲彩照片,快速地幫讀者進行特徵解說,右下角還貼心地配上一輻「國際雲圖鑑」做為分類對照,變成了一本真的可以插在褲子後口袋、看著天空雲彩隨身抽取出來快速查閱的「真」工具書;這一情景讓我聯想到臺灣大學山地農場生態解說第一把交椅的林信雄先生,每次當他從單筒望遠鏡瞄到林間的小鳥,然後神乎奇技地短短幾秒鐘翻開他手中的鳥圖鑑書,給身旁的朋友們一邊看圖一邊看鳥。透過這本田中達也先生的雲圖鑑,我預期用心的讀者也能變成一位讓人瞠目結舌的「賞雲」快槍手。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林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