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本質是什麼?
―—也許你已經又失敗了。
如果沒有,你也必將面臨失敗。
‧你上初中三年級時,考試有過不及格嗎?
‧你是否沒能進入理想的大學?
‧你是否沒能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你常常失業了嗎?
‧你事業的進步,是否如你所願?
‧雖然別人把你看成是成功者;而你是否自認為是失敗者呢?
對於這些問題,幾乎沒有人能全盤否定。失敗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事實上,我們都是失敗者,或者終將成為一個失敗者。
因為冒險中蘊藏著失敗,對成功的追求也蘊藏著失敗。要不失敗,除非永不冒險,永不追求。挖掘出自身最大的潛能,人性才能得到充分施展,而這些工作則是時時刻刻都有失敗的可能。
失敗是最民主的俱樂部,它的會員不論年齡、膚色、財富、地位。他們唯一的共同點是各自保持祕密身分。想像一下:在失敗俱樂部裡的情形―—成千個房間裡擁擠著成千上萬個會員―—每個人都低頭盯著自己的腳尖。
在這個外遇離婚、癌症、淫穢、衝頭暴力、亂倫紛紛出籠的世界裡,失敗這個最普遍的人生經驗依然是一項禁忌。現在是消除這一禁忌的時候了。
其實,對許多人來說,失敗使人重新評估自己的生活,從而整裝上陣。失敗意味著一定的損失,但同時也意味著獲得―—智慧。
‧最後的禁忌
1‧什麼是失敗?
失敗是對某事件的評斷,如此而已!
然而,人們一般所理解的卻不盡然……
以「失業」為例,大多數人把它看成是失敗,其實這不過是一個事件罷了。如果你本來就討厭這個工作,失業未嘗不是件好事,只有當你斷定它是失敗的時候,失業才會變成失敗。
此書中,我們從兩個意義上來理解「失敗」一詞:
1‧指的是有所損失或事業不成功的這類事件。
2‧指的是對自己的評斷―—之所以「失敗」,指的是不能如願以償。
前一種失敗是暴露在外的,後一種都是潛在的。這種潛在的「失敗」,是一種關於失望的內心對話,也就是你自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失敗的形式不一,但都包含了一種損失感。
損失大致有三種:
1‧自尊的損失。
2‧金錢的損失。
3‧社會地位的損失。
例如,在職場被解雇了,就同時包含了這三種損失。失敗程度的深淺,要看這項損失包含,到底了幾種損失。
讓我們來見幾個人,他們所經歷的失敗是最常見的。
2‧被解雇的―—約翰‧卡斯特
「被解雇」也許是最痛苦的失敗形式。
約翰是個英俊、健壯的義大利人,一對漂亮的黑眼珠深不可測。他獲得了有機化學的博士學位,並在常春藤醫學院當了十年的研究員。
他出身於勞工階級,當木匠的父親為有一個在大學教書的兒子感到無比驕傲。
獲得醫學院這份工作時,約翰似乎明白了他未來即將要走的路。他並不喜愛這份工作―—有多少個輾轉難眠的夜晚,他為自己這份單調、枯燥的工作感到深深的苦悶。
然而,是這份工作給了他尊嚴,給了他生活的支點,也給了他一筆小小的收入。正如約翰自己所說,這筆收入連同他妻子的薪資,能使他們和兩個孩子,「飽飽地吃上一日三餐,還可以幫他們買些玩具。」
38歲那年,協助他研究工作的導師走了,他如往常一樣提交了申請。然而,沒有導師做為後盾,這次申請被退了下來,他被解雇了。
我感到似乎死到臨頭了,我毫無積蓄,沒有準備救急的錢,我害怕極了。我是個搞研究的,雖然並不喜歡這份工作,但我只會做這個。我害怕把這消息告訴妻子。我走了三哩路,來到失業中心辦公室,站在門外,不敢進去。
約翰終究還是進去了,為了找到一份大學裡的工作,他發出了將近五十封的應徵信函,卻始終得不到回音,這使得他日漸消沈。
一個偶然的機會,鄰居想找一個粉刷房子的人,他便換上工作服,操起了刷子。接著又有人請他去裝臥室的鑲板。
小時候,他父親常說:「等你長大了,要靠動腦子謀生,而不是動手。」
每當想起這句話,他都只能報以淒楚的笑容。
我學了這麼多年化學,通過層層答辯,終於獲得了博士學位。我作夢也沒想到,到頭來還是得幹一般的體力活兒。
約翰最終還是回到了勞工階級,結束了單調的枯燥工作。
要知道,這並不壞,我掙的錢跟在大學裡差不多,要是碰到下雨天,掙得還要多。我準備以後自己開房屋裝修公司。
像約翰這樣從大學到工地的人並不多,但一般美國人一生中至少要換三次職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情形也是相似的。
有時候,被解雇反而會督促你重振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