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圖像小說,濃縮一個真實人生!
它們很棒,不讀可惜!
作者郭書瑄化身說書人,
為台灣讀者介紹十本重量級的經典圖像小說。
圖像小說跨越藝術與文學兩種領域,
是圖文並茂的真實演示,
是圖繪與文字同臺匯演的雙重閱讀經驗。
這是一本「介紹其他著作」的著作,主角是現代漫畫產物中的特殊類型:「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
作者以紀實漫畫與類紀實漫畫為範疇,優先選取台灣已有翻譯本的作品,依序介紹:《與神的契約》 、《當風吹來的時候》、《鼠族》、《在沒有雙塔的陰影下》、《茉莉人生》、《巴勒斯坦》、《歡樂之家》、《生命很美好,只要你堅強》、《癲癇》及《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聰明的小子》等十部著作。
在圖文共呈的並時閱讀體驗中,圖像小說作者透過平面紙本,將人類的共同生命經驗以斑斕想像,躍出紙幅的力度,刻畫與描寫成遠較許多動畫、特效炫技更令人動容的故事。透過本書,讀者或能在紛雜的科技資訊洪流裡,找到一方得以與之共鳴、對望,獲致理解的心靈寓所。
【本書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出版】
作者簡介:
郭書瑄
荷蘭萊登大學藝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曾任科技部研究員與大學助理教授。移居柏林後斜槓多項身分,主要關注領域為視覺現象及文化分析,著有《插畫考》、《圖解藝術》、《新荷蘭學》(合著)、《荷蘭小國大幸福》、《紅豆湯配黑麵包》等專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人生如漫畫,漫畫如人生
圖像小說不就是長篇漫畫?
有趣的是,就連今日被視為圖像小說關鍵人物之一,《守護者》(Watchman)的作者艾倫・摩爾(Alan Moore),也不完全認同「圖像小說」這個詞:
問題在於,『圖像小說』一詞只是用來表達『昂貴漫畫書』的意思。
圖像小說=漫畫?
這句話其實不完全錯誤。儘管研究者對於「漫畫」本身的精確定義仍有分歧,不過若說漫畫是「以連續圖像進行的敘述」,關於這點倒是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而就這層特色而言,圖像小說的確屬於漫畫範疇。
實際上,在為期不長的漫畫歷史中,「圖像小說」這個詞出現的時候,已經是漫畫發展相對後期的事了;在這之前,即使有類似的形式,都仍只是籠統地稱為漫畫。而儘管到了艾倫・摩爾作品問世的年代,圖像小說一詞已廣為使用,但由於缺乏一個統一的精確定義,許多人對圖像小說的印象,就是裝訂精美的大部頭漫畫書。
「那麼,」此時有人會問,「如果連重量級的圖像小說創作者都這樣認為了,為何今日還要堅持圖像小說的用法,不乾脆叫它長篇漫畫較好?」
最簡單的理由在於,儘管內頁都是以一格格的漫畫框構成,但只要真正閱讀過圖像小說的讀者,就會立即感受到這根本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當威爾・艾斯納(Will Eisner)在1978年出版他的《與神的契約,以及其他租戶故事》(A Contract with God and Other Tenement Stories)時,封面上直接標註著「一本圖像小說」的字樣,艾斯納顯然懷抱的是種決心,要讓眼前這本「漫畫」有別於一般印象中的兒童青少年讀物。雖然艾斯納絕不是第一個發明這個詞彙的人,但他確實是第一位正式採用這個用法,並且加以推廣的漫畫藝術家。 而《與神的契約》這第一本正名的圖像小說也恰如其分地展現它與一般漫畫的差異:首先,除了具有連續的「圖像」外,形式上也更接近「小說」一詞的意義,不但有完整的章節架構,和一般漫畫相比文字比例也相對增多;此外,它不是零散連載在週刊上,也不是在數格或是單格的篇幅內結束,而是以獨立一本書的分量出版。更重要的是,作者本身抱持的就是嚴肅的創作目的,這部作品的內容不但不以兒童或青少年為預設讀者,甚至是兒童完全不宜的十八禁成人讀物。
在《與神的契約》之後的圖像小說,也都在創作目的、形式、內容和發行規格具有以上的共同特色,圖像小說的類型自成一格,很難與一般認知中的輕鬆漫畫混為一談。
「圖像小說」這個詞本身,強調著這個特殊類型在藝術與文學兩種領域的跨界意義:「圖像」延續了藝術史中的圖像敘述,「小說」代表著文學中的經典類型,使這種新的形式可以朝嚴肅創作的方向前進。或者以美國市場的例子而言,圖像小說一詞剛興起的時候,甚至意味著單靠「小說」一詞,便多了一絲爭取到在傳統書店中上架的機會,而不是侷限在只有固定族群上門的專門漫畫書店。
圖像小說,不同面貌
「圖像小說」一詞是來自英文的直譯,以上的脈絡也是美國圖像小說的定義。不過事實上,即使圖像小說是直到現代才出現的產物,但在不同文化脈絡中的漫畫創作,其實都已發展出各自對應的圖像小說版本,儘管名稱各有不同。
如果根據比利時漫畫研究者貝登斯(Jan Baetens)教授的分類,圖像小說的脈絡可以分成三種模式:美國、歐洲(主要指法語系漫畫)以及日本。2我們已經花了一些篇幅,說明在美漫脈絡中的漫畫和圖像小說分野,不過在其他的文化中則又是不同的故事了。
就如在歐洲,來自法國、比利時的法語系漫畫為主要漫畫出品大宗。自1960年代左右起,法語系國家越來越常使用「bande dessinée」(簡稱BD)一詞取代「comics」。儘管BD這個詞的字面意義只是「連環圖畫」,聽起來與「漫畫」一詞的定義並無不同,但在法語系漫畫的脈絡下,多半指的是以一本書的規格所進行的連續圖文創作。法文BD不但在內容上更多以成人為預設讀者,在印刷、開本與發行等書籍出版形式上,也都有著約定俗成的做法。也因此,「BD」一詞與其單純翻譯成漫畫,實際上是更早便符合了英文中圖像小說的定義。
至於在地球的另一邊,日本漫畫(manga)則完全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對於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來說,日本漫畫無論敘述或繪畫風格都顯得熟悉親切許多,然而在歐美漫畫讀者眼中可就不是這麼回事:經常令人產生混淆、從右至左的漫畫格閱讀順序;簡直是為搭車時能夠一手掌握閱讀而設計的迷你開本;還有以章回為單位、動輒延續數十冊的敘述形式;再加上以現代眼光看來,簡直是政治不正確的「少年漫畫」與「少女漫畫」這種性別刻板的分野。以上種種,使得原本就獨立發展的日本漫畫簡直成為現代東方神祕國度的代言。
不過,即使是與歐美漫畫脈絡並無多少交集的日本漫畫,也有著類似圖像小說的發展過程。日本漫畫家辰巳嘉裕早在1950年代時,便開始提倡他稱之為「劇畫」(gekiga)的形式:有別於當時漫畫滑稽搞笑的風格,劇畫的特點是以成人為預設讀者的嚴肅內容、集中嚴謹的結構,傾向寫實而非符號化的畫風等等,都與艾斯納提倡的圖像小說有著相似的概念。儘管在商業漫畫週刊的主流趨勢之下,劇畫的概念不久便在市場上失去蹤影,但在21世紀以後,在歐美漫畫的交流影響下,看似封閉的日本漫畫界也出現愈來愈多採取西方圖像小說形式的作品。這些東西融合的當代創作跳脫漫畫週刊的單元連載模式,而是以日本本土社會文化為出發,朝向嚴肅內容、單冊敘述的書籍規格邁進。或許,辰巳嘉裕的劇畫概念未曾真正消失,而是藉由新的名稱與形式繼續活躍至今。
一如序言所提到的,在上述三種圖像小說的脈絡中,這本書將選擇歐洲與美國的圖像小說為主角,同時也會借用歐美研究者所整理出的圖像分析方法,這些方法並不完全適合套用到日本脈絡的分析上,博大精深的日本漫畫則必須有請讀者們另覓專書參考。雖然如此,行文如有必要時,也會以讀者或許更為熟悉的日漫作品作為對照;在討論到習慣的閱讀風格時,本書也另闢一章專門討論東西漫畫美學的比較與融合可能。
而在正式進入歐美經典圖像小說的脈絡,深入了解它們的時代意義與獨特之處之前,首先還要再弄清楚一個問題:這本書選擇的主題,也就是紀實與類紀實圖像小說,究竟是什麼玩意?
虛實交錯:圖示風格
和純文字的報導或傳紀文學不同,紀實與類紀實圖像小說不僅需要藉由文字重新敘述在過去「時間」中的抽象感受,更須進一步在圖像「空間」裡將或許早已模糊的回憶儘可能真實地重建起來。 這種記憶空間的還原,並不是說擺出一張懷舊照片臨摹即可了事,而是往往經過作者主觀意識的詮釋。許多經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正是由於在這樣的空間重建上展露了獨特視角。
畫風的虛實交替,便是用來表現這種常見的一種手法。雖說有的作者的確偏好以高度精確的寫實技法,描繪書頁背景中的世界,讓讀者更容易相信故事真實性的描寫;不過,也有許多創作者刻意模糊其中的界線,他們並不在乎回憶場景的寫實重建,而是相反地將周遭景物超現實化。就如在David B.的《癲癇》中,往往在上一格中還是簡單但寫實的背景,下一格便隨著主角情緒的糾葛,變化成抖動扭曲的線條,或是具象化成為帶有實際形體的夢魘。
這種刻意以主觀感受描繪記憶的方式,無視於真實細節,但傳達給觀者的情感往往更加直接而強烈。畢竟,有多少人的回憶能夠如照片般清晰在目,多數人真正記得的只是自己情緒最強烈的部分。如此一來,David B.這種依據主觀情緒而非客觀事實所勾勒出的自傳圖像,反而弔詭地更加接近真實。
《鼠族》中的虛實交替則是另一種類型:在全書擬人化的動物角色之間,卻穿插了真實人類世界的軌跡,提醒讀者眼前所見的仍是不折不扣的紀實創作。最明顯的例子,是在故事將近尾聲時,漫畫中具有老鼠形象的主角拿到父親的一張舊照片,而鏡頭一轉,下一格中出現的正是人類作者的父親身穿集中營制服的真實相片。這樣的做法同時確保著讀者並不會將眼前的卡通式造型理解為虛構想像,相反地,是藉由看似輕鬆的勾勒,讓人得以稍微保持距離或異化感,如此也才能禁得起面對人類歷史上那段令人難以直視的血淋淋記憶。
儘管世界各國有著各自的文化難處與歷史包袱,但關於人性與記憶,人所心繫的議題卻經常十分相似。於是,包含在這本書中的主題涵蓋了社會階層、歷史反思、文化衝擊、自我追尋以及記憶創傷等,這些非虛構或半虛構的圖像小說藉由圖像與文字的揉合,將全世界共通的議題連結起來,而當地球另一邊的讀者翻開書頁的同時,共鳴往往就發生在未曾預料的瞬間。
第一章 人生如漫畫,漫畫如人生
圖像小說不就是長篇漫畫?
有趣的是,就連今日被視為圖像小說關鍵人物之一,《守護者》(Watchman)的作者艾倫・摩爾(Alan Moore),也不完全認同「圖像小說」這個詞:
問題在於,『圖像小說』一詞只是用來表達『昂貴漫畫書』的意思。
圖像小說=漫畫?
這句話其實不完全錯誤。儘管研究者對於「漫畫」本身的精確定義仍有分歧,不過若說漫畫是「以連續圖像進行的敘述」,關於這點倒是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而就這層特色而言,圖像小說的確屬於漫畫範疇。
實際上,在為期不長的漫畫歷史中,「圖像小...
作者序
序 為何要介紹外國的圖像小說?(節錄)
因為它們很棒,不讀可惜。就是這樣簡單。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最初吸引我的圖像小說是亞第・史畢格曼(Art Spiegelman)的《鼠族》(Maus)。這是種絕對嶄新的閱讀體驗,我不禁驚嘆原來有這樣的創作類型存在。
不過,當我想尋找更多類似作品和相關介紹時,卻不無失望地發現,這些著作儘管在國外占有不小的市場與重要性,但繁體中文版的譯作卻是少之又少。即使有熱血出版社投入這部分的引進,卻總是只能獲得小眾讀者的青睞,雖然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因為版權洽談是條漫漫長路,但歸根究底,主要原因仍是由於大眾市場對這塊領域的不熟悉。因此,我開始萌生了導讀這些作品的寫作計畫。
當然,處在資訊膨脹的21世紀,我明白有太多的網路影音等媒體內容等著我們去消化,紙本閱讀幾乎顯得是種懷舊般的衝動了。
但正因如此,我想以這樣一本「介紹其他著作」的著作,讓今日忙碌的潛在讀者有機會一窺眾多作品殿堂中流洩出的璀璨光芒,得以對這些經典作品的內容與重要性獲得基本印象,也能較快篩選出符合自己口味的作品。或許在難得偷閒的一天,某位讀者能因這本書的引介而有機會好好欣賞原始作品;甚至在掌握箇中要領之後,從此拓展了新的閱讀領域。或者,,他或她也能和我一樣,從中獲得那股不吐不快的巨大感動。
從插畫開始:當代藝術家之書
首先要承認,漫畫研究其實並不是我的學術專長,我的博士論文寫的是關於歐洲現代畫家的插畫書,先前也出版過關於現代插畫歷史的專書《插畫考:那個開創風格的時代與藝術大師們》(如果出版社,2007)。但在梳理「插畫」這件事的前世今生時,我不自覺地被圖文形式的當代發展所吸引,也因此從插畫研究毫無懸念地一腳跨入漫畫研究的領域。
若要談起西方藝術史中圖文形式的變遷,這整段歷史恐怕得分成好幾冊書籍才能詳述完畢。當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包括了最早的古埃及時代,《死者之書》中圖文並行的前衛風格足可令現代插畫家為之汗顏;中世紀修道院裡,修士們手工製作的經書手抄本閃爍著耀眼金箔與鮮豔色彩登場;接下來,多虧了木刻及蝕刻等不同版畫技法的貢獻,線裝書裡出現了無需手抄、可多次印刷複製的插圖;到了19世紀,石版技術與彩色印刷的發明,使人們的閱讀機會大為提升,也就是在此時,配有文字說明的連環敘述圖畫出現在世人眼前。最後,終於來到了現代意義下的漫畫(comics),以及根據漫畫形式衍伸出的各種變化版本。
扯遠了,這本書並沒有要探討那麼久遠的背景,歷史的回顧不過是要強調,無論名稱為何,圖像與文字的合作始終存在於人類文明之中,圖像敘述這件事並不是什麼新奇的產物,而是經歷不同的時代與文化背景,產生了各異其趣的變化。不過,在這漫長的圖文歷史中,有一波潮流特別值得提出:在19世紀末,由巴黎藝術家與出版商帶動的「藝術家之書」(livres d’artistes),也就是將「書本」這個物件視為一項藝術品,由藝術家進行從圖像、文字到製版的所有過程。無疑地,這大為提高了文字與圖像的整合度,也提升了圖文創作本身的藝術性。
這本書所要介紹的,某種程度上未嘗不可視為現代版的藝術家之書,也就是現代漫畫產物中的特殊類型:「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
正如一世紀前的藝術家之書,圖像小說的創作者以書本的規格,作為藝術發想的舞臺。當然,現代的漫畫發行由於大量印刷,因此並不具備從前藝術家之書那種將書籍本身作為「藝術物件」對待的意涵,也並非每本書都是如限量的版畫印刷般具有收藏價值;然而,即使是電腦印刷,一旦漫畫扉頁上有了作者簽名,或甚至幸運見到那些鑲上畫框、可清楚看出原畫筆觸的原稿,此時眼前的漫畫,便跨越了藝術品與複製品的界線,大幅提升了它的藝術價值,藝術品的靈光在此乍現。
而獨立一冊的圖像小說,也在這樣的意義上,將過往藝術家之書的靈魂,在現代數位社會中繼續傳承。
序 為何要介紹外國的圖像小說?(節錄)
因為它們很棒,不讀可惜。就是這樣簡單。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最初吸引我的圖像小說是亞第・史畢格曼(Art Spiegelman)的《鼠族》(Maus)。這是種絕對嶄新的閱讀體驗,我不禁驚嘆原來有這樣的創作類型存在。
不過,當我想尋找更多類似作品和相關介紹時,卻不無失望地發現,這些著作儘管在國外占有不小的市場與重要性,但繁體中文版的譯作卻是少之又少。即使有熱血出版社投入這部分的引進,卻總是只能獲得小眾讀者的青睞,雖然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因為版權洽談是條漫漫長路,但歸根究底,主要原因...
目錄
致謝
推薦序
給予更多想像空間的閱讀形式/王綺穗
觀察圖像⼩說中的⼈⽣百態/畢靜翰
序 為何要介紹外國的圖像小說?
第一篇 定義、歷史與風格
第一章 人生如漫畫,漫畫如人生
圖像小說不就是長篇漫畫?
紀實與類紀實圖像小說
第二章 歐洲漫畫背景
歐漫發展I:漫畫之父到丁丁之父
歐漫發展II:戰後歐漫到獨立出版
第三章 美國漫畫背景
美漫發展I:從報章雜誌開始
美漫發展II:超英漫畫及獨立類型
第四章 西方VS東方漫畫
日漫影響:那些我們熟悉的風格與內容
新日漫的跨界嘗試
第五章 漫畫元素
框架藝術
圖文關係
第二篇 作品範例
第一章 社會寫實
悲慘世界:《與神的契約》
戰爭陰影:《當風吹來的時候》
第二章 歷史反思
永遠的歷史烙印 :《鼠族》
911事件之後:《在沒有雙塔的陰影下》
第三章 文化衝擊
未知世界:《茉莉人生》
報導手記:《巴勒斯坦》
第四章 自我追尋
不只是出櫃之旅:《歡樂之家》
懷舊鄉愁:《生命很美好,只要你堅強》
第五章 記憶創傷
家庭哀歌:《癲癇》
意識深處:《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聰明的小子》
致謝
推薦序
給予更多想像空間的閱讀形式/王綺穗
觀察圖像⼩說中的⼈⽣百態/畢靜翰
序 為何要介紹外國的圖像小說?
第一篇 定義、歷史與風格
第一章 人生如漫畫,漫畫如人生
圖像小說不就是長篇漫畫?
紀實與類紀實圖像小說
第二章 歐洲漫畫背景
歐漫發展I:漫畫之父到丁丁之父
歐漫發展II:戰後歐漫到獨立出版
第三章 美國漫畫背景
美漫發展I:從報章雜誌開始
美漫發展II:超英漫畫及獨立類型
第四章 西方VS東方漫畫
日漫影響:那些我們熟悉的風格與內容
新日漫的跨界嘗試
第五章 漫畫元素
框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