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跨山越海少年遊:教學×壯遊×報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主任 須文蔚教授
◎把社區獻給熱血的大學生
二○二○年的春天,在我主持的「偏鄉青年的機會與困境座談會」上,幾個問題反覆拋出:城鄉發展不均是花蓮的困境,如何讓人口回流?如何實踐地方創生政策?成為當前迫切的任務。在花蓮求學與工作超過十年的吳貞育,為台下即將大學畢業的同學傳授秘訣,在偏鄉要能斜槓,多些技能,擴增人脈,對抗親友無法即刻支持的困境,才能安頓下來。
時任宜蘭縣、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以下簡稱宜花DOC)執行秘書吳貞育指出,在大公司工作的經驗,使她覺得自己只需要展現一種專長,她說:「來到花蓮,一個人能一條龍規劃工作,自主性高。」她也因此培養出多種技能,因應社區的需要。
同樣具有斜槓經驗的還有陳恒鳴,他分享了多種能力養成的過程。原本擅長資訊工程,因為回母校服務,開始掌握教學、照相、拍片與經營社群網站的技術。他也結合了更多朋友一起創立「花蓮縣在地方文創協會」,廣結善緣,深耕地方。
目前擔任協會理事長的陳恒鳴強調,一個人往往覺得無力改變地方,但有更多夥伴一起,加上成立組織,就可走得更遠,也覺得更具有影響力。宜花DOC專案經理陳日瑒也表示,他是台中人,從大學時參加許多活動,採訪過不少在地的年輕人,也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原本充滿隔閡感的狀況,在友人與同事的陪伴下,漸漸消失, 增強了更多地方認同感。宜花DOC專案經理忻筱婷則提到,她嚮往花蓮素樸的生活環境,但在鄉村居住確實要面對和不同族群與文化鄰居相處的難題,加上缺乏家人就近的幫忙,在照顧家庭與育兒上,確實不容易。吳貞育說,她在懷第二胎時,一個人獨居,在面對產檢和就診時,常感到徬徨無助。但她說: 「想到能追求工作完整性的成就感,很多困難要自己克服。」她也很樂意協助身邊的同事與駐點人員,能多發展專長,多結合不同計畫,讓收入增加,提高在偏鄉工作的意願。這場「偏鄉青年的機會與困境座談會」在我的「報導文學寫作」課上舉辦,同學所接觸的都是第一線社區工作者,這個真實的採訪任務是個開端,我想把服務超過十五年的社區故事展現在學生面前,同學走向田野,認識山風海雨中的挑戰與困阨。在記者會結束後,利用四個月的時間, 每位年輕的報導者要選擇一位DOC的駐點人員,長時間觀察與互動,寫出人物特寫,構成了本書「山海溯游」的基本框架,兩年間的人事變遷,感謝楊周君美的採訪,豐富與完善了社區故事。
◎讓天龍國學生跨山越海
二○二○年是天翻地覆的一年,新冠肺炎從一月開始蔓延,口罩、隔離、管制讓田野工作越來越困難。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我離開任教二十年的東華大學,來到天龍國大安區的臺灣師範大學任教,也承文學院陳秋蘭院長的看重,在二○二一年秋天接任副院長,開始接觸與籌辦「跨山越海」活動。
臺師大文學院從二○一三年開始,提出「跨山越海」創意希望結合「畢業旅行」與「成年禮」,邀請應屆畢業學生壯遊臺灣,藉由划獨木舟、泛舟和登山等冒險犯難活動,讓青年學子挑戰自我極限,體驗山與海的美好,也更親近土地、人文、生態與歷史,讓冒險成為一生的養分。但遭逢疫情,近兩年難以舉辦大型活動,改為「壯遊出行」,卻反應平平,面臨轉型的挑戰。
二○二一年秋天開學後,陳秋蘭院長召集了英語學系陳純音主任和我,一起討論如何激勵同學參與,大家也不免困惑:為何學生可以得到補助去旅遊,卻興趣缺缺?又該如何促進青年學子願意到臺灣各地去探索?
經過一番腦力激盪,我們決定逆向思考,提出了「跨山越海‧感動出行」的企劃,保留原本的「壯遊出行組」,維持以人文知識為核心,歡迎同學提出壯遊的計畫,必須記錄文化觀光導覽資訊;同時新增「社參拓印組」,廣邀文學院學生自組團隊,結合人文知識服務實踐,從執行過程中探索自我價值,培養多元能力。兩組所設定的補助經費並沒有差距,而具體的社會參與提案,先詢問宜蘭與花蓮的社區與非營利組織團隊,依照在地的需求,由同學回應與規劃。
宜蘭花蓮數位機會中心專案經理張惠茹長期推動「旅行志工」計畫,很歡迎大學生投身社區服務,於是聯繫了各個社區,提出許多人文知識轉譯的方案,也透過說明會向同學介紹。讓人意外的是,加入公益服務的元素,報名組別激增,多達二十七件。「社參拓印組」並沒有更多的預算,但報名的組別也有七組之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同學們都挖空心思從過去所學,回應偏鄉所需, 讓評審很難割捨。
◎觸動新世代的公益脈搏
新世代是否不是刻板印象所說的「享樂世代」?而是更追求意義與公益的一代?行銷學大師Philip Kotler 最近出版的《行銷5.0》一書中,就特別指出,隨著Z世代(出生於一九九七年至二○○九年間)和α世代(出生於二○一○年以後)的崛起,世界正發生巨大的轉變,新世代主要關注如何以科技造福人類,可以從兩個面向展開,一是希望帶給全人類正向的改變、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二是推動人類的科技進步,創造更包容的社會。經過一個夏天的走踏與服務,同學們所回報的心得以及拍攝的影片,都讓人無比感動。首獎作品由地理系陳易欣與人發系趙若谷、楊品捷、黃沛晴、李知穎等同學組成團隊,遠赴193線道旁的阿美族部落貓空部落,紀錄正在復興部落觀光文化的苧麻撚線、輪傘草編織與糯米釀等傳統技藝,品嚐部落風味小吃和小米酒,並協助以照片與影片,充實部落原有「聖山下的部落」的臉書與IG專頁。生動活潑的影片背後,組員更深入盤點社區文化、人力與景觀等。發現了社區中從耆老到返鄉青年不但有強烈傳承文化的意念,也善於利用數位科技行銷自身,逐步開展出有質樸與天然美感的社區商品,陳易欣說:「很感動於部落間是多麼努力在合作,希望可以將他們心目中重要的事物傳承下去。」由於熱情召喚出熱情,在資源極其有限的狀況下,旅行志工也貢獻出精彩的微電影,更期待未來有更多名人參與,為部落代言,吸引更多觀光客到此一遊。
「前進長濱!尋訪台灣島上最難到達的書店!」走得更遠,到達台東海岸的長濱鄉。這一組計畫成員由國文系婁儷嘉與歷史系陳冠恩、杜舜雯、鄭育潔等四位同學組成。她們留心到「#1111獨立書店歇業潮」事件,希望致力報導美好的鄉鎮書店,扭轉閱讀風氣下滑的頹勢。她們千辛萬苦到了長濱「書粥」書店,與打工換宿的店長Karan交換了經營書店的經驗,更激發起探訪創辦人高耀威的興趣,一行人還轉而遠赴臺南,以podcast的形式訪問,並澄清自身從事公益行動的迷惑:「實踐與行動真的能夠改變環境?」高耀威提醒青年朋友:「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想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以行動為重,盡量參與、融入社群,試著為彼此的生命添上不一樣的色彩最重要。」改變社會不可能立竿見影,體會彼此的付出,感謝他人的給予,應當才是服務最動人的一面。
「佇足大洲,筆耕三星」是一個十足有文學創作意涵的志工計畫,由國文系許桐瑋、華文系李旻珊與表藝所黃筠雅等三位同學,和「還想試試工作室」進行討論後,由三位協助針對三星鄉的觀光景點寫下詩篇,主題有安農溪、鴨農、林鐵車站、柑仔店人物等,未來可以應用於文化觀光的互動遊戲或活動中。黃筠雅說:「我發現這五天來心靈很滿足,獲得了平靜,腳步慢了下來,看見的、感受到的東西更豐富了。」他們深入踏查寫下的作品,誠摯動人,獲得社區民眾的喜愛,目前正在徵集插畫高手配圖,很快就會應用在三星鄉的觀光推動上,也因此得到許多來自在地民眾的迴響,以極高票數得到最佳人氣獎。
◎紀錄感動開展更多壯遊的旅程
二○二二年的秋天開設「編輯與採訪」時,設定了一個高難度的目標,導入臺師大青年壯遊為主題,藉由做中學,在一個學期中,帶動同學從採訪、企劃、文稿編輯與美術編輯等歷程,共同完成一本專書。在課程開始,向學生介紹有著「社參拓印」成員加入的「跨山越海」,希望讓同學廣泛接觸身邊是否有許多願意冒險的夥伴,願意在青春歲月中,累積更多承接未來挑戰的養分? 經過企劃與發想,這本壯遊故事集期待介紹壯遊概念的歷史源流,國內外青年壯遊的方案, 臺師大跨山越海活動的起源與變遷,壯遊出行的故事,社參拓印的實例,人文轉譯的案例,以及新型態社會實踐的山海狂想。令人動容的是,因為認識了這系列饒富公益精神的計畫,修課的同學中,也有人組成團隊,開始投身到社區服務的行動中。翻閱這本書稿,兩門課程同學先後的投入社區,結構出一本山海迴響的報導,從年輕人的筆下,讓我們重新認識Z世代和α世代的價值觀,相信如同Philip Kotler 提醒的,將「以人為本」與「科技賦權」的價值結合,是面對未來世界的重要參考座標。相信未來一定能吸引更多社區提出具有人文知識轉譯價值的需求,也能召喚新世代投身,在旅行中找回單純的自我,也把所學貢獻給臺灣迷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