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可以用當志工來圓滿的。
台北文學獎年金類‧金鼎獎文學圖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馬尼尼為 挑戰自我紀實報導新作
兩年間親自採訪、記錄、成為志工,以逾150張畫作及9萬字
寫下收容所裡員工、志工、動物們的真實處境
在這裡,我們已經不會說貓或狗「好可愛了」。
「讓狗狗學會坐下、握手,模樣很可愛就會被領養。」
這些話,我一直到當志工後才真正了解……
你知道嗎?
□ 台灣一間收容所裡有1000隻貓狗。
□ 收容所的動物被關在籠子裡,每個籠子裡住了4~8隻狗/貓。
□ 在收容所裡,狗一週出來一次已經很好命,貓更完全沒有所謂的出籠放風。
□ 台灣所有收容所幾乎都在「垃圾山、資源回收廠、水肥場」旁邊。
□ 收容所裡的貓狗每天吃一樣的、不在市面上販售、成分不知真假的飼料。
□ 這裡的貓狗跟家貓家狗不一樣,牠們「受過傷」,需要更多耐心與愛心……
「這一年來,我關注動物議題、讀了很多動保書。因為讀了書,我心裡很清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意思是,面對他者的苦難,不要視而不見、不要旁觀,至於能做什麼、做到了什麼,就量力而為。我把這些東西寫出來有用嗎?有用嗎?我問過自己千百萬次。」──馬尼尼為
最稱職的愛貓人,最誠實的書寫者──馬尼尼為
實際採訪收容所志工8人(年資2~13年)、工作人員4人(年資0~9年),田野訪談共29次。
馬來西亞出生的作家馬尼尼為,在台北居住二十年。她說,每次讓她返鄉後再回來台灣的動力,就是貓。她是最稱職的愛貓人,或者俗氣點說是貓奴。正因此,透過她愛動物的眼,她對台灣動物心生一股好奇:台灣人很愛養貓狗,為什麼?台北的街上幾乎看不見貓狗,牠們去哪裡了?原來是去了收容所!那麼,收容所裡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動物在裡面的一天是如何過的……
因為愛貓,馬尼尼為開啟了這段台灣動物收容所的探訪之旅。
從草擬計畫、申請國家補助、親自進入收容所採訪志工及工作人員、實際領養貓狗,到最後直接加入志工的行列……她看了無數動物之死、官僚體系的腐化、人們對動物的傷害、棄養的殘忍、法規的侷限等等,她決定將這些真實事件寫出來,為不會說話的動物發聲。
「這是一本用生命換來的書──這樣講也許有點超過,但卻是我做了這麼多書,第一次感覺到難。這本書不是坐在家裡就會生出來的。我沒去算,也許在外面的時間多過在桌子前面對的時間。生命,指的是時間與汗水。這生命不光是我的,更是所有寫進去的志工的生命。我不想用『改變了我的人生』這種話,但我確實因為做這本書,從零、到溢出一百的心理與身體經驗。
「有時我看著一屋子的書,和那些活著的動物相比,有人再問我寫詩的事、沒有靈感的事,我就會想說,去領養、去照顧一隻動物吧,不要再想自己的事……鄭重誠摯感謝所有匿名接受採訪的志工及工作人員。 以及在他們背後支援、支持的人類和寵物。」──馬尼尼為
這本書中,她集結自己在台灣收容所的經歷、訪談、觀察、親身體驗,以文字與逾150張畫作完整呈現。期望更多人能看見動物在收容所裡的真實狀況,致力改變,讓台灣的貓狗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 本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補助 ※
作者簡介:
馬尼尼為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臺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著有:《多年後我憶起台北》、《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惹尼》、《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
2020年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桃園市立美術館展出和駐館藝術家;2021年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圖文創作類得主、鍾肇政文學獎散文正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散文優選、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2年繪本《姐姐的空房子》獲選THE BRAW(波隆那拉加茲獎)100 Amazing Books、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2023年《癌症狗》獲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獎、《如果你問我收容所做志工遇到過的死》獲鍾肇政文學獎報導文學獎。
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三度入選臺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現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同事有貓兩隻:阿美、來福,每天最愛和阿美鬼混;也是動物收容所小小志工。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章節試閱
寫在前面
「你畫這麼多籠子要把誰關進去?」兒子天真地問。
台灣是不是全世界有最多動物籠子的國家?
因為動物收容量大,間接熱了籠子工廠吧。那些製作籠子的人,會知道他們的籠子在收容所一個一個堆著、裡面有一隻一隻動物無處轉身嗎?他們沒有見到動物住進裡面的模樣吧。
我每回看到都會想,為什麼這麼小!不管是大狗、小狗、中狗,只要是籠子,就是一個小得根本不合動物生存品質的空間。這裡又不是動物園,可又無奈必須長期收容動物。
那籠子關的不只是動物,在這裡的人也被關在裡面,無法跳脫出來。我把工作人員畫進籠子裡,有時也會想把志工放進籠子,但那是因為他們有同理心,可以感受動物的處境。
*
這是一本文字量很大的書,無法一一配圖,我先挑一些比較有畫面、重要的情節,一種是和情節有對應、一種是作為情緒的渲染或放大,最後再放上少數照片作實際參照、以及一本志工組長介紹我的,一個早期台灣動保社團「台灣動物研究社」策劃的絕版書:《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中幾張(少於十)相關頁面,直接置入關鍵字,比如「安樂死」、「麻木」等,作為看似感性的文字去敘述背後的歷史支柱。在小圖、中圖、大圖(跨頁)的交錯下,配上我無法捨棄的關鍵照片,也是把讀者拉回現實的證物(說明我沒有作假),文中沒有一個事實作假。
這些圖,我盡量捨棄顏色,只有簡單的黑線及藍灰色系,藍色是回應這個「天龍」中的「天空色」,它也象徵自由或自然,也是相對於中性的顏色。在我的電腦「2022收容所圖」中我掃描了超過500張圖,我盡量克制情緒(偶有情緒滲透也不意外),希望做一個中性的陳述者,不管是文或圖;但我也清楚無論誰選了什麼題目,主觀意識必定已經滲入。
我把人做得很小,比狗還小很多很多。因為人類一直以來的人類本位、中心主義,才把動物害得那麼慘,去掉人類本位的畫圖方式,就是把人變得很小。
在我反覆和這些文圖過招時,我沒有離開過我的訪談對象及場所,甚至更加親身深入它。輯三是我個人的部份,作為全書的補敘,我沒有再配圖,作為主次之分。
*
「這是一本用生命換來的書」,這樣講也許有點超過,但卻是我做了這麼多的書,第一次感到的「難」。這本書不是坐在家裡就會生出來的,其它是。我沒去算,也許在外面的時間多過在桌子前面對的時間。生命,指的是時間與汗水。這生命也不光是我的,更是所有寫進去的志工的生命。我也不想用「改變我人生」這種話,但確實因為做這本書,從零、到溢出一百的心裡與身體經驗。
我記得最後一次訪問溫蒂,她送我到門口,當時我準備要當志工了,她說一句「自己體會」。那時我完全沒想到「自己體會」會是怎樣的事,也完全沒放在心上。「自己體會」後看到什麼收容所的採訪報導都覺得,那太沒什麼了。他們問的人,可能是剛到職不到三個月的人。那些被推派去接受採訪的人,講的也是一些官話。要採訪這個單位太難了。我有時會想,要是再晚幾年來做、或者不是在疫情時來做,溫蒂可能就不想講了、她可能不會講那麼多。我要不是遇到她,我很肯定,不會有這本書。而彰顯台灣公立收容處事態度的卻是,全書不能提及她的名字,也不能放她美美的和動物的照片。
*
有時我看著一屋子的書,和那些活著的動物相比,有人再問我寫詩的事、沒有靈感的事,我就會想說,去領養、去照顧一隻動物吧,不要再想自己的事。但我沒有這樣說出口過。
你為什麼要去收容所?
因為阿美給我的能量太多了。
養到像牠那樣的貓,我才有了給愛的能力。
*
鄭重誠摯感謝所有匿名接受採訪的志工及工作人員。
以及在他們背後支援、支持的人類和寵物。
放棄醫師身分,夢想可以用志工來圓滿——溫蒂,志工11 年
溫蒂在天龍收容所做志工十一年了。她是獸醫。放掉好好的正職不做,在這裡做沒有錢的志工。一開始我覺得不可思議,很久之後,我才慢慢體會「動物志工」和「獸醫師」的切身差別。
那天早上,我已經跟過溫蒂幾次之後,她第一次坐下來好好跟我說話。除了大廳外,動物之家沒有特別可以坐下的地方,她於是領我到外面寫著「犬互動室」的小隔間,裡面堆滿箱子,我們坐在箱子上說話。領養人和狗的「犬互動」現在在大廳暫放的幾個柵欄裡進行,空間比較大,這個隔間已變成亂七八糟的雜物間了。
那天早上,溫蒂先開車去特力屋買墊子給狗。因為昨晚清潔人員傳了訊息給她,說佐佐木會滑倒,
需要瑜伽墊。我沒有特別問是她自費還是協會出錢,這已經算小錢了。
她去買了一大疊地墊,還有兩、三塊瑜伽墊。一到所內她就非常忙碌,醫助找她、獸醫找她、志工找她,還加上我要找她。動物之家的人,從所內正職到外包團隊、志工群,沒有人不知道溫蒂。她名義上是狗志工組長,在這裡服務及私下付出的時數,應該沒有人可以超過。十一年了,還有一些志工比她久,但投入的時間沒她那麼多,所內員工也沒有人比她久。
「現在他們有多請一位獸醫,專門巡貓狗,這樣我才比較放心。」
「以前我來都不敢遛狗,要一隻一隻去看。」
(一般志工去動物之家就是遛狗,但溫蒂要優先關照的是病狗。)
我後來才懂溫蒂在做什麼,她到底在「看」什麼。她自己帶雞肉、牛肉,一籠一籠地餵一點,其實是在巡籠,用餵食來看狗的狀況。不知道的人以為她只是在發放零食,其實她是結合獸醫的背景在看動物,看動物有沒有食欲、飼料有沒有吃、藥有沒有吃,看哪一隻需要被帶出去醫療,看狗需要什麼,有時缺一個水碗,她都會幫忙拿來放,還有拍照貼文幫狗找中途之家、找協助等等。她也會遛幾隻特別難帶的狗,每隻都要看看、摸摸、說說話,除了帶出來遛,順道看看尿尿及大便的狀況也很重要,另外像是四肢、皮膚有沒有異樣在籠子裡也看不太出來。
「為什麼放棄當獸醫?」一定很多人問過她這一題。
一開始我叫她王醫師,她說:「我很久沒執業,叫我名字就可以了。」
「以前執業時我是那種會把狗抱到床頭照顧、半夜會去看狗的人。所以,久了會覺得累。」
「會有職業倦怠。」
「後來我結婚了,就想說不要做了。」
「幫我先生的音樂教室坐櫃檯,可就是覺得無聊。」
「我本來想去做動保救援隊志工,可是那一年的受訓剛好過了。我先生就說,不然去收容所……」
「之前執業時認識一些愛媽,假日會帶美容師、朋友一起去狗園洗狗、剃毛。」
「當志工後也會約其他志工一起去狗園掃大便。」
「執業時是做美容,當志工後是掃大便?」
「哈哈,看狗園的需求啦!有些狗園需要的很基本,就是掃大便啊。」
「天龍市?有很多狗園?」
「新北市比較多啦,之前常去的是張媽媽狗園。有一次張媽媽早上打電話來,說身體不舒服,我和我先生一個早上就幫忙把大便掃完了,張媽媽說:『什麼?全部掃完了!』」
(我後來才意識到掃及撿大便是狗志工一定會面對的事,撿及清大便很平常,但是所內其他工作人員就沒有志工這種隨手撿大便的習慣。我常常看到公共空間有狗大便,他們會說是志工沒撿。)
說到撿大便,溫蒂突然想起一事:「這張照片我一直沒刪。」
那天她在弄另一隻狗時,瞥見隔壁籠,是一隻類比特。因為類比特比較兇,他們幫牠清耳朵時會先麻醉。當時已經弄好了,正要移回籠子,籠子裡有一大坨大便,那籠子很小。動管員和獸醫師把類比特抬回去時,並沒有順手清掉那坨大便。
「牠要和那坨大便一起過夜啊?沒清掉的話。」
「牠退麻時昏昏沉沉,一定會踩到,弄髒全身的!」
到時,誰又要幫牠清洗?
我湊過去看那張照片。照片拍的是被移回籠子後昏迷躺著的類比特。距離牠頭部很近的地方就有一坨大便,離牠的前腳也很近。
「他們不會清的吧!」我說,「你要把這照片傳給上面看嗎?」
「這小東西不會傳啦。」她苦笑。
「為什麼你這麼喜歡狗?小時候家裡有養?」
「對,小時候家裡有養狗。但有一次我媽媽不知為何把一隻黃狗丟了。」
「我和妹妹放學回家找不到狗。妹妹一直找。」
「找不到?」
「對。」
「可能就是因為找不到狗這件事。」
「國中的時候我很常作白日夢,想要訓練流浪狗、幫助流浪狗。」
「白日夢的畫面是什麼?」
「就是讓狗狗學會坐下、握手,模樣很可愛,就會被領養。」
(「讓狗狗學會坐下、握手,模樣很可愛,就會被領養」,這句話我一直到當志工後才了解。)
「獸醫來當志工不會很奇怪嗎?」
「會啊!每個人都問我為什麼來當志工?」
「我那時會說,獸醫當久了沒愛心。」
「十一年前(2011年),當時志工制度一定和現在不一樣吧?」
「當時只要實習兩天,然後有一個面試,會問你狗卡怎麼看之類的。」
「還有一個問題到現在都沒變,就是——你對安樂死的看法。」
「現在回想,我是當志工後才實現了這個夢。」
「可是,我現在做的已經比這件事複雜得多。」……(未完)
寫在前面
「你畫這麼多籠子要把誰關進去?」兒子天真地問。
台灣是不是全世界有最多動物籠子的國家?
因為動物收容量大,間接熱了籠子工廠吧。那些製作籠子的人,會知道他們的籠子在收容所一個一個堆著、裡面有一隻一隻動物無處轉身嗎?他們沒有見到動物住進裡面的模樣吧。
我每回看到都會想,為什麼這麼小!不管是大狗、小狗、中狗,只要是籠子,就是一個小得根本不合動物生存品質的空間。這裡又不是動物園,可又無奈必須長期收容動物。
那籠子關的不只是動物,在這裡的人也被關在裡面,無法跳脫出來。我把工作人員畫進籠子裡,...
目錄
出版緣起:以繪本為流浪動物發聲 文/向陽
寫在前面
獻給簡稚澄
【輯一】志工篇:Calling 呼喚
一、放棄醫師身分,夢想可以用志工來圓滿——溫蒂,志工11年
二、回家了,吃肉肉了!——琪琪,志工2年
三、如果牠們都被領養了,我就不會來了!——道格,7年志工
四、牠們是被抓去哪裡?——小慧,志工11年以上
五、如果你可以把牠先帶出去,就可以改變這隻貓的命運——小偉,志工13年
六、因為牠們太害怕了!——小雁,志工3年
七、那些設計者沒牽過狗!——C,志工3年
八、這樣我們不一直在牽狗嗎?——志工們
【輯二】工作人員篇:Job 工作
九、我餵的是瘋狗——動管員們
十、「我可以去急診、去住院都沒關係,人類對我的傷害比狗還可怕!」——狗訓練師阿比,在職2年
十一、醫助不用受訓,前三天實習半薪——醫助小婷,在職未滿1年
十二、來這裡久了,聲音會變溫柔——「清潔」嘉心,在職2年多
十三、領養率真的很低嗎?——側寫
【輯三】採訪過程、觀察、親身體驗——Calling & job 呼喚與工作
十四、收容所的惡是必要的嗎?——成為志工的開始
十五、一個人採訪的開始——採訪日記
尾聲:去收容所
出版緣起:以繪本為流浪動物發聲 文/向陽
寫在前面
獻給簡稚澄
【輯一】志工篇:Calling 呼喚
一、放棄醫師身分,夢想可以用志工來圓滿——溫蒂,志工11年
二、回家了,吃肉肉了!——琪琪,志工2年
三、如果牠們都被領養了,我就不會來了!——道格,7年志工
四、牠們是被抓去哪裡?——小慧,志工11年以上
五、如果你可以把牠先帶出去,就可以改變這隻貓的命運——小偉,志工13年
六、因為牠們太害怕了!——小雁,志工3年
七、那些設計者沒牽過狗!——C,志工3年
八、這樣我們不一直在牽狗嗎?——志工們
【輯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