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要工作六小時就可以快樂生活,黃金多到拿來做馬桶的生活是怎麼達成的?
一個「完美的政府」究竟該如何運作?
改變了政治、社會、哲學、文學的發展,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世界的經典巨著!
全新譯本,一窺「烏托邦」一詞的起源故事!
大獵蜥 中華科幻學會理事
張惠娟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
劉芷妤 小說家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這是一本小小的好書,不只有益更是有趣,關於一個國家的最理想狀態,也關於新島嶼烏托邦。
一天,摩爾認識了旅行家希適婁岱,他們對當時歐洲的各種哲學和政治問題展開辯論,包括竊盜行為的罪與罰、國家是否壓迫人民以及法律是否成為貴族的工具。
希適婁岱透過辯論,介紹起他曾到過的國家——「烏托邦」,以及他在那裡的所見所聞。「烏托邦人皆具有理性思維,他們的財產皆為共有,且幾乎不見犯罪行為,也完全沒有貧窮的問題。」這樣一個看似無憂無慮、自給自足的國度,是否真的是個理想國?還是其中也有不合理和荒謬之處?
本書作者湯瑪斯.摩爾為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他以本作批判十六世紀歐洲政治、社會結構腐敗不公。書中對人性、公眾、政府治理等各種面向的見解,引發後世諸多討論和解讀,流芳百世。
摩爾不只在本書中創造了至今仍耳熟能詳的「烏托邦」一詞,還開啟了一種嶄新的文類,更對後續哲學、政治學和社會改革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使這部作品成為西洋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巨著之一。
「我們不能沒有烏托邦。我們一直以來都受到湯瑪斯・摩爾的滋養。甚至在他之前的文學前輩們也都是在為他鋪墊,好把他引出來,使他成為一個承先啟後的樞紐:因為有了摩爾的《烏托邦》,前輩們早先的渴望才獲得一個名字。我們不管對『烏托邦』這個詞有什麽疑問,都必須不斷回到這部作品,必須向它致敬。摩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一直以來所需要的表述和概念。」
——英國奇幻小說作家柴納.米耶維(China Miéville)
作者簡介:
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 1478 – 1535)
英國律師、法官、社會哲學家、作家、政治家和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他在一五二九年至一五三二年擔任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的大法官。摩爾反對新教改革,反對亨利八世與天主教會的分離,並拒絕承認其為英國國教會的最高領袖。在拒絕承認《君主至上法》(Act of Supremacy)後,摩爾被依叛國罪處以死刑。他在被處決時說:「我是國王的好僕人,也是上帝的第一僕人,我是以這樣的身分死去。」摩爾有多部宗教、政治、歷史作品以及英文詩歌傳世,其中一五一六年出版的《烏托邦》最為知名。
譯者簡介:
吳盈慧
自由口筆譯工作者,現就讀臺師大翻譯所博士班,畢業於臺師大翻譯所碩士班、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系。曾於科技業任職行銷工作十多年,熱愛語言、翻譯、瑜伽、跑步,譯作有《查無此史》、《地獄地圖》、《去他X的歷史!》、《詐騙交鋒》等。
章節試閱
烏托邦的人際往來與貿易
「現在,該來談談烏托邦人的人際往來與貿易方式,以及各種事務的分配準則。」
「由於各個城市都是由家庭所組成,所以家庭成員彼此的關係都很密切。女性長大便會出嫁並隨夫而居,但所有的男性,無論是第二代還是第三代,仍會住在自己的家裡,順從家裡最年長的那一位大家長,但若年歲過高以至於理解力變差了,那麼就會由排序第二年長的長者接替一家之主的位置。不過,為了避免城市規模過於龐大,或是被迫得遷移人民,已經規定沒有一座城市的人口可容納超過六千人,不過周圍農村的人口數未計入其中。每個家庭的成員不可低於十人,也不可多過十六人,但未成年子女的數量未有明確的規定。只要把一些人數太多的家戶中的成年人轉移到人數太少的家戶,即可輕易遵循這條規定。
依據同樣的規則,人口不足的城市可接收來自於人口過盛的城市快速成長的人民,要是整座島嶼的人口超出限制了,那麼就會從數個城市裡分別選出一些人民,前往鄰近的大陸。來到大陸之後,他們會在當地居民多餘、未耕作的土地上成立殖民地。要是當地居民願意與他們同住的話,即可讓他們融入烏托邦社會;由於是出自於自願,所以很快就會過上烏托邦人的生活方式,也遵守烏托邦人的規定,這對雙方來說都是美好的。根據烏托邦的想法,土地受到這般照料,所以雙方都很富足,但先前只有單一方時,土地顯得貧瘠有限。假使當地居民拒絕接受烏托邦的法律,那麼烏托邦人便會劃下界線,驅逐不遵從烏托邦法律的人,遇有反抗情況就會施以武力。烏托邦人認為,一國阻止他人占據一部分沒在使用的閒置荒地,已足以構成發動戰爭的理由,因為依據大自然的法則,為了生存,每個人都擁有取得荒地的權力。
如果遇到意外發生,烏托邦某個城市的居民數量減少,且無從遷移島上其他城市居民來補足人口,因為這樣其他城市居民也會減少太多(據稱自有烏托邦人以來,至今只發生過兩次,當時有大量人口死於瘟疫),那麼就會從殖民地召回所需的人口,原因是寧可遺棄殖民地,也不能讓烏托邦島上的城市規模縮減得太厲害。」
「我們回到烏托邦社會的生活方式,如同前面所談到的,每個家庭裡最年長的男性就是大家長。妻子照料丈夫,小孩照料父母,年紀輕的總要照料年紀大的。每座城市會分成四個等大的區塊,每個區塊的中心都有個市集。每個家庭會把自己製作的東西帶來,放置在倉庫裡,並自行把同一種類的物品整理在一起。每位父親都會來到這裡,取走個人或家庭所需的東西,無須付錢,也不用留下任何東西做為交換。由於物品很充足,所以沒有理由拒絕任何人,也不會有人索取超過需求的數量,因為烏托邦人很確定需求一定會有供應,所以沒有過度索取的誘因。正是因為害怕會有匱乏,所以動物界整個族群要不就是很貪婪、要不就是很飢渴。除了害怕匱乏,人類身上還有一種驕傲,認為自己的奢華程度與排場超過他人就是種殊榮,不過在烏托邦法律之下,並沒有這種機會存在。烏托邦的市集附近還有各種糧食供給,農民會把各種蔬菜、水果、麵包,還有魚類、家禽與牲畜的肉帶到此處。
城市外頭,接近流水的地方,另有指定為屠宰、清洗牲畜的地點,這類工作皆交由奴隸來做,烏托邦人不必因宰殺牲畜而受苦。烏托邦人生性善良又有憐憫之心,這是我們人類生來就有的,乃是最棒的情感,但卻因為屠殺動物而遭逢傷損。此外,烏托邦人無須忍受汙穢不潔的東西進入城市,也不會有難聞的空氣,這可能都會損害健康。
每一條街上皆有大堂,彼此距離相等,以特定取名加以區分,官員們就住在這裡。每個大堂都有三十個家庭—街道的一邊十五個,另一邊也十五個——被分配至其中。大家會聚集在大堂享用食物,每個大堂的管家會在指定的時間來到市集,依據自己所負責的人數帶回食物。
比起其他民族,烏托邦人更懂得優先照顧生病的人,並把病人全都安置在公立醫院裡。每座城市皆有四家醫院,蓋在市界上、城牆外側,院區沒有圍牆,面積還相當大,有些大到跟小城鎮沒兩樣。如此一來,就算有非常大量的病患,也還是能夠輕鬆安置,又因為有距離,所以遇到患上傳染病的也可以好好安置、遠離其他病患,免除被感染的風險。醫院裡配置齊全,備有各種病患所需的物品,有利於病患早日康復。他們受到的照護也十分細心溫柔,經驗老道的醫師也會持續前來關心。沒有人是被迫來到醫院的,城市裡頭一旦有人生病了,幾乎沒有人會選擇待在家裡,而是會來到醫院。」
「醫院的管理人會依據醫師的交代來到市集取走所需的物品,之後剩餘的物品,最好的會均分給各個大堂,但前提是要先提供給君侯、主教、大官員,以及大使和外來者,少有外來人來到烏托邦,但有人來訪的時候,勢必會特別備好設備齊全的房子來接待。午餐和晚餐的時候,除了醫院裡的病患和待在家裡休養的人以外,所有居民聽到小號聲後,會聚集在大堂一起用餐。在大堂用完餐之後,沒有人會阻止有人從市集拿食物回家,因為大家都知道,要不是有特別的原因,沒有人會這麼做。縱然可以在家裡用餐,但沒有人會願意在家吃飯,因為伸手可及的是準備好的豐盛菜肴,所以給自己找麻煩準備一頓不怎麼樣的餐點,看來十分荒謬可笑。大堂裡的粗活與骯髒的工作,全都是交由奴隸來打理,但菜色的規畫以及料理和烹飪,則是由每個家庭的女性輪流負責。依據人數而定,大家會分坐在三張或更多張的桌子,男人靠牆而坐,女人則坐在外側如此一來,席間若有突發狀況,便可不打擾其他人,自行起身離席前往哺乳室(哺育嬰孩使用的場所),那房間裡總是有保母在,且備有乾淨可用的水,以及若有需要就可以安放嬰孩的搖籃,還有火堆,好讓母子可以在火堆前更衣、休息、補充精力。
只要沒有發生死亡或生病的情況,每個孩子都是由自己的母親乳養,但若有生病或死亡的情事,那麼官員的太太們會儘速找到乳母。由於每個可以哺乳的人都會很樂意協助,所以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這是因為大家都很喜愛這種慈善的作為,而受哺乳的小孩則視乳母為母親。用餐時,五歲以下的孩童全都與保母坐在一起。至於,未到適婚年齡的少男少女,則是要在餐桌旁服務大家,要是氣力不夠,那就靜默站在一旁,這群年輕男女沒有固定的用餐時間,而是直接食用餐桌邊的人拿給他們的食物。
首張桌子擺在大堂最高的位置,且與其他桌子垂直,因此全部人的用餐情形一覽無遺。這張桌子中間坐著官員與他的妻子,這是整個大堂裡地位最崇高的位置。官員的身旁坐著兩位最年長的長者,因為用餐時總是以四個人為單位;若該區內有會堂,那麼祭司與他的妻子便會與官員齊坐。他們的兩側的桌子坐的是年輕人,再下一桌則是老年人,整個大堂以此類推,這樣一來既能讓年輕人坐在一起,也能讓他們跟年長者互動交流。當地人表示,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老人家一旦坐在年輕人四周,他們的穩重與應受到的敬重,可避免年輕人出現不雅的言語或舉止。提供餐點的順序並不是依照桌子的排列,而是把最好的餐點先擺到座位顯眼的年長者面前,接下來才照人數分配剩餘的餐點。年長者若有意願,便會把擺在他們面前、不夠所有人都吃到的特別餐點與周遭的年輕人分享。」
「因此,年長者會受到該有的敬重,但其他人也同樣受惠。開始享用午餐和晚餐時,大家會聽到有人朗讀道德教誨,長度都很短,所以聽的人不會感到乏味或不耐。根據教誨的內容,老年人會展開分享些實用輕鬆的相關話題,但卻不會在整頓飯下來滔滔不絕,導致年輕人無法參與;相反地,年長者會讓年輕人開口分享,藉由自由交談的方式,探求、了解每個人的內在力量與性格。
烏托邦人的午餐吃得較少,但晚餐則會吃得較豐盛,因為一頓是吃完就得回去工作,而另一頓結束後就可以去睡覺了,他們認為這樣食物在腸胃裡會消化得更好。晚餐時一定不會沒有音樂,餐後也一定會有甜點,此外餐桌上會有點燃的薰香,還會有香膏和香水。總之,凡是可以提振心情的一切,準備都會很豐沛,好讓大家可以自在地沉浸於愉悅之中。城市裡,大家就是這樣生活在一起,但在農村的話,由於住地遠,所以大家都在家裡用餐。沒有一個農村家庭有什麼缺乏的糧食,因為糧食本是農村提供給住在城市裡的人。」
烏托邦的人際往來與貿易
「現在,該來談談烏托邦人的人際往來與貿易方式,以及各種事務的分配準則。」
「由於各個城市都是由家庭所組成,所以家庭成員彼此的關係都很密切。女性長大便會出嫁並隨夫而居,但所有的男性,無論是第二代還是第三代,仍會住在自己的家裡,順從家裡最年長的那一位大家長,但若年歲過高以至於理解力變差了,那麼就會由排序第二年長的長者接替一家之主的位置。不過,為了避免城市規模過於龐大,或是被迫得遷移人民,已經規定沒有一座城市的人口可容納超過六千人,不過周圍農村的人口數未計入其中。每個家庭的成員不...
作者序
【譯序】
十五世紀出生的湯瑪斯.摩爾,於十六世紀以拉丁文創作了《烏托邦》一書。到了十七世紀,與摩爾有著近似遭遇的吉伯特.伯納特(Gilbert Burnet),把此書翻譯成英文。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譯者再把伯納特的英文譯本翻譯入中文,此時距離拉丁原作已有五百年,也與伯納特的英文譯本相隔了四百年。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之中,首個遇到的問題,自然就是語言本身了。十七世紀的英文表達方式與選字用字,在今日看來已顯得過時,有時意義甚至還全然不同,因此除了勤勞翻查字典,譯者也運用在臺師大翻譯所博士課程裡學習兩年的拉丁文,藉由解讀拉丁文來進一步確認摩爾的原意。
以現代眼光看來,不論是摩爾的拉丁文,還是伯納特的英文,《烏托邦》都是一本艱澀難懂的書籍,語法結構複雜、修辭手法迥異、句型冗長,得花費許多氣力與精神才能讀懂其中的涵義。因此,抉擇翻譯策略時,譯者決定與時俱進,採用現代中文詮釋本書,而非選用相應於十七世紀古英文的中文古文,又因為書中內容是以對話組成,因此用字也傾向以口說呈現。這麼做的主要用意,自然是希望讀者能輕鬆讀完本書,不會感到過於吃重。然而,譯者卻也刻意保留原文隨處可見的「雙重否定」(double negative),這種負負得正的修辭法,在追求效率溝通的現代顯得囉唆、拐彎抹角,但卻能彰顯出摩爾試圖鼓勵哲學性思考的意圖,同時也可挑戰一下中文讀者的閱讀樂趣。至於虛構的人名與譯名,譯者大多以拉丁文的發音,以音譯方式處理。
「烏托邦」是個理想國、是個快樂無憂之地、是個人人都嚮往的國度,但其實根本就是個不存在的虛構國度。儘管如此,繼摩爾之後,世代人們持續憧憬著這個地方,說明了人類有著共有的渴望與需求。對現代人而言,簡樸有序、共享財產、與大地共處的烏托邦社會,依舊是充滿了吸引力,原因不外乎是因為烏托邦文化可以解決不少現代人遇到的問題。舉例來說,當代社會孤立問題,因為網路、個人主義、COVID 疫情等種種原因,導致現代人一整天都沒有個講話對象,更別提談心的機會,但烏托邦社會講求共同生活,鼓勵用餐時間世代可以交流往來,顯得別具凝聚力,更不用擔心孤立行為引發的孤獨、自殺等問題。此外,烏托邦社會對病患尤其悉心照料,還保證有工可做、更享有教育學習的機會,整體生活顯得更為有保障,豈不是現代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模式。
支撐烏托邦社會運作的是公眾價值觀,由於財產共有的關係,需要什麼就索取什麼,根本就不需要交易用的貨幣,也因為沒有匱乏感,所以人不會貪心。就連貴金屬在烏托邦社會裡的地位,也顯得十分有趣。烏托邦人把黃金用來做成便壺和便座,也做成限制犯人行動的鎖鏈。當黃金成了排泄物的去處和限制自由的枷鎖,那又怎會享有什麼特殊待遇呢?如此一來,由於其他鄰國十分看重黃金,打仗時烏托邦也需要拿出黃金來交易,但因為人民不看重黃金,也不會捨不得,所以一有需要,烏托邦人民就會願意拿出身邊的黃金。
現代而言,烏托邦的魅力終究是落在社會改革與理想國度的概念方面,而烏托邦總能啟發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的研究。藉由探討烏托邦的社會制度,反思現實社會,思索可以進行改善的地方,追求公正、和睦的社會。另外,文學領域裡頭,由烏托邦而起的創作蓬勃發展,甚至還興起了「反烏托邦文學」,反烏托邦是一種極端壓抑和控管的社會制度,人們的生活既絕望又無奈。無論是哪一種文學創作,總是能激發人類討論,學習捍衛自由與人權,也探索良善社會的可能性。
《烏托邦》這麼一本書,影響力竟是如此之大,原因應該就是因為人類具備了宇宙間的奧祕思考能力,所以想必這道哲學議題依舊會持續熱燒,也算是達成了摩爾的心願。
【譯序】
十五世紀出生的湯瑪斯.摩爾,於十六世紀以拉丁文創作了《烏托邦》一書。到了十七世紀,與摩爾有著近似遭遇的吉伯特.伯納特(Gilbert Burnet),把此書翻譯成英文。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譯者再把伯納特的英文譯本翻譯入中文,此時距離拉丁原作已有五百年,也與伯納特的英文譯本相隔了四百年。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之中,首個遇到的問題,自然就是語言本身了。十七世紀的英文表達方式與選字用字,在今日看來已顯得過時,有時意義甚至還全然不同,因此除了勤勞翻查字典,譯者也運用在臺師大翻譯所博士課程裡學習兩年的拉丁文,藉由解讀拉...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湯瑪斯.摩爾致彼得.基爾斯函
第一部:一次由傑出的拉斐爾.希適婁岱所主持的討論,關於一個國家的最理想狀態,由知名的英國倫敦市民、副司法處長湯瑪斯.摩爾紀錄
旅行者拉斐爾.希適婁岱
拉斐爾的旅行
與樞機主教約翰.莫頓的談話
關於共和國最理想狀態的談話
第二部:一次由拉斐爾.希適婁岱所主持的討論,關於某個國家的最理想狀態,由倫敦市民、副司法處長湯瑪斯.摩爾紀錄
烏托邦島
烏托邦的城市,阿卯羅特甚是
烏托邦的官員
烏托邦的行業與生活方式
烏托邦的人際往來與貿易
烏托邦的交通旅行
烏托邦的奴隸與婚姻
烏托邦的軍事紀律
烏托邦的宗教
對烏托邦的讚許
結語
譯者序
前言
湯瑪斯.摩爾致彼得.基爾斯函
第一部:一次由傑出的拉斐爾.希適婁岱所主持的討論,關於一個國家的最理想狀態,由知名的英國倫敦市民、副司法處長湯瑪斯.摩爾紀錄
旅行者拉斐爾.希適婁岱
拉斐爾的旅行
與樞機主教約翰.莫頓的談話
關於共和國最理想狀態的談話
第二部:一次由拉斐爾.希適婁岱所主持的討論,關於某個國家的最理想狀態,由倫敦市民、副司法處長湯瑪斯.摩爾紀錄
烏托邦島
烏托邦的城市,阿卯羅特甚是
烏托邦的官員
烏托邦的行業與生活方式
烏托邦的人際往來與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