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潛意識的恐懼,讓你對親子衝突束手無策
從小,我們在生命叢林裡尋尋覓覓,而潛意識彷彿一團迷霧,當被它遮蔽雙眼時,我們總是慌了手腳,甚至因此跌跌撞撞、迷失方向。其實,唯有鎮定心神、往內探索,才有撥雲見日的一刻。
潛意識的四種類型
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將人格結構比喻為冰山,而根據心理學研究者的推論,涵蓋行為和情緒反應的意識層面如同浮出水面的冰山尖角,只占百分之四左右,隱藏水下的其餘百分之九十六則屬於潛意識領域。潛意識占據內心世界這麼大的比例,我們卻對它所知有限。很多時候,爸媽對子女說出嚴苛的言詞或面露不滿的神情,其實是受到深藏在潛意識的經驗和價值觀所影響。
這些經驗和價值觀若是負面居多,傳遞給子女的訊息自然就以負面居多。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負面的潛意識訊息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恐懼」了。父母若潛意識中帶有恐懼,往往會以憤怒、自責、推卸、漠視、嚴厲等情緒表現,宣洩在子女身上,致使親子之間爆發衝突。若要改善雙方關係,渴盼家人良性溝通,首要之務便是增進對潛意識的了解。
在本書中,為了幫助讀者們學習、辨認,我把潛意識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來探討:
一、個人潛意識的恐懼
二、原生家庭潛意識的恐懼
三、原生家族潛意識的恐懼
四、集體潛意識的恐懼
「我」在擔心什麼?
什麼是「個人潛意識的恐懼」?以我為例,我總是對兩個兒子晚歸有莫名的擔心。在他們求學階段,我是一個愛操心的媽媽。如果他們該到家時卻不見人影,我就會到巷口探望、打電話詢問同學媽媽,或在客廳坐立難安。
待兒子一進門,我立刻詢問:「你為什麼那麼晚到家?」、「你去哪裡了?不要騙我,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同學一個鐘頭前已經到家了,你怎麼那麼慢?」
我會如連珠炮般地追問,表面上是關心兒子,實際上是潛意識裡的恐懼發作了,我擔心孩子被壞人帶走,擔心孩子出了事,擔心孩子說謊騙我……。
我多麼希望能做一個全然信任孩子的媽媽,也不斷提醒自己──孩子進門時,要和顏悅色地招呼;溝通時,要聆聽孩子的心聲,說不定他有委屈,或者他被導師留下來幫忙……。
然而,我總是等不及孩子開口,脫口而出的話語和緊張兮兮的神情就先令孩子反感,使得原本一臉笑兮兮的孩子突然悖然大怒,而且氣沖沖地把房門重重摔上。
多年來,我一直未能覺察自己內心的擔憂和不安,直到大兒子Bridge出社會工作、搬出去住了,我還常打電話急著找人:「你在哪裡?為什麼不接電話?」連我到海外巡迴演講,依然會打長途電話找小兒子Arthur說:「你OK嗎?家裡都好嗎?」
對於我的緊迫盯人,Bridge曾抗議說:「媽,您是控制狂!」而已婚的小兒子則說:「我都已經做爸爸了,您還這樣,煩不煩啊?」逐日成長的我如今終於能明白他們的心情了。
擔心來自缺乏自信
在我的體認裡,我和兩個兒子的互動是基於第一類型「個人潛意識的恐懼」,不是「原生家庭潛意識的恐懼」(我爸媽不會追問我的行蹤,也從不講擔心的話),不是「原生家族潛意識的恐懼」(我爸媽的雙親也不會對他們嘮叨或過度擔憂),至於「集體潛意識的恐懼」,我或多或少受到綁架事件的新聞影響,但我自認以「個人潛意識的恐懼」居多。
「個人潛意識的恐懼」源自我自信不足、性格軟弱,做任何事都戰戰兢兢,害怕別人不滿意,擔心自己辜負別人的好意。這樣的畏縮和不安,表現在夫妻關係上,就是常因不服輸而和老公爭吵;表現在親子關係上,就是對孩子會叮嚀再叮嚀、詢問再詢問。因為我,家裡總瀰漫著擔心的氣息,彼此的關係也十分緊張。
有覺察就有成長,有成長就有改變,成為「嬤」字輩的人之後,我見識到媳婦的教導有方,從不見她慌張等候孩子放學回家,也未曾聽她焦躁逼問孩子行蹤。
每個人有不同的潛意識恐懼,看見了,就容易調整;知道了,就好破解。如同置身迷霧森林中,只要定心定意,就能從微光中找到方向。
感謝‧再感謝
本書從寫作到付梓成書歷時近兩年,感謝演講現場許多聽眾的詢問,感謝導師班學員們深入的請教。
我關心親子議題四十多年,華人世界巡迴演講六千場次以上,接觸面廣,讓我找到華人爸媽共同的隱憂──明明愛孩子,卻做出「毒害」孩子的行為而不自知。
我渴望引導大家從探索潛意識四個面向的影響,看清楚「毒親效應」(指錯誤的親子相處所造成的遺憾和悲劇)的結果,儘速找到自覺改正的成長之路。
在此,感謝所有協助刊登文章的主編們,感謝出色出版社陳純純社長、張愛玲副總編輯、謝佩親編輯等同仁,在出版過程盡最大心力協助我。
一本書、一個理念、一個行動方案,絕對需要這樣堅強的陣容來支持,感激不盡啊!
吳娟瑜
二○二○年九月十八日
前言
AI時代來臨,我的孩子因應得來嗎?
擁有創造力,才能脫穎而出
最近經常聽到AI(人工智慧)一詞:與世界第一的圍棋冠軍對弈,AI獲得了勝利;AI也能模仿一流壽司師傅的技術,捏出美味的壽司,這些過去難以想像的事,都正在發生。前幾天聽聞一則新聞報導,海外要將企業AI化,沒有員工也能自動化工作;甚至有國家打算將社會保障這類的國家戰略,交由AI來處理。
在紐約市立大學執教鞭的凱西.戴維森(Cathy Davidson)教授,甚至提出一項令人震驚的預測:「二○一一年進入美國小學就讀的孩子們,在他們大學畢業後從事的職業,可能有六五%現在尚未出現。」時代變化得如此劇烈,有越來越多人對此感到很不安。現在的孩子到底必須具備什麼能力,才能在今後的社會邁向幸福的人生呢?
原本我所做的研究,就是以腦科學的觀點來看世界上成功人士與一般人們的不同,並且以將成功人士的祕訣提供給企業或個人為業。最近也有收到工作委託,在全國的幼稚園、托兒所,或是政府核准的幼教機構、私立小學等學校進行演講或研習活動(也有進到教育現場,提出建議,例如:如何塑造提升孩子才能的環境)。
歸功於這些工作機會,讓我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孩子,並在這過程中發現了一件令我感到震驚的事。剛開始我並未注意到,但在觀察孩子們遊戲時才發現:「和以前的孩子相比,現在的孩子玩的遊戲類型非常少。」以前我們會和鄰居小孩一起想各種新的遊戲,或是更改遊戲規則等,發揮創意且玩得不亦樂乎;但是看看現在的孩子,大多只玩老師教的遊戲,很少有孩子在玩有創造性的遊戲。
從世界各國的研究中也可以了解,為了讓孩子在長大成人後過得順遂,「非認知技能」(相較於學科能力,具體可見的重要能力)非常重要,這當中就包括「創造力」。美國曾做過「創造力較低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什麼樣的大人?」的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即使功課很好但創造力較低,意外地會變成很普通的大人;另一方面,即使不是那麼會念書但有創造力的孩子,長大成人後在特定的領域比較容易做出卓越的成果。
最近有許多在企業研習單位負責人才開發的人前來諮詢,他們所困擾的是:「現在的年輕人能將交派給他們的工作做得很完美,非常優秀;但是如果沒有交派工作給他們,就不會主動做事,這實在很讓人困擾」。我想這些年輕人沒有惡意,但若只是完成交派的工作,他們將來可是會背負非常大的風險。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完成被交派的工作,是AI最擅長的事情。現在,日本有越來越多餐飲業,使用搭載AI的機器人在櫃台負責招呼客人。這類作業流程很簡單的工作會被AI搶走,換句話說,可想而知這些人將會輸給AI。
天才的DNA並不存在
在這AI的時代裡,二○一六年有學者發表了一個震驚世界研究人員的事實:「天才與一般人的DNA沒有什麼不同」(參考文獻*1)。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團隊找來了一千四百零九位世界上「前○•○三%的天才」,進行他們構成人類的全基因組遺傳分析(genome),但無論怎麼尋找,都找不到區分天才與凡人的「生出天才的DNA序列」。
換句話說,天才與否不是以遺傳基因決定的,而是由其他重要因素所決定的,這已經是明確的事實。當然,可以預測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與遺傳有關,不過從最新的研究可以知道,長大成人後邁向成功之路的重要技能,例如:孩子的創造力、溝通能力等,可以在出生之後再大幅地提升。
透過Q&A形式,全方面解答
本書不只有提升孩子能力的方法,引用腦科學的知識,也想方設法讓讀者只要閱讀本書,就能提高育兒的能力。這當中最特別的是,全書以Q&A的形式撰寫而成。事實上,大腦有個特性,「回答他人詢問的問題後,比較容易留存在記憶裡」,而閱讀Q&A形式的文章也有同樣的效果。「這世上有許多優良的書籍,但是讀完之後我卻想不起來這些書的內容」,經常有人來找我諮詢這類的煩惱,因此,我誠心地希望,即使只有一點點也好,這些能夠幫助孩子的知識,能夠存留在讀者的心中,這次就將書撰寫成Q&A的形式。
實際在閱讀的時候,用不著全部讀完,可以只翻閱目錄,瀏覽自己有興趣的內容就好。當您很在意一件事時,很可能是您的大腦現在最想知道那些情報,或許每天在意的內容會變,請您翻閱那個正好很在意的頁面,確認一下寫什麼內容。本書中也收錄了我多年來在演講等活動上,觀眾問過的問題,也可以好像在占卜一樣,隨機翻開一頁,就閱讀那一篇的內容,我也很推薦這種閱讀方式。
在這今後會有很大變化的時代裡,可能原有的工作會被AI或機器人取代。現在的世界可說是繼在英國發生工業革命、以及後來的網路革命以來,產業結構又要再次發生巨大的變革。活在這樣的時代裡,要如何開拓未來的道路呢?為了磨練成人後必須擁有的能力,例如倍受世界矚目的「創造力」「溝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非認知技能,我想向大家介紹,在最先進的研究中發現的驚人事實。
可以像這樣將多年來透過演講、研究所發表的內容,傳達給這世上的每一位家長、教育相關人員,我感到非常高興。我現在也有個兩歲大的孩子,因此誠心地祈願,希望本書能為許多孩子的美好人生,開啟一扇門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