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說書魅力,坦率直白惹人愛,給你幽默藝術感受 ▎
顧爺連線,破解9位神祕藝術怪客,他們畫中暗藏的玄機
說不出口的、不可告人的,都藏在畫中?!
更深度的內容,更豐富的……八卦,讓你用笑聲練腹肌!●原來天才大叔們也有這一面,心機好勝、逞兇耍狠、孤僻尖酸……
●邊聊人生邊看畫,破解藝術家真性情,看懂人,就看懂畫
●新世代藝術講堂,穿越時空的笑點+小說般精采故事+脫口秀的旁白解說
●這次出奇招,暢談夠搞怪、夠叛逆、夠神祕的9位藝術家
卡拉瓦喬是天才,也是流氓、賭徒、殺人犯,還越獄?!
林布蘭為何畫出傑作之後,就衰神附身破產?
維梅爾連自畫像都堅持不露臉,庫爾貝則是個自拍狂?
德國最偉大的畫家杜勒差點一輩子只能挖礦,克林姆則是個富二代?
誰是畫史上,最誇張的叛逆神人?不露臉的自畫像,到底要怎麼畫?
荷蘭為何是牛氣沖天的國度?哪位畫家,是老師口中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
那位畫家,畫到死後,竟有14個女人帶孩子來爭遺產?
【用顧爺角度,認識9位怪咖藝術家】卡拉瓦喬 狂野不羈的逃犯〉〉把自己畫成斬首,黑幫老大饒他不死
林布蘭 很衰又很強的光影大師〉〉畫完《夜巡》就衰神附身破產了
泰納 心機的奇才〉〉偷偷補畫,愛打別人槍
康斯塔伯 癡情的氣象預報員〉〉看他畫的烏雲,讓人有穿上大衣帶傘的衝動
杜勒 愛摳細節的畫神〉〉把自己畫成神,我保佑我自己
庫爾貝 叛逆成性的狂人〉〉用自畫像迷倒上萬女粉絲,成功自我經營
維梅爾 神祕的藝術怪客〉〉光憑三十幾幅畫,就登上超級大師的寶座
克林姆 藝術加設計的雙料奇才〉〉他愛貓,更愛女人,毫不避諱自己對性愛的狂熱
席勒 維也納的藝術之神〉〉從小就是怪小孩,老師口中百年一遇的奇才
▎他聊藝術不一樣,坦率直白惹人愛
藝術細胞是天生的,後天長出來的都是癌細胞……但審美細胞絕對可以培養。顧爺說:「所謂藝術,只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浪漫,它也有愛情的八卦、人生的苦難,它能讓你心酸,也能讓你笑‧翻‧天!」他談藝術,一周粉絲翻三倍,迅速引起135萬人回響,4萬多次關注,近5千條留言!顧爺說:「其實,繪畫的門檻並不高。當我們欣賞繪畫作品時,總想把它看懂,但我覺得,只要你覺得這幅畫好看,看著舒服,那它就是一幅好畫。」
看懂人,就看懂畫。顧爺用數十個穿越時空的E時代笑點,簡報形式的視覺分析,脫口秀般充滿誘惑力的旁白解說,6萬個平凡文字的奇妙排列,忍不住一口氣讀完9位經典畫家故事!
▎這些天才大叔怪到骨子裡,神祕不可測
「天才」可不一定用來形容正派角色?
●開啟巴洛克藝術的卡拉瓦喬,人生跟犯罪小說中的主角沒兩樣!
●林布蘭能將「養家糊口的手藝」變成「流芳百世的傑作」。《夜巡》成畫至今300多年中,命運跟畫家人生一樣戲劇性。
●杜勒喜歡在畫裡寫字,有介紹畫法、說明背景,也有訴說心情,玩心靈雞湯。他要是活到今天,絕對是個微博控啊。
●英國風景畫家泰納是個聰明人,他先畫受歡迎的東西,成名後再畫自己喜歡的東西,簡直「比猴還精」?
●身為藝術家,你可以玩色情,也可以玩印象,但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政治。但對狂人庫爾貝來說,越是不能碰,越要狠狠捏一下……
●許多英國教授都很喜歡用維梅爾做課題,因為他每一幅畫都足夠開一堂三小時的公開課,他一生三十幾幅講一遍,一個學期就過去了。
●許多畫家花一輩子也做不到的事,席勒十九歲就做到了。從線條、方式、題材帶你看懂他的天才。
遙遠時代的藝術家就像隔壁大叔,不但能觀察他們的生活,還能瞭解他們內心的苦衷與喜悅。畫中細節,不細說不知道,原來都藏着畫家心機和祕密,隨著書頁翻動,一同經歷一場場傳奇人生。藝術從未像這樣貼近你的生活、撩動你的心。
作者簡介:
顧爺
我滿腦子都是藝術,你要不要來一點?
本名顧孟劼,普通文藝青年,藝術愛好者。因在微博上連續發布「小顧聊繪畫」系列長微博一炮而紅。關於藝術,一切的熱情都源於單純的喜愛。非科班出身,更沒有教授頭銜,因此,與其說在談藝術,倒更像是嘻嘻哈哈地聊天。
現任上海古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把做藝術、玩廣告、搞視頻和一切認為有趣而能樂此不疲折騰的事當作正業。著有《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世界太無聊,我們需要文藝復興》、《印象派,看不懂就沒印象啊啊》、《不懂中國畫,只怪你太年輕》(均為原點出版)。
章節試閱
第六章 叛逆份子──庫爾貝(節錄)
這幅畫,可能是西方藝術史上最酷的自畫像,與其他畫家面無表情,兩眼放空的自畫像不同。
畫中的庫爾貝正撩起頭髮瞪著你,這是一幅讓人過目不忘的自畫像。
這幅畫也充分體現了庫爾貝奔放的個性,同時,也有一絲「浮誇」和「作秀」的味道。
19世紀的法國畫壇,是個「妖人」輩出的地方……而庫爾貝,絕對算得上是「妖怪中的孫悟空」。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他相貌出眾、才華橫溢、熱情奔放,如果再加上根金箍棒和一身猴毛,那活脫脫就是一個法國版孫大聖!
大家喜歡孫悟空,不僅因為他的神通廣大,更因為他狂野不羈。現實生活中的「叛逆分子」總是很討人喜歡,如果這個「叛逆分子」又有一身過人的本領,那必定更受愛戴。庫爾貝恰好就是這麼一個「叛逆分子」。
一八一九年,庫爾貝生於法國東部的一個小鎮──奧爾南。雖然只是一個小鄉鎮,但庫爾貝卻不是一個普通的鄉巴佬。他是個有錢的鄉巴佬!庫爾貝的父親在當地是有名的地主,這裡的「地主」和撲克牌遊戲「鬥地主」裡的那個不同,是真的有房契、地契的。要知道,有地在手,做人做事都會更有底氣,打牌時也能比別人多幾張牌……
一八三九年,二十歲的富二代被他的父親送到了藝術之都──巴黎。
父親希望庫爾貝成為一名律師(似乎有錢人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律師,比如第一本中提到的塞尚,還有之後要講的馬奈)。然而,就和許多成功人士的勵志故事一樣,庫爾貝很快放棄了法律,開始追逐他的畫家夢。要知道,在當時的巴黎,畫家並不是什麼稀罕的行業。不誇張地說,如果朝巴黎市中心的街上丟一顆手榴彈,總能炸到那麼一兩個畫家。
那庫爾貝又是如何從中脫穎而出的呢?飛揚跋扈的個性確實是一個原因,但還有一點更厲害:庫爾貝是無師自通的!這是庫爾貝25歲的作品《吊床》,一個人靠自學居然能夠畫到這種程度,你信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鬼才信……其實庫爾貝從小就跟著村子裡的牧師學習繪畫技巧,到了巴黎以後,還在皇家美術學院和貝桑松美術學院受過正統的繪畫教育……既然如此,幹麼還要說自己無師自通呢?難道,這只是嘩眾取寵的行銷手段嗎?
其實也未必,這裡就有個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對於一個中國畫家來說,講究的是「師承」,老師的名氣越大,就越有面子,自己的作品也越容易被肯定。但是老外的畫家講究的是「個性」、「創新」,所以幾乎不會聽到用類似「某某畫家100%繼承了他師傅的風格」或「他畫的和某某大師一模一樣」的話來評價一位畫家。
庫爾貝之所以在「有老師」的情況下說自己「沒有老師」,因為在他看來他沒有從這些老師身上學到什麼,他的畫風和題材都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這種理論對於老外可能是說得通的,但是對炎黃子孫來說,似乎有點兒難以接受。如果我哪天成功了,得獎了,在頒獎典禮上,我會恨不得把小學的班主任也搬出來狠狠地感謝一番。在老外看來這是多此一舉,但在我們看來,這叫「不忘本」。說到底,還是文化上的差異。
反正不管庫爾貝忘不忘本吧,十九世紀四○年代,他獨創的「武功」開始嶄露頭角,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以自己為題材創作的一系列「自戀作品」。必須承認,這小子長得確實挺帥的。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他的英俊,還體現出他高傲的一面,溫柔的一面,熱情的一面,最重要的──壞壞的一面。庫爾貝用這個自畫像系列迷倒了成千上萬女粉絲(和男粉絲),成功走出了「自我行銷」的第一步。在名氣爆棚的同時,他的作品也受到了權威機構的肯定,這個權威機構就是第一冊中經常提到的──法國官方沙龍。
說到「官方沙龍」,總給人一種古板、守舊的印象,似乎它唯一的「功能」就是用來反襯「印象派」和那些被它拒之門外但後來又大紅大紫的藝術家們。在這裡,我想聊一下官方沙龍這個「反面角色」。當時法國還沒網路,所以不可能像今天這樣,隨便畫幅畫,手機拍一拍,傳上網全世界都能看到。當時一個初出茅廬的畫家,想要成名,唯一的途徑就是進入官方沙龍。官方沙龍在當時是法國最權威的也是唯一的藝術平臺。
作為一個權威的機構,就必須有一個權威的標準,並不是任何阿貓阿狗畫的畫都能入選的,這也是對他們認為有才能的畫家負責。然而定這個標準的人,都是受過古典繪畫薰陶的老藝術家。
而這批「新新人類」的藝術風格,和他們的標準實在差得太遠了。比方說你去參加美術學院考試,別人交的都是素描和寫生,而你卻交一張Hello Kitty(凱蒂貓)……的確很特別,但肯定不會被錄取。但如果你把這張Hello Kitty發到網上,再寫一段你是如何如何被美院拒收的……說不定你就會出名。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並不是沙龍的拒絕造就了這批新興藝術家,而是他們早晚都會紅,問題是在哪兒紅。
庫爾貝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是他一八四九年創作的《奧爾南人飯後的休息》。《奧南晚餐後》畫的是庫爾貝的父親和幾個來他家做客的客人,他們吃完晚餐後正在休息、聽音樂,很輕鬆,也很舒服。但這種題材在沙龍裡是不多見的,因為上不了臺面!沙龍中畫的,除了神話故事,就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庫爾貝卻把視角放在了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通人身上。雖然上不了臺面,但題材很新穎,就像在遍地都是抗戰片的時間段,突然出現一部家庭倫理劇……絕對紅!
沙龍展出這幅畫之後,大受好評。庫爾貝還因此得到沙龍頒發的「免死金牌」(以後可以不經審評送畫參展)。
同年,庫爾貝還創作了這幅《採石工人》這畫的是一對正幹著粗重體力活的父子,畫中的兒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吃力的搬起一筐碎石子。雖然從畫面上看不見兩人的臉,但整幅畫卻能給人一種悲慘的感覺……因為從畫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兒子的未來,他長大後,就會變成身邊老子的樣子,繼續幹著粗重的體力活……這兩幅畫也奠定了庫爾貝的繪畫風格,他認為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都太假,太做作。「如果要我畫長翅膀的小天使,那你先捉一個來給我瞧瞧。」庫爾貝只畫他的「現實主義」,堅持將視線放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
但是,一味地追求真實,也是有「風險」的。就好像你是個攝影師,別人請你拍婚紗照或寫真集,拍完後對你說:「能不能把我修得瘦一點、白一點?」但你卻告訴她:「不!你就要這肥豬樣才夠真實!」然後用高傲的鼻孔瞪她一眼說:「哼,這才叫藝術!」剛開始這樣做,別人可能會覺得你有性格!夠酷!但如果每次都這樣……遲早被罵死!
庫爾貝就是這樣,在得到榮譽、名聲和金錢之後,他便開始畫他喜歡的東西,這是他最著名的一幅巨作《奧南的喪禮》。《奧南的喪禮》整幅畫長六公尺,高三公尺,相當於電影布幕的尺寸(還是超寬型的)。
畫中的每個人都是真人大小,而且表情都很豐富,畫中主要用黑、白、紅三種顏色……沙龍的觀眾被這幅畫徹底震驚了,那震驚的「點」在哪兒?因為這幅畫毫無「爆點」。那個時候以老百姓為題材的畫,有是有……但是還沒人見過用這麼大的尺寸來畫一群鄉巴佬的追悼會的,你想表達什麼?緊接著,庫爾貝的「組合拳」就跟上了,把滿腦袋問號的沙龍甩在一邊,他又創作了他的另一幅代表作:《畫室》。這幅就有意思了,而且很有意思。
畫面中一共出現了三十多人,每個人都有他/她的寓意:正中坐著的是庫爾貝自己,在他左邊的孩子代表純真,右邊的裸女代表了他的靈感,也叫繆思女神。然後是以畫布為分界線,畫布右邊都是庫爾貝的朋友、贊助商、家人。他們的寓意分別代表著「詩歌、音樂、哲學、真理」什麼的,據說這些都是他喜歡的人。那麼畫布的左邊,就被認為是庫爾貝討厭的人,他們都是一些罵他的人。不過這也是一種說法,還有種說法就單純許多,左右兩邊只是他畫過的和沒畫過的人……值得注意的是這位老兄,他是誰?他的名字叫拿破崙三世,沒錯,他就是當時的法國皇帝……
如果畫布左邊真的是庫爾貝討厭的人……那麼,他幹麼要和皇帝作對呢?經過現代X光掃描技術發現,這幅畫中本來沒有拿破崙三世,是後來加上去的,為什麼?一八五五年,法國舉辦世界博覽會,庫爾貝帶著他的這兩幅超級巨作參展。但是因為題材太「不上臺面」而被評審團拒收了──評審團的幕後老大就是拿破崙三世。庫爾貝會不會是因為不服氣,而把皇上陛下畫到畫面左邊的呢?這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庫爾貝在被拒後,確實幹出了一件讓人大大跌破眼鏡的事……他一氣之下在世博會會場旁邊搭了個棚子,以個人名義開了一場「現實主義」畫展。這種對政府叫囂的舉動,讓庫爾貝徹底紅了,慕名而來的人們擠滿了他開畫展的棚子,所謂「人氣爆棚」估計就是這麼個狀態吧。
後來,庫爾貝的名氣越來越響……巴黎人都知道,藝術圈出了個敢和拿破崙家族公然作對的叛逆青年。
可能是為了拉攏這個壞小子,也可能是為了緩和氣氛,拿破崙三世主動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授予他榮譽軍團十字獎章。這可以算是普通老百姓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了,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拿到這玩意兒基本就等於「煉成了」,等於官方承認你的大師地位,以後你的畫想賣多少錢,就是你自己說了算。面對這個藝術家們夢寐以求的榮譽,庫爾貝就回應了三個字:「我不要!」(看來他真的很討厭「拿三」……)拒絕得徹徹底底……從此,他和拿破崙家族的樑子算是結下了。
第六章 叛逆份子──庫爾貝(節錄)
這幅畫,可能是西方藝術史上最酷的自畫像,與其他畫家面無表情,兩眼放空的自畫像不同。
畫中的庫爾貝正撩起頭髮瞪著你,這是一幅讓人過目不忘的自畫像。
這幅畫也充分體現了庫爾貝奔放的個性,同時,也有一絲「浮誇」和「作秀」的味道。
19世紀的法國畫壇,是個「妖人」輩出的地方……而庫爾貝,絕對算得上是「妖怪中的孫悟空」。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他相貌出眾、才華橫溢、熱情奔放,如果再加上根金箍棒和一身猴毛,那活脫脫就是一個法國版孫大聖!
大家喜歡孫悟空,不僅因為他的神通廣大...
作者序
好久不見,新版序言
「這不是你想的藝術書」系列問世至今一晃已經八年了,時間過得真快。
所幸這些年我一直在寫,總算也能自稱是一個作者了。
我想,搞創作的人大概都有「喜新厭舊」的毛病──每當開始新選題時總會熱血沸騰,而長時間重複又會感覺是在幹活,而不是在搞創作。當年「這不是你想的藝術書」系列出版時,我曾躊躇滿志地打算一口氣寫七本,結果寫到第二本就去寫「更有意思」的東西了。現在看來其實就是喜新厭舊。
這次新版,我再次翻出八年前的「老情人」看了又看,彷彿有種翻小時候相簿的感覺──像素不高,但回憶滿滿。
本打算藉著新版的機會把之前的文章改一改的,但最後想想還是算了,主要是不確定自己能否把它們改得更好。
這些年來,我在「沒有用的知識」方面確實有了不少積累,寫東西也不像以前那麼戰戰兢兢了,但同時又感覺自己變得越來越囉唆了,寫作時必須不停地告訴自己「廢話別太多」,否則真的會不知所云。
大概人到中年,無論是口頭還是筆頭都會變囉唆吧?
就這樣吧,別去破壞它了……雖然書中有許多八年前的流行語,現在看起來確實有些尷尬,但換個角度來看,也能透過這些過時的網路語言感受到當時的那股「勁」──那股努力討讀者開心的「勁」。
這種「勁」對任何作者來說都是寶貴的,它看起來有些拙劣,但往往只有創作生涯初期才會出現。就像談戀愛一樣,一開始做什麼都顯得很幼稚,但和幼稚捆綁銷售的是那股藏不住的熱情,那股「勁」。它往往會隨著人的成長而變得越來越淡,最終會被匠氣和套路淹沒。
現在我寫東西就很少,或者說會儘量避免使用網路流行語(寫這段序言的時候我正在著手創作這系列的下一本新書),就因為擔心多年後再看會尷尬。但年輕時哪兒會管這麼多,怎麼爽就怎麼來,誰會計算以後啊?
不過,我也並不打算去尋找「當年的感覺」……說白了,這就叫「裝嫩」。一個強行裝嫩的人,是很容易被識破的。
前兩年我為了趕時髦,經常去逛一些「潮人聚集地」(這個詞幾年後估計也會過時),最強烈的感受是:在那兒聚集的,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年輕人了,而是小孩(雖然他們看起來都二十出頭)。
我二十出頭時也經常混跡於類似的聚集地,那時常會聽到路過的大叔大媽言語中流露出的疑惑:
「現在的小姑娘怎麼都化那麼濃的妝?」
「男孩怎麼留那麼長的頭髮?」
這些疑惑今天依然存在,只是內容稍有變化:
「現在的小姑娘怎麼鼻子都那麼尖?」
「啊?他是男的?」
產生疑惑的依舊是大叔大媽,不同的是自己成了那個大叔,身邊站著一個大媽。
…………
有的時候,「接受變老」比「表演年輕」要更實在一些。
好像又要開始囉唆了……
大概因為我正處於一個「不老不嫩」的尷尬年齡,所以才會在意這些吧?真的再過二十年,或許又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管他呢,放輕鬆點,去擁抱自己的變化也挺好的。
…………
雖然創作的心情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變化,但我的創作初衷卻始終沒變過──我從來就沒想寫什麼藝術科普,分享愛好才是我寫這套書的原動力。
因此,「嚴謹」從來不是我所追求的。
這種心情就好像吃到一塊特別好吃的糕點,迫不及待地想讓所有人都嘗嘗。我可能搞不清它是用什麼原料做的,也不知道它含有多少熱量,甚至連它究竟是什麼味道也說不大清楚,但就是想往你嘴裡塞一塊。
我大概沒辦法像米其林大廚那樣介紹一塊糕點,不過我也不會只是告訴你:「簡直太好吃了!」──我會努力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你。
有的時候,大廚應該也會想聽聽普通食客的感受吧?
這就是我寫這套書的立足點──反正都是我自己的感受,也就不怕說錯什麼了。
以上便是我寫作時一貫的態度和心境,總結一下就是:別囉唆,別裝嫩,真誠地表達感受就好。
萬一有一天,這系列又有改版的機會了,到時候我一定再寫一篇序(如果我還活著的話)。那個時候的心情或許又會和現在不一樣,全盤否定今天的想法也未必不可能。
但說到底,還是那個道理:管他呢,時刻擁抱變化就行,這樣會輕鬆不少。
好久不見,新版序言
「這不是你想的藝術書」系列問世至今一晃已經八年了,時間過得真快。
所幸這些年我一直在寫,總算也能自稱是一個作者了。
我想,搞創作的人大概都有「喜新厭舊」的毛病──每當開始新選題時總會熱血沸騰,而長時間重複又會感覺是在幹活,而不是在搞創作。當年「這不是你想的藝術書」系列出版時,我曾躊躇滿志地打算一口氣寫七本,結果寫到第二本就去寫「更有意思」的東西了。現在看來其實就是喜新厭舊。
這次新版,我再次翻出八年前的「老情人」看了又看,彷彿有種翻小時候相簿的感覺──像素不高,但回憶滿滿。...
目錄
第一章 逃犯──卡拉瓦喬
第二章 光影大師──林布蘭
第三章 奇才──泰納
第四章 彩虹──康斯塔伯
第五章 傳奇人物──杜勒
第六章 叛逆分子──庫爾貝
第七章 謎男子──維梅爾
第八章 黃金之吻──克林姆
第九章 怪才橫溢──席勒
第一章 逃犯──卡拉瓦喬
第二章 光影大師──林布蘭
第三章 奇才──泰納
第四章 彩虹──康斯塔伯
第五章 傳奇人物──杜勒
第六章 叛逆分子──庫爾貝
第七章 謎男子──維梅爾
第八章 黃金之吻──克林姆
第九章 怪才橫溢──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