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的原書名是《不堆積的生活》 ,相信很多讀者會納悶,這是什麼意思。「不堆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累積髒汙,或是不必要的物品,進而將手邊現有的資源發揮到淋漓盡致。
在我們身邊,從冰箱到整個廚房,再延伸到家中,甚至進階到居住在家中的人的身體裡,到處都堆積了很多東西。環顧四周,會發現世界上到處堆積停滯,造成循環不良。
河水一旦停止流動,立刻會變得渾濁腐臭;同樣地,人體的血管、腸胃這些流動的物質,要是「堆積、停滯」就會使得身體狀況變差。當世界上所有事物都能循環流暢時,就是理想的狀態。
偶爾休假時我會到野尻湖的家,每天眺望著森林。從樹木發出嫩芽,到下一次發芽之間,散落的葉片也不要浪費,物盡其用,林子裡還有適量的蟲子與鳥兒,達到完全的循環。這些景象總讓我不禁深思,大自然是最好的示範,教會我們一切。
反觀人類做的事情通常是燃燒不完全,產生的都是廢棄物……真想要更接近大自然哪!
「不堆積」的精神並不是要捨棄一切,要連「丟棄的東西會變得如何」也一併思考,然後將擁有的資源盡可能發揮。
要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必須得要有耐用的物品,這麼一來,判斷物品的標準就會變得嚴格,需要什麼樣的用途? 能耐用多? 真的能滿足需求嗎? 會變得不斷這樣問自己。需要的東西足夠就好,然後充分運用,不讓流動的生活停滯;我的目標就是這樣的人生。
【第1章 飲食】
●常備菜的小訣竅
常備菜、手工醬料與醬汁,這些都是能讓每天設計菜單時輕鬆許多的小訣竅。或許因為這樣,即使忙碌的時候,我也從來不覺得做菜很花時間、很麻煩。從過去要帶孩子的時候,在外頭工作的時候,一直到現在,算不清常備菜究竟幫了我多少忙。
常備菜如果不善加利用就失去意義,重點就是預先做好,然後妥善運用,要是全堆放在冷凍庫裡,就得不償失了,最好趁著美味時趕快吃掉。比方說「絞肉」,有時候會因為今天價格便宜而買了預期之外的絞肉,這時候就是做常備菜的好機會。
豬絞肉、牛絞肉或是混合絞肉都可以,依照個人喜好加入薑和大蒜。首先充分拌炒,絞肉一炒,水分就會釋放出來,等到水分收乾之後繼續炒,接下來冒出的就是油脂。炒到絞肉四周微焦並開始在鍋子裡彈跳時,就是調味的好時機。淋一圈酒,再滴幾滴醬油,這樣就完成了,很簡單吧!
經過這樣的處理,不但能保存久一點,帶有醬油鹹味的微焦絞肉,焦香味更是美味的精髓,可以直接鋪在飯上用生菜葉捲起來吃。此外,在油醋淋醬裡加入這道絞肉,再搭配大量蔬菜,就是可以當作一道菜的沙拉。
絞肉加入蛋液裡可以做成絞肉煎蛋捲;或是加到熱水裡稍微滾一下,切點蔥花撒上,就是一道美味湯品,可以有各種變化。只要知道冰箱裡有這道絞肉,規劃菜色時就輕鬆許多,採買也能節省很多時間。
雞絞肉的話我通常會做成雞肉鬆,作法是取一只冷的空鍋,先加入雞絞肉、酒、醬油、味醂或楓糖漿,用四根筷子仔細充分攪拌均勻之後,再以中火加熱並持續攪拌到湯汁收乾,雞絞肉變得鬆軟(這也算是個小運動)。
將大量雞肉鬆鋪到飯上,撒點碎海苔一起吃,如果有蛋鬆的話就能做成雙色飯。此外,還能夠拌飯、當作細捲的內餡,用途廣泛。
冷凍保存時盡量攤平成薄薄一層,用保鮮膜包起來,這麼一來只要放在室溫下十分鐘就能解凍;冷藏的話,味道一淡就危險了,請添加調味料後再重新加熱。
以上介紹的只是一小部分的例子。如果能有自己的常備菜和運用的方法,相信每天做菜一定會輕鬆不少。
●就算一個人住,也是一次買整隻雞
在超市買的雞肉都是雞腿、雞胸、雞里肌已經處理好並分開包裝的;如果老是買這樣的肉品,到最後可能都不知道雞到底長什麼樣子吧! 現在就連自認為熱愛料理的人,多數的人可能都沒摸過一整隻雞,更別說要處理了,這讓我很驚訝。沒看過整隻雞的話,自然不知道手腳怎麼長的,也不知道「雞里肌肉」指的到底是哪裡。
我認為,在了解整隻雞之後,不是更能激起我們惜物之心嗎? 因此,在我的烹飪實習課程裡,會讓學員從處理整隻雞的步驟開始練習。果然,幾乎所有人都沒碰過一整隻的雞,自然也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一開始,不少人心想「這應該需要很多厲害的工具吧」,等到我拿出一把小刀和廚房剪刀說: 「有這些就夠了!」所有人都瞠目結舌。處理肉品這項作業不是靠蠻力,也可以很優雅。
無論雞、豬、鹿,所有動物的肌肉都有一層薄膜包覆。光是劃開表皮,就會清楚看到很完整的薄膜;至於骨頭,不要用刀子剁,只要找到關節處下刀,就能輕輕鬆鬆把骨頭分開,完全不需要力氣,有一把小刀就能因應。雞里肌肉從中央骨頭兩側的雞胸肉延伸,雞腿、雞翅、雞胸,再過來最後剩下雞骨。只有肋骨部分用剪刀剪開,比較輕鬆。
預先量好雞肉重量百分之三的細鹽,用手掌沾滿細鹽,抹在雞肉上慢慢按摩,雞骨也別忘了要抹鹽。放進冰箱冷藏一晚之後,多餘的水分會排出,肉質變得緊實,更加美味;把水分擦乾後,接著手掌上換沾橄欖油,這次改成橄欖油按摩。只用鹽和橄欖油調味後直接放進烤箱裡烤,就能做出超級好吃的烤雞。沒吃完的部分,可依部位各自用兩層保鮮膜包好,然後再放進保鮮袋裡冷凍起來。這麼一來,隨時都能拿出需要的部位來調理。
新鮮的食物如果能好好處理,隨時都能在良好狀態下吃到。雞骨拿來熬湯。在家裡自己處理雞肉的話,骨頭也會帶點肉,熬出來的湯味道也會特別好。雞湯用兩層厚厚的廚房紙巾過濾後,能夠完全去除油脂,留下澄清的高湯。如果沒有一次用完,就分成小份冷凍起來(別忘了標註食品名稱和日期)。家中有隨時可用的冷凍雞肉非常方便,對於一個人住的人來說不也很好嗎? 所以我即使一個人住,也會買一整隻雞,這比你拜託肉販把各部位分別包起來的雞肉要來得新鮮多了。而且明明是同一隻雞,不知道為什麼味道就是不同,問肉販都會說一樣啦,但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因此,我仍然建議大家一次買整隻雞。
【第2章 廚房】
●善用籃子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籃子的場合多到數也數不清,接下來就介紹其中幾個情境。
洋蔥、紅蘿蔔、薯芋類不放進冰箱,我都收在一只比較深的籃子裡;另外,辣椒則整把放在隨手可取的籃子裡。玻璃瓶撕掉標籤洗乾淨之後,和瓶蓋分開,放進堅固的籃子裡;因為玻璃瓶比較重,要用牢靠一些的籃子。塑膠保鮮容器則放進容量大、有上蓋的籃子裡。至於使用過的抹布,就暫時丟進有提把的籃子裡,等待之後清洗。在山裡的家中櫥櫃,放了方形的箭竹深籃,可以將義大利麵、各式乾貨分門別類收納;這種籃子是長野戶隱地區的名產,箭竹的質地堅硬,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能編織成籃子,通常都是由男性來編織。
如果有些籃子裝了零碎純欣賞過過癮東西,如火柴、點火槍一類,還有小筷架類,放在稍微比視線高一點的位置,這麼一來平常看不到籃子裡的內容物,整個空間就變得清爽了。保養品之類的瑣碎小物分類用籃子收好的話,除了視覺上清爽,使用上也隨時方便拿取,輕鬆無壓力。
電視、空調的遙控器這類容易變得雜亂的物品,找個尺寸剛好的籃子收起來。信件、文件等也可放進籃子裡暫存。至於在玄關,則有放鑰匙的籃子、放拖鞋的籃子。
對於分類之後不知道該怎麼收放,或是得拿出來才好用但外觀實在不好看的物品,最輕鬆的收納方式就是善用籃子。大部分的籃子都沒有上蓋,因此要拿取或收放都很方便。只要留意放置的場所,甚至還可以當作兼具收納功能的時尚家飾。要是沒有籃子,就得增設家中收納的架子了。
義大利住處的廚房沒什麼收納空間,但是我在伸手可及的層架上放了一整排籃子。抹布、塑膠袋、隔熱墊、食物處理機的零件、暖爐用的小工具等,全都放在橄欖枝編成的深籃子裡,而這種橄欖枝原本是用來採葡萄,我也會用這種籃子來裝蔬菜、水果,非常好用,每一只都用了二十年之久。採用天然材質製成,使用了幾十年後更散發出難以形容的深層韻味;悉心使用的話,用個幾十年都不成問題。
在戶隱的籃子店裡我看到覺得很棒的幾只籃子,整體帶著麥芽糖色的光澤,無奈這是上一代老闆編織的作品,僅供欣賞,都是非賣品,我只好純欣賞過過癮之後就離開,並且拜託老闆下次再讓我看看。這是唯有用時間才能打造出來的珍貴逸品,有錢也買不到。
籃子雖然不是藝術品,但作為日常用品卻愈用愈美、愈有韻味,籃子的魅力真是道也道不盡。
【第4章 個人保養】
●腹部不囤積
人體中到處都有「管路」,包括消化器官和血管等等。這些地方一旦堵塞、不順暢,就會不舒服,甚至會導致疾病;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消化器官吧! 之前我聽到這句話 ─「有必須的腹瀉卻沒有必須的便祕」,覺得滿有道理。也就是說,有時有排除的必要,但從來沒有囤積的必要。每天要是腸胃暢通,就會覺得一整天全身神清氣爽。體內清爽,心情也會穩定沉著,腦袋自然也清楚。
體內囤積廢物,對身、心都不好。我曾經想以「排泄」為主題規劃一本食譜,但不知道是不是表現得太直白,不討出版社喜歡,內容本身雖然就是排泄,卻在表達上偏離了我的本意。其實我一直認為,不要囤積、正常排除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可惜那時候「排毒」這個詞還不普遍,也沒辦法,但時至今日,「排毒」的概念相當流行,可以更坦率直接表達,當初的食譜應該會受到歡迎。
講到有助排泄的飲食,就是大量纖維加上勤加補充水分……聽起來似乎不怎麼美味,其實是很可口的餐點。以蔬菜、豆類、糙米為主,搭配水果,以及少量的肉類及海鮮,這樣說起來就是我平常在家的飲食啊! 攝取看來再理所當然不過的食物,看來正是消除便祕的關鍵。
我認為,保持健康的基本原則,就是自己的飲食自己動手做。選擇要吃什麼,要吃多少,誠實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是最自然的作法。自己動手做的話,食材的好壞自己清楚,也會養成習慣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麼。而自己做的好處就是能夠控制飲食營養,如果是外食就不容易控制,身材肥胖或是為文明病所苦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外食族。不妨回歸自己動手做飯的基本原則,認真規劃三餐飲食。
有位非常喜愛外食吃大餐的老饕友人,在醫師的建議下不得不瘦身,有好幾個月都沒在餐會上看到他露臉。相隔一陣子再見他時,體重竟然掉了三十公斤,臉也變小了。原本熱愛外食的他,聽說一天三餐都在專家指導之下自炊,才有這樣的成果。親眼見識到他的強烈意志,以及證明了自己動手做飯的重要性,讓我非常感動。
蔬菜、海鮮、糙米,這樣的飲食內容長期持續下,偶爾也會想吃點肉和白米飯。我有時候會吃白米飯、牛排,當然也享用甜食。但吃完這些東西後,隔天就想恢復吃糙米飯的日子。過於嚴謹的日常飲食是沒辦法長久維持的,重點就是讓身體自然而然地愛上吃糙米飯。不僅為了消除便祕這種消極的目的,更要積極度過充滿活力的每一天;因此,飲食真的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普通就好
從里昂到巴黎的列車上,坐在我正對面的是一名婦人,我的目光忍不住被她吸引過去。只見她挺直了背脊,坐姿端正,身上的穿搭一眼就看得出來是名牌,而且都是經過妥善保養,使用了很多年,讓我看得目不轉睛。
磨得光亮的綁繩平底鞋、白色麻質襯衫搭配外套,外加長褲的造型,還繫了腰帶。整體配色以褐色為主,包包也是保養得很好,流露出長久使用下的韻味。由於平常不太會看到這樣的人,現在就坐在我面前,讓我像是欣賞著電影裡的一幕,沿途心情大好,感覺沒多久就抵達巴黎。
在沒有特別不同的普通造型之下,卻能不經意深深吸引人,才是最美好的。普通的襯衫和長褲,都是基本的衣物單品,但只要極簡又有品味,散發出高雅的氣質,就不需要其他多餘的點綴了。能毫不矯作穿著基本款的襯衫真的很迷人,要能達到這種境界可不是簡單的事。只要本身有內涵,外表的穿搭愈簡單愈能展現一個人的美好;裝扮就和一個人的本質一樣。
英文和日文外來語中對於「plain」、「simple」這幾個詞的解讀有些微差異,比起正面意義,有時候多半帶點負面的意思。或許這是因為以「極簡」為極致美感的日本,和以「堆疊裝飾」來展現美的西方世界,原本就有不同的感覺。所以我喜歡日本外來語「シンプル(simple)」的用法。
講到正向意義上的「簡單」之困難,這一點也反映在料理上。經常有人用歐姆蛋來做比喻,的確,歐姆蛋這道菜無論做過多少次,還是會讓我忍不住思索「這次做得夠好嗎」,何況講到時尚穿搭? 還差得遠了。
日常飲食最高的理想就是不使用珍稀食材,以普通的食材來做出美味料理。最基本的米飯、味噌湯,如果能做到非常好吃,我認為這就是最豐盛的美食。我也在不知不覺間,以這樣的高品質作為日常三餐的目標。
自然的態度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一根草木並不特別起眼,也不會高聲主張,但任何細節都在精算之下的美,這樣的事物特別吸引人。
無論時尚或料理,我認為終究還是歸向同一個地方吧! 凡事追求普通就是美好,這也是我接下來設定的目標。
【結語- 希望舒服地道別】
有天,穿著靴子走在街上,突然覺得腳底不太穩,走起路來一拐一拐。回到家之後仔細一看,才發現鞋底出現裂痕,一副就要脫落的樣子。就算鞋面表皮還很新,但鞋底已經變成這樣也只能跟這雙靴子說再見了。已經穿了十五年,因此道別時可以很舒服,說一聲「你表現得很好哦!」這種能讓我穿到最後一刻舒服道別的鞋子,已經是第五雙了。
不過,老實說,當初購買前也有試穿過,但買了之後實際穿上走一段距離後,每踏出一步都難受的鞋子,我也買過不少雙,這就是難以抵擋一年一度大拍賣時推出的新鞋款。每次都忍不住心想「自己還真是學不會教訓啊」。穿到壞的鞋、穿到破的衣服、用到淋漓盡致的工具,這些都是因為穿起來舒服、用起來舒服,才能用得這麼久。就像喝到最後一滴仍讓人發自內心感到滿足的葡萄酒,能夠買到、用到這些物品都會覺得慶幸。
重新檢視自己手邊的物品,會發現其實有不少就算買回家也不覺得特別滿意,也就是沒能用到極致、完成使命的物品。
像是一時衝動買的純白色包包、沒什麼機會用到的海豹皮手拿包、手工小飾品、各類禮物等,形形色色,又得傷腦筋該怎麼處理掉。明明我的原則就是要把東西充分使用,竟還是要面對這個情況,雖然覺得有點丟臉,但現況確實如此。在東西多到呈現消化不良的狀態下,忍不住開始碎唸自己,不停反省「這些東西被我買到真是太可憐了」。本來在講鞋底的事,話題怎麼離得這麼遠了? 總之,就跟這些身外之物一樣,最近我在思考,被賦予生命的個體,好比自己,也希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到最後一刻舒服地和世界道別。一天一天,踏實度過每一日,最後能帶著清爽的笑容離開,是我接下來的人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