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教養小孩之前,你需要先學會照顧自己。
兒童職能治療師 × 臨床心理師聯手,給崩潰父母的療癒之書
21題測驗×9種大類型──檢視自己需要照顧的內在需求
「停」「緩」「破」三步驟,打破重複的情緒爆炸循環。
由「需求」「動機」到「行為」,照顧7大內在需求在育兒打怪的路上,你做了好多努力,
所有的教養書都說要溫和而堅定,傾聽接納孩子的情緒,
但卻沒有人告訴你如何接納自己的情緒。
──兒童職能治療師童童老師×臨床心理師鍾宛玲這樣說──
身為家長,有情緒很正常,情緒爆發往往是內在需求尚未被滿足的結果,藉此發出訊號告訴你,還有什麼沒照顧到。為了確保生存,人類基因裡埋藏著許多「天生程式」推動行為。
這些基礎心理需求和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和生存、生理及心理健康息息相關,是最「基本」的需要。
──與其忍耐抗拒,不如先找到照顧內在需求的方式──
本書從兒童職能治療師和臨床心理師在教養現場的觀察出發,針對7大基礎心理需求的設計情境測驗,分析「依附」「預期」「控制」「成效」「自尊」「道德」「歸屬」等內在需求,並找到照顧自己的方式。
((((改善緊繃的親子互動,從照顧內在需求開始))))
★「為什麼你做什麼事都只想到自己,都沒有想到爸媽?」
──被忽視的〔依附需求〕背後,是情緒也需要被理解的家長。
.學習照顧〔依附需求〕>>>練習明確地說出情緒、原因及需求,學習情緒共享。
★「叫你看書,你就真的只看一頁,將來你怎麼辦?」
──被忽視的〔預期需求〕背後,是家長對事情不如預期的不安。
.學習照顧〔預期需求〕>>>練習面對「未知」,找到不只一種可能性的預期。
★「我數到三,把電視關掉。」
──被忽視的〔控制需求〕背後,是家長需要可掌控的安全感。
.學習照顧〔控制需求〕>>>練習從失控中找到深層的本質問題,一一解決。
★「為什麼字寫得像鬼畫符,擦掉重寫。」
──被忽視的〔成效需求〕背後,是家長需要付出和收穫成正比的成就感。
.學習照顧〔成效需求〕>>>將對孩子的標準轉化成「可測量」的方式,也透過溝通形成共識。
★「別人都會幫爸媽做家事,叫你洗個碗在那邊唉唉叫!」
──被忽視的〔自尊需求〕背後,是自我價值需要肯定的家長。
.學習照顧〔自尊需求〕>>>練習平衡自我評估與社會回饋,建立自我價值的交集。
★「我好糟糕!我真不是個好媽媽/爸爸。」
──被忽視的〔道德需求〕背後,是羞愧、自我價值感低落的家長。
.學習照顧〔道德需求〕:練習透過行為修正,彌補破壞規範時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你都肯不分享,這樣以後沒有人想跟你做朋友。」
──被忽視的〔歸屬需求〕背後,需要維護團體和諧的擔憂。
.學習照顧〔歸屬需求〕:練習進入團體前先確定規則,歸屬需求需要的不是「互相比較」,而是「被接納」
──除了看見自己,也要訓練心理肌耐力──
「雖然是我生的,我真的不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很想在育兒的過程中有成就感,只有煩躁和滿滿的挫敗感啊!」
>>>建立儀式行為──幫身體和大腦重新開機。
>>> 10題認知彈性與成就感練習──將「自己的想法」與「孩子的想法」做切割,習慣看到孩子努力,也找回育兒的成就感。
我想要依附,所以我會珍惜親密關係;
我想要預期,所以我會試著面對改變;
我想要控制,所以我會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我想要成效,所以我知道付出很重要;
我想要自尊,所以我會認同自己的自我價值;
我想要道德,所以我會修正自己的行為;
我想要歸屬,所以我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當我們找到平衡的方式照顧自己,就不再需要透過情緒訊號來當警訊。
因為需要而產生的動力,讓我們能永保赤子之心。
作者簡介:
童童老師
本名童雋哲,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台灣大學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現任幼思職能治療所負責人。
專長為神經科學、感覺統合、兒童發展、職能治療與評估、教養諮詢、兒童情緒調節與訓練、亞斯伯格特質兒童人際訓練、過動與注意力不足之評估與治療。
在協助過許多家庭後,開設臉書粉絲專頁「童童老師的孩子這樣說」,以簡易的圖文說明複雜的腦科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等,讓更多父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情緒。提供確切有效的方式,讓父母能以適當的方式輔助,解決孩子的各種疑難雜症,因此廣受父母好評。
現在更從父母的角度出發,不僅要照顧孩子,更要照顧自己。
臉書專頁「童童老師的孩子這樣說」
https://www.facebook.com/otbrainscience
鍾宛玲
兒童臨床心理師,政治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兼任)。
學術專長為心理諮詢與治療、大腦與心智、認知學習、因果知識、情緒調節、兒童與青少年發展、行為科學、測驗與評量、研究方法。
曾任職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台安醫院兒童專注力中心、安美診所。
至今十二年的實務經驗,結合學理知識,應用在每一次與孩子、與家長的相遇,致力促進孩子的積極成長,發揮各面向的潛能,提供家長容易施行的適性教養方針及親職紓壓策略。
推薦序
──推薦序──
在教養小孩前,先學會照顧自己
神老師|沈雅琪
記得在很多年前,班上有一個孩子眼神總是小心翼翼,刻意的討好和謹慎,每次只要做錯事我找過來談話時,他總是露出恐懼的表情,我動一下,他都會有閃躲的反應,好像下一秒我就會賞他一巴掌。很明顯應該是常常被打,才會有這樣自我保護的機制。
我告訴那孩子:「老師不會打你,不會生氣,我只是想要知道事情的經過。」但是他完全不信任大人,還是用同樣的方式戒慎恐懼地跟我相處,我常常要跟他鬥心機才能在他的謊話中找到真相。
我跟媽媽聯絡,那媽媽不斷數落這孩子成績差、愛說謊、各項表現都很差,媽媽說:「他都不像姊姊一樣那麼優秀,人家姊姊都可以考班上第一名,他為什麼成績可以這麼差⋯⋯」
我跟媽媽說孩子的美術天分很好,媽媽說:「怎麼可能?他都是亂畫,每次偷畫我都會打他,幹麼把時間用在沒有用的東西上面⋯⋯」
我告訴媽媽:「這孩子很會畫畫,但是極度缺乏自信,深怕自己畫錯,美勞老師也說他很有天分,可惜不敢放手去畫。」
媽媽就哭了,說她都會因為成績不好一直罵他、處罰他,因為先生是職業軍人都不在家,媽媽負責照顧兩個孩子,把孩子所有的成績、行為當作評價自己的唯一依據,當然要求孩子非常嚴格。媽媽的言談中也透露出對爸爸的擔憂,爸爸常常沒有回家,她也不確定是不是在軍中,顯露出極度的不安全感。
媽媽哭著發抖問我:「該怎麼辦才好?我是不是害了他?」
我沒有看到說謊的學生,而是看到一個極度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我沒有看到惡意虐待孩子的媽媽,而是看到一個也需要幫助的女人。
最後找爸爸來聊天,讓爸爸看看孩子的畫作,也跟他描述孩子和媽媽的狀況,爸爸說:「我知道她會打孩子,一直勸她不要動手,我在家的時間少,沒想到她會這樣想。」
幸好爸爸非常在意家庭,後來換了工作,常常看到他分享一家人出遊的照片,孩子的情況也漸漸穩定下來,朝著美術的方向發展。
我們常常責怪孩子的錯誤行為、批判照顧者不適當的教養,但是如果深入探究,就能發現不管是孩子還是照顧者,一定有內在需求沒能被滿足而造成行為上的偏差而不自覺。
如果我們能透過檢視情緒的方法來了解自己情緒發展的過程,就能減少很多衝突和不適當的對待。《接住孩子前,先接住自己》的這本書提供了很多教養孩子問題時可以選擇的方法,孩子不一樣,教養者不一樣,面對同一個問題或狀況時就會有不同的選擇。透過書上檢視的項目和過程,就能發現我們情緒中的盲點,卡住的原因,是不是能有更好的方法來面對孩子的問題呢?
書上有一段話我覺得很重要:「發現內在需求是最重要的,但是不是在意識到內在需求本質後去降低這些需求,更不是去放大自己的需求,而是在正視以後,找到平衡的方法來滿足來照顧,還在心中沒有被照顧到的自己。」先把自己照顧好了,再來照顧我們深愛的家人,用平衡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後,也用同樣的方式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推薦序──
在教養小孩前,先學會照顧自己
神老師|沈雅琪
記得在很多年前,班上有一個孩子眼神總是小心翼翼,刻意的討好和謹慎,每次只要做錯事我找過來談話時,他總是露出恐懼的表情,我動一下,他都會有閃躲的反應,好像下一秒我就會賞他一巴掌。很明顯應該是常常被打,才會有這樣自我保護的機制。
我告訴那孩子:「老師不會打你,不會生氣,我只是想要知道事情的經過。」但是他完全不信任大人,還是用同樣的方式戒慎恐懼地跟我相處,我常常要跟他鬥心機才能在他的謊話中找到真相。
我跟媽媽聯絡,那媽媽不斷數落這孩子...
作者序
阿嬤的痠痛藥膏
童童老師
小時候看過一篇散文,作者跟文章標題現在已經回想不起來了,但文章中的許多場景,卻仍時不時地躍然紙上,交織著我的人生片段。這篇文章之所以在我腦中殘留的原因,除了生活化的描述讓我極其有共鳴之外,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痠痛藥膏,貫穿著整篇文章的「味道」,不僅僅記錄在當時的文字中,也勾勒出那些微小、卻能累積成巨大傷害的想像。「味道」是這樣的。
作者從小回到家中,迎接他的,不是飯菜香,而是阿嬤貼著痠痛藥膏的刺鼻味。這個單一卻複雜的味道,濃的時候是阿嬤的筋骨疼得厲害,淡的時候是阿嬤說貼著才睡得著。藥膏貼是貼在腰痠背疼的筋骨上,味道卻是飄在耕作的田埂裡,以及枕著入眠的床墊中。
而這個為了緩解長時間姿勢不良,至少每日一貼的藥膏,痠痛有沒有真的因此消除不得而知,功效似安慰劑般,愈貼關節卻愈以肉眼看得出來的程度變形。味道的疊加,也愈發濃厚,直到阿嬤痛到下不了床。
上面的段落是我對文章的記憶。這個故事在我腦中時不時地被憶起,片段地閃過。我開始在人生軌跡中,遇到了幾次被我歸類在「痠痛藥膏」的事件。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這樣的。大概因為是職能治療師的關係,親戚朋友們除了見面時會用揶揄的方式叫我「喔,這不是童童老師嗎?」也不乏有許多人向我「求助」。當然,只要是與兒童、與專業有關的,我都非常樂意討論。其中,也會有「誤會」,以為職能治療師類似諮商師或心理師的角色,而在心情不好或情緒發生狀況的時候想找我談談。
在面對如是情況,我能做到的也只是最初步的陪伴,至於真的有需要協助的程度,我還是會建議到身心科找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協助。
接下來要分享的故事,就是在如是的背景下,接到某位遠房親戚的聯絡。
「童童老師!我快受不了我媽了。不只是我受不了,其他人也都快沒辦忍受她了。她非常的情緒化,動不動就說不然去死一死好了。說完讓大家很緊張,結果又像沒事的人一樣做自己的事情。很多明明是小事,她卻可以鬧得很大,然後很重要的事情又不在意⋯⋯」
看著親戚的求救訊息,我實在無法跟我印象中待人總是溫和、講話十分客氣的阿姨聯想在一起。也由於描述有些令人擔心的情況,我也立即與親戚約了時間,到他們家與阿姨聊聊。
到親戚家之前我確認著:「阿姨最近有發生什麼重大事件?或你們最近生活有什麼改變嗎?」
「沒有啊!一切都跟往常一樣。不過我媽從以前就很容易鑽牛角尖倒是真的。發生過的事情也很容易放不下⋯⋯」親戚回覆。
訊息往來了幾次,直到要見面聊聊的那天,開門迎接我的,以及與我聊著近況的,倒是和印象相近。客氣、措辭保守,但也不致於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聊到一半,親戚把我拉進了他們家的廚房:「你看!」
映入我眼簾的畫面,著實嚇了我一跳。廚房的牆壁上、窗戶上、櫃子上,貼滿了密密麻麻,寫著鼓勵自己的紙條。而阿姨也聽見我們的交談聲進了廚房。
「我就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寫一張。然後貼在牆上提醒自己。」阿姨用不咸不淡的口氣說著。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了。
剎那間,畫面與痠痛藥膏的故事重疊著,阿嬤是因為想緩解痠痛而貼藥膏;阿姨則是因為不想讓自己一直陷在負面情緒中而寫下正向字條,卻都在貼著貼著之後,堆疊出更大的苦楚。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看到滿是正向紙條時的衝擊感。
後續的狀況,我就不再贅述了,我也在與阿姨聊過幾次建立信賴感後,介紹阿姨到心理治療所進行更進一步的治療。
時至今日,我仍然思考著這些被我歸類在「痠痛藥膏類型」的事件—用了最急速地方式處理,好似緩解了某些開始萌芽的痛苦,卻也只是包覆著這些微小的傷口。傷口表面上像是結痂了,卻只是沒癒合,又加上另一個傷口。直至我們再也無法承受。針對筋骨痠痛,我們已經開始有了概念,知道不能只是貼痠痛藥膏,而是要去找復健科醫師、找物理治療師。至於心理上的微小傷口呢?我覺得,仍在努力的推廣中。畢竟,仍然有些人會覺得──
「哎呀!這種事情。眼淚吞一吞就過了。」
「放心吧!時間會沖淡一切。」
「你就是想太多!放開一點吧!」
但我想說的是,「心理」健康,就跟「生理」健康一樣,需要我們好好地去重視、好好地擁抱、好好地啟動療傷的過程。當然,許多情況或許不需要到心理治療的程度,但一定不止只是讀讀幾行正向文字、告訴自己「我很好」就夠了。而又該如何起頭呢?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從知道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開始,也是這本書想跟大家分享的主要概念。有情緒,很正常。因為情緒正在告訴你,還有什麼,沒照顧到。
延續著上述的初心,以及有幸在臨床上遇到值得信賴的好夥伴──宛玲老師後,我們將這幾年在臨床中,與許多家長們一同奮鬥的經驗集結成這本書。也希望藉由這本書跟大家分享──雖然每個家庭、每段親子關係都不一樣,但我們相信,照顧自己與照顧孩子會是條雙向的路。而我們想要看到孩子的成長,或許能從我們自己身上找到方向。
身為父母,有情緒很正常
鍾宛玲
人的一生,是成長的累積,一路上有時顛簸有時暢行無阻。自己往往看的是眼前的路好不好走,有沒有稱心如意,卻忘記停下來思考,或者回頭檢查,那些走過的痕跡,每一步每一腳印,它為下一步做了鋪陳,構築成整個航程的軌跡。
擔任了父母的角色之後,每天有多少時間、有多少次,還記得自己是誰,而不是某某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在有自己的下一代之前,承襲的是原生家庭的規範,隨時間推進,逐步塑造了個人獨有的特質,以及價值觀、道德判斷,衍生想追求的安全、愉悅、滿足感,當自己有了下一代,這些深植的認知行為模式,不論可意識到的還是無法意識到的,皆一一展現於與孩子的互動之中,但天下沒有完全適配的親子,總是需要花時間磨合,而這個過程就可能出現隱隱的不暢快或者不安,倘若先認識自己的內在需求,找到不勉強自己也不強迫孩子的協商方法,最終將是收穫成長的雙贏局面。
這本書是以父母角色為出發點,經驗式探索身為爸媽,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自己會出現的心理狀態,書中內容借用對話範例來做開場,透過模擬的情境及選項,來幫助了解自我的各個面向,接著練習理性地檢視前因後果,釐清言行不一致或立場相互矛盾的自我內在衝突,還有自我和小孩之間差異或不協調的外在衝突,方能有效地領悟負面感受來源,並安撫自己的不穩定情緒,然後愈來愈懂得感性地照顧自己,為自己也為孩子帶來正性溝通互動的改變。
阿嬤的痠痛藥膏
童童老師
小時候看過一篇散文,作者跟文章標題現在已經回想不起來了,但文章中的許多場景,卻仍時不時地躍然紙上,交織著我的人生片段。這篇文章之所以在我腦中殘留的原因,除了生活化的描述讓我極其有共鳴之外,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痠痛藥膏,貫穿著整篇文章的「味道」,不僅僅記錄在當時的文字中,也勾勒出那些微小、卻能累積成巨大傷害的想像。「味道」是這樣的。
作者從小回到家中,迎接他的,不是飯菜香,而是阿嬤貼著痠痛藥膏的刺鼻味。這個單一卻複雜的味道,濃的時候是阿嬤的筋骨疼得厲害,淡的時候是阿嬤說...
目錄
推薦序──在教養小孩前,先學會照顧自己──沈雅琪
作者序──阿嬤的痠痛藥膏──童童老師
作者序──身為父母,有情緒很正常──鍾宛玲
──Part1照顧情緒,從察覺內在需求開始──
01一位挫敗的母親
孩子是人生中最大的挫敗
02情緒與內在需求的關係
情緒,該如何照顧呢?
什麼是「基礎」心理需求?
七大「基礎心理需求」的簡單介紹
改變,從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開始
03二十一題情境測驗,找出內在需求
內在需求類型分析
04了解自我的內在需求了,然後呢?
──Part2 調節情緒警報器,安撫內在需求──
01家長與孩子的戰爭
解決問題前,要先解決情緒
02打破情緒循環的三步驟
當內在需求和孩子產生衝突
Step1停>>>設定事件的終止線
在事件中,「情緒」的終止線
.適時、且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平時要試著練習抓自己情緒強度
在事件中,「行為」的終止線
.事件「前」──將事件終止線設定成「規則」
.事件「後」──利用「協商」完成事件終止線
Step2 緩>>>趨緩情緒反應
用儀式行為,幫身體跟大腦重新開機
.什麼是儀式行為
.試著建立自己的儀式行為
面對反芻思考
.先試試儀式行為
.察覺自己正在反芻
.試著察覺自己是否「設定」不能有情緒的框架
.想想反芻的事件中,有沒有下次一定能做到的事
Step3破>>>打破情緒的循環
.試著把孩子出現的狀況,視為「待解決的問題」
.比起規定孩子只能怎麼做,給方法更重要
.如果有很多狀況,試著一次解決一個
.事情沒有一次解決,不用氣餒喔!問題本來就需要分段解決
──Part3照顧自己的內在需求──
01 進步最多的家長
其實成長的不只有孩子
02照顧,需要資源
內在的健康與成長,需要心理資源
內在資源──「認知彈性」
.認知彈性練習範例
.認知彈性練習1|認知彈性練習2|認知彈性練習3|
認知彈性練習4|認知彈性練習5
內在資源──「成就感」
.成就感練習範例
.成就感練習1|成就感練習2|成就感練習3|
成就感練習4|成就感練習5
外在資源──「教養路上的隊友」
03照顧,需要關照
為什麼內在需求的議題會出現在我身上呢?
如果內在需求沒被滿足,我該如何關照
依附需求的衡突|預期需求的衡突|控制需求的衡突|成效需求的衡突|
自尊需求的衡突|道德需求的衡突|歸屬需求的衡突
04照顧,需要方法
如何照顧依附需求
.明確的說出情緒、原因以及需求
.試著將生氣的情緒,轉換成可以被同理的方式表達
.平時就要與依附對象有「情緒共享」的經驗
.增加自己情緒緩解的策略
.提醒自己依附是雙向的
如何照顧預期需求
.對未知狀況有所準備
.對未來不只有預期一種可能性
如何照顧控制需求
.面對孩子的失控,要控制的不是行為,是背後的原因
.控制需求的滿足,可以從「控制權」著手
如何照顧成效需求
.將標準轉化成「可測量」的方式
.溝通標準與形成共識
.除了訂定明確標準,也要衡量能力
如何照顧自尊需求
.平衡自我與社會回饋
.建立自我價值的交集
如何照顧道德需求的方法
.區分羞愧與罪惡感
.面對罪惡感的方式:彌補與行為修正
.彌補是彌補破壞規範時對孩子造成的影響,而不是一味迎合孩子
如何照顧歸屬需求
.進入團體前可以先確定規則
.協商技巧的討論
.歸屬需要的不是互相比較,而是「被接納」
──寫在最後──
推薦序──在教養小孩前,先學會照顧自己──沈雅琪
作者序──阿嬤的痠痛藥膏──童童老師
作者序──身為父母,有情緒很正常──鍾宛玲
──Part1照顧情緒,從察覺內在需求開始──
01一位挫敗的母親
孩子是人生中最大的挫敗
02情緒與內在需求的關係
情緒,該如何照顧呢?
什麼是「基礎」心理需求?
七大「基礎心理需求」的簡單介紹
改變,從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開始
03二十一題情境測驗,找出內在需求
內在需求類型分析
04了解自我的內在需求了,然後呢?
──Part2 調節情緒警報器,安撫內在需求──
01家長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