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作者徐錦成44篇精彩的書評文章,曾先後發表於台灣重要的媒體。評論的作家及作品包括: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馬森《巴黎的故事》、古龍《古龍散文集》、焦雄屏《黑澤明:電影天皇》、村上春樹《人造衛星情人》、吉本芭娜娜《廚房》、吉田修一《公園生活》、妮娜‧貝蓓洛娃《伴奏者/黑疵》、奈波爾《在自由的國度》、喬治‧西默農系列作品、柯林‧威爾遜《談笑書聲》、漢尼‧艾希伯《身體文化研究:由下而上的人類運動現象學》等逾50本國際知名的當代經典著作。
「以時間的長軸鋪排閱讀與評論空間的廣幅,調理視野和胸懷,變成家常的飯菜,十足珍貴!作者沒有黨派嫌隙,不分城鄉與省籍,無地域歧見;也見選書取刋之睿智遠識,執筆評論持客觀寬厚,文字透著真切無私,三十年沒變。錦成試圖找著平衡時空拉距的支點──愛『文學』在『台灣』,我讀到的是這份不捨的心念和薪火的寄望!」──馬森
作者簡介:
徐錦成
淡江中文系畢業,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現任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教授兼系主任。作品獲聯合報文學獎、磺溪文學獎等多種。
出版作品
小說集:《快樂之家》、《方紅葉之江湖閒話》、《私の杜麗珍》、《如風往事》等。
橋梁書:《黑暗中的小矮人》(施依婷繪圖)、《小矮人的幸福魔法》(施依婷繪圖)等。
繪本:《大和尚與小沙彌》(圖文)。
學術論著:《台灣兒童詩理論批評史》、《鄭清文童話現象研究──台灣文學史的思考》、《時間的藝術──兒童文學短論集》、《運動文學論集》、《台灣棒球漫畫史論──運動文學論集2》等。
主編叢書多種,包括:《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84‧林鍾隆》、《台灣棒球小說大展》、《打擊線上:台灣棒球小說風雲》、《92年童話選》、《93年童話選》、《94年童話選》、《九歌兒童文學讀本》及九歌「童話列車」系列等。
2016年11月起,開始在南台灣巡迴偏鄉國小義講兒童文學。
FB社團:童話列車駛進偏鄉
章節試閱
▍一支動人的高山歌謠──試評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
基本上,拓跋斯是一位具有強烈的自覺性與使命感、主題意識十分明顯的小說家。做為一個少數民族(布農族)的族人,且是截至目前為止,唯一可稱傑出的原住民小說家,在現今台灣這個漢族文化掛帥,而其他少數民族文化隱沒不彰的社會中,拓跋斯汲汲於「有話要說」的心情,我們自是不難理解。書中的八篇作品,或描寫傳統的山地風俗(〈最後的獵人〉、〈伊布的耳朵〉),或傳述古老的山地神話(〈侏儒族〉),或探討山地與平地之間的文化衝突(〈馬難明白了〉、〈夕陽蟬〉、〈懺悔之死〉),或表達原住民對其母土一往無悔的眷愛(〈拓跋斯‧搭瑪匹瑪〉、〈撒利頓的女兒〉),或批判謬情悖理的「山地保留政策」(〈拓跋斯‧搭瑪匹瑪〉、〈最後的獵人〉),或諷刺以矮化山地民族為能事的「大漢族沙文主義」(〈馬難明白了〉);從這些作品中,我們發現,拓跋斯站在原住民的立場表達了他對原住民處境的關切與焦慮,因而形成他的作品之特色。
在以作者的布農族本名為題的〈拓跋斯‧搭瑪匹瑪〉一文中,作者透過文中角色在歸返山地的載客卡車中的對話,輕巧、機靈地討論了現今在強力的外來文化(平地文化)入侵下,原住民生活上所遭受到的種種鄙視、剝削和限制。輕鬆、詼諧的筆調下,透露出一層深沉的哀傷,造成了比直接的吶喊更有力的反諷,確屬一篇難得的佳作。
而做為本書標題篇的〈最後的獵人〉,則展現了作者非凡的敘事功力,將一個傳統獵人充滿智慧的打獵情形,活龍活現地在紙上演練了起來,生動、活潑的描寫文字,堪稱一絕。
當然,拓跋斯的作品並非毫無缺點。首先,他有時不免因急於陳述他的意見,而忽略了小說本身所該具有的藝術性。譬如〈馬難明白了〉一文中,馬難和其父親冗長、生硬、說教式的對話,顯然是作者的失控。幸好這種情形並不多見。其次,他慣於在文中「跑野馬」(例如〈夕陽蟬〉、〈撒利頓的女兒〉),過多不必要的枝節,突然減弱了作品的張力。第三,他為了凸顯小說的主題,致使筆下的角色常常是正邪分明的平面人物(例如〈馬難明白了〉、〈懺悔之死〉);但過度典型化的人性,是否能有效地說服讀者,恐怕將是一大考驗。
然而,相對於這些缺點,拓跋斯自有其更大的、值得讓人期待的優點與特質,那就是他特殊的生活背景與文化根基。這個特質處處流露在他的作品中,而至少有下列兩點值得特別注意:第一、他熟悉許多古老的山地傳說與神話、傳統的山地風俗,以及特殊的山地生活習慣,而這方面的知識,是絕大多數非山地籍的作家所缺乏的。第二、他獨特的「布農語式」的語言,有一種特殊的、樸拙的美感。據拓跋斯的自述,他寫小說,是先在腦中以布農語思考,然後再用中文(漢語)寫出。(頁四)因此,他的文字自成一格,初看時或許會覺得彆扭,但細細品嚐之後,反會讓人感受到一股恍若山泉般的清涼與甘甜。
總之,做為作者的第一本小說集,拓跋斯已經展現了他不凡的寫作才華。並且,在現今處處朝向多元化發展的台灣社會中,這樣一本由原住民作家所寫出的「山地小說」,本身應該就具有一番特殊的意義。
──一九八九年一月二十二日《自立晚報副刊》
================================
▍日本文學的天王與天后──村上春樹 vs.吉本芭娜娜
大江健三郎曾經把當(現)代的日本文學分成三條主線:第一是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孤立於世界文學的集團;第二是大岡昇平、安部公房及大江健三郎自己在內的,向世界文學學習以創造日本文學的集團;第三則是包括村上春樹與吉本芭娜娜等年輕一代,屬於世界性次文化系統的集團。
說村上春樹和吉本芭娜娜「屬於世界性次文化」,或許見仁見智,但將他們兩人歸類於同一文學集團,確是中庸之論。畢竟這兩位當代日本小說界的人氣天王、天后,的確有許多共同之處。
首先,就作品的內容來說,村上和吉本都寫過相同的題材。譬如死亡(當然不是自然老死,而是早夭、猝死或自盡),或毫不避諱地寫性(包括做愛場面及同性戀)。而他們的作品中,也都常出現一些具象徵作用的「卡通型人物」──村上春樹是電視國民、羊男、雙胞胎姊妹,吉本則是變性人和靈媒。
其次,就表現手法而言,吉本和村上的文字都算淺白,富有現代感,節奏輕快──有一種說法是,包括吉本、村上以及寫現代和歌《沙拉紀念日》的俵万智,共同推動了日本文字的「再白話運動」。
最後,當然不得不提他們兩人的作品都深受年輕讀者的喜愛,書店裏的「暢銷書排行榜」鐵證如山──大江幽默地表示,單他們兩人就可銷售出比第二集團還多出兩百倍的書。
然而不可諱言,這兩人之間也有許多大不相同之處。
「性別」當然是兩人之間最顯而易見的差異。巧的是,他們兩人都常用、擅用「第一人稱的寫作方式」(又一個「共通之處」),但一個寫男子,一個寫女人。
「年齡」則是另一個巨大的差異。吉本整整比村上小了十五歲,村上親身經歷的六○年代,對吉本來說只是歷史。至於村上嗜讀美國小說,吉本愛看少女漫畫,更是兩人的作品中在在洩漏的公開祕密。
有一個關於「電車」的典型例子,恰可看出兩人風格的迥異:
吉本芭娜娜曾應鐵道公司之邀,寫過一篇以「電車」為場景的短篇小說〈新婚者〉(收錄在《蜥蜴》)。在這篇小說中,新婚的主角坐在電車上,錯過了他原本該下的車站,鄰座的乘客由邋遢老翁瞬間變身為美女,向主人翁娓娓細訴人生哲理。在這列不斷前進但卻不知航向何方的封閉空間中,彌漫著一股「超現實」的氣氛。
同樣的電車出現在村上春樹的〈開往中國的慢船〉(收錄在同名小說集)中,卻是再「寫實」不過了。「前中年期」的敘述者(也是小說的主人翁)回憶當年曾和女伴約會,分手時誤送她搭上一班開往相反方向的列車──那是許多人可能有過、或至少易於想像的「共同經驗」,透過這個經驗,讀者因而能與作者共鳴。
不管是吉本或村上的電車,寫的都是大都會的故事(再一個「共通之處」!)吉本的筆法近似寓言或童話,而村上則是一貫的老靈魂(其實並不太老)的「往事追憶錄」。主人翁在上、下車之間,都能若有所悟,獲得某種啟示,完成「啟蒙」的小說任務。但,啟蒙的過程卻截然不同。
村上春樹的作品,在台灣經過出版者的有心經營,即使銷售量還無法與日本本土相比,也已造成一種「村上春樹現象」;至於吉本芭娜娜,雖然這幾年也有一些譯筆不俗的譯本出現,但讀者的反應卻相當冷淡。當然,有些作品受限於語言、文化等隔閡,未必能風行全世界(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俵万智的和歌無法妥善翻譯,而《宮本武藏》出了日本便「大眾」不起來……);然而,吉本芭娜娜卻絕對是世界性的。在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中,我們幾乎找不到任何具「區域色彩」的風俗、文化符碼或語言。吉本小說中的情節、情調、語言以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雖然偶爾會因為太過新奇而令我們訝異,但卻從來不曾讓人感到突兀。
因此我樂觀地相信:吉本的小說遲早會如日本漫畫一般,受到台灣讀者的喜愛。
至於如果有人要問:「既然有了村上春樹,何必再讀吉本芭娜娜?」我的回答是:當然必須有吉本芭娜娜!因為她跟村上春樹一樣,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他們在藝術上都達到相當的高度,但他們爬的可不是同一座山!
──一九九九年八月《時報書房》第四期
──節錄發表於一九九九年八月九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
▍遲到的小說家──妮娜‧貝蓓洛娃及其作品
並非光就台灣讀者而言,事實上,對整個世界文壇來說,妮娜‧貝蓓洛娃(Nina Berberova, 一九○一-一九九三)都堪稱「遲到的小說家」。
妮娜‧貝蓓洛娃的成名歷程是饒富趣味的。她的文學心路源起甚早,年輕時(一九二○、三○年代)就曾以俄文出版過詩集、小說集,但並未受到重視,直到一九八五年,她的一本「少作」《伴奏者》以法文版再度問世,才「一夕成名」,從法國一路「紅」回她當時定居的美國,乃至於她的故鄉──俄國。當時她已高齡八十四,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俄國文學教席上退休也已十四年,突如其來的名聲,根本是這位早已停筆的老人始料未及的。
要談妮娜‧貝蓓洛娃,就不能不提法國的Actes Sud出版社。這家出版社是「發現」這位大師的最大功臣。自一九八五年《伴奏者》使妮娜‧貝蓓洛娃一炮而紅之後,Actes Sud便開始有系統地出版一系列妮娜‧貝蓓洛娃的作品,至一九九三年年底,數量已高達二十部,包括小說、傳記、自傳、報導文學等各種文類。可以預期的,往後還將會有其他作品陸續「出土」。
一般評論家都肯定妮娜‧貝蓓洛娃是「流亡小老百姓的代言人」,但這樣的讚譽其實並無法涵蓋妮娜‧貝蓓洛娃的藝術層面。她的作品所關心的,是人類共通的課題:愛的追尋、背叛的誘惑、人性尊嚴的堅持,以及命運的荒誕──那是她最拿手的。而即使說的是「移民」與「流亡」的故事,妮娜‧貝蓓洛娃的文學也從來不是吶喊式的。妮娜‧貝蓓洛娃本人於二十來歲時出走俄國,自己也是流亡知識分子,物傷其類,按理說下筆絕不能無動於衷,可怪的,她的筆鋒硬是從來不帶絲毫火氣,夠酷!二十世紀寫「移民」與「流亡」的小說家多矣,妮娜‧貝蓓洛娃之所以重要,自有她獨到之處。
本書所收錄的兩個中篇,皆從法文轉譯。必須說明的是,由於妮娜‧貝蓓洛娃精通法文(她的部分作品甚至直接以法文寫成),因此,她所有作品的法文翻譯,皆經過她本人親自校訂,與俄文原著具有同等的準確性。
《伴奏者》寫於一九三四年,是妮娜‧貝蓓洛娃較早期的作品,也是她的成名作。文中三位主角(索呢琪卡、瑪麗亞‧妮可拉耶芙娜、帕威爾‧費多羅維奇)生命中各有缺憾,三人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都逃不開命運的擺布。小說的形式是一本回憶錄,通篇不時有大塊大塊的內心獨白。作者的細膩心思,有待讀者細細咀嚼。這部小說曾在一九九二年由法國導演克勞德‧米勒(Claude Miller)搬上銀幕,在法國獲得極大的回響,女主角即是以「夜夜夜狂」(Les nuits fauves)一鳴驚人的荷曼‧波琳傑(Romane Bohringer)。「伴奏者」是荷曼‧波琳傑所主演的第二部作品,而短短幾年之間,她已成為法國影壇最閃亮耀眼的一顆新星。這部片子在台灣並未上映,但該片的影碟、錄影帶早已在法國出版,有心的讀者應不難找到。
《黑疵》寫於一九五九年,筆法更為老練。故事藉著主人翁一副有黑疵的耳墜子緩緩開展。自然得像呼吸般的敘事腔調,卻造就了十足的小說張力。不但對流亡的小知識分子有鮮活的描繪,對於當時俄國移民的生活的無奈,更有十分具體的刻劃。
以小說聞名的妮娜‧貝蓓洛娃,其他文類的表現亦十分可觀,她也寫詩、寫報導文學、寫傳記、自傳等。她對音樂的修養極深,所寫的兩部俄國音樂家的傳記──《柴可夫斯基》、《鮑羅定》──都獲得極高的評價。而她的自傳《我所劃的重點》(C’est moi qui souligne)的法譯本,更曾贏得一九九○年法國「古登勃文學獎」(Le Gutenberg)年度最佳文獻獎。
這位質量均甚可觀的大師作家,作品早已被翻成二十餘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如今中譯本終於問世,雖稍嫌晚,但仍應是讀者的一大幸事。
●
妮娜‧貝蓓洛娃,一九○一年出生於俄國聖彼得堡,二十一歲出走俄國。曾在法國待過二十五年。(法國《費加洛報》在她身後遺憾地表示:「法國是個不知將她挽留的國度。」)一九五○年赴美(自稱是「第二度的流亡」),入美國籍,在普林斯頓大學講授俄國文學直到退休。一九八五年,《伴奏者》的法譯本造成空前轟動,評論家將她與屠格涅夫、契訶夫等大師相提並論。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六日,以九十二歲高齡逝世於美國費城。她許多曾經被遺忘的作品陸續被發現,她的文學聲望仍持續上昇,而全世界讀者對這位「遲到的小說家」的興趣也正方興未艾。
──收入妮娜‧貝蓓洛娃《伴奏者/黑疵》,為該書〈代序〉
▍一支動人的高山歌謠──試評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
基本上,拓跋斯是一位具有強烈的自覺性與使命感、主題意識十分明顯的小說家。做為一個少數民族(布農族)的族人,且是截至目前為止,唯一可稱傑出的原住民小說家,在現今台灣這個漢族文化掛帥,而其他少數民族文化隱沒不彰的社會中,拓跋斯汲汲於「有話要說」的心情,我們自是不難理解。書中的八篇作品,或描寫傳統的山地風俗(〈最後的獵人〉、〈伊布的耳朵〉),或傳述古老的山地神話(〈侏儒族〉),或探討山地與平地之間的文化衝突(〈馬難明白了〉、〈夕陽蟬〉、〈...
推薦序
【推薦序】時間送來的禮物/馬森
錦成與文壇結緣甚早,他的短篇小說──後設的〈快樂之家〉,發表於一九八八年九月號四十七期《聯合文學》的新生代小說叢輯,當年的他是二十出頭的大學生。多數新人發表了一、兩篇作品後即消聲匿跡。錦成在研究所進修碩士、博士期間,甚至更悠長的學術研究與教學歷程中,仍堅毅寫作,三十二年四十四篇評論,見證台灣文壇三分之一世紀的出版媒體、著作、作家、書評、書市概況,他對文學創作、學術研究、藝文活動等文化的實際參與觀察,有著不間斷的熱忱,細緻關注並留下註腳。
以時間的長軸鋪排閱讀與評論空間的廣幅,調理視野和胸懷,變成家常的飯菜,十足珍貴!
這些書評論文先後發表在台灣重要的媒體:《文訊》、《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中時晚報/時代副刊》、《台灣時報/藝文天地版》、《台灣時報副刊》、《聯合報副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中國時報/開卷版》、《2002年第十屆台北國際書展Fnac專刊》、《自由時報/自由副刊》、《聯合報/讀書人版》、《中央日報副刊》、《自立晚報副刊》。作者沒有黨派嫌隙,不分城鄉與省籍,無地域歧見;也見選書取刊之睿智遠識,執筆評論持客觀寬厚,文字透著真切無私,三十年沒變。錦成試圖找著平衡時空拉距的支點──愛「文學」在「台灣」,我讀到的是這份不捨的心念和薪火的寄望!
此書五輯風貌卓然,每一輯皆有獨見和特色,文詞豐饒有味;將武俠、運動、電影、翻譯……融入文學寫作及批評,成為作者跨域探索的盛宴,帶來閱讀知性與感性雙重的享受,給讀者不同一般的清新體驗!
錦成與我呼應了文化進程和文學實踐的趨向:純文學/書市不死之路,唯有多元融合與破繭而出了。
今夏,錦成來信說他已升格為教授,自嘲學術研究即將駛到橋頭了,未來,他計劃回歸文學創作。壯年的錦成來日可期!盼他更多的新作問世!
錦成不是燦爛星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我看到的他,是持續發光發熱的一顆光明之星!
時間,或許最後會將一切化為灰煙,但還未燃燒殆盡前,可以好好聆賞並善巧運用時間,去抒寫刻劃風景,去論述經綸大業……,時間的過程千化萬變,精彩絕妙,還時有意外之喜,如時間變成了一首詩歌,一本書……,時間編織了一幅山水畫卷……。
時間,不停地醞釀著心中的盼望,我總期待一份驚喜……,不等其成灰!
──二○二一年寫於維多利亞中秋
================================
【自序】我曾讀過這些書
這本書的出版源起,跟《時間的藝術──兒童文學短論集》(秀威出版,二○一八年十二月)有關,在該書的〈自序〉中,我如此寫道:
這本書能編成及出版,對我是個意外。它從未在我的計畫中,卻還是做成了。
我很少整理舊作,但二○一八年六月某一天,我為了要查一筆資料,竟不知不覺地整理起舊作。多虧了電腦,我近二十年所寫的作品都還找得到。這才發現,近二十年來我發表過一百多篇短論,形式包括導讀、書評、隨筆等,談的範圍很廣,但其中有一部分談的是兒童文學,篇幅足夠出一本書。
這就是這本書的由來,像是意外,卻又冥冥中自有安排。而如今我已忘記,當時我究竟要查哪一筆資料?
《時間的藝術──兒童文學短論集》收錄了五十二篇與兒童文學有關的文章,而我既然「發表過一百多篇」,當然還有另一半的篇幅足夠再出一本書。當時為何沒想到要一口氣處理兩本?現在也想不起來了。總之是自己不夠積極,過了兩年多才想做這件事。
常有學術界的朋友認定我是「兒童文學學者」,我自己並不以為然。因為我在進入兒童文學研究所之前,就對世界當代文學下過一番功夫。而畢業之後我開始研究運動文學,也花了十幾年寫出兩部專書(《運動文學論集》、《台灣棒球漫畫史論──運動文學論集2》)。兒童文學雖奠定我早期做學術的態度與方法,但並非我最關注的課題。
本書寫作期間是一九八八-二○二○年,共收四十四篇。最早的一篇是〈一支動人的高山歌謠──試評《最後的獵人》〉,刊於一九八九年一月二十七日《自立晚報副刊》;最後寫的一篇是〈從運動員素養到國民素養──讀《奧林匹克素養教育》〉,刊於二○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台灣時報‧藝文天地版》。但若依發表序來看,最晚的一篇是〈記蘭亭書店元年──懷念陳信元老師〉,刊於二○二一年五月《文訊》。全書跨越三十二年,是我至今五分之三的人生。像這樣的書,今生難再有第二本了。
最初的〈一支動人的高山歌謠──試評《最後的獵人》〉是我就讀淡江大學中文系大四時修李瑞騰老師課的作業,他推薦給時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的林文義先生,刊登在當時的「自立書評」專欄。感謝兩位先生的提攜,他們願意讓一位大學生發表書評,對當時的我是莫大的鼓勵。
最晚的〈記蘭亭書店元年──懷念陳信元老師〉實際寫於二○二○年三、四月間,長約一萬字,投稿《文訊》後隔了一年才以七千字的刪節版發表。這篇長文乍看不符本書「短論集」的副標題,但該文談了十幾本書,也可視為對這十幾本書的短論。此外,如果我二○一八年就與《時間的藝術──兒童文學短論集》同時出版這本書,這篇長文就不會收錄了,凡事皆有因緣,這又是一例。
書名取為《時間的灰燼──現代文學短論集》,是因為我越來越覺得,時間既是神偷、也是烈火,這幾十年來我讀過的書,大多數我都不記得了,這些文章是劫後的灰燼,證明我曾讀過、寫過。
我讀書的範圍很窄,十之八九都是文學。但因為文學的範圍很大,因此我讀的也很雜。(若依羅蘭‧巴特的說法,文學是一切學科的總和,「因為一切學科都出現在文學的紀念碑中」。)近三十年來,我雖能掌握文學界的流行話題以及文學理論的潮流,但很少參與討論,通常也不感興趣。眾多人正在讀的書,我往往刻意避開。這本書雖然有談大作家,如村上春樹,但也討論妮娜‧貝蓓洛娃這位在台灣毫無名氣的作家。沒什麼體系,但這是我的讀書方式,身在學術界,我很慶幸能自由自在讀了這些書。
本書中有兩篇討論妮娜‧貝蓓洛娃,很可能是至今台灣唯二的兩篇。事實上妮娜‧貝蓓洛娃引進台灣是我促成的,感謝當年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願意信任我的推薦,洽談出版她的書。只可惜書籍銷售不佳,我也不夠用功,沒有繼續翻譯她的作品,因此她並未成為台灣讀者熟悉的作者。
妮娜‧貝蓓洛娃被世人認識,法國「南方出版社」(Editions Acted Sud)居功厥偉。說件八卦,現任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於二○一七年以三十九歲當選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第一次內閣的文化部長法蘭索瓦絲‧尼森(Françoise Nyssen)即是當時南方出版社的社長。也只有像法國這樣的文化大國,才會任命出版社社長擔任文化部長吧。
這本書是我的舊作結集,書中有些觀點如今的我未必認同,把這些文章結集出版,對我既是紀念、亦是警惕。說句實話,我若能重讀一次這些書,再寫一次書評,絕對不會一樣。但過去的我畢竟也是我,無法一刀撇清。書中有幾篇我在最後加了新按語,多半也是交代文章來歷,並無意修正早年不成熟的論點。
書中各篇曾分別發表在《自立晚報副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中國時報‧開卷版》、《中央日報副刊》、《聯合報副刊》、《聯合報‧讀書人版》、《文訊》、《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自由時報副刊》、《中時晚報‧時代副刊》、《台灣時報副刊》、《台灣時報‧藝文天地版》……等處,謹向這些園地以及主編者致上誠摯的謝意。其中有多個園地已在這些年陸續消失,也是無可奈何的人間事。
如前所述,寫這些文章時,我並未有出書的打算,如今略依性質將四十四篇分為五輯。其中第四輯「有關運動」是我近幾年比較關心的領域。而第五輯「有關電影」雖無文學之名,但有文學之實,納入本書亦不算突兀。
感謝馬森老師為本書寫序。馬老師不僅是我博士論文(二○○六)的指導教授而已,我最早發表的短篇小說〈快樂之家〉刊於一九八八年九月號《聯合文學》,他即是當時《聯合文學》的總編輯,是開門歡迎我進入文壇的貴人。我何其有幸,與馬老師的緣分如此深厚。
舍妹徐錦慧繼《時間的藝術──兒童文學短論集》後,再度提供插圖,為兩本書增色不少,也在此致謝。
但願本書除了對我自己有意義外,對讀者也有參考價值。
【推薦序】時間送來的禮物/馬森
錦成與文壇結緣甚早,他的短篇小說──後設的〈快樂之家〉,發表於一九八八年九月號四十七期《聯合文學》的新生代小說叢輯,當年的他是二十出頭的大學生。多數新人發表了一、兩篇作品後即消聲匿跡。錦成在研究所進修碩士、博士期間,甚至更悠長的學術研究與教學歷程中,仍堅毅寫作,三十二年四十四篇評論,見證台灣文壇三分之一世紀的出版媒體、著作、作家、書評、書市概況,他對文學創作、學術研究、藝文活動等文化的實際參與觀察,有著不間斷的熱忱,細緻關注並留下註腳。
以時間的長軸鋪...
目錄
【推薦序】時間送來的禮物/馬森
【自序】我曾讀過這些書
【輯一】華文文學
一支動人的高山歌謠──試評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
聽新井談日本文學──新井一二三的《可愛日本人》
在知音與誤讀之間──從《暗示》的四篇書評談起
長調與短歌──呂政達《怪鞋先生來喝茶》
回首《彼岸》──談王孝廉小說
完足的嘗試──重讀向陽《十行集》
森的旅程──評蔡逸君《我城》
一篇早熟的運動小說──談陳恆嘉的〈一個球員之死〉
從《巴黎的故事》探索馬森的「巴黎時期」
為「馬森學」再墊一塊基石──讀《閱讀馬森Ⅱ》
畫眉繼續唱自己的歌──凌煙的《失聲畫眉》與《扮裝畫眉》
台灣棒球小說史的新頁──序朱宥任《好球帶》
冷眼小說寫時論──評魯子青《煙波江上使人愁》
高雄山海的依戀──讀蔡文章高雄三書《永遠的小林村》、《海の故鄉》、《山の故鄉》
這就是古龍──評古龍《古龍散文集》
古龍八十年
白鴒鷥的躑躅──讀王希成台語詩集《有一隻白鴒鷥》
記取那些最後的亮光──讀李敏勇《墓誌銘風景》
詩人的守望──讀李敏勇《國家之夢,文化之愛》
詩人的名字就是他自己──讀陳瑞山〈真正的詩人〉
記蘭亭書店元年──懷念陳信元老師
【輯二】日本文學
日本文學的天王與天后──村上春樹vs.吉本芭娜娜
新書與舊識──《人造衛星情人》與《廚房》
在嚴重的憂慮中快樂活著──坂口安吾的《白痴》
日本兩大小說獎在台灣──談芥川獎、直木獎得獎作品的台灣翻譯情況
理想的未來日本人的畫像──評村上龍《五分鐘後的世界》
La dolce vita,甜蜜的生活──評吉田修一《公園生活》
【輯三】西洋文學
遲到的小說家──妮娜‧貝蓓洛娃及其作品
完整呈現大師面貌──從妮娜‧貝蓓洛娃的法譯本談起
在魔幻中見證藝術──評薩爾曼‧魯西迪《羞恥》
奈波爾入門書──評奈波爾《在自由的國度》
書評的功力與自傳的魅力──評柯林‧威爾遜《談笑書聲》
求道者之歌──評桑傑‧尼岡《舞蛇者之歌》
漫談法國電影、文學裡的「鼠」
喬治‧西默農在台灣──兼懷胡品清教授
【輯四】有關運動
趣味源自博學──讀《身體文化研究:由下而上的人類運動現象學》
運動員要更了解自己一些──讀《運動員的生涯規劃:運動逆轉勝》
庶民的台灣棒球史──讀謝仕淵《新版 台灣棒球一百年》
在日常中親近運動哲學──讀鍾芝憶《運動場上的哲學家》
從運動員素養到國民素養──讀《奧林匹克素養教育》
【輯五】有關電影
達太安的女兒?──我看《豪情玫瑰》
青春的愛戀,是一齣喜劇──看《五月之戀》
男性的示愛──《投名狀》、《刺馬》與金馬獎
黑澤明電影的教科書──讀焦雄屏《黑澤明:電影天皇》
【推薦序】時間送來的禮物/馬森
【自序】我曾讀過這些書
【輯一】華文文學
一支動人的高山歌謠──試評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
聽新井談日本文學──新井一二三的《可愛日本人》
在知音與誤讀之間──從《暗示》的四篇書評談起
長調與短歌──呂政達《怪鞋先生來喝茶》
回首《彼岸》──談王孝廉小說
完足的嘗試──重讀向陽《十行集》
森的旅程──評蔡逸君《我城》
一篇早熟的運動小說──談陳恆嘉的〈一個球員之死〉
從《巴黎的故事》探索馬森的「巴黎時期」
為「馬森學」再墊一塊基石──讀《閱讀馬森Ⅱ》
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