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編年史》書摘
第一篇 浩渺的宇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聖老子《道德經》
46億年前,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邊緣,誕生了一顆低級文明星球——地球。因受宇宙大環境的影響,一代代物種文明均已灰飛煙滅。當今,人類生存環境日益惡化,災難將至。人類只有真正與宇宙融為一體,才能給地球文明指明前進的方向。當災難避無可避時,為人類大逃亡贏得寶貴時間。
宇宙起源
天地之初,能量出現趨合,高能居於核心,並依次向邊緣遞減排序,合為一體。能量交互中,龐大引力扭曲時空,所形成的時空能量場,也即我們的宇宙。宇宙是一個由能量組成的多維時空,能量支撐空間,高能是高維的支撐,低能是低維的支撐,高、低維度間的能量交互,共同維繫著宇宙時空的穩定性。當能量交互作用減弱,則時空不穩定因素增高,甚至出現時空塌陷或時空裂隙。因此,能量為宇宙之基,能量場支撐起整個宇宙。
各維度空間彼此能量交互通道,也即黑洞和白洞。因其溝通上、下維度世界,故又被稱為「維洞」。宇宙各維度世界彼此間的時間和空間均有所不同,這一維洞隧道,故又稱「時空隧道」。宇宙各維時空的能量交互,導致宇宙同頻膨脹或回縮運動,這一時期分別稱為「宇宙膨脹期」和「宇宙回縮期」。宇宙膨脹期,維洞高維端黑洞頻繁開啟,將能量從白洞輸布至各低維平行洞世界,維度空間逐漸拓寬;當膨脹達到極限時,受高維核心引力影響,宇宙轉入回縮期,原膨脹期維洞黑、白端出現逆轉,維洞低維端黑洞頻繁開啟,將能量從高維端白洞輸迴至高維時空。宇宙各維度空間一個完整的膨脹和回縮運動過程,都將造成宇宙生命的生死大輪迴,故又稱為「宇宙生滅」。宇宙維度空間所存在的這種週期性脹縮運動規律,又被稱為「宇宙脹縮理論」。而研究這一理論的學說,又稱「宇宙脹縮學說」。宇宙脹縮運動中,高、低能量二者此消彼長,相互制衡,生生不息,又被稱為「宇宙永動機」。
宇宙運動源於能量本能,是一種自發性脹縮運動。宇宙每一次脹縮運動都具有同一性,這些重複脹縮的宇宙世界又稱為「重疊宇宙」或「重疊世界」。無數重疊世界的精微體扭曲時空完成升維,便有了靈度空間。至此,宇宙脹縮運動與宇宙重疊世界精微體同步脹縮,能量與信息二者實現同步對應,生命擁有了感知宇宙的能力。現實脹縮宇宙,又稱「能量宇宙」;重疊宇宙,又稱「信息宇宙」。能量宇宙與信息宇宙的同步運動,是生命誕生的根本。
宇宙膨脹期,各級維洞有序開放,以完成各維度空間的能量交互,從而有了宇宙眾多天體星雲等。感知維洞從高維到低維分別命名為「九級維洞」到「一級維洞」,以此類推。每一個高維空間內「鑲嵌」著無數低維平行洞世界,高、低維度時空受引力影響將扭曲形成維度牆。因此,每一個白洞作為奇點,在下一級維度空間中將分別誕生了一個個獨立時空,被稱為「洞世界」,同一黑洞下的其他白洞誕生的時空為「平行洞世界」。因此,人類所能觀測到的三維平行洞世界,它最初來源於白洞,這一理論又被稱為「宇宙白洞奇點大爆炸理論」。而這個白洞,便為奇點。人類生活的三維洞世界隨著宇宙的脹縮而生生滅滅。
每次宇宙脹縮過程中,能量的釋放和回縮運動都是完全吻合的,二者互為脹縮關係。因此,宇宙的脹縮生滅運動具有同一性。當宇宙回縮期來臨,那些消亡的星球和逝去的生命都將重新回歸。宇宙「成住壞空」的變化順序將完全顛倒。
宇宙法則
宇宙E理論為宇宙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總規律,而能量變化過程中,所表現的統一特性,則為宇宙法則。
至高法則:宇宙各維度高、低能量間相互制衡,此消彼長,時刻處於一種制衡混沌態。宇宙高維時空中,高能居於高維核心與眾低維低能共同組建能量場,場內高、低能量在交互過程中,能量交互傳遞,不存在能量損耗。
宇宙至高法則下,能量在衍生宇宙的過程中,還具有一系列屬性。現將其歸類如下:
時空鑲嵌性
高、低能量相合時,低級能量有序鑲嵌於高級能量邊緣,從而形成一整體時空能量場。太陽系的三維投影中,高能太陽居於核心,近日行星和遠日行星有序排列為一個整體。太陽系所形成的能量場,共同抵禦著外界其他星系的吸引作用,以維持太陽系穩定性。這個能量場,又稱為「太陽場」。太陽場內,各星球能量損耗極低,相對時間得以長久維持,太陽及地球在內的諸多星球天體的存活週期得以延長。其有效減緩了太陽損耗,大部分太陽輻射能釋放後,將長久存儲在能量場中,從而減緩太陽凋零速度。因此,要想減少能耗,從而長期維持一方天地的高能量等級,便可以通過建立高階能量場以實現這一目的。此類能量場布局為風水陣法的奧祕所在。古埃及金字塔、東方風水尋龍點穴等科學機理便在於此。
趨分趨合性
依據宇宙第四能量定律:能級相近,則彼此相吸,合為一體;能量相同,則彼此靜止;能級相差巨大,則兩者相斥。宇宙高、低能量間具有兩種截然相反的運動傾向:向高維高能核心的聚合力,為趨合性;向低維低能邊緣的膨脹力,為趨分性。宇宙能量的趨分和趨合性,便為二者的相吸相斥。宇宙能量在趨分和趨合交互運動過程中,處於長效動態平衡的混沌態。宇宙脹縮運動中,當空間膨脹傾向大於回縮時,宇宙開始膨脹;當回縮傾向大於膨脹時,則宇宙由膨脹轉為回縮塌陷。宇宙各維度空間的膨脹和回縮特性,便產生了宇宙的脹縮運動。
宇宙能量在衍生萬物過程中,始終遵循能量的趨合和趨分特性。宇宙各維度膨脹時,高維黑洞端頻開,為各維度拓寬和生命衍化的根本動力;而宇宙各維度回縮時,黑、白二洞逆轉,為各維度空間能量回縮提供了可能。宇宙高維能量是維持低維空間的重要因素之一,低維從高維獲取能量以維持自身空間結構的穩定性。宇宙各級能量的結合體均具有所在維度的空間特性。能量的釋放速度也即空間的瓦解速度,二者是同步的。
能量支撐維度,高低能量的交互維持了整個宇宙空間的穩定性。每一個維度空間內的能量都具有壓縮升級和釋放降級兩種運動傾向,當能量趨於高維時,則趨向於壓縮升級,穩定性增強;而當遠離高維時,則穩定性下降。宇宙維度中,根本不存在絕對中心或邊緣,僅有趨向高維或趨向低維兩種運動軌跡。
全息「靈」理論
能量是無法承載信息的,當能量宇宙與信息宇宙二者同步運行時,各維度生物便擁有了感知宇宙的能力。信息宇宙也即靈度空間。「靈」信息宇宙存在於生命的感知中,宇宙各維生物無論生命能級如何,都具有獲得宇宙全部信息的可能。宇宙芸芸眾生,大到高維生物,小到一隻螻蟻,都是身心靈的結合體。宇宙中即使是最卑微的生物,也同樣可以感知到宇宙信息。這一理論又被稱為生命的全息「靈」理論。
同步共振性
宇宙高、低能量間必將存在能量交互運動,以最終完成高、低能量間的趨同。這一交互過程,又被稱為能量的「同步共振現象」,也即萬有引力。同步共振場中,低能將圍繞高能做螺旋環繞運動。萬事萬物皆為能量,生命是身心靈三者的合一體,身心靈在能量層次是不二的,三者存在同步共振關係。
同一性
宇宙無數次脹縮運動中,曾先後誕生過一次又一次的宇宙世界。能量生生不息,宇宙生生滅滅。由此可知,宇宙並非這一世的單獨產物,能量不變,則每一次宇宙脹縮運動都是完全一致的。這也就是宇宙重複運動的同一性。
宇宙生命體
宇宙是一個龐然生命體,也即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多維度空間為其肉身,靈度空間為「靈」。因能量宇宙與靈度空間彼此完全匹配,造物主可以感知到信息宇宙的全部。宇宙這顆「心」包含一切,也便沒了「心」。因此,宇宙是一個不存在主觀意識的生命體,這樣的造物主又被稱為「宇宙生命體」。
生命的實質為能量聚合所形成的精微體,而宇宙生命體所匯聚的能量體,又名「宇宙精微體」。宇宙精微體是由:靈度空間、宇宙經脈和各維度空間組成的。其中,靈度空間為宇宙信息的存儲中樞;各維度空間為宇宙能量的所在地;而宇宙經脈則為各宇宙能量的交互通道,又稱「宇宙能脈」。宇宙精微體上,各維度空間藉宇宙能脈彼此相連,共同構成了整個宇宙的能量交互系統。
高維黑洞連通無數低維平行洞世界下的白洞時空隧道,稱為「維洞」。因其分布於宇宙能脈上,故和其他宇宙洞合稱「宇宙穴位」。宇宙各穴位間,藉能脈完成能量交互,共同維繫著宇宙各維度空間的穩定態。通常在宇宙各維度空間中,以維洞為例,穴位黑洞端釋放能量,是為「洩」;穴位白洞端獲得能量,是為「補」。宇宙穴位的補洩,共同維繫著各維度空間的平衡穩定。宇宙膨脹期,能量自高維向低維傳輸,此時高維膨脹黑洞所連通的宇宙能脈,是名「宇宙陽脈」;宇宙回縮期,低維回縮黑洞所連通的宇宙能脈,是名「宇宙陰脈」。
高維空間向下連通無數低維平行洞世界,因此,每一個膨脹黑洞向下連通無數個膨脹白洞;而無數回縮黑洞向上連通同一個回縮白洞。因此,宇宙陰、陽二脈相對完全重合。宇宙生命體能脈的三維世界投影,便有了宇宙十二正經和宇宙奇經八脈。因此,每一個宇宙穴位的開啟或閉合都並非隨機事件,而是整個宇宙各維度能量間相互調和的必然結果。
宇宙是多維空間結構,從三維視角來看,宇宙如人體般存在著密密麻麻的宇宙穴位點,並借助一條條宇宙能脈貫通周身。每個穴位點,看似三維,其實是多維空間穴位的多重投影。宇宙各維度空間能量交互情況將直接影響宇宙穴位的開合,人類未來在黑洞監測中,藉助黑洞便可掌握整個宇宙的能量變化信息。
宇宙與生命精微體二者具有全息同一性,這也是為何宇宙星系三維投影結構與人體神經系統的三維成像極其相似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