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方寸之地的詹澈聲勢
蕭蕭
【壹】誰也約制不了的駿馬一匹
一、
濁水溪畔的沙埔地、西瓜寮,不能限拘他。
八七水災可能沖壞了一些龍王廟、非龍王廟,沖毀了彰化的田園、山園疆界,但是也沒能沖倒他。
二、
台東、蘭嶼的青黃稻野、蔚藍海岸,那麼長那麼開闊,無法綑縛住他。
三、
凱達格蘭大道那麼寬敞、總統府前那麼多鐵蒺藜,卻也約制不了他的馳騁―地平線是虛擬的,他確真認為,海峽中線也是虛擬的。
四、
他是詹澈(詹朝立,1954-)。
五、
他的詩〈方寸之地〉告訴我們,他的已逝的父親詹茂城日日夜夜在西瓜園四周堆疊石頭,這城垛的圍城,曾經是風沙刺眼時含著淚水的,他的詩的夢土與堡壘。
【貳】活力旺盛如野草蔓生於大地
一、
詹澈,台灣黨外雜誌《春風》、《夏潮》的「風潮」鼓動者,上世紀七○年代自外於三大主流詩社(創世紀、藍星、笠)的《草根》、《詩潮》的詩刊同仁。這兩句話所共同強調的只有一個字「外」,城外、郊外、野外、體制外。
二、
他的職稱、職位、職責繁多:台東地區農會推廣股長、會務股長、供銷部主任、企劃專員,台東縣政府文化局、民政局、旅遊局專員,台灣農權運動發起人,台灣農民聯盟第一屆副主席,台灣農漁會自救會辦公室主任,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顧問,任務型國大代表,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專員,台灣區蠶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同時也是台灣藝文作家協會理事長、時代評論雜誌及新地文學季刊總編輯、台灣新希望促進會理事、上海華東師大兩岸關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三、
他寫詩,曾獲第二屆洪建全兒童詩獎、第五屆陳秀喜詩獎(1998)、以歌詠蘭嶼的〈勇士舞〉獲頒1997年度詩獎(1998頒贈)。198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土地請站起來說話》(遠流,1983),其後出版的重要詩集包括《手的歷史》(1986)、《海岸燈火》(1995)、《西瓜寮詩輯》(元尊文化,1998)、《海浪和河流的隊伍》(二魚,2003)、《海哭的聲音》(九歌,2004)、《小蘭嶼和小藍鯨》(九歌,2004)、《綠島外獄書》(秀威,2007)、《燼再生―綠島外獄書續篇》(秀威,2008)、《西瓜寮詩輯(增訂版)》(秀威,2011)、《下棋與下田》(人間,2012)、《詹澈截句》(秀威,2018)、《發酵》(秀威,2018)、《方寸之地》(秀威,2023)。
四、
活力旺盛如大地之野草,春風吹不吹、他都指向雲天;寫作勤奮勝過農夫的耕鋤,春夏秋冬對他而言都適合繁殖、蔓延、湠。
五、
別人解讀的方寸是心,詹澈實指的方寸是心、也是地,方寸之地也可以是賴以維生的西瓜園、可以是幼時木頭釘的飯桌、今日深夜猶在耕耘「插在筆筒裡的鋤犁猶有磨擦泥土的聲音」的那方書桌。
【參】余光中說詹澈匐地親土卻又化能為力
一、
世紀交替那當兒,余光中(1928-2017)原來說詹澈長年定居在台東,像西瓜一樣「匐地而親土」,他的詩也像西瓜的瓜莖瓜藤,「牢牢地密密地緊纏著那一片后土」,詹澈是典型的傳統的農民詩人。
二、
話鋒一轉,余光中認為詹澈還是現代知識份子、還具有農運推動者的身分,余光中把詹澈與吳晟做了比較之後,說出真相、真話、真情義:「詩人乃民族想像活力之維護者與解放者。詩人的籌碼是文字,他的元素是自己民族的語言。他應該認真探討自己民族的語言究竟有多大的能量,並且試驗自己能運用那能量發出多大的力量,以完成多大的功績。物理學上的『化能為力,運力成功』,對詩人該有啟示。」(余光中〈種瓜得瓜,請嘗甘苦〉,《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3.4.16.)
世紀交替那當兒,他已指出詹澈的詩藝自信。
三、
其時,詹澈還沒有創出他的「五五詩體」。
四、
但他的母親從小教他「雲與星星都是字,會動的與會亮的」,甚至於「野草,都是藥……」一如遠古的神農。
五、
很久的以後,2019年10月3日受江蘇省興化市水上森林主人、也是詩人的房春陽邀請,參加秋韻詩會,受囑帶台灣的土與水一起澆灌一棵中華詩樹,他寫成了〈澆灌詩樹〉,見證了一生的所言所志、所作所為,都在以台灣的土與水澆灌中華詩樹,都在以農夫的能量澆灌詩文化的質量,專注於農而不專拘於農,一如遠古的神農。
【肆】海峽兩岸獨創五五詩體
一、
「五五詩體」試寫於《下棋與下田》與《發酵》詩集的寫作期間,約當2011-18之間,他自己提出了五大訴求且遵行著:
1. 「五五詩體」與紀念屈原的詩人節(農曆五月五日)雙五巧合。
2. 含蘊著陰陽五行的思維,但不一定切合也不一定押韻。
3. 每首詩五段五行,不超過五百字。第三段或三段的第三行,可為整首詩的詩眼或轉折與變易,可由虛轉實,由情轉境,由超現實轉現實、由喜轉悲、由悲轉怒等等。
4. 語言以新詩創立以來的白話口語流暢敘述,參酌古典詩從唐詩至宋詞元曲的長短語句變化,感性與理性兼具,在一個方形與規矩中畫著自由與自在的圓。
5. 不是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義,注重詩的語感與美感,且以象徵主義的形象思維維繫詩的質素。
二、
《發酵》出版於2018年,集中「試寫」了近一百首,這次,《方寸之地》正式以一百首定音為「五五詩體」,見證了越是奔放的河流越需要自我形成的堤防,而那堤防卻也陸續發展為有力量、能生長的生命臂膀。
三、
「五五詩體」在一定的框架內展示豐腴:
「他對那種自由的『放任』提出了約束,他的實踐『制止』了無邊的、隨意的拖遝和碎片般的散漫,他把敘事和抒情用相對的約定加以控制。而他又能在一定的框架內,為展示豐腴的詩意而提供可能性。同時,他依然有所堅守,即盡可能保留了他所堅持的『口語式寫法的語感』。而且,我認為極其重要的,是它維護了詩歌的節奏感。」(謝冕〈春江夜話―詹澈的詩體實驗讀後感〉)
一個曾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所所長、新詩研究所所長、詩探索主編的謝冕(1932-)對於「五五詩體」試寫,所給予的讚譽。
四、
有人大力寫作十行詩、八行詩,有人鼓吹三行詩、兩行詩,有人以俳句為名寫他的三行、兩行、獨行,有人仿古寫截句,有人仿洋寫十四行。敘事性強、批判性強的詹澈,關懷面廣、閱讀面廣的詹澈,適合發展奇數行特質的奇險效應,適合發展屈原楚辭型的長言長句。
《發酵》發酵了,《方寸之地》夢與堡壘的金甌鞏固了!
五、
老農賣筍,老嫗賣菜,駝背老婦種菜,老兵送報,初遇再遇,需不需要五五二十五行的敘述量?
詹澈的五五二十五行是當代的樂府,詹澈是當代的杜甫。
【伍】鳥散聲如銅幣而我依然堅持寫詩……
2023. 立夏後五日